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云南司法李乎

云南司法李乎

发布时间: 2021-12-02 12:51:47

❶ 古代刺客用什么兵器

剑刺
这是古代刺客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剑短小轻便,且有两面锋刃,行刺起来较为便捷,故常作刺客的武器。春秋著名刺客专诸,就是在一盆炙鱼中藏一把短剑,假装献食,抽出宝剑而刺杀吴王僚的。汉梁王的刺客刺死大臣用的也是剑,由于刺后剑留在现场,人们因知道此剑的主人是梁王,因而破案。在古代史作中,凡未指明特定武器的刺杀,一般指的是剑刺。

匕首
匕首与剑一样,容易隐藏,因此作为刺客的常用兵器。北魏末年,尚书令尔朱荣控制朝政,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心当傀儡,一直快快不悦,早有图荣之意。一次,因子攸生子,尔朱荣前来祝贺,子攸就把卫兵埋伏在明光殿东廊。当尔朱荣就坐时,忠于子攸的光禄少卿鲁安,领军护卫李侃**“抽刀而至”,尔朱荣见状用坐椅抵挡。子攸在膝下藏有一把短刀,就拿起来,一手刃之,安等乱斫”,结果把尔朱荣及其两子全部杀死。

唐太宗时,即墨人王君操幼时,父亲被乡人李君则所杀。二十年后,“君澡密袖白刃刺杀之,刳腹取其心肝”。他用的也是匕首。

刀劈
刘家刘昱即位后,残杀无辜。一日至尚书左仆射萧道成第,见道成裸身午休,便拉弓发射,一箭正中道成的肚脐,道成幸而未死。道成担心被杀,便命令骑校尉王敬则暗中拉拢皇帝的亲随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十五人,伺机刺杀。元徽五年(477),“王夫伺帝熟寝,与杨万年取帝防身刀刎之”,把头送到萧道成处。事后,萧道成等以太后的名义揭露皇帝罪恶于众臣之前,把萧昱贬为苍梧王,另立安成王,是为顺帝。这种刀劈方法是常见的刺杀手段,直至近现代,袁世凯在 1914年,派刺客至上海戈登路刺杀反袁斗士、同盟会安徽分部主任范鸿仙;**战争中,军统指使刺客刺死大汉奸傅彼庵,也是采用这一办法,因为用刀刺杀,声响较小,不易暴露目标。

飞刀
这是一种特殊的用刀方法,要有高度的技巧。袁世凯刺杀云南地方军阀唐继尧,所派刺客用的就是飞刀。那次顾惕思奉袁世凯之命,策动唐部师长陆俊石杀唐。陆俊石买通自己的卫士李斑作为刺客。李是精通武术的安甫流氓,因在国内犯杀人罪,遭法国巡警的追缉,流入云南,先以贩卖烟土为生,后投入滇军。李斑便以参加唐继尧亲自主持的比武为名,在鞋中藏了一把小刀,进入比武场。当李斑出场比武,来到唐继尧面前时,演了几个招式,就从脚上布鞋中踢出一把三寸长的小刀,直向唐继尧飞来。幸亏比武的评判主任眼快,急拉后一把,刀从唐的头发上掠过,众人都吓出一身冷汗。李斑见未刺中,急忙逃离,被唐的卫士当场打死。唐从李斑身上找出主谋,把陆俊石与顾惕思抓了起来。袁世凯阴谋的暴露,反而进一步坚定了唐继尧反袁的决心,不久蔡锷回滇,组织讨袁护国军,促进袁政权的崩溃。

斧砍
在诸多刺杀武器中,斧头相对来说有较大重量,其杀伤力也较强。清朝山东蓬莱人王恩荣为父报仇,连续二次未获成功,至第三次才把仇人杀死,他用的武器就是斧头。

恩荣九岁时,父亲为有医术的县吏尹奇强打死,祖母上告无门,自尽而死,母亲也积愤成疾而卒。王恩荣誓死报仇,待自己生子有托之后,便怀斧人城。一次,在路上遇见尹奇强,王恩荣突然举斧直劈,由于手的抖动而未中,就摄起一块石头把尹奇强打倒,这时见路人已大集,不便下手便离开了。从此,尹奇强不敢一人出门。一天,尹奇强一人偶然到了门前,哪知王恩荣己伏在门边,用斧直劈过来,由于尹奇强的毡帽厚实,没有被劈死,仅伤了一只耳朵。尹奇强只得远遁至**霞县行医避仇。又过了八年,众人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便坚请医术高明的尹奇强回蓬莱。当尹奇强盗经一小巷时,王恩荣用斧直劈过来,顿时把尹奇强的头颅劈开,但犹患其未死,则“以足蹴其心胸”,总算报了仇。

箭射
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文公进攻卫国,卫成公逃楚。由公子叔武摄政、元**辅佐。后经元**的要求,卫让成公返国。卫成公返国时,叫公子颛犬与华仲作为前导。叔武听说成公即至,很是高兴,赶忙理好头发,出来迎接,哪知颛犬等恩将仇报,“射而杀之。”箭的射程远,被刺者不易防备,而刺客却有充分时间撤离,因此,也是常用刺杀武器。

插刺
插一类的农具,用于耕作,唾手可得,因此也有作为刺杀工具。晋朝王谈十多岁时,父亲被邻人窦度所杀,王谈立志报仇。他买了一把插,暗中把它磨得锋利无比。一次,王谈假装成一个农夫,在一座桥上专候窦度,等窦度上桥时,王谈突然举插猛劈过来,把窦杀死,然后主动到官府自首。

矛刺
五代闽王王磷被自己的儿子王继鹏与皇城使李做所刺杀,用的是长矛。王继鹏为夺取父亲权位,发动突袭。当时,王磷见状逃入九龙帐中,被王继鹏的卫士用矛乱刺,一下子未死,王磷痛苦万状。后来还是一个宫人不忍看此惨状,便一刀砍下了王磷的头,以王继鹏的暂时胜利结束了这场内斗。由此可见,这次刺杀的主要武器是长矛。

锤击
秦朝末年,韩国贵族的后裔张良,拿出家财收买大力士,在博浪沙地方袭击秦始皇,用的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这是取其质量大、冲击力强的缘故,可惜误中副车没有成功。还有战国时魏公子无忌为救赵国,夺取晋鄙的军队,就是使人用铁锤砸死晋鄙的。以上说明在古代锤击也是刺客的一种重要武器。

缢杀
明朝正德年间给事中许天锡,刚正不阿,上书屡斥中官用事,指责刘谨等宦官“凭凌奢暴,囊食民脂”,刘瑾怕丑事被揭露,晚上派人潜入其家,“缢杀之”。

下毒
这也是常用的刺杀手法。明成祖第三子朱高燧恃宠不法,谋夺帝位。永乐二十一年(1423),成帝病,高隧与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宦官王射成等“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但由于阴谋泄露而失败。敢于向皇帝下毒,说明这种方法容易下手。

又如,民国军阀时期,“十四省联军”总司令吴佩孚暗杀有离异之心的部下湖北省督军萧耀南,也是利用萧的书记官、与萧的小老婆有奸情的马志宏,在萧的鸦片中渗入毒药而把萧毒毙。1925年10月,萧耀南与广东政府联合“倒吴”,此事被吴侦知,即令刺萧。那次,萧耀南举“枪”吸装有毒药的鸦片,没有吸上几口,便口鼻喷血而死。为掩盖真相,吴佩孚以“积劳成疾,猝然去世”发布了新闻。

枪击
这是现代刺客常用的办法,所用之枪以短枪居多。革命者邓铿就是被枪击而死的。邓铿是同盟会会员,1920年任粤军参谋长,第一师师长,治军法纪严明,整肃贪污现象,厉禁鸦片走私,得罪了贩运鸦片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族人陈觉民和部分粤军将领。陈觉民在取得陈炯明的默许后,拉拢了曾被邓铿训斥过的侦缉处长黄福芝,并以升官为条件拉拢陈少鹏等人一起合谋刺杀邓铿。

1921年3月21日,邓铿要至香港迎接教官周孝怀来粤观光。这个消息被陈觉民得知,即通知黄福芝与陈少鹏到大沙头车站埋伏。当晚,邓铿从大沙头车站出来,正要上汽车,这时,黄、陈二人紧持手枪从人群中冲出,朝邓开枪。邓铿腹部中了二弹,送中法韬美医院,伤重不治,于
23白晨死去,终年三十八岁。而刺客却在混乱的人流中逃去。

〖文章来源: 春秋中文网古代刺客的暗杀手段 K97iJW〗
有人认为这一事件的制造者是陈炯明之侄陈达生,是陈达生买通督署两个卫兵作为刺客,把邓刺死。邓案发生后,陈达生逃往香港。邓的被刺有不少谜团至今仍未被解破,但他是被军阀指使的刺客用手枪射击而亡,这个结论是一致的。

在枪击中,也有用步枪打的,韩复榘刺张宗昌用的就是步枪。张宗昌在20年代担任过山东督办,干尽环事,但在山东也有一定的势力。后因败去职,闲居北京。 1932年8月,现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怕张招集旧部,东山再起,便热情邀张宗昌回鲁,乘机除之。韩任命程希贤为暗杀总指挥,下由陈凤山,郑继成等组成刺杀班子。在一次宴请张宗昌的席间,张有一枝新式手枪被韩的盟弟石友三看见,石友三极口赞誉,玩之再三,张慨然相“赠”。

9月3日晚上,张宗昌离济返京,在车门口与石友三、程希贤等—一握别,登上车厢。这时,早候在车站的陈凤山率先开枪,接着,时任山东省副总参议的郑继成也高喊“打死你这个王八蛋”,举枪射击,但扳机却瞎了火。张见状急忙跃出车厢逃离。郑连开几枪不中,最后总算有二枪击中张的头部,使张毙命。郑继成是郑金声的侄儿(继子),郑金声原为冯玉祥部军长、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1928年北伐时,为张宗昌所俘而被杀。张宗昌还宣称要斩草除根,刺杀郑继成。郑刺张后,大呼“我为父报仇,现在投案自首广郑随即被警察押走。此案似可至此打上句号,但经检验,张宗昌为步枪子弹所中,而郑拿的却是手枪,所以郑继成不是真正的杀张者,真正的杀手是韩复榘布置在另一列车上的韩部执法队。郑继成被捕后,押济南法院看守所,由于各民众团体和社会组织的请求,不久,南京国民政府下令特赦。这次,使张致命的武器主要是步枪。

埋弹
在1907至1908年同盟会革命党人由于两广云南六次起义失败,且暗杀端方未成,遂准备用刺杀摄政王载沣。1909年深秋,黄复生,喻培伦与假装夫妇的汪精卫、陈壁君一起回国,在北京琉璃厂租下民房,开设“守真照相馆”作为掩护。他们找来一个西瓜般大小的铁罐,到骡马市大街鸿泰永铁铺加工成一个外形不像的弹壳,再装人五十磅炸药,制成一个效能极好的,存放在甘水桥旁的清虚观。3月31日晚,他们在什刹海北面,载淬上朝的必经之路小石桥下,将掩埋,因连续三天在此作业,结果被人发现,报告警察,挖出,并通过鸿泰永铁铺,知出自守真照相馆。数日后,黄、汪被捕。这次用的是埋设之法。

郭人漳,湖南湘潭人,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13年3月暂莅湘潭。3月5日,湘潭绅商设宴欢迎。夜阑席散时,郭人漳乘着轿子返回寓所,当经过八总大埠桥时,突有数人向前抛掷,幸弹落桥边,随岸滚下,仅伤舆夫一人。“比见桥侧某饭店,门尚未关,恍惚掷弹之人系由该店走出,当将该店主拘获,送交司法署审讯,据供,谋炸不讳,同谋三人。”据说,刺杀原因是选举中的权力之争。

定时
设定时是刺客的常用手法。1948年国民党特务行刺何思源和1955年行刺周恩来都是采用这一方法。何思源曾任国民党北平市市长,因同情学生运动而被免职。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包围北京城,何思源力主和平解决,并为之积极活动。国民党为了阻止北平和平谈判,命令保密局行动处处长叶翔之到北平指挥暗杀何思源的重大行动,具体负责的是保密局北平站长王蒲臣,侦防组长谷正文、行动组长杨丕明及特务段云朋、崔铎、刘吉明等人,他们决定用定时炸毁何宅。 1949年1月18日凌晨三时,特务们来到锡拉胡同何思源住宅,段云鹏与崔择二人迅速上了东西房的房顶,由杨丕明等在下面运送。四枚被分成两堆安放在适当位置后,特务们离去。四点五十分定时爆炸,何思源的二女儿当场被炸死,何的夫人被击中四块弹片,受了重伤,而何本人仅受轻伤,送德国医院,再转解放区,国民党特务的阴谋告吹。

过了几年,他们用同样方法谋炸周恩来。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台湾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派杀手赵赋丞到香港探明情况,并乘机下手刺杀。赵到港后侦得周总理将乘“克什米尔公主号”赴印尼万隆,就用六十万港元贿通香港航空公司雇员周梓铭,叫他用定时炸毁飞机。 4月11日,周梓铭给“克什米尔公主号”加油,便在左翼轮舱内安放了定时。当飞机飞到北婆罗洲近海上空,飞机爆炸,坠人海洋,致使中国代表团随员三人,新闻记者五人,越南代表团一人,外国记者二人及机组人员十五人被炸死。事发,周梓铭潜往台湾。但周恩来总理由于提前坐专机改道赴万隆,而幸免于难。此事,另一说是台湾“特种工作”侦防组长谷正文和他手下的情报人员在香港收买机场的有关工作人员所为,凶手不是赵赋丞。但从近期披露的材料表明,前说较为正确。

还有一些刺客是采用特殊的定时,如炸药木炭、毒气弹等。1935年2月,日本决定扩大在华北的侵略,大本营命令关东军司令南次郎大将派特务酒井恭辅大尉与清水次郎到北平暗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以挑起事端。因时在早春,北平气候十分寒冷,故酒井决定采用特制的炸药木炭,暗中运进何的办公室进行爆炸。“这种炸药,外形与木炭无异,投入炉中并不立即爆炸,先释放出大量刺激性气味,令使用者不得不以为火盆里混入了异物而近前去查看,铁筷子几下一拨,马上发生剧烈爆炸,准保使拨弄人血肉横飞。”
清水次郎装扮成一个乞丐,用一口纯正的河南话以“老乡”身份结识了何应钦的参谋、河南人屈从松,了解何应钦司令部的用炭情况与采购途径。为此,酒井他们特地在军分会附近开了一个木炭店,以低廉的价格把炸药木炭卖给司令部。这一次由于一个伙夫不小心在“木炭”上泼了一桶污水,弄脏了“木炭”,而把这批炸药木炭丢弃了,日本人的第一次行动失利。

刺客按计划,决定再用定时毒气器毒死何应钦,这种定时毒气器,用发条控制,开足一次,保证在二十四小时内有效,它会发出香水似的气味,闻之者即被毒毙。他们以二十万元的赏金买通了屈从松。一天,何应钦正在办公室看报纸,屈从松送资料到办公室,假装收拾文件,把毒气器放在桌下,但离毒气爆炸还有几分钟时间的当儿,何应钦在东京振武学校的老同学加膛忠康将军前来拜访,何应钦到会客室去会晤。一会儿办公室桌下“噗”的一声怪响,冒出一团白雾,立即把在办公室的副官毒死。何应钦获报后,下令封锁官邸,清点人数,独独少了屈从松,已知屈从松在半小时前离开官邸,随即派人搜查,在巷口把屈抓住。

针刺
蒋介石利用“军统”这个特务组织刺杀反蒋人士与国民党内的异己分子。1933年11月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与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州成立反蒋的革命政府,蒋介石叫戴笠派出特务对蔡廷锴采取“措施”。戴笠选出梅一位、唐闻、徐大龙三名军统杀手前去执行。他们中,前二位原为北伐军总司令部警卫团战士,后一位原是总司令部医务所护士;特务处成立后,由戴笠把他们网罗进来,专搞“行动”。

梅一位等三人冒充商人混进福州,他们利用蔡廷锴每天要到十九路军司令部后面小巷中军队医务室注射补针的生活规律,闯入医务室,用刀捅死二名军医,把尸体拖进里间,然后换上军医的服装,等待蔡的到来。但那天,蔡有要事没来打针,使他们用毒针注射的阴谋未能实现。接着,徐大龙与唐闻冒充警察,借调查暗杀军医案的名义,再次来到医务室,被蔡廷锴的警卫人员识破而击毙。最后,梅一位在蔡廷锴司令部门口的青石板下放置炸药包,等蔡的汽车经过时开爆,也由于蔡离开福州到前线而未成。这次刺杀的总体设计首先采用的是针刺办法。

颠车
日本军阀刺杀张作霖采用的是炸火车的办法。民国时期,日本军阀与“东北王”张作霖既有勾结,又有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严重时,日本军方就采取刺杀的手段对付张作霖。

早在辛亥革命后的1916年,清王朝的一些余组成宗社党,其活动由于受到张作霖的限制而十分怨恨,便与日本浪人勾结,用掷弹的办法对张作霖实行过一次刺杀。

十多年后,再一次发生日本人刺张事件。1925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日本在人、财、物几个方面都支持张作霖。张作霖却节节失利,陷入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境地。日本想乘机大捞一把,表示愿帮助张摆脱困境,但要张同意出卖东北主权的五项条件。张作霖一心想摆脱自己的狼狈处境,几乎未假思索地一口答应,并在草约上签了字。待张作霖在日本关东军的帮助下,消灭叛张的郭松龄之后,却把五条密约置之脑后。1927年,南方国民革命军向北挺进,对进入北京的奉军形势不利,日本想借机再次索取满蒙权益,日本公使要求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商租权、营业权”等,还逼张作霖履行当年密约,但张对日本的要求以各种借口敷衍推诿,而张对蒋介石却致意妥协,并幻想获得英美的支持。张作霖的这些举动再次引起日本的愤恨,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村岗中将与参谋河本大佐,认为与张作霖谈判无济于事,不如将他剪除,乘东北四分五裂,无人主事之机,占领满蒙。

河本一面派竹下至北京探察张作霖的行踪,一面积极部署对张的暗杀。商量结果是采用爆炸列车的方法,爆炸地点选定在南满铁路与京奉线的交叉点皇姑屯,因“满铁”当时由日军控制。并准备了一支“拔刀队”,万一爆炸失败,由“拔刀队”使用脱轨装置颠覆列车,刺死张作霖

❷ 回顾云南杀人犯李云兆:暴打“教育”6岁儿子,活埋致其死亡,后来怎样

我们现在大多数家庭都热衷于孩子的教育事业,想给他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好的生存条件,可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比孩子还要努力,比孩子还要辛苦,父母这些日复一日的努力的动力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爱,世界上几乎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

小波只是一个6岁的孩子,他还不懂事呢,他还不懂学习的重要性,他还有孩子与生俱来的稚气和顽皮,他还有很多人生中美好的事没有体验,就因为没写作业死在父亲的暴行中,在小波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李云兆作为一个父亲,付出了什么?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最适合孩子的方式。

很多第一次当父母的人对孩子教育问题无从下手,也常常犯错不知要怎么解决,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不吼不叫管理孩子》,或许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恍然大悟。

❸ “死人犯里乎外乎”什么意思

  1. 里呼是指自己家的人,就是死者的本姓家里,会不间断的死人。

  2. 外呼是指外姓人,指死者的女婿门或当地的一些外姓人,这些姓氏会不间断的死人。犯呼和死者的生辰死祭都有很大的关系,以及和死者穿的寿衣和寿鞋都有关系。和死者出殡火化的时间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❹ 列举中国近代签订的条约(时间、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 中英《南京条约》 1. 割香港岛给英国 2. 赔款2100万元 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 4. 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 5.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 内容: 1. 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 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 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 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 1. 片面最惠国待遇。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2. 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 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 中美《望厦条约》 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 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 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 中俄《瑷珲条约》 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1858年6月13(咸丰八年五月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共十二款 1. 俄国得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2. 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 3. 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4. 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 5. 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1858年6月18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 《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共三十款。 1. 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 2. 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3. 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4. 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5. 确定领事裁判权。 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 1. 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2. 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3. 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 4.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 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 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7. 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共四十二款,另订《和约章程补遗》六款。 1. 法国公使得住北京 2. 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 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 3. 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 4. 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 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5. 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6. 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1858年11月8日(咸丰八年十月初三)(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条约》 的补充条款。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 1. 海关聘用英人 2. 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3. 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4. 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从此,鸦片公开输入,外货充斥中国市场 《天津条约》总结起来为: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为营口)、登州(后为烟台)、台湾(后选定台南)、淡水(后为汕头)、潮州、琼州、南京、镇江、九江、汉口10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赔款。 《天津条约》及其附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被迫进一步开放,除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的主要城市几乎全部被迫开埠通商外,外国为和传教士还可以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 1860年10月6日(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法军进占圆明园 1860年10月7日(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三)英军进占圆明园 1860年10月24日、10月25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十二日) 中英、中法《续增条约》(又称《北京条约》) 1. 增开天津为商埠 2. 允许华工出国做工 3.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 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款各增加为800万两 法国还擅自在条约中文本上加上“任法国教士在各省买田地,建造自便”的条文,为扩大宗教侵略制造依据,但法文中并无此项内容 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十月二日) 中俄《北京条约》俄国借口调停有功逼迫中国签订 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强行划归俄国 1864年10月7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俄强行侵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公里二地 1879年10月2日(崇厚擅自与俄国签订) 《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基亚条约》) 中国付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费”500万卢布,合银280万两,割霍尔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大片领土给俄国等等 清政府未承认该条约,于1880年1月光绪五年十二月将崇厚革职查问,并正式照会俄国政府称崇厚所议条约“违训越权”“窒碍难行”。并派清新任驻俄公使曾纪泽于1880年7月(光绪六年六月)赴彼得堡谈判 1881年2月24日(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曾纪泽与俄国签订) 中俄《伊犁条约》 收回伊犁九城,取消崇厚所签非法条约中割占伊犁南部大片领土的内容,但是沙俄仍割占霍尔河以西的中国领土 俄占领了伊犁河北岸一片土地,使伊犁无险可守,失去战略意义。 19世纪80年代,中俄根据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了几个边界议定书,沙俄总共割占中国斋桑湖附近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884年5月11日(光绪十年四月十七)(李鸿章、福禄诺在天津签定)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又称《天津简明条款》《李福协定》) 规定法国“保护”越南、允许法国在中越边境通商、中国退兵等。 1885年4月4日(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九)(英国人金登干以清政府名义签订) 《中法停战条件》 承认《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有效;双方停战,法国允将台湾封港事宜撤除,中国从越南撤兵;法国派使来华商议所订条约之细目,再由两国订立撤兵日期。 1885年6月9日(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定)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简称《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李巴条约》) 中国承认越南受法国的“保护”;中国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中国日后修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法军基隆和澎湖。从此法国的侵略势力伸进我国的云南和广西 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 1. 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 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4.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驶入以上各口 5.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时,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6. 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占威海卫。 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李鸿章同沙俄财政大臣维特、沙俄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在莫斯科签订) 《中俄秘密协定》(即《中俄密约》,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1. 日本如侵占俄国的远东领土及中国领土时,中俄两国海陆军应互相援助,并互相接济军火粮食。 2. 在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期间,俄国军舰在必要时可以进出中国的一切港湾,当地中国官吏应以物品供应 3. 中国允许俄国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地方修造铁路以达海参崴,修路事项,由华俄道银行经办 该约为中俄第一次对日同盟条约,也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同盟条约。使唤沙俄在“共同防御日本”的幌子下夺取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根据《马关条约》签订 承认日本在华离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1896年10月(光绪二十二年九月) 日本取得在天津、汉口、厦门、福州、杭州、苏州、重庆设立租界的特权。 1898年3月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中国被迫“租借”于1897年11月20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被德国以武力占领的胶州湾 1898年3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六日)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 “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两处已于1897年12月15日,即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国舰队占领)及其附近岛屿和海面,“租期”暂定为25年。租借地的范围包括金州所属,租地以北至盖平为“中立区”。南满铁路由东省铁路公司建造我。俄国还在满州驻扎军队2.5万多人,把整修东北变成俄国的势力范围,并向长城以南扩张。 1898年4月22日、24日(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日、四日) 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6月9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英国公使窦纳乐以法国租占广州湾威威胁香港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占九龙半岛,以扩充香港界址:划九龙深圳湾至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连同这两个海湾之间的海面,以及北纬22度9分以北、东经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间的全部海面和岛屿,“租期”99年。 1898年7月1日 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国租占威海卫、刘公岛及其附近岛屿和陆岸,租期25年。 1899年9月至11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分别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国提出的所谓的“门户开放”的通牒。 1. 各国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投资和既得利益,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2. 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的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率收税,其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 3. 各国对于进入自己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之港口税;或由铁路运输他国货物时,也不得多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输费 1901年9月7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奕劻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英、俄、美、法日、德、意、奥、西、比、荷签订) 《辛丑条约》 1. 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2000多万两 在4.5亿两的赔款总数中,沙俄抢到了最大的份额,多达1.3亿两,占总额的29% 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由各国驻兵把守 3. 拆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12个战略要地驻扎。禁止把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往中国,以2年为限;列强认为有必要时,还可处长延长禁运年限 4.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该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5. 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办理对外事宜 6. 清政府分派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并在德国公使唤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碑坊;为被毁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辛丑条约》①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驻兵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❺ 杀害女友男子父亲确系司法局处级干部,他现在上班正常吗

上班正常。而且,在我看来,这毕竟是他的儿子犯的事,只要没查出男子父亲有参与到这件案件中去,现在正常上班就没问题,毕竟我们不能搞连坐吧。

前一段时间,一则新闻上了热搜。一位21岁南京女大学生李某月在云南失联,之后,云南警方立即行动,并在8月4日找到了她的遗体。并且已经初步查明,是李某月的男友洪某与他人合谋将她骗到云南,并最终将她杀害。

❻ 回顾云南杀人犯李云兆:儿子不写作业,父亲竟将他活埋,后来怎样

现在我们的大多数家庭都热衷于教育孩子,想给他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好的生活条件,可以说,在他们的成长路上,父母比孩子更加努力学习,比他们的孩子,父母这些日复一日的努力的动力是什么?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世界上几乎没有父母不爱他们的孩子。

即使父母给不了孩子多少,但他们付出的一切都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的。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在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条件,在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走得越来越急,却往往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努力。

生一个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和健康的责任,即使李Yunzhao小波恨铁不成为钢,但早期经常打骂小波心里造成阴影,甚至残酷的对待孩子,但也有残忍的手段带走小波的生活。

小波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还不明白,他也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他的孩子们天生孩子气,顽皮,他仍然有很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没有经验,因为没有作业死在父亲的暴行,小波这短暂的生命,李作为一个父亲,而Yunzhao支付吗?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选择一种最适合孩子的正确的方式。

❼ 词圣是谁(我很需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由盛唐到中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国学宝典中杜甫的介绍
[又名:杜工部,诗圣]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哺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年谱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宝一四,安禄山反。杜甫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756丙申肃宗至德一(玄宗天宝一五)七月改元,安禄山称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杀王国忠、杨贵妃。杜甫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壁难,携眷来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鄜州(今陜西鄜县)。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757丁酉肃宗至德二闰八月,安庆绪杀禄山。张巡、许远战死。郭子仪复东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家。于是徒步出凤翔,至邠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师。
758戊戌肃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贺兰进明谮,贬为邠州刺史。公坐管党,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759己亥肃宗乾元二,史思明称燕王。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陜西华县),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问讯。
760庚子肃宗上元一(乾元三年)闰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岁。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疑即知道)、萧实、何雍、韦班(应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时韦偃寓居蜀中,尝为公画壁。初秋,暂游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适。冬,复在成都。
761辛丑肃宗上元二,史朝义杀史思明。杜甫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是时多病,生计艰窘。始有迁地吴楚之念。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762壬寅肃宗宝应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诗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武时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颇有东游之意。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又于县署壁后观稷所画鹤。
763癸卯代宗广德一(宝应二)七月改元闰正月,李怀仙杀史朝义。杜甫五十二岁。正月,在梓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欲还都,俄而复思东下吴楚。间尝至阆州(四川阆中),因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既归梓,又因送辛员外,至绵州。自绵归梓。又往汉州。夏,返梓州。初秋,复别梓赴阆。九月,祭房管。秋尽,得家书,知女病,因急归梓。十一月,将出峡为吴楚之游,于是命弟占归成都检校草堂。
764甲辰代宗广德二,杜甫五十三岁。春首,自梓州絜家东荍出峡,先至阆州。会朝廷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离阆东去,闻严武将再镇蜀,大喜,遂改计却赴成都。三月,归成都。六月,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秋,居幕中,颇不乐,因上诗严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暂归草堂。是时,曹霸在成都,公作丹青引赠之。弟颖往齐州。岁晚,因事寄诗贾至。是年与严武唱和最密。
765乙巳代宗永泰一闰十月,杜甫五十四岁。正月三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自戎州至渝州(重庆)。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入秋,至忠州(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九月,至云安县(四穿白帝城)。因病,遂留居云安,馆于严明府之水阁。
766丙午代宗大历一(永泰二年)十一月改元,杜甫五十五岁。春,在云安。时岑参方为嘉州刺史,寄诗赠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秋后,柏茂琳为夔州都督,公颇蒙资助。是年多追忆旧游之作。
767丁未代宗大历二,杜甫五十六岁。在夔州。春,自西阁移居赤甲。三月,迁居瀼西草屋。附宅有果园四十亩,蔬圃数亩,又有稻田若干顷,在江北之东屯。弟观自京师来。秋,因获稻暂住东屯。适吴司法自忠州来,音以瀼西草堂借吴居之。是时,始复动东游荆湘之意。十月十九日,于夔州别驾元持宅观李十二娘舞「剑器」。本年冬,仍复多病。秋,左耳始聋。
768戊申代宗大历三闰六月,杜甫五十七岁。正月中旬,去夔出峡。临去,以瀼西果园赠南卿兄。三月,至江陵。夏日,暂如外邑。留江陵数月,颇不得意。秋末,移居公安县。遇顾诫奢、李晋肃(贺父)及僧太易,留憩公安数月。岁晏,至岳州。
769己酉代宗大历四,杜甫五十八岁。正月,自岳州至南岳,游道林二寺,观宋之问题壁。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更溯流而上,以二月初抵凿石浦,宿之。又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戌,次晚洲(在湘潭)。三月,抵潭州(湖南长沙)。发潭州,次白马潭,入乔口。至铜官渚,阻风。发铜官,宿新康江口。次双枫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阳)。夏,畏热,复回潭州。时苏涣居江侧,忽一日,访公于舟中,公请涣诵诗,大赏异之,遂订交焉。终岁在潭州。
770庚戌代宗大历五,杜甫卒(712-770)。杜甫五十九岁。春,在潭州。正月二十一日,检故帙,得高适上元二年人日见寄诗,因追酬一首,寄示汉中王瑀及敬超先。暮春,逢李龟年。四月,避乱入衡州。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时属江涨,泊方田绎,半旬不得食。聂令驰书为致牛炙白酒。盛夏回棹,秋至潭州,小憩,遂遍别亲友,溯湘而下,将出沔鄂,由襄阳转洛阳迻逦归长安。冬天11月,竟以寓卒于潭岳间的一条小船上,旅殡岳阳。

❽ 云南李纪恒任中组部副部长了吗

没有相关公布的,建议你登录中央组织部官方网站查看相关信息,以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

❾ 李桢的介绍

李 桢,女,1959年6月出生,法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病理鉴定室主任。系中国法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云南省病理学分会会员、世界医学法学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学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学会中国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云南省医学伦理学会理事、云南省法学会医事法学研究会理事、云南省性病学会理事、昆明市司法鉴定人协会成员。

热点内容
野味市场立法 发布:2025-08-25 09:48:47 浏览:296
120救护车手续不全复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5 09:40:39 浏览:222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 发布:2025-08-25 09:40:38 浏览:365
合同法对财产 发布:2025-08-25 09:31:36 浏览:93
人的道德做事 发布:2025-08-25 09:27:11 浏览:909
等于没道德 发布:2025-08-25 09:26:36 浏览:798
医院普法规划 发布:2025-08-25 09:08:51 浏览:165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与学生和老师的爱 发布:2025-08-25 08:43:48 浏览:807
关于法和社会相互关系 发布:2025-08-25 08:26:57 浏览:555
社会与法空窗 发布:2025-08-25 08:05:46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