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卢恩光山东视察
Ⅰ 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卢恩光为什么被调查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12月16日上午8时发布的消息,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Ⅱ 卢恩光出什么事了
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Ⅲ 卢恩光出什么事了
中 纪委 监察 部网站 2016-12-16消息 司 法部党组成员、政 治部主任卢恩光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回接受组织调查。答
卢恩光,男,汉族,山东阳谷人,中共党员,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一级警监警衔。1984年9月至2001年3月先后任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乡中学民办教师、科仪厂厂长,科技副乡长兼中学教师、科仪厂厂长,科技副乡长兼中学副校长、科仪厂厂长,乡党委副书记兼方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山东省阳谷县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山东省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2001年3月至2007年6月先后任华夏文化出版集团筹备组副组长、华夏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四川省遂宁市委副书记(挂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先后任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巡视员兼副局长。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先后任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副主任兼人事警务局局长。2015年11月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
Ⅳ 卢恩光的介绍
卢恩光,男,汉族,山东阳谷人,中共党员,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一级警监警衔。曾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
2017年5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2017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长期欺瞒组织;金钱开道,一路拉关系买官和谋取荣誉,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变身为副部级干部;亦官亦商,控制经营多家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为企业谋取利益;对抗组织审查。为在职务提拔、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巨额财物,涉嫌行贿犯罪。
卢恩光价值观念严重扭曲,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并涉嫌违法犯罪,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选人用人制度,破坏了相关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卢恩光开除党籍处分;由监察部报国务院批准,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撤销其违规获得的荣誉称号;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
Ⅳ 山东聊城,卢恩光有谁听说过他
都听说了,都抓起来了
Ⅵ 为什么“全面造假”官员何能屡次通关
员档案造假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往往不是造假官员一个人能够完成,而是有一大帮人合谋操作才能完成。
其实,从以往查处的官员档案造假案例看,其背后无一例外都有各路人员上下其手。比如,山西省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原秘书长王红英在档案造假过程中,就分别得到了时任太原市商贸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王秋兰和太原市财贸综合开发中心主任李某某的帮助。又如,被称为“造假干部”的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通过编造虚假身份、干部档案、工作经历等方式,被违规录用为国家干部并入党。受王亚丽案牵连,共有12名相关责任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乃至刑事处罚。这表明,联合造假,假档案才容易“出炉”。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近年来,官员档案造假事件屡有发生,社会反响强烈。笔者以为,遏制官员档案造假歪风,既要免去造假官员职务,彻查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腐败问题,更要堵塞监督管理中的漏洞,彻查“全面造假”官员背后的同谋者,让造假者和帮助造假者都付出沉重代价。在此基础上,还应探索建立官员档案透明化、阳光化管理机制,从而强化公众监督,及时发现官员档案造假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消那些企图靠档案造假获得升迁者的侥幸心理,从根本上防止造假官员不断横空出世,并一路高升。
Ⅶ 我档案写的共青团员,但我还是群众,这有影响吗
这是档案造假,将来入.党、题干等审查档案,没有团员的相关手续,是要受处分的。
案例
卢恩光,男,汉.族,山东阳谷人,中.共.党员,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一级警监警衔。曾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
2017年5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2017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长期欺瞒组织;金钱开道,一路拉关系买.官和谋取荣誉,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变身为副部级干部;亦官亦商,控制经营多家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为企业谋取利益;对抗组织审查。为在职务提拔、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巨额财物,涉嫌行贿犯罪。
卢恩光价值观念严重扭曲,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并涉嫌违法犯罪,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选人用人制度,破坏了相关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卢恩光开除党籍处分;由监察部报国.务.院批准,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撤销其违规获得的荣誉称号;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Ⅷ 浙江公检法迎新掌门人几个人同年考入同一所政法高校
地方两会召开前夕各地密集调整人事。1月19日,浙江省公检法系统主要负责人同日变动。
19日下午,浙江省公安厅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浙江省委任命决定:王双全任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浙江省公安厅党委书记。
19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院干部大会。会议由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主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振鹤到会讲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学伟宣读中央、省委任职文件,决定任命贾宇为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据法制日报浙江记者站微信公号“法治浙江”介绍,王双全是一名“老政法”、法学硕士,196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大邑县,197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从法院书记员起步直至常务副院长,此后,在自治区公安、检察院、政法委、政府均任过要职。
2015年,王双全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2017年2月,王双全补缺2016年12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的卢恩光,出任司法部副部长、政治部主任至今。
王双全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公安厅第十三任掌门人,也是浙江公安史上第一位法律科班出身的公安厅一把手。
贾宇:“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与王双全同日履新的贾宇1963年出生于青海省,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并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在西北政法学习、生活、工作了整整38个春夏秋冬后,贾宇于2017年7月任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贾宇出生于青海贵德一个农村教师家庭,从小偏爱文史,1979年成为“文革”后西北政法学院首批本科生中的一员,从此与法学结缘。
他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9岁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后攻读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师从马克昌,潜心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内法学权威期刊《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0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贾宇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和犯罪学,是在国内较早对死刑制度改革发表系统的理论见解和实践主张,并长期积极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变革。
在西北政法大学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贾宇的致辞曾在法学界引起轰动,他与学生的祝福互动:“此去前程似锦,他日相逢依旧赤诚”——“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
与上述两位一同在1月19日到任的李占国同样属于公检法领域的“业内人士”。李占国1962年2月出生,山东临清人,西南政法学院1979级,法学学士学位,二级高级检察官。
自1994年6月以来,李占国从一名教师转到在山东省检察系统工作,在长达19年时间里,李占国从检察院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山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
据微信公号“法治浙江”介绍,谦虚谨慎,是许多人对李占国的共同印象。
2006年5月,李占国任临沂市任检察长,面对省检察院检查组给出的高度评价,同时又直言不讳地提出问题,李占国听取意见后说,“我们更看重的是检查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分数,对于检查组的同志指出我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诚恳地接受,并马上着手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2009年7月,李占国履新山东检察院副检察长不久,深入潍坊等地走访帮扶困难企业、村居和家庭,就检察机关开展向人民群众问计、问需、问效“三问”活动进行调研。
针对老百姓普遍反应的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全省检察系统深入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2010年4月召开的反贪工作情况发布上,李占国还通报了青岛市中级法院原副院长刘青峰涉嫌受贿案,“刘青峰不仅在审判过程中受贿,甚至在调解过程中都收受贿赂。刘青峰逼迫有理的一方当事人让步,让无理的一方获利,从而从无理一方当事人处受贿。”
2013年3月,李占国离开了他任职19年的检察系统,履新济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其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济南政法系统多项工作经验走向全国。
2017年2月,李占国出任山东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Ⅸ 卢恩光资历全面造假使哪些人受到了处分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旭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司法部原部长吴爱英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降为副局长非领导职务,其十八大代表资格亦被终止。
Ⅹ 监管部门该对官场抄袭文化保持什么态度
监管部门该对官场抄袭文化零容忍。
更可怕的是,“你抄我抄大家抄”的潜规则。抄袭现象不只存在于乡镇,还存在于市县,甚至一些部级官员身上。一个细节是,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被查出,他任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期间所写的法学论文抄袭率达到60%,有些章节干脆一字不改照搬其他人的论文。
要彻底清除官场中的抄袭现象,在严明党纪政纪的同时,更需要祛除抄袭文化。如果人人以抄袭为耻,如果监管部门对抄袭零容忍,如果建立行之有效的反抄袭监测机制,谁还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