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权利法

民法权利法

发布时间: 2021-12-28 16:39:08

① 民事权利的内容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以权利所体现的利益的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
一、人身权
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一)人格权
人格权是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1、生命权:自然人主体依法享有生命的权利。
2、健康权:自然人主体依法享有健康的权利。
3、身体权:自然人主体依法享有自己的身体的权利。
4、人身自由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范围内自主支配行动的权利。
5、婚姻自主权:当事人依法决定缔结或解除婚姻的权利。
6、姓名权:自然人以文字符号区别于他人的权利。
7、名称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的权利。
8、肖像权:肖像人支配自己的人身要素肖像的权利。
9、名誉权:权利主体依赖自己的名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10、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私人信息的权利。
11、荣誉权:荣誉公民、荣誉法人享有荣誉的权利。
(二)身份权
身份权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民事权利。也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
1、配偶权:婚姻一方作为配偶而享有的权利。
2、亲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身份权。
3、亲属权:权利人相当于亲属而享有的权利。
二、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
(一)物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1、所有权: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用益物权: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3、担保物权: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债权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包括: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
1、合同之债:依据有效合同(契约)所产生的债。(民法中的“债”,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借债”之意,而是民事主体之间因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一方(多方)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多方)为债务人。下同)
2、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人,要求受益人返还因无因管理而支出的费用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3、不当得利之债:因债务人的不当得利(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而取得利益)而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
4、侵权行为之债:因侵权行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继承权
继承权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死者生前所立有效遗嘱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四)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著作权中也有人身权的成份)
1、商标权: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
2、专利权:发明创造人对其依法授予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所享有的权利。
3、著作权: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综上,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人身权肯定是与民事主体人身相关的一些权利,就包括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等。而财产权很显然就是与财产相关的权利了。包括继承权、知识产权、债权等等。

② 为什么说民法是民事权利法

民法以权利为其本位抄,充分体现了权利本位的思想。它的一切制度都是为了人们能更好地、充分地获享权利,使人们更安宁、美满地生活。著名法学家梁慧星先生认为,所谓民法之本位,也就是民法的基本目的,基本作用或基本任务,概言之,即民法之所以存在,其追求的效果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则民法就实现其存在的价值。本位就是一种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法则以权利为其出发点和归宿。权利本位也可以理解为权利至上或私权至上,民法以充分创设和保障私权为己
任,任何私权均受法律之平等保护,即私权神圣。

③ 为什么说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法 具体包括人身和财产两个方面 之所以说是权利法 因为它具体规定了 主体在法律关系之中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当承担的义务

④ 如何理解民法是权利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事情是我们难以理解的,因为有些知识他本身就是偏向于理论性的,而且理论方面是比较强的,如果我们不把它运用到实践上面去的话,我觉得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民法本身就是权利发儿子有法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因为民法本身就包括民事权利和自由法,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因此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每个人而言,其实了解法律上面的知识,对我们个人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尤其是民法,因为他本身就涉及到我们的个人利益问题。而且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他对我们能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对这个问题的相关认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⑤ 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

保护民事权利的措施,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又称国家保护,指权利人通过法定程序请求国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

公力救济,是以民事责任作为中介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原来正常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受到阻碍和干扰,从而产生民事责任法律关系。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便行使公权力强制责任人承担第二性的义务,以对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加以补救。

除了民事性质的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十种责任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训诫、收缴财物或非法所得、罚款、拘留、判处刑罚等行政和刑事性质的保护方法。


(5)民法权利法扩展阅读

民事权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或是不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法律予以保护。

民事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利。从权利的具体内容来分,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为客体、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等;

人身权是指以特定的人身利益为客体,并不体现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有些民事权利既有财产权性质,又有人身权性质,如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⑥ 民法权利

安行使权利是否需要对方受领可以将权利分为:请求权和形成权

1,请求权是指请求方专请求特定的对方为或不为属一定行为的权利,因此它需要相对方受领。一般包括:物上请求权(及其从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又包括:合同支付请求权(包括继续支付),违约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侵权赔偿请求权,缔约过失赔偿请求权,无因管理补偿请求权。
2,形成权是指民事主体可在法律支持的范围内无需传达对方即可凭个人意思变更已经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权利。一般包括:撤销权,解除权等
在传统大陆法国家,形成权的行使往往仅需权利人个人的法律行为即可生效,但在我国形成权均需要通过向法院提起形成之诉才可行使,而请求权可以直接向对方主张

⑦ 民事权利和民事法律有什么区别联系吗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事法律是规范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的法律,但民事权利是指公民的所有民事行为,它不仅仅指合法的也不合法的成份。所以,他们联系在于民事法律是确定民事权利、规范民事行为的一部法律。

热点内容
经济法基础2017第四章 发布:2025-08-15 19:32:16 浏览:598
深圳特区规章 发布:2025-08-15 19:30:09 浏览:319
老婆掉入山崖我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15 18:35:13 浏览:91
法律顾问刑事辩护 发布:2025-08-15 17:56:55 浏览:458
澳大利亚公司法律体系 发布:2025-08-15 17:46:58 浏览:262
涉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8-15 17:45:51 浏览:217
经济法休假天数 发布:2025-08-15 17:43:05 浏览:399
杨欣律师 发布:2025-08-15 17:39:53 浏览:518
怎么样东莞市维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5-08-15 17:37:03 浏览:667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8-15 17:33:14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