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是前瞻

刑法是前瞻

发布时间: 2021-12-02 12:55:53

刑法的核心是什么

刑法的内容,记住毋庸置疑很重要。想学好的同仁们一定要记住下面关于刑法的6个记忆点。

01

防卫过当地2个条件

“行为过当”+“结果过当”=防卫过当

第一、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防卫结果并未造成重大损害,不是防卫过当。

实例1:乙正在窃取甲的破旧自行车时,甲向乙开枪,仅造成轻伤。甲的防卫行为过当,但结果不过当,因此不是防卫过当。

第二、如果防卫结果造成重大损害,但防卫行为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不是防卫过当。

实例2:乙正在窃取甲的破旧自行车时,甲一掌将乙推往路边,乙倒地后头碰到坚硬物体重伤。甲的防卫结果过当,但行为不过当,因而不是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

02

特殊盗窃的既遂

入户盗窃、扒窃、携带凶器盗窃是特殊盗窃方式,不必数额较大,即可定罪。

但请注意:

1.以特殊方式专门窃取价值低廉的财物,如饥饿难耐偷面包吃,属于“小偷小摸”,情节显著轻微,不是犯罪。

2.以特殊方式意图窃取数额较大财物,但未得逞,或者仅窃取到数额较小财物,情节严重,以盗窃罪未遂处罚。

如:在地铁上携带凶器扒窃,混乱中只偷到1元钱,入户窃取孤寡老人财物当场被抓获。

3.以特殊方式实际窃取到数额较大财物,才成立盗窃罪既遂。

03

教唆犯是对正犯的教唆

教唆他人帮助犯罪的,不是教唆犯。因为教唆犯是教唆正犯,教唆帮助就不是教唆犯,而是帮助犯,因为只起到了帮助作用。

例如:甲发现乙打算入户盗窃,随即唆使丙和丁搭成“人墙”,让乙顺利翻入院内盗窃,对甲认定为盗窃的帮助犯。

04

盗窃、抢劫、诈骗

因为机器故障,用自己的信用卡多取了款,定盗窃(司法判例如许霆案)

拾得他人信用卡后,在机器上取款,定信用卡诈骗(最高检司法解释的规定)

盗窃他人信用卡后,在机器上取款,定盗窃(刑法条文的规定)

抢劫他人信用卡后,在机器上取款,定抢劫(最高院司法解释的规定)

05

刑法上的占有和民法上的占有

盗窃罪中的“占有”,是指对财物的事实性支配或者管理。不同于民法中的占有概念,在由占有代理人实施的“间接占有”(代理占有)的情形下,由于本人不存在事实性支配,因而其占有不是刑法中的“占有”。

06

绑架罪数问题最全总结

绑架又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人质重伤、死亡,只定绑架罪,法定升格处罚(类似结合犯);

绑架又故意伤害人质仅造成轻伤,以绑架罪的基本犯和故意伤害罪(轻伤),数罪并罚;

绑架行为本身(如捆绑)过失致人死亡,属于绑架罪基本犯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处罚;

绑架以外的行为(如殴打)过失致人死亡,以绑架罪基本犯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在绑架中实施抢劫行为的,在绑架罪、抢劫罪中,从一重罪处罚。

㈡ 中国刑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1979年7月1日,全国人复民大会第制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刑法进行修订后形成了新的刑法典。
同时我国已经有八次刑法修正案:1999年的刑法修正案(一)、2001年的刑法修正案(二)(三)、2002年的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的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的刑法修正案(六)、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七)以及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正在讨论中。

㈢ 中国刑法是哪些

我国的刑法渊源抄包括三大类:
第一,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单行刑法,单行刑法是最高权力机关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以及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种或某类犯罪及其后果或刑罚的某一事项的法律。现行有效的单行刑法是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第三,附属刑法。即最高权力机关在制定经济、行政等非刑事法律中附加制定的对特定社会关系加以特别调整的罪刑规范。在附属刑法中,刑事规范不是主体部分,而是具有附属性。
此外,民族自治区人民带包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也属于刑法的渊源,当然,这种规定只在特定地域适用(即该民族自治地方),而没有普遍适用效力。

㈣ 新中国第一部刑法是1980年版的,那之前的刑事犯罪以什么为根据进行判刑

第一,这一时期中国没有刑法典,只有寥寥可数的单行刑法。这几部单行刑法是为了配合内社会改革运动而颁布的容。如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她是为了配合镇压当时反革命运动而颁布的;195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它是为了配合“三反”、“五反”运动的;1952年的《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它是为了配合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而颁布的。
第二,判刑事案件时,定罪、量刑主要不依据法律而是依靠政策,因为法律在当时不健全。
第三,对刑法典开始孕育、起草。主要过程是:1950、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法治委员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案》,试图为刑法典的起草奠基。但这两个文件在严格意义上不是立法,因为它们未进入立法议程,也没有比较公开和广泛地征集意见。真正把刑法典提上议事日程的是从1954年《宪法》颁布后开始的。1954年10月到1963年10月,中间由于开展政治运动只有断断续续的立法工作。到粉碎“四人帮”第三部宪法颁布后,从1978年开始搭班子搞刑法典,到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㈤ 简述刑法的特征

戴某在福建省古田县某银行工作。1990年1月1日起,戴某与银行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并约定银行可以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因经营亏损、机构改革和调整等。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订劳动合同,但戴某继续在原单位工作。后银行采用投票记分、末位淘汰的方式进行裁减职员,经投票,戴某被列入淘汰名单上报宁德市分行。宁德市分行以“裁员增效精减分流”为由下达了《关于解除戴某劳动合同的通知》和《关于解聘戴某聘用制干部的通知》。戴某因此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

,《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的规定,并非是用来约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因为这一条款当中所谓“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出现”是指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因意外事件的出现和当事人失去履行合同能力而不能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时所作出的前瞻性的终止合同效力的约定。

什么是“末位淘汰”?这种制度硬套在对企业职工的劳动管理上合适吗?

“末位淘汰”是“舶来品”。它源自美国,如GE、惠普都推行了末位淘汰制。这是与在GE中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杰克·韦尔奇有着密切关系的,他创制出了“活力曲线”,为“末位淘汰制度”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在GE,末位淘汰制度是成功的。

我国也有某些知名大企业在推行这套制度时,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海尔集团的“三工并存、动态转换”,万向集团的“阶梯式用工、动态式管理”以及山东潍坊电业局的“分线管理”等。

所谓“末位淘汰”,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具体目标和企业战略,结合各个具体职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绩效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而不管这些员工的绩效水平是否高于组织绩效考核标准线的绩效管理制度。换句话说,末位淘汰制度,就是用人单位自己制定一个考核标准,然后对员工进行考核,经过考核后将排名相对靠后的人员予以淘汰、辞退的一种管理方法。

刑法的特征

刑法是指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所具有的自身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刑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研究刑法的逻辑起点,刑法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这些特点引出的。关于刑法有哪些特点,理论上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刑法的特点应当包括以下四点。
(一)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二)刑法的保障性
(三)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泛
(四)刑法的谦抑性、最后手段性
刑法上述四个特点是相互联系的。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这一特点是刑法最根本的特点,它派生了其他特点。刑法的上述第二个特点是利用刑法严厉性的结果,第二个特点又进一步引伸出第三个特点,而第四个特点是限制刑法严厉性的结果。
第二、三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又是对立的。从刑法的保障性看,刑法的保护范围越是广泛,刑法的触角延伸得越广,保护的力度越强,就越有利于刑法保障功能的发挥;但从刑法的谦抑性角度看,刑法负作用很大,需要内敛,刑法的触角不能无限扩张,否则就容易侵犯公民的自由。刑法的触角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会与公民的自由发生冲突。可以说,全部刑法都是围绕着利用刑罚的严厉性惩罚犯罪和限制刑罚的严厉性防止刑罚的滥用这一对矛盾展开。由这一对矛盾引申出刑法中一系列的问题以及决解这些问题的刑法原则和制度。如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构成问题等。

差不多了-

㈥ 刑法学是什么

1.刑法学是以刑法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学问,其中包括刑法哲学、刑法比较回学、刑法史学等。答通常所说的刑法学是指刑法解释学。刑法是一部法典,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统治阶...
2.刑法学是理论法学,刑法是实体法。
3.刑法学理论研究范围是大于刑法的,刑法是刑事司法实践工作的依据

㈦ 中国前三大刑法是什么

●我国新刑法三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确定,是受西方刑法影响的结果,还是我国法律文化发展的自然趋势呢?
●看一看我国刑法史,就不难发现我国新刑法所确立的这三大原则,在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早有精辟的论述和明确的规定。
●我国新刑法所确立的这三大原则是我国四千多年法律古文化和现代法律新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决不是国外西方法律文化的翻版或复制品。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为世人所称颂。同时,中国又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我国现代法律文化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新鲜经验,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新刑法三大原则的确定,是中国固有法律文化发展的自然趋势,决不是某些学者所宣扬的“罪刑法定”是“发端于英国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权利法案”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口号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正式提出的“天赋人权”和《人权宣言》的产物;“罪刑相适应原则是18世纪后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刑罚擅断主义提出的一种刑法理论”等等。
道理很简单,事物的发展是其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外部的影响只是其发展、变化的一个条件;内因则是其发展、变化的根据。再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向来不是任何一个外国的附属国或殖民地。中国的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原则的发展、变化,怎么能把它说成是外国单纯影响的结果呢?
看一看我国刑法史,就不难发现我国新刑法所确立的这三大原则。在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早有精辟的论述和明确的规定。如若说各国之间有影响的话,究竟是中国影响了外国,还是外国影响了中国,史实早作出了定论。我们决不应妄自菲薄,数典忘祖,言必称西方,理必道洋人。当然,国外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我们是要汲取和借鉴的。但不能有悖于历史,颠倒主从。....

㈧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罪行法定原则、罪责行相适应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内
1.行法定原则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责行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于一切人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护,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㈨ 中国刑法刑期幅度是怎么规定的

中国《刑法》规定有刑期的刑罚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刑期幅度具体如下:
1、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15年,最低为6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25年。
2、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为15年以上25年以下。
3、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不能少于13年,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4、拘役的最高刑期为6个月,最低为1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1年。
5、管制的最高刑期为2年,最低为3个月,数罪并罚时可达3年。

来源找法网:网页链接

6、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最高为5年,最低为1年,但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最高可达10年,最低为3年。

㈩ 刑法第12条其内容的法理基础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抄刑法(1997)》第十二条袭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热点内容
野味市场立法 发布:2025-08-25 09:48:47 浏览:296
120救护车手续不全复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5 09:40:39 浏览:222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 发布:2025-08-25 09:40:38 浏览:365
合同法对财产 发布:2025-08-25 09:31:36 浏览:93
人的道德做事 发布:2025-08-25 09:27:11 浏览:909
等于没道德 发布:2025-08-25 09:26:36 浏览:798
医院普法规划 发布:2025-08-25 09:08:51 浏览:165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与学生和老师的爱 发布:2025-08-25 08:43:48 浏览:807
关于法和社会相互关系 发布:2025-08-25 08:26:57 浏览:555
社会与法空窗 发布:2025-08-25 08:05:46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