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汉民法
1. 曾坐拥千万遗产的香港富少为何最后街头卖废品为生了
李咸用在《送人》中写道:“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人生在世,每个人皆有其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每个社会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因此遇到挫折困难每个人都应当学会自立自强。
01
林则徐有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表明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儿孙自己不争气,即使父母留下再多钱财也有败光的一天。不过,生活中还是有人时常认为,自己“自私”的父母引用这句豪言壮语很不合适,为此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引起了一片议论。
▲郑六三近照
郑六三是真的没心没肺吗?显然不是的,因为当别人问起离婚的事,他说:“我知道自己的性子,没办法让他们母子幸福,所以还不如让他们离开。”有人觉得这是他对妻儿有责任感的体现,恰恰相反,这句话暴露了他毫无责任意识的本性,既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浪子,为什么要去招惹一个只想相夫教子度过一生的平凡女子?
他的确给了对方天价补偿,可能有人还会觉得很划算,但这笔账怎么记其实根本不取决于郑六三,而取决于他的妻子,更何况还有他们的孩子。
郑六三大肆花费流落后成为一个流浪汉,如今靠卖废品度日,还收养了很多流浪猫狗,与它们相依为命。他的确过得很自由,似乎还乐在其中,他的名字逐渐被遗忘,如今只剩下白发苍苍的郑老汉。
结语
郑六三的人生无疑是失败的。出生富家、败光家产、流浪度日,其实这些并没有太大问题,至少作为外人是无可指责的,他真正失败的地方在于没有扛起自己的责任,辜负了妻儿,对别人的人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成年人,我们的自由不在“能做什么”而在“能不做什么”,负责不是对自己而是对他人,这点望诸君谨记。
2. 一个老父亲的悲凉:“为儿子耗尽家财,老来孤独,才知自己错了”怎么回事
01
这个世界上,并无永恒。所有的事,都有自己的变数,倘若你把一件事或者一种感情寄予太高的厚望,结果也总是不能那么如意。
关于亲情,我们常见的说法是,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情感,因为血脉相连,一句生生不息,这意味着传承和希望。
但如果爱的箭头过于向下,向上的爱发生偏移,那些连自己都忘了爱的人,爱最终该作何回报呢?这是一道解答题,所以答案能够有很多种。
72岁的郑老汉说想去女儿家,遭到了拒绝,这是他没想到的事情。他常常说起赚钱带大孩子的艰辛,他手上皲裂的创口就是证明,为了三个孩子,他吃了不少苦。
他的老伴早逝,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他能好好带大三个孩子。所以他后来一直没有再婚,一是不想给孩子找个后妈,二是因着这三个孩子拖累,也没人愿意再嫁过来。
但是,那些吃过的苦,他自己记得,三个孩子却好像不记得了。尽管他一遍遍的提起来,还是遭到了大儿子的质疑:“爸,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村里的人都挺苦的,也不是只有咱们一家过苦日子。”
他张张嘴,想反驳一些什么,比如他就一个人,又当爹来又当妈,还要更加辛苦些,但看得孩子们的心都不在这件事情上。
他说得多了,好像三个孩子也就习以为常了,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他干脆也就不说了。
郑老汉原本从来不曾担心自己的以后,老话说得好:养儿为防老。他想得自己两个儿子,老来怎么也该是衣食无忧才对。
04
他年轻时赚的那些钱,几乎全部补贴在了两个儿子身上,所以如今的他是没什么存款的。
他本来想的,应该见到的场景,是两个儿子都争着为他养老才是。毕竟在他心里,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为两个儿子付出这么多,他们也应该感受得到才是。
在父母眼里,永远有这样的思维:我最爱我的孩子。那么,我的孩子即使不把我排在第一位,对我的爱应该也不会太少才是。
但是,事实告诉郑老汉,不是的。当孩子把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之后,他们不会很感激,反倒会在从中挑刺,也只能看到这份爱中不好和不公平的一面。
作为子女,他们总是认为,如果同样都是孩子,父母做得有失偏颇,一碗水没有端平,那自己就是被对不起的那一方,甚至有的因此产生怨言,为以后的“不养老”埋下祸端。
但实际上,关于爱这回事,父母和子女之间永远都算不清,如果真去计较所谓的公平,实在很难,因为这种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在不公平中去寻找公平,这本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3. 本案应如何处理
既然王老汉生前已认可了这桩买卖,郑老二便无任何理由提起诉讼了。其理由简单得很,当时的交易有其特定时效性:其一、郑老汉急需要钱自愿卖出字画,事后无追悔之意,说明是心甘情愿的。其二、字画没通过文物签定,到底是真是假并不能确定,其风险必须自负,也就是说如果王某花五万元买了一幅假画也只能自认倒霉。当然,如果是郑板桥的真迹,如果拿去拍卖其价值绝不止二十万元,王某虽然有乘人之危、谋取暴利的嫌疑,但从法律上却无法去追究其责任。其三、文物这东西就这么回事,懂行的人知道它值钱,不懂行的人却认为只是一张纸而已,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的价格,这是很正常的。王某的行为也属于风险投资,有高回报也是合理合法的。
4. 求一部很久以前电视剧的名字
少年大钦差 应该是这个名字。
越狱 潜伏 笑傲江湖
古装的看的少 你可以看一些什么孝庄秘史啊 还有那些讲 康熙 雍正 汉武帝什么的皇帝赞歌电视剧。呵呵,对了以前的 大明宫词 凑合看看吧 打发时间很好,恩韩剧 搞笑一家人 也很好看,你喜欢喜剧的话可以看看
5. 民法学案例分析题
1、[案情介绍]李某受单位委派到某国考察, 王某听说后委托李某代买一种该国产的名贵药材。 李某考察归来后将所买的价值 1500 元的药送至王某家中。但王某的儿子告诉李某,其父已 于不久前去世,这药本来就是给他治病的,现在父亲已去世,药也就不要了,请李某自己处 理。李某非常生气,认为不管王某是否活着,这药王家都应该收下。
[问题]
1.李某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到底应由谁来承担?(5 分)
2.药是否应由王家出钱买下?为什么?(5 分)
分析:
1.李某购买名贵药材是受王某的委托才进行的,其行为应属民事代理。 《民法通则》 第 63 条第 2 款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 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 本案中李某购买药材的行为后果应由王某承担。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82 条的规定,当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由于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仍 然有效。 也就是说, 代理人因实施代理行为所取得的后果应由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受领, 由此所产生的 债务作为被代理人的债务,以被代理人的遗产或者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来承担。本案中,王 家理当出钱买下此药。
2、[案情介绍]1987 年 12 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习两年,因办理出国手续一时 钱不够用,遂向朋友张某借款 3 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但胡某直到 1988 年 7 月 27 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 字未提。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事。1990 年 8 月,胡某回国。 1990 年 10 月张某因买房急需用钱,找到胡某,胡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月底还清,并在原 来的字据上对此作了注明。11 月 5 日,当张某再次来找胡某要钱时,胡某却称,他的一个 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至极,第二天 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胡某偿还 3 万元的本金和利息。
[问题]
1.胡某对王某债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是否已经届满? (3 分)
2.胡某在 1990 年 10 月在字据上对月底还钱作注明的行为有何种效力? (4 分)
3.张某能否通过诉讼要回胡某所欠的钱,为什么?(3 分)
分析:
1. 《民法通则》第 135 条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 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该规定,民事权利一般在两年后法院不再予以保护,权利 人将丧失胜诉权。本案中,胡某于 1987 年 12 月向张某借的钱,直到 1990 年 10 月张某才第 一次向胡某要钱,其间已过了近三年,胡某债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早已届满。因此,当时胡 某如果表示不愿偿还此款,张某将无法通过诉讼索回他的钱款。 2.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 行)》第 171 条的规定,过了诉讼时效期间,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 悔的,不予支持。此处义务人履行义务不仅仅指义务人实际履行义务,也包括义务人对履行 义务重新作出承诺。本案中,胡某 1990 年 10 月在字据上的注明即是一种重新承诺,不得反悔。
3.张某要求法院判决胡某还款的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但不是因为时效没有届满,而 是因胡某已重新作出承诺。
3、[案情]郑老汉在老伴亡故后与独生子共同相依为命,近日,因儿子感染疾病,急需治疗费 用,苦于爷俩都下岗了,十分着急。邻居王某早就想购买郑老汉家祖传的一幅郑板桥字画, 一直因郑老汉不想出卖而不得。这次,王某认为机会来了,遂找到郑老汉,提出以 5 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幅实际价值 20 万元的字画,郑老汉因仓促之间还无法找到买主,不得已答应了 这桩买卖。 双方交货付款完毕。 后郑老汉的儿子终因不治身亡, 郑老汉十分痛心, 心灰意冷, 明确表示不再追究王某的责任。逾半月,郑老汉终因过度思念儿子也亡故了。其弟郑老二继 承了郑老汉的遗产,得知郑老汉与王某的买卖后,要求王某补足价款或者返还字画,王某不 允,郑老二遂诉至法院。
[问题]
1.郑老汉与王某之间的字画买卖行为效力如何?为什么?(5 分)
2.郑老二是否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该买卖行为?为什么?(5 分)
【解析】 本题涉及意思表示的瑕疵与合同效力问题。本案中,王某乘郑老汉处于急迫状态下, 以 1/4 的价格购买字画,给郑老汉造成较大损失,构成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对于乘人之危 的民事行为,依民法通则的规定,为无效民事行为,但依合同法第 54 条规定,只要不损害 国家利益的,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本案中,王某与郑老汉所订立的合同不存在损害国家利益问题,因存在乘人之危的情由,故该合同为可撤销的合同。
4、[案情]某书画装裱店与著名书法家赵某签订了一份委托书法作品创作合同。双方约定,赵 某交付装裱店20 副对联作品, 装裱店支付赵某 5000 元报酬。 赵某因不慎跌倒致使右臂受伤,不能创作,于是他委托他儿子代为书写了全部对联,以此交付装旅店,装裱店支付了全部报酬。但是不久装裱店感到作品风格与赵某不同,遂请专家鉴定,结果发现属他人作品。
[问题]
1.赵某能否委托他的儿子代理其创作? (5 分)
2.赵某儿子的行为是否属于无权代理?(5 分)
分析:
1.《民法通则》第 63 条规定: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 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 “亲自代理” 本案中合同既约定由赵某创作全部对联, 同时书法创作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 必须由本人亲 自实施,是不得代理的行为,赵某无权委托他人代为履行。
2.赵某儿子的行为不属于无权代理。 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的民事行为, 它包括没有代理权、 超 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经被代理人追认可以产生代理效果。 但是不得代理的法律行为是不能由他人代理的行为, 即使有合法的委托也不行。 这些行为主 要是具有人身属性的行为、违法行为或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的不得代理的行为。
5、[案情]南某某是某中学学生,15 岁。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南某某看到商场正在进 行有奖销售,每消费 20 元可领取奖券一张,最高奖金颇为 5000 元,便买了一瓶价值为 20 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南某某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南某某 非常高兴,将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萧某,母子二人马上去商场兑了奖,萧某把这 5000 元 钱放到家里的箱子中。第二天,南某某与萧某发生争执,南某某一气之下,便偷偷将柜子中 的 5000 元钱拿出,到商场中购物消气,其见到商场中正在促销钻戒,便花了 4800 元买了一 只钻戒。几天后,萧某要购买股票,想用箱中的钱,却发现箱中的钱已不见,于是质问南某 某,南某某在质问之下说出真相。但南某某认为钱是自己中奖所得,自己有权决定想买什么 就买什么。萧某则认为南某某还小,钱应当由自己和南某某的父亲支配。于是马上拉着南某 某到商场,说南某某购买钻戒未征得父母同意,要求退货。售货员说钻戒售出无法退货。
[问题]
1.南莱某购买洗发水的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奖金究竟属谁所有?为什么?(3 分)
2.南某某购买钻戒的行为的法律效力如何?萧某能否要求退货?为什么?(3 分)
3.萧某是否有权持此笔钱用于购买股票?请说明理由。 (2 分)
4.假设南某某没有告诉萧某,直接到商场领奖,商场能否以南某某是未成年拒绝兑奖?为什 么?(2 分)
分析:
1.南某某购买洗发水的行为属于与其年龄、智力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 故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单独获得奖励,因此奖金应归南某某所有。理由是:根据 《民法通则》的规定,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故南某某是限制行为能 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下列两类民事行为有效: 一是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用的民事行为;二是接受奖励、赠与、获得报酬等 纯获益的民事行为
2.南某某购买钻戒的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行为。萧某有权要求遇掉钻戒。理由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而该合同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属于效力待 定的合同。如果父母拒绝追认,则合同归于无效。南某某用 4800 元购买钻戒,属于标的数额较大的民事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须征得其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既然其母亲 萧某拒绝追认该合同,则合同归于无效。既然合同归于无效,则其母亲萧某有权要求退掉钻 戒。
3.萧某无权将此笔钱用于购买股票。理由是: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 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 被监护人的财产。萧某购买股票井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故其无权将此笔钱用于购买股票。
4.商场不能以南某某是未成年人为由拒绝兑奖。根据《民通意见》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 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在本案例中,南某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 购买洗发水获得奖券中奖的行为,是一种纯获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的规定,他人不得主张 无效。因此,商场不能以南某某是未成年人为由拒绝兑奖。
6. 1、2009年10月27日,家住武夷山市某村的68岁老人郑以林,与武夷山某旅行社签订了《武夷山国内组团标
(1)郑老汉女儿提出的诉讼请求合理。
旅行社的说法无效。旅行社有义务关注游客的人身安全。
(2)旅行社应为游客买保险,关注游客的人身安全。
7. 67岁老汉多次用拐杖猥亵女性被判刑,用拐杖怎么猥亵
大家都知道,有句话叫“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句话尤其适合形容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好人有坏人。无论是哪种人,都可能是坏的,就比如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老人一般来讲不至于说是非常坏的,他们最多可能就是跟年轻人抢一抢座位,买优惠产品的时候插一插队等等。但是看过新闻的朋友都知道,在老人行列里,还真的有特别坏的人。经常看新闻的朋友可能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就是一个67岁的老汉,因为多次用拐杖猥亵女性,结果被判刑了。这个新闻一经曝光,在网友之间引发了很大的关注,毕竟大家都认为一个67岁的老人,半截身子都埋进黄土的人,居然还会干出这种事情,实在让人无语。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冷眼就给大家简单聊一聊这个事情,看看67岁老汉多次用拐杖猥亵女性被判刑,具体是怎么回事。
8. 一个老父亲的悲凉:“为儿子耗尽家财,老来孤独,才知自己错了”你怎么看
01
这个世界上,并无永恒。所有的事,都有自己的变数,倘若你把一件事或者一种感情寄予太高的厚望,结果也总是不能那么如意。
关于亲情,我们常见的说法是,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情感,因为血脉相连,一句生生不息,这意味着传承和希望。
但如果爱的箭头过于向下,向上的爱发生偏移,那些连自己都忘了爱的人,爱最终该作何回报呢?这是一道解答题,所以答案能够有很多种。
72岁的郑老汉说想去女儿家,遭到了拒绝,这是他没想到的事情。他常常说起赚钱带大孩子的艰辛,他手上皲裂的创口就是证明,为了三个孩子,他吃了不少苦。
他的老伴早逝,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他能好好带大三个孩子。所以他后来一直没有再婚,一是不想给孩子找个后妈,二是因着这三个孩子拖累,也没人愿意再嫁过来。
但是,那些吃过的苦,他自己记得,三个孩子却好像不记得了。尽管他一遍遍的提起来,还是遭到了大儿子的质疑:“爸,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村里的人都挺苦的,也不是只有咱们一家过苦日子。”
他张张嘴,想反驳一些什么,比如他就一个人,又当爹来又当妈,还要更加辛苦些,但看得孩子们的心都不在这件事情上。
他说得多了,好像三个孩子也就习以为常了,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他干脆也就不说了。
郑老汉原本从来不曾担心自己的以后,老话说得好:养儿为防老。他想得自己两个儿子,老来怎么也该是衣食无忧才对。
04
他年轻时赚的那些钱,几乎全部补贴在了两个儿子身上,所以如今的他是没什么存款的。
他本来想的,应该见到的场景,是两个儿子都争着为他养老才是。毕竟在他心里,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为两个儿子付出这么多,他们也应该感受得到才是。
在父母眼里,永远有这样的思维:我最爱我的孩子。那么,我的孩子即使不把我排在第一位,对我的爱应该也不会太少才是。
但是,事实告诉郑老汉,不是的。当孩子把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之后,他们不会很感激,反倒会在从中挑刺,也只能看到这份爱中不好和不公平的一面。
作为子女,他们总是认为,如果同样都是孩子,父母做得有失偏颇,一碗水没有端平,那自己就是被对不起的那一方,甚至有的因此产生怨言,为以后的“不养老”埋下祸端。
但实际上,关于爱这回事,父母和子女之间永远都算不清,如果真去计较所谓的公平,实在很难,因为这种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在不公平中去寻找公平,这本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9. 买卖汽油被逮捕了,这个要判刑吗
私自卖汽油犯的是非法经营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场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9)郑老汉民法扩展阅读:
案例:
市公安局通报,近日加大对举报私自贩卖汽油线索的核查侦查力度,分别破获了宋某兴在大兴区私自贩卖汽油案和张某杰在海淀区私自贩卖汽油案,共刑拘犯罪嫌疑人10名。
日前,市局110报警服务台接报称,在大兴区东园路有人私自贩卖汽油。经查贩卖汽油人为宋某兴,遂传唤其接受调查。
据宋某兴供述,其于6月27日与3名运油车司机联系,相约在大兴区五环路上,由运油车司机为其卸油,用35升装塑料桶以每桶190元买入,以230元卖出。
随后,警方在其住址查获了9个35升塑料空桶和3根自制油管。宋某兴还交代,自去年6月至今,曾有某公司多个运油车司机主动联系其卸油。
警方继续追踪,将涉嫌私自贩卖汽油的李某兵、北京某储运有限公司司机乔某利、杨某成、信某、刘某全抓获。目前,宋某兴等6人被大兴公安分局刑拘。
同一时间,110报警服务台接报,在海淀区科荟桥路某旧货市场有销售散装汽油的情况。接报后,警方开展侦查工作,后张某杰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经张某杰供述,汽油是从房山区某商贸中心购买,购买时不需要手续和执照。
据此,警方将该公司法人刘某玲、销售经理张某娇及业务员焦某仁控制。经三人供述得知:去年9月,张某杰到该公司洽谈业务,称需要购买汽油给驾校使用,但不能提供相关文件材料。
该公司在未核实其资质的情况下,多次派业务员驾驶公司的油罐车与张某杰联系,将汽油送至顺义区某驾校。
6月26日,张某杰驾车到公司内订购10吨汽油送往顺义区某驾校,其中1.2吨装到张某杰的车内。次日,张某杰驾车在科荟桥路某旧货市场附近被警方发现。目前,4人均被海淀公安分局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10. 少年大钦差 陈文杰审问 羊皮 的时候是第几集
第四集徐莲和心远来到桃溪寻找文杰,险些被卖到宏泰楼妓院,徐莲三拳两腿把宏泰楼打了个落花流水。文杰与十公主在酒窖里赌诗喝酒,十公主贪杯,喝得烂醉如泥,文杰把喝空的酒坛摞起来当梯子,从窗口溜进妓院,正赶上徐莲和妓院打手过招,文杰没认出易容后的徐莲,正看得有趣,不想被赶来的人贩子逮个正着。徐莲收拾了打手,又被闻讯赶来的官差围住。丰绅殷德恰巧路过,少不了在美人面前装英雄,替徐莲解了围。 陈文杰被人贩子卖给琼台村郑老汉当儿子,并从郑老汉口中探听到桃溪县衙役参与拐卖儿童的事实。郑老汉带文杰上山打柴,刚巧遇到私盐贩子进山卖盐,郑老汉想侵占盐贩子的垫背羊皮,盐贩子不依,两人争吵起来。陈文杰趁机鼓动二人上县衙打官司,希望借机表明自己的钦差身份。 桃溪知县尹三江是三榜探花出身,自称天下第二才子,其实是个贪婪成性无德无行的人渣。郑老汉和盐贩子闹上大堂,尹三江想稀里糊涂了结此案,陈文杰不依,自告奋勇要打羊皮断案,并宣称自己就是天才儿童七品钦差陈文杰,被人贩子拐卖给了郑老汉,要尹三江严打桃溪县人口拐卖团伙。桃溪百姓听说此事,纷纷赶来听审,在街头打听文杰下落的徐莲和心远也闻讯前来。文杰拷打羊皮,让它招出自己的主人就是盐贩子,百姓们赞不绝口。尹三江见文杰没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不相信文杰是钦差,并在文杰面前卖弄学文:“春芍药夏芙蓉秋菊冬梅吾乃探花郎桃溪尹三江”,陈文杰巧对“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我本摘星手十全陈文杰”,尹三江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