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又聋又刑法

又聋又刑法

发布时间: 2022-01-05 21:02:16

A.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 可以从轻、减轻专或免除处属罚
B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为:A
解析:《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为什么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此规定说的非常明确了,然而在实践中,当事人有时还是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所谓又聋又哑是指不但耳聋而且是哑巴。耳聋和哑巴必须同时存在,集于一身。如果仅仅是耳聋或者仅仅是哑巴,那么犯罪就与平常人一样对待。该负什么责任就负什么责任,根本不存在从轻减轻的问题。同时耳聋和哑巴也必须达到几乎完全失聪和几乎完全不能说话的程度,如果仅仅是有些听力上的障碍,或者语言表达能力极差,但都不能说是“聋和哑”。按照规定,只要行为人属于盲人,那么对他的犯罪行为就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只要具备了盲的条件既可,无需再具备其他的残疾条件,但我们也要注意,所谓盲人是指完全丧失了视力,如果只是眼睛有些疾病,实力模糊,或者说是一只眼盲另一只眼正常,或者一只眼盲,另一只眼有些疾病,视物不清,都不属于盲人犯罪的情形。
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对其实施的处罚按照法律规定属于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而不是应当。既然不是应当,也就是说不是必须。既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也可以视具体情况部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认为由于自己的身体缺陷的存在在犯罪量刑时肯定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是完全错误的。

C. 刑法中的对又聋又哑又盲的人犯罪,解释为又聋又哑的人犯罪或者盲人犯罪,这是什么解释,是扩张吗

刑法上的规定就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而不是又聋又哑又盲的人

D.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什么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都不能凌驾法律之上。
即使是残疾人,犯罪了就应该接受相应的惩罚。

E. 聋哑刑法第19条

抢夺财物时有没有携带凶器?带凶器的 算抢劫罪 ,没带的 算抢夺罪
你给的信息太少了 没办法说太清楚
给你两个罪名的量刑标准吧
还有,刑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是可以 ,而不是应当,所以法官有自由裁量权的,能不能减轻处罚要看案件情况和法官的裁量。
抢夺罪:
1.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抢夺罪,抢夺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携带凶器抢夺的,按照抢劫罪处罚。
抢劫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F. 我国刑法规定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后果以及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时的控制能力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G.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又聋又哑的人,又称聋哑人,是指丧失听觉能力和口头语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丧失视觉能力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出现残疾,但其精神或智力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根据他们的经济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有的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完全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与正常人一样负刑事责任。

(7)又聋又刑法扩展阅读

盲人犯罪是指丧失视觉的人构成的犯罪。丧失视觉的人即盲人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丧失视觉可以是由疾病、伤害、用药不当等原因造成。

中国刑法基于盲人因视觉丧失而往往影响其责任能力的实际情况,对盲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规定了与聋哑人犯罪相同的刑事责任原则,即盲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原则上作为限制责任能力人犯罪看待,一般要减轻其刑事责任,予以从宽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极少数责任能力完备且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犯罪盲人,才可以不予以从宽处罚。

H. 我国《刑法》规定,聋,哑,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还是错

错。但是如果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I. 请问我国刑法总则对又聋又哑的人与盲人的刑事责任有何规定

答: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首先,又聋又哑的人与盲人虽然因为生理缺陷导致对某些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减弱,但并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能力,因此,他们实施犯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通常情况下,他们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接受教育与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受到了一定限制,其辨认控制能力可能低于没有生理缺陷的人。如果因为生理缺陷对其犯罪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有一定影响,就表明其非难可能性比一般人犯罪的非难可能性小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刑法只是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就要联系犯罪的本质特征来理解和适用,,即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导致对具体犯罪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有影响时,得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没有影响,则可以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最后,又聋又哑,一般应是先天性的又聋又哑,至少是自幼聋哑;盲人,应是指双目失明的人。

J. 又聋又哑的人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吗

属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

热点内容
东莞公司法务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14 22:35:35 浏览:34
财务为啥要学经济法 发布:2025-08-14 22:35:32 浏览:257
民法典坚持法治原则 发布:2025-08-14 22:19:05 浏览:588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后感 发布:2025-08-14 22:18:05 浏览:308
法律知识50问调查 发布:2025-08-14 22:15:39 浏览:380
天津老年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14 22:15:38 浏览:681
杭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务调研 发布:2025-08-14 22:04:01 浏览:425
高校职业道德试题 发布:2025-08-14 22:03:50 浏览:305
法官在线网 发布:2025-08-14 22:03:07 浏览:285
新乡市道德模范2016 发布:2025-08-14 22:03:07 浏览: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