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行政仲裁与司法仲裁

行政仲裁与司法仲裁

发布时间: 2021-11-23 06:45:49

Ⅰ 行政仲裁与仲裁法中的仲裁规定有何异同

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异同:

相同之处:

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当事人的地位都平等,都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都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其义务等。

两者的不同之处:

一、适用的范围不同

仲裁受理的案件范围,小于民事诉讼范围,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

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仲裁法》第二条)。而民事诉讼的范围,几乎包括了民事争议的所有范畴。

二、案件管理的机构和性质不同。

仲裁受理案件的机构是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是属于非官方的社团法人,它独立于行政机构,与行政机关无隶属关系,和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民事诉讼受理案件的机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国家的机构之一。各级人民法院,存在着上下级的隶属关系。

三、案件受理的条件不同

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其条件有三:一是双方自愿;二是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可表现为事前在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事后双方就解决争议达成的仲裁协议;三是仲裁协议中有明确的仲裁委员会。这三者必须同时具备,仲裁委员会才可受理。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只要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四个条件(参见《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且经济纠纷案件当事人无仲裁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都可受理。

四、是否可以选择案件管辖机构和案件审理人员不同。

仲裁案件,双方当事人可选择案件管辖的仲裁委员会。只要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明确写明国内的任何地区的仲裁委仲裁,都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双方当事人一经申请仲裁,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就有权从该仲裁委的《仲裁员》名单中选择审理该案件的仲裁员。如果双方难以选定,可以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这些规定都体现了仲裁非常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受理和管辖,即是双方当事人选择的结果,又是双方当事人授权的产生。

人民法院对案件的管辖是有法定的,强制性的管辖权。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案件的管辖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四种,至于审判人员的组成,当事人也无权选择。

五、终局制度不同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诉讼实行“两审终局”制,仲裁的裁决只有一次,一经作出便是终局的裁决,便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就已经裁决的争议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实行的是两审终局制,即第一审判决后不发生法律效力,还有一个上诉期,只有上诉期满,当事人仍不上诉时,一审的判决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上诉,则判决就不生效,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才是终审判决,才产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的管辖权包括: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移送管辖跟指定管辖、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定。

仲裁管辖:

(一)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五)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六)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七)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Ⅱ 行政裁决和行政仲裁啥区别

行政仲裁与行政裁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是仲裁委员会依据《仲裁法》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纠纷;而行政裁决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其职权和有关行政法规处理纠纷。

2、受理的依据不同。仲裁实行协议管辖,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依据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仲裁协议;而行政裁决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其行政管理职能强制管辖。

3、裁决的机构不同。仲裁是由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庭作出裁决;而行政裁决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

4、裁决的性质不同。仲裁是对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裁决;而行政裁决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其职权,以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进行的裁决。

(2)行政仲裁与司法仲裁扩展阅读: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又称为行政司法。

行政仲裁亦称“行政公断”。行政机关以第三者身份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按照法定仲裁程序予以解决的制度。是具有准司法性质的行政活动。行政机关所设的特定仲裁机关,依法对民事争议当事人双方提交仲裁的争议进行裁决,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争议双方受到裁决约束。行政仲裁机构只能是行政机关设立的解决民事争议的专门机构。

Ⅲ 仲裁分行政仲裁和民事仲裁么

民事仲裁
受理的是
平等主体间的民商事纠纷
行政仲裁
的一方是作出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另一方是
行政相对人
受理的范围、主体
都不同

Ⅳ 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属于我国行政司法的主要内容,也是公民求助或诉讼的重要法律途径。行政仲裁是指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依法对其内部发生的行政争议做出最终裁决的一种行政司法行为。通俗的说,当我们与别人发生纠纷无法协调时,可以向政府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复议是法定行政复议机关应行政争议特定方当事人的申请,审查对方当事人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裁决的行政司法行为。通俗的说,当我们不服政府机关的某一执法行为的时候,可以想该机关的上级申请裁决。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对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决的活动,通俗的说,当我们不服政府机关的某一执法的时候,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决。行政诉讼具有终局性。

Ⅳ 行政裁决与司法裁决的关系是什么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裁决,对当事人是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当事人没有提起复议或者诉讼的,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司法裁决则是国家司法机关也就是人民法院的裁决,适用民事诉讼法 的相关规定。

Ⅵ 行政仲裁是属于行政司法还是行政执法

有的属于行政执法,有的属于行政司法

Ⅶ 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三者之间的区别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与行政仲裁的区别:

这三个机构接受的机构是不同的。 法院接受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被行政机关接受。 原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普遍接受,在特殊情况下,由同级行政机关接受。

2.争议解决的性质不同。 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属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行为的一部分处理行政争议的,适用行政复议法。

3.适用于这两者的程序是不同的。 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 行政审查程序简单,快速,廉价,但公平性有限; 行政诉讼程序复杂,需要更多费用,但公平性和可靠性很高。 行政复议实行终结制度; 行政诉讼实施二审最终审查制度。


4.两者的审查力度不同。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原则上只能审查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复议机关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以审查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5.两者的接受和审查范围不同。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对接受范围作了详细规定。 从列举来看,行政复议法的范围比行政诉讼法更广泛。 此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了国务院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等监管文件。 提交行政复议机构审查。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监督,每种都有自己的力量,不能相互替代。 因此,现代国家通常同时创建两个系统。 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行政复议可视为行政诉讼的前期阶段; 或当事人可以选择补救途径,或在当事人选择补救救济途径后,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Ⅷ 行政裁决和行政仲裁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依法律、法规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有关,与行政合同有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
行政仲裁是指纠纷双方当事人按事先或事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作出判断和裁决,以解决争议,维护正当权益,当事人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制度。
行政仲裁与行政裁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行使的机构不同。仲裁是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双方自愿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受理并由仲裁庭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事项进行审理和裁决,而行政裁决则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其行政管理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受理的根据不同。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是根据当事人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其对案件管辖权的取得完全基于当事人双方的授权。而行政裁决则是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实施强制管辖。
三、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处理争议是根据事实、依据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处理纠纷,即在全面、深入、客观地查清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确认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法规未对有关争议作明确规定时,可以参照经济贸易惯例或者行业惯例来确认责任。而行政裁决则只能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来确认责任。
四、效力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行政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服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五、性质不同。仲裁是对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裁决;行政裁决则是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其行政职权,以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的裁决。

Ⅸ 行政仲裁到底属不属于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回为。
行政司法行为答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 在我国行政司法行为主要是指行政复议行为、行政裁决行为、行政调解行为、行政仲裁行为。

Ⅹ 行政裁决和行政仲裁的区别

1、依照不同

行政裁决是依照法律授权。

行政仲裁是按照法定仲裁程序予以解决的制度。

2、组织不同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

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设立的解决民事争议的专门机构。


(10)行政仲裁与司法仲裁扩展阅读: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依法裁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权益争议的活动。行政裁决的特征有以下方面:

(1)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

(2)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经济纠纷。

(3)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

(4)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行政裁决主要有以下几类:

(1)损害赔偿裁决。这是指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因涉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赔偿争议所作的裁决。

(2)权属纠纷裁决。这是指行政主体对平等主体之间,因涉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某一财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所作出的裁决。

(3)侵权纠纷裁决。这是指在平等主体之间,一方当事人认为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另一方侵犯时,依法请求行政机关制止侵害,并责令侵权方对其侵害行为已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热点内容
重庆市沙坪坝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9 00:30:53 浏览:9
经济法债券定义 发布:2025-08-29 00:23:55 浏览:550
上海市公司法 发布:2025-08-29 00:18:55 浏览:832
哈尔滨司法技术 发布:2025-08-29 00:13:17 浏览:143
龙文区司法李 发布:2025-08-28 23:57:58 浏览:262
劳动合同法40条仲裁 发布:2025-08-28 23:57:52 浏览:999
梨园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28 23:33:53 浏览:913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8-28 23:33:52 浏览:614
深圳齐家律师团队官网 发布:2025-08-28 23:31:57 浏览:910
中山大学法律硕士复试内容在职 发布:2025-08-28 23:05:47 浏览: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