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所取缔

司法所取缔

发布时间: 2021-11-20 16:09:11

司法局给的定位手机一年到期了,怎么办理取消手续。号码不想用了。

必须走正常的手续,否则就是违法。
携带个人身份证,到司法局去申请取消就可以了。

❷ 北京取消了多少项政府权力和多少项证明

前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了“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将制定市区两级政府统一的权力清单,市政府部门权力减至2131项,76项权力取消

此外,北京还将制定涉及企业和群众创业办事证明清单、各类行政许可证件清单等5张清单,统一并晾出政府权力。同时,77项以前需要百姓开的证明将取消

市政府部门权力事项怎样调整?

直接取消76项部门权力,主要涉及设定依据已废止、修订、失效的事项,如市民政局的“对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和年检”、市旅游委的“颁发领队证”等。

调整规范1014项职权,包括一些政府内部管理事项或者重复设定、内容相近及设定不规范等事项。

50项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由区级政府部门实施的职权,均予以下放,如市民政局的“开展殡仪服务业务批准”、市水务局的“对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进行登记”等。

115项新增职权,是在上次权力清单发布后法律法规有所调整的职权事项。

这样好,减少很多环节,办事更快捷方便。

❸ 判缓刑人被司法所取消低保可以起书诉吗

司法所没权力取消低保的,你应该是搞错了。

❹ 听说司法局要被取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

司法局的职能有
一)贯彻中央和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中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订全县普及法律知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督促县镇及各行业的法制宣传工作。

(三)指导、管理、监督全县的法律服务工作,指导、监督全县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社会法律咨询机构和企业法律顾问工作。

(四)管理和指导全县的人民调解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管理、指导基层司法所工作。

(五)管理和指导全县法律援助工作;

(六)研究、制订全县的法学教育规划,组织、指导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

(七)管理和指导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政府和民间的法律交流与合作;

(八)负责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法制工作和行政措施的制订;参与与司法行政有关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九)负责协调和指导社区矫正工作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

(十)负责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司法行政系统政治思想工作的研究。

(十一)承办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❺ 法律专家进。为什么我国取消了设立法律咨询公司的前置性审批(经过司法局批准才能去工商注册),法律咨询

见国家工商总局、司法部《关于加强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该规章对法律咨询公司的性质、经营范围等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❻ 辽宁省事业单位改革把司法所的副科级待遇都取消了吗

❼ 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 ,要求社区的工作人员给辖区内的有非法行医的居民出具证明要求填自己签名 可以吗

这是要出具什么证明呢?既然是非法行医,首先是要把非法行医取缔掉吧。如果是要打例如居住证明这一类的,他本人确实住在社区的,和非法行医无关的,那也是要打给他的。

❽ 政法干警考试以后会取消吗

政法干警考试不会取消。

❾ 司法局不接收 法院会取消缓刑资格收监吗

对于 被判处缓刑的人员实行社区矫正是《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的规定,缓刑人员居住地的司法机关应当接收。判处缓刑是人民法院的判决,非有法定事由不得撤销。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规定,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热点内容
民法纪要九 发布:2025-09-10 02:44:13 浏览:699
民事诉讼法什么时间生效 发布:2025-09-10 02:44:12 浏览:736
地方性条例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0 02:39:39 浏览:849
社会收入法颁布时间是 发布:2025-09-10 02:20:04 浏览:858
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是不是行政法规 发布:2025-09-10 02:15:10 浏览:752
什么病不负法律责任6 发布:2025-09-10 01:54:25 浏览:259
法律知识的征文300字怎么写 发布:2025-09-10 01:53:43 浏览:716
行政诉讼法讲座2015 发布:2025-09-10 01:45:00 浏览:63
属于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的有 发布:2025-09-10 01:33:43 浏览:910
经济法毕业论文方向 发布:2025-09-10 01:16:24 浏览: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