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争议性大的案例

民法争议性大的案例

发布时间: 2021-12-01 04:54:26

① 民事纠纷案例

在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有下列四种:(一)和解 (二)调解(三)仲裁(四)诉讼

(一)和解。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是民事纠纷的主体,他们对争议的事项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概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二)调解。纠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在纠纷主体之间沟通信息,摆事实明道理,促成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

在我国现阶段的调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这被西方人士成为“东方经验”,除此之外,还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公民之间的调解等。

(三)仲裁。所谓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法对民事纠纷居中审理并制作一定法律文书平息冲突的方法。仲裁属民间性质。仲裁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说,提交仲裁必须以双方当事人同意为前提,否则,仲裁程序不能启动。在通常情形下,仲裁庭成员也由当事人选任。仲裁的最大特点是快速、简便。随着国家法制的日益健全,仲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五)诉讼。民事诉讼即老百姓所讲的“打民事官司”。相对于人民调解、当事人自我平息、单位(或部门、社区)处理和仲裁机制而言,民事诉讼是典型的公力救济形式。这种公力救济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强制性。民事诉讼还是国家处理民事纠纷的最有效也是最后的手段。因此,国家往往要对诉讼的主体、程序、制度等做出严格的规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还需要什么帮助可以直接加我好友!!

② 有争议的民法案例,各位帮忙啊 分大大的给!!

老兄,问题在哪儿?

③ 谁帮忙找找最有争议的民事案例啊,,,,急需,,,,跪求啊

赣县韩坊乡青年农民刘某,与同村女青年王某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甚笃,高中毕业后他们又双双来到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随着相互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多,刘某和王某的感情日益升温,私下里两人相互订下终身。今年正月十五,他们俩终于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和村民们的祝福声中结成百年好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6月,刘某夫妻俩从广东赶回家里过端午节。端午节过后,王某因怀有三个月身孕被留在家中休养,刘某只身前往广东继续打工。但就在途中刘某突遇车祸身亡。刘某父母听到自己唯一的儿子、王某听到自己恩爱的丈夫惨遭车祸身亡,当即都哭得昏死过去。他们忍痛办完刘某的丧事后,刘某的父母又有了新的担忧,儿媳王某只有20来岁,还很年轻,再婚是必然的,她腹中的胎儿才三个多月,可就算是刘家唯一的“血脉”了,便与王某商量,请她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生下来。为保证王某能生下孩子,刘某父母要求王某签订如下一份协议:王某若保证把孩子生下来,并给孩子哺乳满半年,那么王某再嫁人,公婆不予干涉,孩子的抚育费用由爷爷、奶奶负担,且公婆依法可继承其儿子的房产、存款等全归王某所有;王某如果不把孩子生下来,则要赔偿公公、婆婆精神损失费5万元,并丧失对丈夫财产的继承权。王某实在不忍再看到刚丧爱子的公婆难过的样子,便签下了这份协议。签订协议后,老俩口受伤的心总算得到了一丝慰籍。然而,8月初,王某却在亲朋好友及家人的劝说下,“违约”到医院做了“人流”手术。听到王某堕胎的消息,刘某父母痛苦万分,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要求王某按协议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失费5万元。法院经过审理,以该协议无效、原告诉讼请求没有法律根据为由驳回了两位老人的诉讼请求。(本案存在我国所崇尚的“权利义务至上”与西方的“契约至上”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本案中被告享有该款规定的生育权利和不生育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剥夺和限制其权利和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对于本案原被告双方所签订的协议,因协议限制了被告的不生育自由,违反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强制性规定,故系无效合同。即使被告在签订保证协议时是自愿的、真实的意思表示,但被告的不生育自由不因一纸协议而被束缚。 另:生育权是人身权利,本案中的协议是与人身关系有关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等原则的约束。-----(中国法制下的价值观,“权利至上”)但按照西方“契约至上”的价值观来判断,则本案中的协议是有效的。当事人在订立契约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契约生效后就必须受到契约之约束。

④ 民事纠纷的案例

1、吴某珍诉深圳XX医院美容手术侵权案
要点:尽管医疗事故鉴定机构鉴定为非医疗事,代理原告从医疗主体和举证责任角度出发胜诉。该案媒体有跟踪报道。
2、何X俊诉东莞南山XX轻型建材有限公司工程款纠纷案(代理原告)
要点:在当事人举证不足的前提下,代理当事人积极调解,促成人民法院以调解结案。
3、曾X慧诉罗湖区XX商铺转上纠纷案
要点:在我方当事人一审判协议无效的情况下,与同事共同代理二审、成功撤消一审判决,维护了当事人的有效合同利益。
4、黄X坤、黄X琴诉南山XX学校监护不当案
要点:原告的女儿在南山永成学校就读,放学后由于学校未接送回家,而导致在校园外发生交通事故,代理原告追究被告的监护过错的民事责任。并促成有关部门取缔该学校。该案媒体有跟踪报道。
5、段X平诉深圳市XX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居间合同纠纷案
要点:在原告居间成功而被告否认合同的情况,代理原告通过电话录音和利用证据规则而成功胜诉。
6、周X诉深圳市XX实业有限公司快餐消费权益案
要点:一份快餐引起的消费权益保护诉讼——在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代理原告成功主张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并获得精神赔偿。该案在媒体有跟踪报道!
7、方X诉龙岗区XX小学人身伤害案
要点:方X之子在XX小学读小学,课间被校园内的一辆杂货车撞亡,代理原告向被告要求人身伤害赔偿以及精神赔偿,共获一百多万元赔偿金该案在媒体有报道!
8、XX*D*WIDNER诉深圳市XX眼科医院手术侵权案
要点:美国公民XX*D*Wildner在深圳市XX眼科医院做眼科手术而致眼部严重不适,代理其主张患者权益,指出医院在行手术前的签字协议有隐蔽性误导。该案有媒体跟踪报道!
9、李X新、陈X芬、文X宗等诉深圳市XX兴实业有限公司商铺租赁合同纠纷案
要点:因情势变迁导致原告租赁的商铺无法正常经营,代理原告通过诉讼,解除租赁合同,使原告获得合理赔偿。
10、林X添诉刘X借款案
要点:原告被告原为朋友关系,原告赠与被告若干款项,但双方朋友关系破裂后,原告把该款主张为借款而诉请返还。代理被告对抗原告主张,成功利用证据规则和诉讼规定驳回原告诉求:此案媒体有报道.
11、胡X明诉XX康实业有限公司借款纠纷案
要点:为成功追回巨额借款,代理原告提起诉前保全,扣押被告租赁收入,并通过诉讼判定借款有效,得到法律的支持和执行。
12、金X诉深圳市XX公司著作权纠纷案
要点:金X书法作品“贺”字被XX公司(未经许可)使用,代理金X向被告成功索赔,该案争议较大,也是比较典型的知识产权案件,媒体有跟踪报道!
13、左X明诉付X英产品质量纠纷案
要点:有人说原告买假打假,并受到人身威胁,为维护原告正当权益,代理原告通过诉讼讨回说法,尽管原告没有被视为消费者,但是仍比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以及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获得赔偿。
13、六旬老人洗澡中突发心脏病,猝死在水池中,浴池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在处理这起民事纠纷案件中,认为浴池有义务保障浴客的安全,负有导致老人死亡的次要责任,并判定浴池赔偿死者2万元。

⑤ 民法的争议

我国民法典的起草经历了三
起三落,首次起草是在1954年,到1957年由于反右运动而停止;第二次从1962年开始起草,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夜中止;第三次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82年开始起草,前后共四稿,后来因为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经济模式没有最后确定,因此当时彭真委员长的意见是,在民事立法领域先搞单行法律,暂不制定统一的民法典。

在这之后,1986年出台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等各个单行法律也陆续出台。到了今天,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模式也已经形成,各个单行法律也基本完备,为起草民法典奠定了基础。《民法通则》已经对基本民事权利作了规定,但它建立的是民事权利的基本框架,是一种民事权利的宣言,缺乏具体的规定。

而民法典作出的是对公民、法人民事权利的完整规定。此次民法典起草采取了在汇编现有单行法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编纂的方法,在原有《民法通则》和单行法律的基础上,原有的加以保留、空白的加以补充、规定简单的加以扩充、规定不合适的加以完善。

-诉讼时效延长充分保护权利人

“此次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草案将诉讼时效定为三年。”江教授解释说,一直以来我国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两年,短期诉讼时效为半年,对权利人的保护不够充分,比如债务纠纷,两年的诉讼时效就太短了。

-降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主要考虑到儿童入学年龄

此次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也从10岁以上调整为7岁以上,主要是考虑与儿童入学年龄相当。江教授介绍说,以前规定10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这样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儿童就不属于这个范围,这些年级的教师就要承担很重的监护责任,这样不利于责任的统一。

-确定买房人对公共面积的所有权

对于草案中新制定的物权法,江教授介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保护私人财产,物权法对公民、法人有形资产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中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比如目前居住高层住宅的人越来越多,物权法规定了买房者对房屋有所有权,对公共面积有共同所有权,对配套的公共设施有区分所有权,这样一来,权利归属就明确了,买房者就有权去进行共同管理,比如成立业主委员会。另外,物权法对土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的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更广

另外,现实生活中侵犯人格权、特别是隐私权的诉讼越来越多,而《民法通则》中对人格权的规定过于简单,因此草案中人格权法规定得更加明确、详细,特别是还加入了对隐私权的保护。在侵权责任法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保护范围增大了,人身权利、人格权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而不是像以前只有人格权受到伤害才能够要求精神赔偿。

-民法典真正通过需两三年

此次的民法草案共有1200多条,是我国目前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江教授表示,此次只是人大常委会对草案的第一次讨论,草案本身在内容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一些内容的争议还很大,需要听取各方的意见,真正通过还需要两年至三年的时间。

-民法典将是法院执法最重要的依据

“民法典的影响将是广泛的。”江教授说,民法保护的对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规定一定要明确,还要便于操作、执行。民法典将来一旦实行,将是法院执法最重要的规定,过去的情况是法律简单,而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过多,现在应该通过完备的条文来树立法律的权威。越是具体、越是操作性强,法庭有了统一的规定,才能杜绝枉法裁判的现象,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⑥ 求今年的热点民法案例和详细解析

法学家点评2010年热点民事案件

民事权利保护差别就在毫厘之间
罗彩霞被冒名顶替案在和解声中落幕,“嘴硬”的宋祖德在谢晋83岁遗孀面前低头服软,“海运女”裸照泄露告得网络赔钱又赔礼……
他们中,有名人,也有普通人,都以各自的方式给2010年中国民事审判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2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逐一点评了2010年发生的热点民事案件。
杨立新说,民法的强制力就表现在保护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强制力上。研究2010年的热点民事案件可以发现,对民事主体民事权利保护的正确与差误,大概就在毫厘之间:向左偏一点可能是错误的;向右偏一点可能也是错误的。
罗彩霞被冒名顶替案
审案和受理一波三折
【案情】湖南省邵东县的罗彩霞在2004年高考后没有被任何高校录取,而同学王佳俊却用她的名字“考上”了贵州师范大学。罗彩霞不得已复读一年后考取天津师范大学。王佳俊于2008年毕业,应当2009年毕业的罗彩霞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了教师资格证书,还遭遇到其他一系列困难。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是某县公安局政委,利用关系为王佳俊侵害姓名权创造条件。罗彩霞向天津的法院起诉后,法院积极调解,历时一年有余终于调解成功,王佳俊和王峥嵘承担侵权责任。现在罗彩霞已拿到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教师资格证书。
【点评】罗彩霞案的受理和审理可谓一波三折。调解结果皆大欢喜,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也符合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注重调解的原则。不过,此案也有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把这个案件就当作一个普通的民事争议处理,受理和审理就不会有这些波折。
谢晋遗孀告赢“宋大嘴”
批评越界揭隐私属侵权
【案情】导演谢晋在浙江上虞参加母校春晖中学的百年校庆活动时,在酒店突然辞世,被诊断为心源性猝死。谢晋去世后,宋祖德和刘信达在博客上发表诽谤谢晋的文章。谢晋的遗孀徐大雯将两人告上法庭。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宋祖德和刘信达败诉。宋、刘不服上诉。2010年2月1日,二审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赔偿徐大雯各类损失约29万元并在报纸上公开道歉”的判决。5月19日,静安区法院在《解放日报》刊登“执行公告”,限令宋祖德5月24日到庭履行判决。最终,宋祖德向徐大雯认错。
【点评】应该说,本案的争议不在于保护受害人的隐私权,而在于保护名誉权。怎样区分两种侵权行为的界限,在于毁坏的是权利人的评价,还是暴露权利人的隐私。徐大雯主张两被告所“揭露”的不是事实,而是捏造,而被告一方对此也不能举证证明所述的事实是真实的,因此,这就不是涉及隐私,而是涉及评价,侵害了谢晋的名誉权。
我也看过宋祖德写的一些文章,敢怒敢言,无所顾忌。当时我还纳闷,这些被暴露隐私的人怎么就没有出面维护权利的呢!依我看,在很多时候,他确实是在揭露他人隐私。进行社会批评应当遵守批评的规则,超越正当批评的界限而诽谤他人,或者揭露他人隐私,都构成侵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社会欢迎直言批评,但强烈谴责对他人名誉、隐私无所顾忌的恶行。应当特别肯定受诉法院在本案中的态度,是非分明,立场鲜明,并且最终使侵权人认识错误,认真执行生效判决。这样的法律适用结果特别值得赞赏!

女记者诉黄健翔诽谤案
被告挨批背后值得体味
【案情】黄健翔在新浪网发文,披露某电视台女记者与中国国家足球队前主教练的性丑闻。中央电视台女记者陆幽认为,黄健翔文中所指的女记者就是自己,侵犯了她的名誉权,请求法院判令黄健翔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50万元。一审法院驳回了陆幽的全部诉讼请求。二审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但确认,现有证据虽无法认定黄健翔涉案文章的相关内容特定的指向陆幽,但黄文对他人私生活的评论的确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对黄的不当行为予以批评。
【点评】判决书是以原告证据不足为由而判决原告败诉的。确定侵害隐私权或者名誉权责任有一个标准:当报道的内容没有指明所报道人物的具体人格特征时,只要原告能够证明报道中的人物能够基本锁定为原告,就应当认为原告的举证责任已经完成。令人意外的是,判决书对被告的行为没有认定为侵权,但却对被告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就是说,法院认为被告的行为是违法的,只是由于证据还不够充分,不能认定侵权。而在侵权责任与法院批评之间似乎隐藏着一些其他问题。
网传“海运女”不雅照案
侵权与否尺度把握精准
【案情】殷小姐与朱某因感情不和分手,朱某便将大量涉及她隐私的图片上传至互联网。殷小姐称,至2009年6月2日,以网络为代表的搜索网站对上述图片及其私人信息未进行任何处理,并在网络网站开设的“网络”栏目专设“海运女”词条,严重侵犯其合法权益。网络公司辩称,搜索引擎所起的是检索作用,本身没有刊登、发布、传播涉诉照片,且在殷小姐投诉前已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断链。法院认为,在网络中专设词条,并且保存侵权信息,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构成侵权责任,判决网络败诉。
【点评】网站侵权与不侵权的尺度应当十分精准,侵权责任法第36条明确规定了界限:网站侵权责任的确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站上实施侵权行为,要自己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网络用户在自己的网站上实施的侵权行为,应当根据提示规则和明知规则确定承担连带责任。
提示规则,是被侵权人对网络用户在网站上实施的侵权行为,有权向网络服务提供者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该侵权行为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没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失的扩大部分构成侵权连带责任;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在自己的网站上实施侵权行为而不采取必要措施的,构成侵权连带责任。
本案中,网络并不是直接的侵权人,但对网络用户在自己的网站上实施的侵权行为未尽必要注意义务。特别是其对受害人专设网络词条,文字说明该链接为“上海海运学院海运女艳照门最全照片合集”,显然属于明知。
法院判婚前债务谁借谁
还兼顾保护共同及个人财产
【案情】被告何某向原告张女士借了15万元,因是朋友关系,没有出具借条。2008年2月,何某与张女士登记结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明确15万元是原告的婚前个人财产,债务仍然有效。张女士催何某还债,何某出具借条,承诺于2008年12月31日前还清。此后,何某在赚钱养家的同时,陆续归还了张女士10万元。但2009年10月,两人因感情不和离婚,何某还差5万余元没还。发现何某不打算再继续还钱后,张女士起诉。法院认为该款项并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何某应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判决何某偿还借款,同时按照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点评】在较长时间的婚姻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比较侧重保护夫妻财产的共同性,而忽视夫妻财产的个人性。2002年婚姻法改变了这种做法,兼顾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保护。
诚然,夫妻在婚前借的债,当然是婚前财产,并不因为双方结婚而发生财产的混同。夫妻婚后共同生活不能改变婚前个人财产的性质。在婚姻存续期间债权人主张清偿,也符合法律规定;离婚后,债权人主张债务人承担清偿责任,依法当然应当准许。
不过,应当考虑到的是,双方当事人为了婚前个人财产甚至是婚前相互之间的债务斤斤计较,可能会影响双方感情。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本案正是这样,两个人纠结于相互之间婚前债务,因而结婚不到两年就离婚。在感情和个人财产发生冲突时,当事人应当有一个正确选择。
新京报诉浙江在线侵权
起诉一次还是一万余次
【案情】新京报社于2008年将浙江在线网站诉至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因该网站未经授权转载原告大量作品,原告要求该网站赔偿损失200万元。杭州中院审理后认为,原告起诉的侵权事实共有7000余篇作品还另有照片,需要分拆立案,分别起诉。新京报拒绝分拆起诉,因此,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新京报不服上诉。今年7月2日,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关于分案起诉的裁定。
【点评】本案的问题在于,根本没有掰扯实体法的问题,而仅仅是纠缠于程序——7000余篇文章和2000多幅照片加在一起是一万多个侵权行为,因此不能一起起诉,而应分别起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有集团诉讼和代表诉讼,众多标的相同的案件当事人不同的,都能够为了方便当事人和方便法院审理而合并为一个案件起诉,新京报起诉的案件还不是集团诉讼或者代表诉讼,而是同一个原告和同一个被告,只是侵权的事实较多而已,这正是合并审理的正当理由。一次起诉与一万次起诉,当事人完全相同,孰优孰劣,难道不分明吗!
读者诉中华书局索“挑错奖”
兑赏“应当”“可以”截然不同
【案情】中华书局曾经公开承诺:对指出出版错误的读者将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且实施次品召回制度,真诚赔礼道歉。后原告白平为其出版发行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挑错形成的文字近30万字;《康熙顺天府志》一书,挑错620多处。多次协商未果后,白平起诉,要求中华书局支付挑错奖10万元、召回涉诉图书、赔礼道歉并将他评为“优秀读者”或给予他其他精神奖励。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明确承诺对指出出版物错误的读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应履行该承诺,但鉴于该承诺的奖励内容并不明确,故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但原告严谨的学术态度及作为中华书局忠实读者给予中华书局的关心,亦值得肯定。中华书局可以依据其惯例,给予原告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至于原告要求被告召回两书的诉讼请求不属于法院审查范围。
【点评】本案被告的行为是内容不够确定的悬赏广告。出版商作为商家,最重要的是讲诚信,守信用,重履约。可是在当下,诚信似乎已经不那么受人尊崇了。

⑦ 谁给我提供几个近年来在网上争议比较大的民事诉讼案例

小陈1990年出生。2007年12月8日晚10时50分左右,他上完晚自习后回家,乘坐405路公交车在荷花路东屯渡街道办事处附近的古曲路口站下车,没想到人行道原来平整的路面上出现了一个大坑。“我栽进大坑里摔伤,被送到湖南旺旺医院治疗。后经了解,这个坑是一家交通设施公司施工时挖的。”小陈说,他多次找公司协商赔偿事宜,但双方就赔偿项目及金额分歧较大,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为此,小陈将交通设施公司告上了法庭,请求判令公司赔偿其各种费用共17万余元。

法官现场勘验大坑位置

芙蓉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被告交通设施公司辩称:该坑并不在人行道上,而是在人行道终端最右上边的路口边;而且这个坑不是他们公司所挖,小陈也不是在坑里摔伤的,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对土坑的具体位置双方表述不一,法官还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场,对土坑进行了现场勘验。

被告不服判决已上诉

交通设施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先生称,该坑是公司从有关单位接受劳务分包后组织人员施工过程中所挖,小陈已经十几岁了,对损害后果自己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小陈跌入土坑中受伤,事故发生时土坑周围没有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有权要求挖掘该土坑的施工人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小陈提供的一系列间接证据,法院确信该坑系交通设施公司施工所挖。

法院认定小陈应获赔偿的物质损害赔偿金额为98211.32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为15000元,均判决由该交通设施公司赔偿。记者昨日获悉,由于不服判决,被告已经向长沙市中院上诉。

⑧ 关于民法的案例分析二(高分)

1、按照我国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应当判决C公司向受害者赔偿医疗费等损失。理由如下:一,本案的纠纷性质。C公司违法排污在先,饭店随后违反禁令用河水淘米,其共同行为造成顾客食物中毒,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二,司法解释的规定。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共同侵权行为时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权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同样构成共同侵权。本案中,C公司和饭店二人虽无共同意思联络,但对顾客人身遭受的损害兼有过错,根据该条规定,依然构成共同侵权。因此,本案是一起共同侵权所致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共同侵权责任。三,侵权责任的承担。由于C公司与饭店依法承担的是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共同加害人是作为一个整体对损害共同承担责任的,其中任何一个人都应当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在其承担赔偿责任以后,他有权向其他未承担责任的共同侵权人追偿。因此,受害顾客要求法院判决C公司赔偿全部医疗费损失是有法律依据的,法院应当支持他们的诉讼请求。
2、依照物权法的规定,法院应当判决A、B二公司分别向C公司支付修理费用的三分之一。理由如下:第一,根据物权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三家公司各自对厂房的一个楼层享有专有部分的所有权,也称专有权,为了专有权的方便行事,专有权人对建筑物的共用部分享有共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的共有权不同于一般的共有权,它是按持有份共有,因此不是共同共有;同时,它也不能请求分割,因此也不是按份共有,而是第三种共有。共有人对共有权享有的权利是法定的,如果以放弃权利而怠于履行义务,将会妨碍或损害其他共有人的权益。所以,A公司与B公司都不能放弃对污水处理池的修理义务。第二,根据物权法第八十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因此,A公司、B公司与C公司如果没有对维修费用进行约定的,应当按照各自专有部分占厂房面积的比例承担修理费用。由于三个公司是均等享有厂房所有权,维修费用也应当按此比例承担,即三人各承担三分之一。C公司已经支付了全部修理费用,B公司和A公司应当补偿三分之一给C公司。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中侦查的定义 发布:2025-08-26 04:44:28 浏览:683
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什么 发布:2025-08-26 04:39:27 浏览:812
国际商法自治性研究 发布:2025-08-26 04:05:21 浏览:872
法学院王淼 发布:2025-08-26 04:02:14 浏览:582
如实供述刑事诉讼法第几条 发布:2025-08-26 03:36:03 浏览:614
县区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发布:2025-08-26 03:24:37 浏览:605
法治宣传画漫画小学生 发布:2025-08-26 03:16:47 浏览:531
劳动法慢乙肝 发布:2025-08-26 03:16:39 浏览:222
安全生产法规定法律责任分 发布:2025-08-26 03:13:51 浏览:151
安全生产法是否属于行政法 发布:2025-08-26 03:03:14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