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缓刑前工龄清零
『壹』 劳动法对刑满人员工龄政策
服刑前工龄不再计算,但实际缴费年限可以与服刑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国家劳动总局
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草案)
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是指:
(九)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工人,重新参加革命工作之日为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但是情节较轻,并且经过单位领导批准的,他们受处分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也可以作为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被判刑劳教人员视同缴费年限问题的批复》
川劳社函社发〔2007〕406号
攀枝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你局《关于劳教人员视同缴费年限问题的请示》(攀劳社[2007]26号)收悉。经研究,对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劳社发[2006]18号)文件中有关被判刑劳教人员视同缴费年限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
根据1978年7月11日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解除劳动教养的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劳人险函[1984]15号)、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劳动人事厅《关于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川办发[1987]101号文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说明》(川司发[1988]13号)的规定,对未被开除公职的服刑或劳教人员,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后,又由原工作单位安置就业的,可将服刑或劳教前的连续工作时间和回原工作单位安置就业的连续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并按有关规定计算视同缴费年限。服刑或劳教期间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不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开除公职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服刑或劳教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刑释解教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原实际缴费年限前的原连续工龄,不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贰』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被判刑还有补偿吗本人一九七一年参加工作,一九九0年...
职工被判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没有补偿。
在1995年劳动法实施之前,用人单位开除、辞退、除名职工,均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开除、辞退、除名不合法的,可以恢复劳动关系,并支付被解除劳动关系期间的工资。劳动法实施之后,劳动者因为被判刑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进行赔偿。
职工因为犯罪被判处刑罚,根据原内务部《关于工作人员曾受过开除、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59)内人事福字第740号)第一条规定,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受刑事处罚之前的工龄不计算连续工龄,不能视同缴费年限;但之前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可以与重新就业之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当事人1990年犯罪被判刑,之前的工龄不再计算,不能视同缴费年限。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内务部
《关于工作人员曾受过开除、劳动教养、刑事处分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59)内人事福字第740号
一、工作人员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应当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他们受处分以前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以前主要依靠工资为生活来源的劳动时间,可以计算为一般工龄。如果情节较轻,经过任免机关批准的,受处分以前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但受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他们的工作年限和一般工龄均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
国家劳动总局
《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九)受过开除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的工人,重新参加革命工作之日为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但是情节较轻,并且经过单位领导批准的,他们受处分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也可以作为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
『叁』 劳动法关于除名前-工龄怎样算我是
根据1995年发布的按劳办发【1995】104号文件,对于被除名员工的工龄计算,存在一定的特殊规定。具体而言,被除名前的工作经历,即所谓的视同缴费时间,并不会被纳入计算范围。这一政策意味着,一旦员工被除名,其在除名前的工作年限将不被视作连续工龄的一部分,从除名之后,当地开始实施的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将作为重新计算连续工龄的起点。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确保公平,防止被除名员工通过视同缴费时间来延长其连续工龄,进而影响其退休待遇。通过这一调整,可以更加合理地衡量员工的实际贡献,避免潜在的不公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定仅适用于被除名职工。对于仍在职的员工,其工龄计算方式则根据各自单位的具体政策和当地的劳动法规进行。因此,对于被除名员工而言,其工龄计算的起点将从被除名的那一刻起重新开始计算,即从个人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点。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被除名员工的权益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的退休待遇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即将面临被除名风险的员工来说,了解这一政策尤为重要。
此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这一政策也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企业需要确保员工充分了解相关政策,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妥善处理相关事宜,避免因误解或忽视政策规定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总之,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明确被除名员工的工龄计算规则,维护劳动市场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对于相关各方而言,了解和遵守这一政策,对于维护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