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呼吁司法解释

呼吁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1-03-11 11:35:10

① 关于白岩松呼吁女性用法律抵抗家暴一事,你怎么看

白岩松呼吁女性用法律抵抗家暴这件事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因为有太多女性遭受着家暴的摧残。家暴对女性的伤害除了肉体上的折磨之外,对她们的精神也是一种折磨。可是,还是有很多女性在面对家暴的时候选择妥协。因为,女性大多数会为了孩子考虑。有人问,关于白岩松呼吁女性用法律抵抗家暴一事,你怎么看?个人非常赞同这种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女性的安全。首先,如果面对家暴的时候女性选择反抗,那么只会让自己受伤更严重。其次,如果女性选择妥协,那么也会让她们受更多伤害。最后,只有法律才能最终保护女性不受伤害。下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三、只有法律才能最终保护女性不受伤害

如果女性朋友们最终选择用法律抵抗家暴的话,那么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她们的安全。法律会制裁那些施暴的男人们,让他们知道施暴的后果是什么。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来,女人只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抵抗家暴,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可以认识到法律强大的力量。

② 职务侵占罪司法解释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司法解释主要有三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 法发[1995]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上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9.6.25 法释[1999]12号)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6.30 法释[2000]1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 法发[1995]23号):
二、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 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实施《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四、根据《决定》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决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处罚。
《决定》第十二条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 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吊身份的人员。
五、《决定》第十四条所说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职工”,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中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工。
六、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本解释规定的受贿、侵占、挪用的定罪数额幅度,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上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9.6.25 法释[1999]12号):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8]224号《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如何定性的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6.30 法释[2000]15号):
为依法审理贪污或者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现就这类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问题解释如下:
第二条 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 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第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③ 刑法司法解释和刑法法条不一致应该如何协调

看你是干什么的了,如果你是真搞法律实践的(公检法、律、公证等),那不用协调,跟着司法解释走就行。

如果你是搞研究的,痛批一通司法僭越,替代立法,呼吁人大、人大常委整治一下就行。

④ 呼吁婚姻法确未共同生活的急待高院明确的司法解释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2004年4月1日起开始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统一了彩礼纠纷案件裁判尺度,给人民法院的裁判带来了很大方便。该解释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关于如何理解该解释第十条第(二)项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这一规定,目前司法实践当中就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应当以当事人是否已经办理结婚登记并且共同生活为主要判断依据的。给付彩礼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即使存在长期同居关系,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仍然应当返还彩礼,给付彩礼后已经办理结婚登记且长期不间断的共同生活,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对于已经生活过(含长期共同生活居住、间断性共同居住、短时间内共同居住),该种观点均认为已构成共同生活,在一方离婚时提起要求另外一方退还婚前给付的聘礼、聘金时,一律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二项,认定为已登记并构成共同生活,法院予以驳回。笔者认为该种观点,实际上是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二项规定的限制解释,有违公平原则,同时也是对法条的片面认识和理解。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除考虑应当以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外,还要考虑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如果没有达到实质意义上的结婚,这个条件就没有达到,那么这些彩礼就应该能拿回来。实质意义上的结婚,除了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外,仍需双方具有共同生活的意愿。假使有一方为了骗取另外一方的聘礼、聘金而假意与另外一方办理结婚登记,虽双方登记后,偶尔在一起生活,不能认定构成《婚姻法》解释二关于“共同生活”的认定。否则有违公平原则,也极易为女方利用假结婚来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农村人口中的骗婚)提供法律庇护,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普通百姓对法律的认同,司法的社会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该观点认为,所谓的共同生活是指较为长期、稳定的夫妻生活和经济生活。对于间断性共同居住、短时间内共同居住也不能简单的认定为是共同生活。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⑤ 网络安全呼吁立法

为了保证因特网空间和使用者的安全,抵御无孔不入黑客的袭击,保护重要机构的网站,八国集团26日在柏林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如何提高网络安全的水平和防范网上犯罪的问题。

这次会议聚集了来自八国集团各成员国的一百多名计算机和网络专家。在会议上,专家们指出,目前的网络已对各国的国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据统计,八国集团各成员国每年因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多达420亿美元,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在会议上,各国专家呼吁说,为了打击网络犯罪,需要各国政府协调行动,一起制定打击网上犯罪的有关法律。因特网空间是无国界的,网上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在世界各地通行无阻,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无法有效地制止网络犯罪行为。但是,如果在每个国家打击网络犯罪都有法可依,对于防范网络犯罪会有很大帮助。各国政府应该专门成立一个负责网络安全的职能机构,既能减轻目前司法部门的负担,又能使打击网络犯罪更为有效和专业化,还可以加强各国之间在这一问题上的合作。

专家们在会议上还指出,在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所有因特网用户的需要。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网络安全问题的概念主要是如何避开网上各种骗局,避免遭到欺诈和盗用;对于网上商家,网络安全主要是保证客户和公司的金融安全;而对于政府和各个机构来说,网络安全则主要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站免遭黑客的袭击。而鉴于网络的公开性和特殊性,各国在制订法律时还需要在打击犯罪和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权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同一天,德国总理施罗德和内政部长奥托·席利出席了在另一城市汉诺威举行的一个计算机研讨会。施罗德在会上表示,网络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打击网络犯罪需要全球各国的合作。只有向用户提供安全的因特网服务,才能使人们对网络树立信心,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席利表示,为了使各国在打击网络犯罪问题上取得一致,各国政府需要达成一个合理的对网络犯罪的认同标准,确定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然后对这些行为予以打击。

显然,随着因特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受人关注。但也有专家指出,打击网络犯罪比打击常规犯罪更为复杂,更加艰难。由于世界各国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法律制度和价值观念上的千差万别,要达到一个统一的网络安全标准将是一件十分艰难的工作。在因特网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问题恐怕还将在今后许多年里困扰各国的法律专家

⑥ 成年人都百分之90呼吁法律应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不是法律真的错了

北京一中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透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可见,国家统计和司法实践的数据都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趋势下降而非上升。
所谓刑事责任年龄逐渐调低,是国际化趋势,我国应与国际接轨。其实,德国、意大利、奥地利、韩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责任年龄同我国一样,都规定为14岁,而我国也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另外,中央国家机关一个相关课题研究对域外90个国家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进行梳理,结果发现从6周岁至18周岁都有,其中22个国家设定的起点是14周岁,一半的国家设定的起点在14周岁以上,只有少数国家低于14周岁。可见我国的现行规定同国际已经非常接轨。
总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几种理由都不太充分,现行刑法14周岁的划线不应轻易变动。我国现行刑法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者“犯罪”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关键是如何落实。

⑦ 呼吁民间成立惩戒组织 惩戒得来的经费作为惩戒经费 惩戒法官 仲裁员 枉法行为 维护司法公正

民间组织干这种事情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国家法律比较好。

⑧ 1.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制定法律。 2.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保护老虎,惩罚捕猎者。(怎样翻译成英语)

1they urg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make the law.
2i hope that we come together to protect the tigers and punish the hunters who kill tigers.

⑨ 如何理解个人素质的提高,既是道德呼吁,也是法律要求

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一定会提高每个人的个人素质,从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对个人素质加强规范是提高素质有效途径。

热点内容
知名的商法案件 发布:2025-09-12 15:06:52 浏览:570
文化馆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2 14:57:52 浏览:813
白纸上按手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2 14:37:09 浏览:620
上海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什么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2 14:24:05 浏览:266
我国第一部电信业综合性行政法规 发布:2025-09-12 14:04:48 浏览:823
民法对宣告死亡的规定 发布:2025-09-12 14:03:33 浏览:541
戎兴旺律师 发布:2025-09-12 14:03:12 浏览:659
檀香刑中的六大刑法 发布:2025-09-12 13:47:48 浏览:170
崇信律师 发布:2025-09-12 13:38:36 浏览:233
学刑法还是经济法 发布:2025-09-12 13:33:22 浏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