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地司法所
Ⅰ 监狱通知家属去当地司法所对接,不知道啥意思
Ⅱ 到户籍当地司法局报到以后!可以回外地工作吗急急急!!!!
不可以!社区矫正期间不得未经请假离开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必须在接受矫正所在县级地方工作生活!未经请假离开1个月以上视为脱管,可撤销缓刑!短期离开经请假是可以的。但是你可以申请变更居住地,在你工作地进行矫正!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Ⅲ 开庭前常居住地的司法所找我,户籍所在地司法所也找我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 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综上,看您是否搬迁超过一年。
Ⅳ 收到要去户籍司法所领传票的短信是怎么回事
Ⅳ 缓刑人员申请调回户籍所在地地方司法所不同意怎么办
缓刑人员是在户籍地司法所执行的。可以的。
Ⅵ 社区矫正对象已在就业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与户籍所在地司法所社区矫正的关系
由就业地司法所接收监管的,户籍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Ⅶ 司法所与派出所有什么区别啊
性质上的区别:
司法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门。受党委与政府领导,规格比法院、检察院略低,是政府宣传管理法律的专业职能部门。
派出所为公安系统的基层组织,上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职能上的区别:
派出所承担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工作。
司法所是政府宣传法律的职能部门,公安局一个是执行部门和治安维护部门。
(7)户籍地司法所扩展阅读:
司法所,在基层政法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与公安派出所、法院派出法庭、检察院派驻检察室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成为中国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
在中国,派出所依照国家治安管理法规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权限,其主要任务是:坚决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的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Ⅷ 有户籍司法部门这个部门吗
没有户籍司法部门
只有户籍科
司法部门
司法部门的工作就是维护法律、确保法律被正确的执行、解决争议;但“司法”的具体定义和司法部门的权力在不同法制里有些不同。
中文名
司法部门
包含
法院,检察院等
职责
维护法律,解决争议。
权力
解释法律的权力
英美法系
中国法系
在大陆法系中,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具体调查;法官会传召证人,盘问证人、被告等。法院有解释法律的权力,但不一定具有对法律的最终解释权。
另外,检察机关通常都是司法系统的一部分。例如,法院,检察院之类的部门。
英美法系
在普通法(英美法系)法制中,法院不会对案件进行具体调查。法官或裁判官的角色只是确保原告人(在刑事案件中则是代表政府的律师)和被告人能公平地提出自己的论据,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人被控告的是严重罪行(如谋杀、强奸等),有些地区(如香港、美国)是由陪审团决定被告是否有罪,法官只负责决定处罚方式。在普通法系中,只有法院有解释法律的权力,而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和判案,都对以后的同类诉讼有约束力,成为判例法。
另外,检控机关通常都是行政系统的一部分
Ⅸ 司法所审前调查,但是我住的地方不在户口所在地的地方,能通过司法所吗
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核实而已,怕什么?要钱木有撒...
Ⅹ 户籍地司法所对矫正人员有监管责任吗
需要看矫正人员是在那理报到接受矫正,若是在户籍地,则是由户籍地司法所进行监管,若是在居住地,则由居住地司法所监管。
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二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条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