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离婚冲动期
A. 民法典颁布的离婚冷静期,你能接受这个制度吗
身为律师,我在完成日常律师案头工作和开庭任务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大量的基础法律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工作。事实上,这些律师本职工作之外的琐事,往往能占到全部工作量的一半以上。
比如,接到一个婚姻出现问题的当事人的咨询:
当事人:王律师,这日子我一天都过不下去,我要离婚,我要尽快离婚!有什么办法没有?
我:你们自己写个离婚协议,去民政局当天申请当天领离婚证。
当事人:王律师,我的离婚条件对方不同意,如何快速离婚?
我:那就没办法了,你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去起诉离婚吧。
当事人:起诉离婚什么个流程?要多长时间?
我:是这样……(花两个小时普及一遍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关于离婚诉讼的相关流程)
当事人:为什么离婚这么麻烦?
我:是这样……(心理活动:他好不容易找个老婆,就这么轻易放过你?你想得美!)
结语
所以,本来是为了挽救婚姻、挽救家庭的一项制度,很可能到头来会成为人们选择结婚、组建家庭的巨大障碍。人都有损失厌恶心理。任何一件事如果要同时面对收益和损失,人们都会更加讨厌损失。有人做过心理学上的统计,损失给人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需要收益的2.5倍才能弥补。比如你出门掉了100块钱,你要赚250块才能觉得这一天好过些。
换到婚姻生活上,也是如此。人们一想到离婚可能造成的各种折腾、各种痛苦,那结婚至少要给带来2.5倍以上的好处,才能让人们下定决心去结婚。但是结婚到底能不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
本来离婚没有冷静期,俩人一合计过不下去,立马就能把结婚证拿去退了换成离婚证,就好像7天无理由退货一样,没有后顾之忧。结果硬加上一个冷静期,虽说不是“货既售出,概不退换”,但要想退换至少得跑两三次商店,还可能被各种折腾。早知如此,你还买不买了?
B. 民法典离婚冷静期规定
回答: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30日冷静期届满后的30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温馨提示:请您冷静看待离婚冷静期制度,它的存在只是防止当代年轻人在冲动下不理智对待婚姻,如果您遭遇了家暴等情形请及时诉讼离婚,保护自己!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C. 民法典已通过,现在因冲动离婚二十三天,可不可以用民法典一个月的冷静期要求民
《民法典》还没有生效,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版二百六十条规定, 本法自权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D. 民法典时代,要经过60天“冷静期”才能离婚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有句俗语: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可见,咱们中华民族,对于离婚这件事情是非常慎重的。
可眼下,却有着居高不下的离婚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暴或者出轨等诉讼离婚并不适用冷静期规定。
消息一出,就有律师奔走相告给广大网友:有协议离婚意向的,赶紧搭上今年的末班车,明年想协议离婚可没那么简单了。
参与民法典立法的中国人民大学民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说:“两个人真正想离婚,是没有办法冷静的,离婚冷静期的设立,是让可离可不离的人再思考一下,并不是限制离婚,也不侵犯离婚的自由。“
个人认为,设置离婚冷静期不应该一刀切,应该视具体情况而行,例如有了孩子的夫妻,类似这种情况设置离婚冷静期才更加合理!
E. 民法典增加了离婚冷静期制度这一说法正确吗
进入《民法典》时代后,协议离婚与可能面临若干变化:
第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成为法定形式要求。《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此前《婚姻法》对于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未明确规定,仅《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办理离婚登记者应当出具的材料中包括了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两相对照,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已从行政法规的要求上升为基本法的法律规定。
第二,离婚协议的内容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该条款是对《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的全盘吸收。按照该条款的要求,离婚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双方出于真实意愿自愿离婚;其二,双方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问题经过协商;其三,双方就前述事项经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其四,除前述法定的各项内容外,离婚协议中还可以有关于其他事项的约定,如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的探望权、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的离婚补偿、第一千零九十条规定的对生活困难一方的帮助、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过错补偿等,均可在离婚协议中予以约定。
第三,婚姻登记机关对离婚协议有查明权和查明职责。《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规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与《婚姻法》第三十一条相比,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查明的内容增加了“债务处理”,将债务处理问题纳入法定的查明事项;查明的标准由对相关事项“已有适当处理”提高为“协商一致”。就婚姻登记机关的职责与权限而言,其对于离婚协议的审查仍应限于形式审查,即只需双方在离婚协议中载明已经就有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即可,至于财产分配是否公平、债务分担是否合理等实质性内容,属于双方协商的结果,应当不在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范围之内。婚姻登记机关对离婚协议进行实质审查不仅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缺乏可操作性,审查后的协议内容也对当事人不具备法律和行政拘束力。
第四,任何一方对已提交的离婚申请均有反悔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第二款规定,双方在前款规定的三十日期限届满之后三十日内,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此即坊间盛传的“离婚冷静期制度”,即提交离婚申请后的三十日内,任何一方均可主动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该三十日届满后的下一个三十日内,双方可以随时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领取离婚证,也可以以不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领取离婚证的行为而视为撤回。因此,准确地说,离婚冷静期最短为三十日,最长可以达到六十日。离婚冷静期的设置使双方当事人有时间平心静气地审视所提出的离婚申请,并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行使反悔权;既可以主动撤回离婚申请,也可以静静地让时间流过,使已经提交的离婚申请成为一张废纸。值得称道的是,“视为撤回”制度让那些已经提起离婚申请,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愿意和好的当事人避免了去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申请的尴尬,是一种创新的人性化制度安排。
以上为解答,如有问题欢迎点击头像私信我们,获得专业律师咨询。
F. 如何看待民法典规定离婚的冷静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婚姻编部分“离婚冷静期”制度引发了热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这意味着:
① 夫妻两个人到民政局签字后,至少要等待30天才能拿到离婚证。
② 30天内有任何一方申请撤回,民政局就不发离婚证。
③ 在冷静期届满后的30天内,有一方没有去申领,也视为撤回申请,民政局不发证。
一些网民“炸了”,结婚五分钟,离婚一个月,这是闹哪出!
为什么要设置离婚冷静期,立法者是怎么想的?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李亚兰说:“司法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很多时候是冲动离婚,但经过一次破裂,双方冷静后可能会更好地珍惜对方,设置冷静期是有必要的。”
按照民政部《2019民政统计年鉴》2018年有1013.9万对夫妻结婚,其中429.2万对夫妻为再婚,而在这四百多万对再婚夫妻中,又有562921对夫妻是复婚。也就是说,平均每18对新婚夫妇中,就有一对是复婚。这个概率,不可谓不高。
很多离婚案件中,两个相爱的人往往因为一件事情就赌气。“我不能跟你过了,我要跟你离婚。”另一方绝不示弱,“离就离!”一方有所呼,另一方有所应,谁也不甘示弱。以最痛快的方式到民政部门离婚,婚姻关系终止。事后再过了一两个月,可能彼此的那些好处,两人之间的那种甜蜜可能就浮现出来了。但是这个时候婚姻关系已经解除,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如果能够在冲动之后,还能有机会让离婚没有任何痕迹,有一个冷静期后,可能就不存在复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