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部社区矫正警察

司法部社区矫正警察

发布时间: 2021-12-09 11:59:04

司法局的可以穿警服吗

司法局的没有制服,至少没有全国统一制式的制服。
我国的司法部(以及下面的各省司法厅、各市司法局)其实是个不伦不类的机构,虽然冠名“司法”却不是司法机关、而是行政机关,管的是调解、公证、普法宣传和律师的业务指导,但是公安机关原先的两劳民警又被划到了司法行政机关,所以所以整个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公务员有的是警察、有的又不是,只有监狱劳教系统的人是警察、有警服。
不是警察的那一部分人自认是没有警服的了,而司法局并不是警察机构,司法局得人也就不能穿警服了(倒是有的司法局有下属的劳教所,这些局的局长全都以劳教所第一政委的身份穿了警服受了衔)。
不过这些人原先是有制服的,那种制服的式样和警服很相似(佩戴的制式标志略有不同而已,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衔级标志——我国目前只有军队、武警序列、五大警察系统和海关才授衔),到了2004年已经被全部取消,国务院下的令。
后来有的地方又开始穿制服了,只是地方上的行为(合不合法还是回事呢,不知道有没有文件),并没有全国配发。
司法局的配警车也就那么回事,警车是执行警务用的特种车辆,只有警察才能合法驾驶,但是不是警察机构的司法厅又管着当地的监狱局和劳教局两个警察机构,那么司法厅把两劳的警车配发到司法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㈡ 实行社区矫正后司法所长能转为社区矫正警察吗

司法所的公务员一般是中央政法专项编制,警察是警察的编制,有警衔的,不一样的,不能转的。不过听说现在有的省份可能开始要成立社区矫正局了,有意向把司法所的编制改成警察编制,不知道能否改革成功。

㈢ 司法部张张军关心社区矫正警察最吗

谁关心最基层警察!
谁管你的死活?
永远有你做不完的活!
永远有你干不完的事!
职级?
待遇?
永远是最差的!
这就是基层警察的悲哀!
同感!

㈣ 在司法局上班如果转警需要注意什么

你好,我就在司法局上班,偶然看到你的提问,恰巧手头不忙,就敲下键盘帮你解解惑,权当普法了,不图财富值,希望对你有所裨益。你所说的“司法警察”称呼不规范,在法律上“司法警察”指的是法院和检察院的法警,司法行政系统即司法部(厅、局)的警察是监狱、戒毒人民警察,一般包括监狱、戒毒所的人民警察,以及它的上级主管机构监狱管理局和戒毒管理局机关的人民警察。但是除上述机构和人员范围外,还有几种人员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授予警衔、成为警察。下面我将按行政级别,分县级司法局、地级司法局、省司法厅、司法部来阐述你所关心的警察编制。
一、县级司法局。目前,全国的县级司法局因为不具有管理监狱的职能,所以是没有警察编制的。县级司法局现在履行着社区矫正工作,负责对管制犯、缓刑犯、假释犯和监外执行犯的监管改造,从性质上说,社区矫正工作同监狱矫正工作是一样的,都属于刑罚执行工作,被管理的对象都是罪犯,只是监管场所一个在高墙内、一个在高墙外。从法理上说,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理应同监狱警察一样赋予警察身份、享有警察权力和待遇。但是,目前的刑法、刑事诉讼法仅笼统规定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刑事执法工作,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在编公务员享有刑事执法权,但并未规定这些人员具有警察身份。有鉴于此,2013年司法部在起草的《社区矫正法》中已向国家立法机关建议在县级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配备部分警察。当然,这只是法律草案,国家立法机关最终会不会采纳只有等时间来答复我们了。社区矫正法虽纳入2013年立法规划,但根据目前的立法进程推测,可能最快于2014年底前、最慢于2015年底前问世。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表达一句话,如果你在县级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工作且具有公务员身份,有可能会被授予警衔、成为一名警察,但请注意,只是有这个可能,这个可能的概率有多大就不好说了。
二、地级司法局。上面扯了很多都是关于县级司法局的,谁让咱的层次低呢,咱就一级一级往上扯,下面出场的该是地级司法局了,即省辖市司法局。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有少数的地级司法局管理着市属监狱或戒毒所(注:劳教制度于2013年12月28日被废止,劳教所纷纷转型为戒毒所,以下不再说明),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的浙江省杭州市司法局,下辖东郊、南郊、西郊三个市属监狱和第一、第二两个市属戒毒所,不仅管理着监狱、又管理着戒 毒所,而且管理的摊子还很大;又如北方的山东省济宁市司法局,管理着济宁监狱;再比如西部的陕西省延安市司法局管理着一个市属戒毒所。还有其它这样的例子,不再一一列举。像上面所讲的地级司法局这种情形,有以下几类人员可以授予警衔、成为警察。一是局长,局长往往兼任市属监狱或戒毒所的第一政委,那么既然是第一政委了,当然是可以授衔的。二是分管副局长,在实践中因为分管局长负责指导管理监狱或戒毒所,所以也是可以授衔的。第三是局政治处的人,因为政工部门就是负责警衔评授的,因此,这种好事他们不会吭哧吭哧忙活完把自己忘了。还有就是局监狱劳教工作指导处的人。
三、省司法厅。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监狱、戒毒所都是由省司法厅下面的监狱管理局和戒毒管理局垂直管理的,上述地级司法局掌管市属监狱或戒毒所的情况尚属少数。省司法厅授衔的情形与地级司法局类似,省司法厅厅长一般兼任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授予警衔毋庸置疑;监狱管理局局长一般都是副厅长,再者监狱管理局局长本身就是监狱警察,因此分管副厅长不存在授警衔的讨论;下列人员授警衔的情形就与地级司法局一致了,包括省厅政治部的和监狱劳教指导处的。
四、司法部。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既然地级司法局的局长、省级司法厅的厅长分别兼任市属监狱第一政委和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那么司法部部长是否也兼任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从而授予警衔呢?答案是否定的。司法部的监狱管理局属于部的内设机构,行政级别为正厅级(同各省司法厅平级),一个堂堂正部级怎会屈身兼任正厅级,况且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也不设第一政委职务,因此授衔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司法部分管监狱工作的副部长呢?从司法部官网上公开显示的资料看,是司法部长亲自主抓监狱工作,没有分管副部长,因此其余副部长不会被授予警衔。司法部的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是正儿八经的全员皆警机构,不再赘述。
以为很快就敲好了,没想到打了一下午,你可要好好读一下啊,别让俺白费力气。呵呵,顺祝工作愉快。我也该回家吃晚饭了。

㈤ 谁知道司法部《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中是否建立社区矫正警察方面的规定

这个确实没看到具体内,但是确实说有专门的司法警察来管理社区矫正,而且有地方在试点,后面应该会全国推广,个人认为社区矫正警察的设立是大势所趋,工作必需。

㈥ 问下社区矫正的司法协理员转为社区矫正警察后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工种

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装备会议在蒙自召开
2012年3月14日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装备会议在蒙自顺利召开,会期一天。在会议上省司法厅朱副厅长、计划装备处张永华处长、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处刘晓斌处长、政治部人事警务处何俊副处长等省司法厅领导在会议上讲话,并做出重要指示和要求,会议主要是布置今年社区矫正管理人员着装工作的事项和安排。 朱副厅长在会议上指示:首先在思想和工作上高度重视此次着装工作,要统一思想,其次着装的重要意义是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要求出发而做出的安排。要求基层司法所一律着装,不得延误。一定要把握好着装原则,该着装的都要着装,不符合条件的不能着装。各级主管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领导要从严把关,把此次着装工作做好。刘晓斌处长要求:(1)此次着装人员必须是在岗、在编、在职的公务员才能参加着装;(2)统一配着99式警用服装,由省厅统一配发警用标志、警用证件;(3)各级社区矫正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此次着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做好此项工作;(4)统一着装是社区矫正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公权力的标志和体现,是身份的象征,对服刑人员具有震慑力;(5)着装必须遵守“警务条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6)统一着装提高了刑法的执行力、规范性和强制力;(6)2012年3月1日施行新的《社区矫正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执行主体归司法行政部门管理;(7)着装后每位社区矫正管理者言行都代表了国家形象,应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着装,避免有损国家形象的事件发生。何俊副处长在会议上就着装相关的问题和应注意的问题、事项提出了要求和布置,会议于3月15日结束。

㈦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的意见有何用意

主要是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确保社区矫正依法适用、规范运行,而制定的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指导意见。对于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序化运行将起到积极作用。

㈧ 在司法局上班怎么才能转警

通过公开招考公务员的渠道。必须该局有招录司法警察的计划,且你通过公务员考试胜出,才有内可能。容

是警察就有警衔,不是警察就没有警衔。司法局具体是什么岗位,是司法警察的话,有警衔。否则没有。

事先把想要去的单位工作做通,为了有保证调动顺利,可以先申请借调,或者在司法局工作表现优秀以工作需要,跨部门调动。

拓展资料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编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三、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法局

㈨ 社区矫正法后,社区矫正人员的追逃工作现在是公安机关,原来是哪个机关

关于追逃,《社区矫正法》第五十条规定: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和被决定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逃跑的,由于公安机关追捕,社区矫正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协助。也就是说,追逃工作由公安机关进行。
《社区矫正法》实施前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由两高和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如果出现社区矫正对象逃跑的情形,当然也是由公安机关追捕的。两高和司法部也不具有追捕的能力和条件。

㈩ 判缓刑,到派出所什么部门报到,什么部门监管

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接受社区监管

1、《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2、《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10)司法部社区矫正警察扩展阅读:

案例:被判缓刑却不报到 男子逃避监管被网上通缉

犯信用卡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可罪犯余某迟迟不到司法行政机关报到,最终摊上“大事”。市公安局已对其进行网上通缉。

余某,南安人,因犯信用卡诈骗罪,于2015年12月9日被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执行期限自2015年12月21日至2016年12月20日。然而,市检察院日前开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时发现,一个月的报到时间早就截止了,余某却迟迟不见人影,也未到市司法局报到。

为了弄清楚余某的行踪,市检察院检察官小林马上与市司法局联系,却被告知并没有“余某”这名缓刑犯。判决生效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也制作了,为何市司法局却一无所知。小林转而到市法院询问,相关办案人员表示,答复文书早就送出去了。

经调查取证后,小林发现,对于被判处缓刑罪犯的判决书等文书材料,均是由罪犯自行送达。此次余某未按规定报到,导致市司法局未收到余某的相关法律文书,也就无法进行建档列管和追查,这才发生漏管的情况。

因余某逃避监管,缓刑无法执行,小林便向市检察院领导汇报了情况,市法院、市司法局分别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对余某撤销缓刑,对余某收监执行。

最终,市法院作出撤销缓刑裁定,市司法局也发函至公安局,要求对余某进行通缉、追捕,并在抓捕后协助将其送交执行刑罚。

热点内容
劳动法缓刑前工龄清零 发布:2025-08-22 23:10:03 浏览:872
会背道德经 发布:2025-08-22 23:09:14 浏览:762
催收贷款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23:03:18 浏览:7
施工安全协议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23:01:54 浏览:775
网贷律师在线咨询免费 发布:2025-08-22 22:58:01 浏览:84
婚姻法的作用和意义 发布:2025-08-22 22:53:52 浏览:356
劳动仲裁昆山申请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22 22:41:01 浏览:427
新编经济法教程相关题库 发布:2025-08-22 22:28:46 浏览:583
合同法关于继续履行 发布:2025-08-22 22:16:31 浏览:39
未检民法典 发布:2025-08-22 22:11:05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