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法工委民法室寥

法工委民法室寥

发布时间: 2021-11-26 10:19:12

Ⅰ 侵权责任法的起草人有哪些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侵权责任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Ⅱ 有哪些和民法相关类书籍值得推荐

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民法总则的诞生:民法总则重要草稿及立法过程背景介专绍》,这是属一部对我来说值得一看再看的书。在《民法总则》将要正式实施之际,首推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杜涛先生的这本《民法总则的诞生》。作为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人员,杜涛先生一直从事民法总则的立法起草及讨论工作,应该是了解民法总则各个条文来龙去脉以及逐条逐字修订最全面的立法工作者之一。相信本书将会给民法学者提供最为权威的立法文献以及法律条文的起草、借鉴、修改及由来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为《民法总则》实施中将遇到的司法实践问题找到相关的理论根据以及使用办法。

Ⅲ 为什么民法典历经五次才最终编纂成功

编纂民法典工程浩大,应稳妥推进。将散于各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编订纂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将不适应、不适宜的规定予以剔除,另一方面又要将新产生的、新出现且已成熟的民事法律规范加以吸收、固化,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集大成法典。

根据编纂民法典“两步走”的思路,民法总则已经出台,接下来就是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本次会议审议的有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等6编,共73章1034条。编纂好各分编是对民众切身利益的法制保障。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编纂有很多亮点,比如物权编强化了业主对建筑物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权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限届满自动续期;合同编里增加了住房继承人优先承租权的制度,加大了保护弱势当事人的制度;在婚姻家庭编增加了一个月离婚冷静期等。

(3)法工委民法室寥扩展阅读

5年磨一剑,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编纂民法典,是一个国家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一个民族的不懈奋进。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编纂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民法典,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思想指引。

“自始至终,民法典编纂工作都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负责人说,根据编纂民法典的指导思想,立法机关确立了“编纂式立法”这一重要理念。

1、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

2、不是简单的“麻袋装土豆”,而要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Ⅳ 民法总则的主要起草人有哪些

您好,根据网络搜索的结果,有这样一些: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回究中心主任、中答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专家委员会立法专家杨立新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宪忠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谢鸿飞。
五个单位来协助立法机关准备民法典草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

Ⅳ 《民法典》谁可以学普通人能买到吗

《民法典》全国人民都要学习。民法典可以在网上购买,也可以在书店购买。两会期间《专民法典》出炉属,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人们称之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也就是说,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典法共7编,即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共1260条。
这部法典非常细致,甚至渗入到了我们生活里的一个个细节之中;比如“民法典”中明确的“婚前不如实告知对方自己患有疾病,婚姻可撤销”这一条,比《婚姻法》中规定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如有严重的精神病,重症智力低下和患有其他类型的传染病、遗传性疾病而未治愈的是不能结婚的”有了明显的进步;再比如《民法典》这次将“文字、图像”也纳入到了性骚扰的认定范围之中,可以说是完善了先前防止性骚扰的有关规定;再有前天电视采访中专家说的“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给“见义勇为者免责”、还有“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保护个人信息”以及“遗嘱形式的增加”等等,这在《民法典》中都有。

Ⅵ 关于第三者的法律法规(请专业人士回答,2小时内选答案)谢谢!

9.当事人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与自己配偶重婚、同居的第三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以自己配偶和第三者为共同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第三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2009

应负的责任——关于婚姻法修改系列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吴兢柳晓森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婚姻法被称为“软法”。而婚姻法的“软”并不是它缺乏硬性的规定,而是它就算有“不许”、“不得”等禁止性规定,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惩处后果,一些条文形同虚设。

法律责任,是法律的“宝剑”,对一部法律至关重要。它是一部法律最迫切的需要、最有力的威慑、最强劲的保障,是一部法律真正完善的标志。“软法”如今变“硬”了!在本次婚姻法修改中,针对当今婚姻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家庭暴力、虐待、遗弃、重婚、侵害配偶财产权益和第三人合法债权等行为,新增了整整一个章节的“法律责任”,被誉为“中国婚姻法的一个创举”。一位社会学家说,它更明确地提醒我们的公民:婚姻的责任,是不可逃避的。

在这一章中,第三者的法律责任、离婚赔偿责任、假离婚真逃债等问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第三者———应否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是否追究第三者的责任呢?这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刑事责任;二是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三者除非犯了重婚罪,否则是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里,我们暂不多论第三者的刑事责任问题,而主要来探讨一下与婚姻法修改密切相关的民事责任问题。

婚姻法修改草案第四十七条规定:“因一方重婚、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失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有人对此提出疑问:对于因重婚导致的离婚,无过失方能否向“第三者”要求损害赔偿呢?

一些人认为,无过失方不但有权向构成重婚罪的第三者要求损害赔偿,而且也应该有权向未构成重婚罪的第三者要求赔偿。因为第三者插足实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它违背了《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有关保护婚姻家庭关系方面的法律规定,对合法婚姻另一方当事人造成了损害。

一些人则认为,第三者插足属于道德范畴,法律不应管也管不了婚外情。如果法律对道德过度干预,就会偏离法治的精神。

一位资深律师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如果追究第三者的法律责任,将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对隐私权的随意践踏、私人侦探行业的兴起等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王胜明,是承担修改婚姻法具体工作的负责人。他说,法律是否要追究第三者的责任,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法律如何界定“第三者”。与夫妻一方有较为密切关系的是否就是第三者?街头巷议的第三者是一个社会现象,法律上至今并未对其作出规定。男女异性一起出去喝喝茶、看看电影、吃顿饭,这算不算第三者?是否发生一次性行为就是第三者?

其次,应该弄清楚第三者是不是一定有过错?过错到底有多大?有的第三者是玩弄异性;有的却也是重婚罪的受害者,本身并无过错……王胜明说:“从现实生活中来看,第三者的情况非常复杂,对第三者的认定较为困难,追究第三者的责任,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法律究竟应该如何规定,需要听取更多人的意见,进一步认真进行研究。”

那么,婚姻法是否要用“责任”套住“第三者”呢?我们拭目以待。

离婚———无过失方可要求赔偿

在草案“法律责任”这一章中,第四十七条关于离婚赔偿责任的规定受到了最多的关注。按照这一条规定,因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4种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失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这一条规定,几乎得到了一致认可。

婚姻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祯女士,研究婚姻法已有20余年了。她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东北一对夫妇,生有两个孩子。不幸的是,丈夫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妻子拳脚相加。妻子忍了一次又一次,忍了一年又一年,最终忍无可忍向法院要求离婚。法院将两个孩子判给母亲抚养,并本着“在财产分割时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处理原则,将财产的绝大多数,包括房子,判给了母亲一方。

一年后,这位母亲长胖了,变得愉快而自信:“现在我有足够的能力抚养好孩子和平静地生活。”

巫教授说:“在离婚时,财产分割对于弱小的妇女一方相当重要。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判给母亲抚养的比例高达80%。所以,从司法部门现行的‘在财产分割时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处理原则,到如今婚姻法修改明确提出的离婚过错赔偿制度,是一个巨大的、令人高兴的飞跃。”

在赞同婚姻法修改草案第四十七条规定的同时,巫教授认为这条规定还存在不足:只列举了4种可以提起损害赔偿的过错情况,范围相对太窄了。

她说,婚姻法修改草案第四条规定:“禁止重婚和其他违反一夫一妻制的行为。”重婚者,不但要受到刑法制裁,而且在离婚时要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姘居等其他违反一夫一妻制的行为所造成的离婚,无过失方却不能要求损害赔偿。这未免太不公平。所以,她建议将第四十七条改为原则一些的规定:“一方因重大过错而造成离婚的,无过错方有要求赔偿的权利。”同时用司法解释对“重大过错”予以认定:重婚;姘居;通奸,情节恶劣的;遗弃;虐待;其他家庭暴力。

巫教授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见,但也有一些人反对扩大过错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的吴晓芳认为,如果按照某些专家的观点,婚外性行为就算“过错”,就可以“索赔”,那么,我国的婚姻法在世界上恐怕就要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严厉了。她认为,感情问题是很复杂的。夫妻的相互忠贞应属私人契约,法律管不了、也不应该管人们的思想和感情。

假离婚真逃债———此路不通

如果说几年前“假离婚真逃债”还鲜为人知的话,如今这类现象已不再是新闻。

山东省的张某欠一公司原料款13万元。法院多次通知张某履行债务,张某就是赖着不还钱。等到法院执行人员到张某家中扣押财产时,张某的妻子却堂而皇之拿出一份盖有人民法院大印的离婚调解书,声称家中所有财产都归她和孩子所有;要钱,直接去找张某本人要。

这正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助审员韩延斌说,像这样的假离婚真逃债的案例,近年来呈逐步上升趋势。债务人往往将所有财产归另一方或子女所有,而将所有债务都由自己一人承担,造成了他自己欠债却没有一分财产可供执行的被动局面,致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假离婚、真逃债,不但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而且极大地破坏了法律的严肃和公正,危害甚大。针对假离婚真逃债的猖獗,本次婚姻法修改在第四十八条特作出专门规定:“夫妻对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的约定,逃避债务的,该约定无效。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该约定无效。”韩延斌说,这一条规定正是针对夫妻利用对婚前和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约定,以逃避债务的制裁规定。把它特别规定在婚姻法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假借约定或离婚而侵害债权人合法债权的问题,以有效地维护市场经济合法有序的交易关系。

《人民日报》(2000年12月20日第十一版)

http://www.wsjk.com.cn/gb/paper7/5/class000700002/
http://www.wsjk.com.cn/gb/paper7/5/class000700002/hwz55557.htm

Ⅶ 假一赔三 新消法生效

新消法:回避“知假买假” “假一赔三”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新消法),这是消法实施20年以来的首次修订。
网络购物、金融消费近年来发展惊人,今年“双11”未到,电商的又一轮争夺战已烽烟弥漫,如何解决消费方式更新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的新课题,1993年颁布的消法亟待改进。
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下称消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此后,二审、三审逐步展开,消法“首修”拉开序幕。
消法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河山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相比4月份出台的消法修正案草案,最终出台的新消法在多个领域又有新突破。
从“一倍”赔偿到“假一赔三”
相比消法修正案草案,新消法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制假造假的惩罚性赔偿从两倍提高到了三倍。
据了解,惩罚性赔偿是1993年所颁布消法的核心条款之一,即“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4月28日,消法修正案草案将“一倍”改作了“两倍”。河山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消法修正草案将“一倍”改成“两倍”没有意义。在汉语中,“一倍”与“两倍”相同,其结果是一样的。“一倍”是加倍赔偿,是假一赔二,“两倍”也是假一赔二。这样的修改没必要,反而给人造成误解,以为是假一赔三。
消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后,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5次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律师等对包括惩罚性赔偿在内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汇集意见。
最终,增加惩罚性赔偿力度的意见在新消法中得以体现。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贾东明在发布会上公布了新消法的具体内容,惩罚性赔偿的额度从草案中的“两倍”增加到“三倍”。
与此同时,商品价格三倍赔偿之外,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而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死伤,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并加两倍的惩罚性赔偿。
如何判定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消费者维权中一直存在举证难、鉴定费用高等问题。此次新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纠纷的,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杜涛表示,这一“举证责任倒置”,将切实解决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
网络购物“后悔权”首入消法
消法修正案草案审议过程中,另一关注重点聚焦于如何规范网络购物。
新消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这是网络购物“后悔权”首入消法,也是消法第一次对网络购物做出规范。
1993年消法颁布时,中国还没有网络购物。河山表示,合同法原理将买卖分为有退货保留的买卖和无退货保留的买卖两种,通常由买卖双方自行约定,如一些商家承诺不满意就退货,而另一些商家则表示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货,此次新消法在网络购物中将无理由退货确定为法定准则,对维护消费者权益而言是一个进步。
河山表示,相比4月出台的消法修正案草案,新消法对无理由退货又添加了若干附加条件,进一步规范了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行为,增加了法律的可操作性。例如新消法规定,退回商品的运费需由消费者自行承担,与此同时,包括定做、鲜活易腐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已拆封的音像制品、报纸期刊等四类产品不享受无理由退货。无理由退货退回的商品必须保持完好。
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等各大网络购物平台目前退换货服务大多符合或高于新消法中出台的无理由退货标准,例如凡客诚品承诺普通商品自签收之日起30日内可办理退换货服务。因商品质量问题造成的退、换货,凡客承担邮寄或快递费用。因此无理由退货的新规将主要对中小电商造成压力。

热点内容
基金定投法规 发布:2025-08-27 17:31:00 浏览:540
学法网行政法期限 发布:2025-08-27 17:30:02 浏览:722
司法局扫黑除恶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8-27 17:27:07 浏览:74
深圳杀狗立法 发布:2025-08-27 17:20:06 浏览:966
林州法院高 发布:2025-08-27 17:19:57 浏览:84
道德是实在吗 发布:2025-08-27 17:19:49 浏览:710
出国当律师 发布:2025-08-27 17:08:52 浏览:472
山东民间融资法规 发布:2025-08-27 17:06:11 浏览:865
论司法的正义 发布:2025-08-27 17:04:58 浏览:585
方志平小商法 发布:2025-08-27 17:03:50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