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中级人民法院为什么调解

中级人民法院为什么调解

发布时间: 2022-01-01 13:27:50

Ⅰ 为什么法院总是坚持调解

调解的案子处于当事人自愿,有助于案结事了,出现涉诉上访的少,有利于社会和谐

Ⅱ 人民法院调解员初级和中级有何区别

人民法院调解员初级和中级肯定是有一些区别的。最起码工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可能也不同。经验丰富程度也不同。

Ⅲ 什么情况下 一审 直接由中级法院受理

法院分工各地有不同,主要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二十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3)中级人民法院为什么调解扩展阅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如下:

(一)一审

1、起诉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

(2)立案审查

(3)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4)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5)案件受理后,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2、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后生效。

3、 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

4、向法院告申庭提出再审申请

Ⅳ 中级人民法院庭前调解,主法官可以不到吗

中级人民法院庭前调解主法官可以不到吗?中级人民法院庭前调解的话,主法官一定要到场的,主法官如果不到场的话,那怎么调节呢?

Ⅳ 为什么法院一直要调解呢

法院和仲裁相似,都强调调解.像楼上的说的样,成功即代表个人能力。并且有很多地方是有调解指标的,.规定一年要调解多少个案子。这个直接和奖金挂钩的。所以这个要求调解也很正常,这样想想, 你就坚持自己的想法吧,他也不会乱判的,.这个是要负责任的,

Ⅵ 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还可以调解吗

你好,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Ⅶ 为什么法院主观上倾向于和解,而不愿意宣判

法来院主观上倾向于和解,源而不愿意宣判的原因是调解既节省人力又节省武力,而且是双方一致意见的统一,更有利于双方当事人解决矛盾冲突。审判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但审判太麻烦,一般的案件的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繁琐的就更复杂了,还有就是双方当事人都觉得自己有道理,都觉得对方的道理不是道理,甭管判决是否正确,都会有人不服。
和解,指平息纷争,重归于好。今法律上指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在法律上,指诉讼当事人之间为处理和结束诉讼而达成的解决争议问题的妥协或协议;也指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Ⅷ 为什么法院在电话里调解正常吗

你好,调解是贯穿于民事案件审理过程始终的,调解方式也比较灵活,也可以委托法院以外的人参与调解,目的是化解矛盾纠纷,因此电话调解也是符合规定的,但最后应当由法院出具调解书,或者原告撤诉后出具裁定书。

Ⅸ 什么情况下法院必须调解

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法》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内用性。除了以特别容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外,所有民事争议事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适用法院调解。但法院调解不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如当事人不愿调解或无调解基础的案件,法院不经调解而作出判决。在执行程序中也不适用法院调解,因人民法院的裁判已发生法律效力,非经审判监督程序,人民法院和当事人都不能变更裁判所确定的内容。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是诉讼内调解。对于婚姻案件,诉讼内调解是必经的程序。至于其他民事案件是否进行调解,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调解不是必经程序。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有同等效力。对于调解不成的情况,《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Ⅹ 请问懂法的高人,我官司输了要上诉中级人民法院请问中级法院是怎么受理和一般的审理过程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也就是说,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25日内(如当事人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则为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30日内)将案件移送到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的立案审查不同于一审。当事人起诉后,一审法院要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不符合的,法院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当事人上诉后,不存在二审法院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问题,而是对原审法院的审理活动进行审查,当然也就不存在不予受理的问题。

二审法院收到一审法院移送的卷宗后应当在几日内立案,民事诉讼法确实没有规定,有关的司法解释也没有明确。但既然二审不存在不予受理上诉的问题,参照一审的立案期限即可。

(10)中级人民法院为什么调解扩展阅读:

民事案件对一审决不服,上诉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一般需要审理的期限一般三个月内审结。一审是简易程序的,二审诉讼费是一审的两倍,一审是普通程序的,二审一般一样。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提交文件及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案件,一般应当有上诉状正本及副本。

上诉状内容应当包括: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上诉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是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还应当写明提出上诉的人与被告人的关系,并应当以被告人作为上诉人。

第二百三十四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因书写上诉状确有困难而口头提出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其所陈述的理由和请求制作笔录,由上诉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后,上诉人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百三十六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上诉期满后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第二百三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第一审人民法院。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接到上诉状后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第二百三十八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的,应当准许。

第二百三十九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应当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进行审查。

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当裁定准许被告人撤回上诉;如果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将无罪判为有罪、轻罪重判等,应当不准许撤回上诉,并按照上诉程序进行审理。

第二百四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交抗诉书。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抗诉期满后三日内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热点内容
华政行政诉讼法专业 发布:2025-08-15 13:45:41 浏览:824
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责任6 发布:2025-08-15 13:16:33 浏览:371
古代人的立法 发布:2025-08-15 13:11:31 浏览:163
适航管理条例23部 发布:2025-08-15 13:10:43 浏览:392
经济法民主原则 发布:2025-08-15 13:00:40 浏览:159
泰州弘泰律师 发布:2025-08-15 12:48:36 浏览:751
软件公司的法律环境 发布:2025-08-15 12:34:09 浏览:228
阐述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2:29:11 浏览:347
广元昭化区法院 发布:2025-08-15 12:13:48 浏览:89
推进法治国税建设 发布:2025-08-15 12:12:25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