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拜因刑法典

拜因刑法典

发布时间: 2021-12-03 02:47:35

『壹』 贺尔拜因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在16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画坛上惟一可以与丢勒的艺术成就相提并论的绘画大师是汉斯·贺尔拜因(1497年—1543年)。他生于奥格斯堡,父亲也叫汉斯·贺尔拜因,为了和父亲区别,因此加上“小”宇,称小汉斯·贺尔拜因。他像丢勒一样,具有思想家的风度。他是16世纪德国最重要的肖像画家和装饰艺术家之一。其中以肖像画的成就最为后世推崇。1526年,贺尔拜因经过著名学者埃拉斯谟的介绍,到英国结识了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爵士,并受英王亨利八世的赏识,成为宫廷画家。在那里他画了傲慢残忍的亨利八世和他的廷臣们,画了王后贵妇及宫女,还画了幼年时期的爱德华六世。贺尔拜因一生肖像画作品很多,他的肖像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16世纪各种人物形象、服饰和性格。在众多的肖像画中,以《托马斯·莫尔肖像》和《埃拉斯谟肖像》以及画家在第二次去英国前为妻子儿女所画的肖像画《艺术家的妻儿》最为著名。在《埃拉斯谟肖像》中,画家突出了人物沉着含蓄、亲切庄重的性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的典型。在《艺术家的妻儿》中,他非常敏锐地抓住了对象的性格特征,所有次要的部分都被处理在大块暗色调中,使人物的形象显得更为突出,充分抒发了他对妻子和儿女的真挚感情。

另外,贺尔拜因作为英国的宫廷画家,对于英国的绘画,特别是肖像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543年秋,英国伦敦瘟疫流行,年仅46岁的贺尔拜因染病而死。

『贰』 亨利八世的6次婚姻是怎样的﹖

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在位,以六次婚姻闻名。他在位期间,通过了一些重要的法案,使英国教会脱离了罗马教廷,国王成为了最高宗教领袖,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同时,也完善了教会法的基本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宗教改革 基本特征 发展趋势
第一次婚姻
当时的英国已经逐渐从一个欧洲偏远蛮荒的小国发展成为有影响的大国,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长子亚瑟迎娶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之女)为妻。亚瑟因病去世后,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亨利七世为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想将她嫁给自己的次子亨利。
然而到了1505年,国王对与西班牙的联盟失去了兴趣,亨利随即宣布他并未同意这一婚约。之后的外交斡旋一直持续到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十七岁的亨利八世于1509年6月11日正式迎娶了寡嫂凯瑟琳,两人于同年6月24日在西敏寺加冕。
第二次婚姻
1533年1月,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秘密结婚,随即操纵英国国会通过法案宣布脱离罗马教廷,大主教克兰麦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而与安妮的婚姻是合法的。6月1日,安妮加冕为英格兰王后。三个月后,生下了女儿伊丽莎白(后即位为伊丽莎白一世)。
虽然为了迎娶新王后,亨利进行了激进的宗教改革,但很快他与安妮的关系就冷却下来。伊丽莎白公主诞生后,安妮王后又先后两次怀孕,但一次流产,一次死产,使得亨利生下男性继承人的希望再次受挫。可能是在托马斯•克伦威尔的鼓动下,亨利下令拘禁安妮,罪名有:使用巫术诱使国王与之结婚、与另外五个男人通奸、与兄弟乔治•博林乱伦、伤害国王、阴谋杀害国王等,这些都是叛国罪行;此外她还被控试图毒害亨利八世的私生子亨利•菲茨罗伊。以上罪名极有可能全部都是编造的。审判法庭由安妮的舅舅托马斯•霍华德主持。1536年5月,法庭宣判安妮及其兄弟死刑,由国王选择处以火刑或斩首。另外四名被控与安妮通奸的男子被判车裂,后来又被减刑为斩首。安妮和乔治很快被实施斩首。在最后的弥撒中,王后在牧师和其他见证人面前坚称自己无罪。
第三次婚姻
1536年安妮被斩首的第二天,亨利与王后的侍女珍•西摩订婚,十天后他们正式结婚。新通过的第二部王位继承法宣布新王后的子女将成为顺位继承人,而之前的子女玛丽和伊丽莎白被宣布为私生子,剥夺了继承权。国王同时获得了通过遗嘱形式重新指定继承人的权利。1537年,珍生下了一个儿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同年10月24日因产褥热在格林威治去世。亨利为此哀悼了比较长的时间。他将珍•西摩视为唯一“真正的”妻子,因为她是唯一为他生下渴望已久的男性继承人的王后。
第四次婚姻
为了确保男性继承人,亨利急于再次结婚。托马斯•克伦威尔推荐了德国克里维斯公爵的姐姐安妮。在与罗马教廷对抗之际,信奉新教的克里维斯公爵是一个重要的盟友。亨利将画家小霍尔拜因派去给安妮画像。画像很美,朝臣们也争相赞美安妮的美貌,于是亨利同意与之结婚。然而安妮抵达英国后,亨利对她的外貌大失所望,据说他私下称她为“Flanders Mare”(丑陋的典范),画像完全没有画出她脸上的痘印。尽管如此,亨利还是于1540年1月6日与她结婚了。
亨利急于了结这桩婚事,不仅由于他个人的感情因素,而且出于政治考虑。因为克里维斯公爵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睦,而亨利无意掺合。安妮王后也很识时务,没有阻止亨利,而顺势声称两人并未圆房。据说亨利每晚只是到房里亲吻一下新娘的额头而已。于是这桩婚姻被宣布无效,理由是安妮已经与另一位欧洲的贵族订婚。她被授予“国王的姐妹”的荣衔,亨利还将安妮•博林家族居住过的希佛堡(Hever Castle)赠予她。埃萨克斯伯爵托马斯•克伦威尔则因为此事失宠,进而被剥夺财产并斩首,他所担任的宗教特使一职此后没有继任者。
第五次婚姻
1540年7月28日,埃萨克斯伯爵被斩首的同一天,亨利迎娶了安妮•博林的表妹凯瑟琳•霍华德。亨利对新王后很满意,然而,婚后凯瑟琳与朝臣托马斯•卡尔佩珀发生了婚外情,还任命以前的情人弗兰西斯•迪勒姆做秘书。大臣托马斯•克兰麦一向对信奉天主教的霍华德家族不满,向国王密报了王后的通奸行为。亨利起初并不相信,但是克兰麦之后的调查获得了对王后不利的证据。凯瑟琳在质询中也许承认了婚前与迪勒姆曾有婚约,这使得她与亨利的婚姻无效,但她又声称自己是受到迪勒姆强迫才与其通奸。另一方面,迪勒姆则揭发了王后与卡尔佩珀的奸情。
于是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被宣布无效,她很快被处死了。事实上,与安妮•博林的情况类似,凯瑟琳与亨利的婚姻关系既然被正式宣布无效,那么她的通奸罪名理论上说是不能成立的。然而,与安妮•博林时类似的,这一点再次被忽略了。凯瑟琳于1542年2月13日被处死。当时她只有18岁。
第六次婚姻
1543年,亨利与最后一任妻子凯瑟琳•帕尔结婚。帕尔是一名富有的寡妇,她经常就宗教问题与亨利争论。她很激进而亨利是保守派。这种行为差一点让她丧命,但她总是能及时让步。在帕尔的影响下,亨利与之前的两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和解了。1544年国会通过了第三部《王位继承法》,使她们重新获得了继爱德华王子之后的王位继承权,不过她们仍然被视为私生子。这一法案也允许亨利在遗嘱中重新订立继承人。
从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我们不难看出,教会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教会法是以基督教神学为理论来源的宗教神权法
教会法的基本渊源为《圣经》。教会法的产生是基督教发展的结果,到中世纪中期才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在早期,基督教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为改造和利用基督教,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主持尼西亚基督教全教主教会议,并颁布《尼西亚信经》,这是第一部教会法,并被看作是教会法开始产生的标志。
2.教会法是封建性的法律
教会法是西方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罗马法、日耳曼法一起共同构成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教会法与世俗法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封建制度。 教会法初期只是对教徒和神职人员在信仰、道德和教会纪律方面的约束。中世纪中期,教会法发展成为凌驾于世俗法之上的“权威法”,其适用范围超出国界限制。 作为古代法律文化经典的罗马法,特别是尤士丁尼的《国法大全》深受基督教观念的影响。正是通过教会法的桥梁作用,罗马法在中世纪才得以继续。
3.教会法与中世纪其他世俗法相比有着比较完备的体系
教会法的调整对象是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准则,同时教会法也调整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部分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
教会法是在基督教会以及基督教义产生之后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教会法在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古代的希伯来、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文化,特别是借鉴了罗马法的一些精华,同时,也吸取了日耳曼法的一些原则和制度。 在制度化、体系化方面,亦不乏成功之处,尤其是在婚姻家庭法、财产法、契约法、刑法、宪法、国际法、诉讼法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体现了其相对人性、仁慈的一面,对于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西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叁』 大学生好书推荐排行榜

温家宝总理是博览群书的典范,在2009年的世界读书日,百忙之中的温总理与读者交流心得,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与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与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很提倡全民读书,希望人们乘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会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适合大学生看的书籍推荐

1、经典大学生人生规划的书籍

《成长比成功重要》

《做最好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

2、大学生必读的史学书目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大国崛起系列丛书》

《万历十五年》

《明朝那些事》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3、推荐给大学生的哲学书目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

罗素著《西方哲学史》

从《理想国》到《正义论》轻松读懂27部西方哲学经典

《柏拉图的哲学》

《世界文明史》 [美]艾德华等著

《科学史》 [英]丹皮尔著

《历史研究》 [英]汤因比著

《文明论概略》 [日]福泽谕吉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 [德]李凯尔特著

《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著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美]贝尔著

4、推荐给大学生的政治学书目

拜因著,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下册刘山译的《政治学说史》

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

托克维尔 董国良译《论美国的民主》

5、推荐给大学生的经济学书目

《经济学原理》 曼昆

《经济史理论》约翰•希克斯著 厉以平译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6、推荐给大学生的伦理学书目

《伦理学与生活》 雅克•蒂洛 基思•克拉斯曼著 程立显等译

《时间简史》(英)霍金著 吴忠超等译的

7、推荐给大学生的社会学书目

《乡土中国•计划生育》费孝通

《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8、推荐给大学生的文学书目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昆德拉(法)

《追忆似水年华》普斯特著 李恒基等译

《老人与海》海明威

9、推荐给大学生的 教育学书

《伟大的书》 大卫•丹比著,曹雅翻译

10、推荐给大学生的法学书目

《普通法的精神》罗斯科•庞德 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
11. 推荐给大学生的艺术欣赏书目
《大学生公共艺术欣赏》 何军
《西方名画里的历史与神话》 池钶主编
《论音乐的美》 (奥)汉斯立克著 杨业治译
《电影是什么》 (法)巴赞著,崔军垳译
12、推荐给大学生的人生修养类书籍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洪应明《菜根谭》
周国平《人与永恒》
毕淑敏《毕淑敏小说》《毕淑敏散文》
余秋雨《晨雨初听》
13、推荐给大学生的情感类书籍
毕淑敏《性别按钮》
(美)格雷 白莲译《男人约会往北,女人约会往南》
(美)格雷 于海生译《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肆』 辐射四 杀了 亨利修士电脑怎么开

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在位,以六次婚姻闻名。他在位期间,通过了一些重要的法案,使英国教会脱离了罗马教廷,国王成为了最高宗教领袖,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同时,也完善了教会法的基本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宗教改革 基本特征 发展趋势
第一次婚姻
当时的英国已经逐渐从一个欧洲偏远蛮荒的小国发展成为有影响的大国,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长子亚瑟迎娶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之女)为妻。亚瑟因病去世后,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亨利七世为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想将她嫁给自己的次子亨利。
然而到了1505年,国王对与西班牙的联盟失去了兴趣,亨利随即宣布他并未同意这一婚约。之后的外交斡旋一直持续到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十七岁的亨利八世于1509年6月11日正式迎娶了寡嫂凯瑟琳,两人于同年6月24日在西敏寺加冕。
第二次婚姻
1533年1月,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秘密结婚,随即操纵英国国会通过法案宣布脱离罗马教廷,大主教克兰麦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而与安妮的婚姻是合法的。6月1日,安妮加冕为英格兰王后。三个月后,生下了女儿伊丽莎白(后即位为伊丽莎白一世)。
虽然为了迎娶新王后,亨利进行了激进的宗教改革,但很快他与安妮的关系就冷却下来。伊丽莎白公主诞生后,安妮王后又先后两次怀孕,但一次流产,一次死产,使得亨利生下男性继承人的希望再次受挫。可能是在托马斯?克伦威尔的鼓动下,亨利下令拘禁安妮,罪名有:使用巫术诱使国王与之结婚、与另外五个男人通奸、与兄弟乔治?博林乱伦、伤害国王、阴谋杀害国王等,这些都是叛国罪行;此外她还被控试图毒害亨利八世的私生子亨利?菲茨罗伊。以上罪名极有可能全部都是编造的。审判法庭由安妮的舅舅托马斯?霍华德主持。1536年5月,法庭宣判安妮及其兄弟死刑,由国王选择处以火刑或斩首。另外四名被控与安妮通奸的男子被判车裂,后来又被减刑为斩首。安妮和乔治很快被实施斩首。在最后的弥撒中,王后在牧师和其他见证人面前坚称自己无罪。
第三次婚姻
1536年安妮被斩首的第二天,亨利与王后的侍女珍?西摩订婚,十天后他们正式结婚。新通过的第二部王位继承法宣布新王后的子女将成为顺位继承人,而之前的子女玛丽和伊丽莎白被宣布为私生子,剥夺了继承权。国王同时获得了通过遗嘱形式重新指定继承人的权利。1537年,珍生下了一个儿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同年10月24日因产褥热在格林威治去世。亨利为此哀悼了比较长的时间。他将珍?西摩视为唯一“真正的”妻子,因为她是唯一为他生下渴望已久的男性继承人的王后。
第四次婚姻
为了确保男性继承人,亨利急于再次结婚。托马斯?克伦威尔了德国克里维斯公爵的姐姐安妮。在与罗马教廷对抗之际,信奉新教的克里维斯公爵是一个重要的盟友。亨利将画家小霍尔拜因派去给安妮画像。画像很美,朝臣们也争相赞美安妮的美貌,于是亨利同意与之结婚。然而安妮抵达英国后,亨利对她的外貌大失所望,据说他私下称她为“Flanders Mare”(丑陋的典范),画像完全没有画出她脸上的痘印。尽管如此,亨利还是于1540年1月6日与她结婚了。
亨利急于了结这桩婚事,不仅由于他个人的感情因素,而且出于政治考虑。因为克里维斯公爵与神圣罗马帝国不睦,而亨利无意掺合。安妮王后也很识时务,没有阻止亨利,而顺势声称两人并未圆房。据说亨利每晚只是到房里亲吻一下新娘的额头而已。于是这桩婚姻被宣布无效,理由是安妮已经与另一位欧洲的贵族订婚。她被授予“国王的姐妹”的荣衔,亨利还将安妮?博林家族居住过的希佛堡(Hever Castle)赠予她。埃萨克斯伯爵托马斯?克伦威尔则因为此事失宠,进而被剥夺财产并斩首,他所担任的宗教特使一职此后没有继任者。
第五次婚姻
1540年7月28日,埃萨克斯伯爵被斩首的同一天,亨利迎娶了安妮?博林的表妹凯瑟琳?霍华德。亨利对新王后很满意,然而,婚后凯瑟琳与朝臣托马斯?卡尔佩珀发生了婚外情,还任命以前的情人弗兰西斯?迪勒姆做秘书。大臣托马斯?克兰麦一向对信奉天主教的霍华德家族不满,向国王密报了王后的通奸行为。亨利起初并不相信,但是克兰麦之后的调查获得了对王后不利的证据。凯瑟琳在质询中也许承认了婚前与迪勒姆曾有婚约,这使得她与亨利的婚姻无效,但她又声称自己是受到迪勒姆强迫才与其通奸。另一方面,迪勒姆则揭发了王后与卡尔佩珀的奸情。
于是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被宣布无效,她很快被处死了。事实上,与安妮?博林的情况类似,凯瑟琳与亨利的婚姻关系既然被正式宣布无效,那么她的通奸罪名理论上说是不能成立的。然而,与安妮?博林时类似的,这一点再次被忽略了。凯瑟琳于1542年2月13日被处死。当时她只有18岁。
第六次婚姻
1543年,亨利与最后一任妻子凯瑟琳?帕尔结婚。帕尔是一名富有的寡妇,她经常就宗教问题与亨利争论。她很激进而亨利是保守派。这种行为差一点让她丧命,但她总是能及时让步。在帕尔的影响下,亨利与之前的两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和解了。1544年国会通过了第三部《王位继承法》,使她们重新获得了继爱德华王子之后的王位继承权,不过她们仍然被视为私生子。这一法案也允许亨利在遗嘱中重新订立继承人。
从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我们不难看出,教会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教会法是以基督教神学为理论来源的宗教神权法
教会法的基本渊源为《圣经》。教会法的产生是基督教发展的结果,到中世纪中期才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在早期,基督教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为改造和利用基督教,313年罗马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罗马君士坦丁主持尼西亚基督教全教主教会议,并颁布《尼西亚信经》,这是第一部教会法,并被看作是教会法开始产生的标志。
2.教会法是封建性的法律
教会法是西方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罗马法、日耳曼法一起共同构成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教会法与世俗法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封建制度。 教会法初期只是对教徒和神职人员在信仰、道德和教会纪律方面的约束。中世纪中期,教会法发展成为凌驾于世俗法之上的“权威法”,其适用范围超出国界限制。 作为古代法律文化经典的罗马法,特别是尤士丁尼的《国法大全》深受基督教观念的影响。正是通过教会法的桥梁作用,罗马法在中世纪才得以继续。
3.教会法与中世纪其他世俗法相比有着比较完备的体系
教会法的调整对象是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准则,同时教会法也调整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部分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
教会法是在基督教会以及基督教义产生之后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教会法在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古代的希伯来、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文化,特别是借鉴了罗马法的一些精华,同时,也吸取了日耳曼法的一些原则和制度。 在制度化、体系化方面,亦不乏成功之处,尤其是在婚姻家庭法、财产法、契约法、刑法、宪法、国际法、诉讼法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体现了其相对人性、仁慈的一面,对于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西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伍』 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看中世纪教会法的基本制度和发展趋势

从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看教会法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摘要:亨利八世(1491年6月日—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在位,以六次婚姻闻名。他在位期间,通过了一些重要的法案,使英国教会脱离了罗马教廷,国王成为了最高宗教领袖,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同时,也完善了教会法的基本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宗教改革 基本特征 发展趋势
第一次婚姻
当时的英国已经逐渐从一个欧洲偏远蛮荒的小国发展成为有影响的大国,亨利七世在位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为自己长子亚瑟迎娶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之女)为妻。亚瑟因病去世后,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亨利七世为了维持中立不得罪西班牙王室,力图挽留长媳,想将她嫁给自己的次子亨利。
然而到了1505年,国王对与西班牙的联盟失去了兴趣,亨利随即宣布他并未同意这一婚约。之后的外交斡旋一直持续到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十七岁的亨利八世于1509年6月11日正式迎娶了寡嫂凯瑟琳,两人于同年6月24日在西敏寺加冕。
第二次婚姻
1533年1月,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秘密结婚,随即操纵英国国会通过法案宣布脱离罗马教廷,大主教克兰麦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而与安妮的婚姻是合法的。6月1日,安妮加冕为英格兰王后。三个月后,生下了女儿伊丽莎白(后即位为伊丽莎白一世)。
虽然为了迎娶新王后,亨利进行了激进的宗教改革,但很快他与安妮的关系就冷却下来。伊丽莎白公主诞生后,安妮王后又先后两次怀孕,但一次流产,一次死产,使得亨利生下男性继承人的希望再次受挫。可能是在托马斯•克伦威尔的鼓动下,亨利下令拘禁安妮,罪名有:使用巫术诱使国王与之结婚、与另外五个男人通奸、与兄弟乔治•博林乱伦、伤害国王、阴谋杀害国王等,这些都是叛国罪行;此外她还被控试图毒害亨利八世的私生子亨利•菲茨罗伊。以上罪名极有可能全部都是编造的。审判法庭由安妮的舅舅托马斯•霍华德主持。1536年5月,法庭宣判安妮及其兄弟死刑,由国王选择处以火刑或斩首。另外四名被控与安妮通奸的男子被判车裂,后来又被减刑为斩首。安妮和乔治很快被实施斩首。在最后的弥撒中,王后在牧师和其他见证人面前坚称自己无罪。
第三次婚姻
1536年安妮被斩首的第二天,亨利与王后的侍女珍•西摩订婚,十天后他们正式结婚。新通过的第二部王位继承法宣布新王后的子女将成为顺位继承人,而之前的子女玛丽和伊丽莎白被宣布为私生子,剥夺了继承权。国王同时获得了通过遗嘱形式重新指定继承人的权利。1537年,珍生下了一个儿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同年10月24日因产褥热在格林威治去世。亨利为此哀悼了比较长的时间。他将珍•西摩视为唯一“真正的”妻子,因为她是唯一为他生下渴望已久的男性继承人的王后。
第四次婚姻
为了确保男性继承人,亨利急于再次结婚。托马斯•克伦威尔推荐了德国克里维斯公爵的姐姐安妮。在与罗马教廷对抗之际,信奉新教的克里维斯公爵是一个重要的盟友。亨利将画家小霍尔拜因派去给安妮画像。画像很美,朝臣们也争相赞美安妮的美貌,于是亨利同意与之结婚。然而安妮抵达英国后,亨利对她的外貌大失所望,据说他私下称她为“Flanders Mare”(丑陋的典范),画像完全没有画出她脸上的痘印。尽管如此,亨利还是于1540年1月6日与她结婚了。
亨利急于了结这桩婚事,不仅由于他个人的感情因素,而且出于政治考虑。因为克里维斯公爵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睦,而亨利无意掺合。安妮王后也很识时务,没有阻止亨利,而顺势声称两人并未圆房。据说亨利每晚只是到房里亲吻一下新娘的额头而已。于是这桩婚姻被宣布无效,理由是安妮已经与另一位欧洲的贵族订婚。她被授予“国王的姐妹”的荣衔,亨利还将安妮•博林家族居住过的希佛堡(Hever Castle)赠予她。埃萨克斯伯爵托马斯•克伦威尔则因为此事失宠,进而被剥夺财产并斩首,他所担任的宗教特使一职此后没有继任者。
第五次婚姻
1540年7月28日,埃萨克斯伯爵被斩首的同一天,亨利迎娶了安妮•博林的表妹凯瑟琳•霍华德。亨利对新王后很满意,然而,婚后凯瑟琳与朝臣托马斯•卡尔佩珀发生了婚外情,还任命以前的情人弗兰西斯•迪勒姆做秘书。大臣托马斯•克兰麦一向对信奉天主教的霍华德家族不满,向国王密报了王后的通奸行为。亨利起初并不相信,但是克兰麦之后的调查获得了对王后不利的证据。凯瑟琳在质询中也许承认了婚前与迪勒姆曾有婚约,这使得她与亨利的婚姻无效,但她又声称自己是受到迪勒姆强迫才与其通奸。另一方面,迪勒姆则揭发了王后与卡尔佩珀的奸情。
于是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被宣布无效,她很快被处死了。事实上,与安妮•博林的情况类似,凯瑟琳与亨利的婚姻关系既然被正式宣布无效,那么她的通奸罪名理论上说是不能成立的。然而,与安妮•博林时类似的,这一点再次被忽略了。凯瑟琳于1542年2月13日被处死。当时她只有18岁。
第六次婚姻
1543年,亨利与最后一任妻子凯瑟琳•帕尔结婚。帕尔是一名富有的寡妇,她经常就宗教问题与亨利争论。她很激进而亨利是保守派。这种行为差一点让她丧命,但她总是能及时让步。在帕尔的影响下,亨利与之前的两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和解了。1544年国会通过了第三部《王位继承法》,使她们重新获得了继爱德华王子之后的王位继承权,不过她们仍然被视为私生子。这一法案也允许亨利在遗嘱中重新订立继承人。
从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我们不难看出,教会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教会法是以基督教神学为理论来源的宗教神权法
教会法的基本渊源为《圣经》。教会法的产生是基督教发展的结果,到中世纪中期才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在早期,基督教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为改造和利用基督教,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主持尼西亚基督教全教主教会议,并颁布《尼西亚信经》,这是第一部教会法,并被看作是教会法开始产生的标志。
2.教会法是封建性的法律
教会法是西方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罗马法、日耳曼法一起共同构成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教会法与世俗法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封建制度。 教会法初期只是对教徒和神职人员在信仰、道德和教会纪律方面的约束。中世纪中期,教会法发展成为凌驾于世俗法之上的“权威法”,其适用范围超出国界限制。 作为古代法律文化经典的罗马法,特别是尤士丁尼的《国法大全》深受基督教观念的影响。正是通过教会法的桥梁作用,罗马法在中世纪才得以继续。
3.教会法与中世纪其他世俗法相比有着比较完备的体系
教会法的调整对象是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准则,同时教会法也调整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部分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
教会法是在基督教会以及基督教义产生之后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教会法在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古代的希伯来、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法律文化,特别是借鉴了罗马法的一些精华,同时,也吸取了日耳曼法的一些原则和制度。 在制度化、体系化方面,亦不乏成功之处,尤其是在婚姻家庭法、财产法、契约法、刑法、宪法、国际法、诉讼法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体现了其相对人性、仁慈的一面,对于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西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希望这个可以借鉴,我也是科院的,呵呵

热点内容
民法典没有彩礼 发布:2025-08-25 00:43:38 浏览:336
公司法废止 发布:2025-08-25 00:38:56 浏览:742
有关超出门店经营法规 发布:2025-08-25 00:11:27 浏览:12
道德经反观 发布:2025-08-25 00:03:55 浏览:750
劳动法多项选择题 发布:2025-08-24 23:46:56 浏览:540
英国司法部 发布:2025-08-24 23:42:40 浏览:77
劳动法年假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8-24 23:33:48 浏览:624
以下法律责任属于行政处罚 发布:2025-08-24 23:27:33 浏览:898
全国法院工作 发布:2025-08-24 23:27:28 浏览:365
有关劳动法的详细案例 发布:2025-08-24 23:18:31 浏览: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