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权是主权

司法权是主权

发布时间: 2022-01-08 05:28:45

㈠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是什么意思

司法权独立,不受任何权利干预。
司法权和王权分立,互补干涉

说白了就是,统治阶级无权插手干预司法的制定和执行

㈡ 司法权独立有什么好处

所谓“司法独立” , 是指司法权由司法机关独立行使, 不受立法和 行政机构干预。现在中国的法院财政都是由当地政府来承担的,司法权依附于地方行政权,司法不能独立,司法公正就受到行政影响,所以三权分立将司法权独立的原因就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

㈢ 司法权是什么意思

基本功能是指司法权直接满足一定的主要目标所具有的功能,即排除法律运行中的障碍,以维护法律的价值。

司法机关-法院
辅助功能是指为了实现司法权的基本功能所需要的功能,即解决权利冲突与纠纷,实现权利的制度性配置在国家权力体系中,人们赋予了司法权通过解决纠纷以维护法律价值体系这一独特的功能,正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司法权这种功能,司法权才能成为终局性的权力。
被动性(消极性)
司法权的被动性指司法权自启动开始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只能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包括申请行为和申请内容进行裁判,而不能主动启动司法程序或擅自变更当事人的诉请内容。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考察美国的司法权时,把被动性作为司法权的三个重要特征之一,认为司法权只有请求它的时候,或用法律的术语来说,只有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它才采取行动。从性质上来说,司法权自身不是主动的。如果它主动出面以法律的检查者自居,那他就有越权之嫌。在美国学者格雷看来:“法官是一种由某一有组织的机构任命,并应那些向其主张权利的人申请而确定权利义务的人。正是由于必须有一项向他提出的申请,他才采取行动这一事实,才将法官与行政官员区分开来”;司法权的这种被动性被认为是与必须积极执行法律、管理各项行政事务的行政权的重要区别之一。行政权具有管理内容的突发性和广泛性、管理目的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这就要求行政机关积极主动、讲求效率地行使其职权、履行其职责。因此与司法权相反,无论是启动还是运行过程中,行政机关均处于主导地位,不能对违法行为听之任之,而是“本于行政机关职权,依据国家或人民之需要,积极主动为之。”

㈣ 侦查权属于行政权还是司法权

现代一般认为,从侦查权的主动行使特征来看,它理论根据在于行政权;而从其刑事诉讼特征来看,侦查权的理论根据又在于司法权。"*#因此,侦查权兼有行政权与司法权二者的部分特征。在西方大陆法系理论上,“行政程序说”认为,侦查程序是作为行政官署的侦查机关主宰的、以发现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事实为中心任务的程序,作为侦查对象的“事实”不像作为审判对象的“公诉事实”那样确定,而具有相当的易变性,侦查措施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规定的那样进行,常常会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侦查程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不同于司法程序的特点,它不容易受到法律的约束,在侦查行为的效果上,首先注重的是合目的性,而不是合法性,所以侦查程序在本质上是行政程序。而“司法程序说”则认为,侦查程序固然必须强调国家机关的权力,并且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但它仍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即使从查明事实真相的角度出发,也有必要对侦查程序进行法律约束,而不能任凭侦查机关“自由裁量”,特别是考虑到侦查过程中必然需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对市民社会的基本人权构成重大威胁,必须要求侦查权的行使针对特定的案件进行,每一项强制措施的采用必须以存在合理的根据为前提,侦查程序虽然不能与审判程序同等看待,但可以视为一种类似的司法过程,即它是受“侦查法”调整的、对于侦查相对人的权利给予保障和救济的司法程序。可见,对侦查程序性质的不同理解必然导致对于侦查目的、侦查机关与相对人的关系、侦查权的约束与法官的参与等问题的不同认识。

㈤ 检察院的检察权是司法权还是行政权

检察权应当定性为独立行政权

主要理由 :
1.检察权的本质归属于行政权。在我国,检察权的行政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上下领导关系集中体现了其行政属性,包括上下级检察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检察院内部以检察长为机关首长的领导关系。第二,检察机关依靠自己的侦查力量对自侦案件的侦查强调其侦查效益,重视严密的组织协调(大案要案通常由检察长、分管检察长或部门领导直接组织侦查队伍实施侦查),侦查行为的侦查目的性特征以及严密的组织纪律,体现了明显的行政属性。
2.检察权只有独立行使才能正常发挥功能。第一,检察机关的侦查权尤其是职务犯罪的侦查权的行使需要独立性来保障。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是法律与权势的较量,某些社会力量甚至有权势者总是企图干预。想要保障检察机关侦查权的依法行使,就必须也只有以检察权的独立性作为挡箭牌。第二,公诉权的有效行使也需要独立性来保障。审查起诉是对特定事实进行审查、判断。提起公诉是代表国家对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追诉,而不起诉则是代表国家确定一个人无罪或因犯罪情节轻微等原因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诉权的正确运用,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只遵从法律的要求,如果受到干扰,要么放纵犯罪,要么冤枉了无辜。第三,司法公正要求检察权独立行使。控审分离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原则之一。依此原则,检察权是审判权发动的根据,审判权行使的范围受到检察权的限制,法院不得审判未经起诉的被告人及未经起诉的犯罪嫌疑行为。如果没有独立、公正的检察权的行使,独立公正的审判权的行使也就失去了根基。
3.独立行政权是对前文所述四种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将检察权定性为独立行政权,既吸收了前述四种观点的合理因素,又能克服它们的不足之处。第一,能够解决行政权说中受到批判的没有充分考虑到检察权的独立性问题。依据独立行政权说,检察官有对案件的独立审查权和处置权,就是因为其行使的行政权是独立的;检察官应排斥外部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内部指令,也是因为其行使的是独立行政权。第二,既能吸纳司法权说所主张的理由,又能克服司法权说的不足。司法权说最明显的例证是检察官的不起诉决定与法官的裁决具有等同的效力。运用独立行政权的观点也能合理解释这种现象:不起诉决定是检察官依法作出的不将犯罪嫌疑人起诉到法院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行政行为,因检察官的权力是独立行使的,所以这种结论(即不起诉决定)因无后续行政行为而具有终结性。至于提起公诉的决定,依独立行政权的观点,是检察官作出的将犯罪嫌疑人提交法院审判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行政行为,因其需要出庭支持公诉、举证、质证等一系列后续行为而不具有终结性。而在司法权说中关于提起公诉的决定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就排斥外部干预方面而言,司法权说可谓在四种观点中独领风骚。但是独立行政权观点在这方面也可以毫不逊色。因为要保证独立行政,就必须排除外部干预。司法权说无法解释检察权中的内部指令权问题,而独立行政权观点因为承认是行政权,所以与内部指令权是相容的,只不过此时的独立性就表现为相对意义上了。司法权说无法解释检察权与司法权的本质属性相违背的问题,而独立行政权观点否认检察权的司法性,所以不存在这方面的困境。第三,既关注了检察权的特殊性,又能解决双重属性说中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司法权与行政权本质截然不同,双重属性说将检察权界定为两者兼备,也因此招致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批判。独立行政权观点关注到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同时也能如同双重属性说一样解释检察权不同方面的差异。第四,法律监督权说难以自圆其说,且有前文所述的重大缺陷,而独立行政权观点则不会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它以行政权为依托,以独立性为灵魂,能够构建出一系列科学的制度。

㈥ 司法权为什么是最弱的权力

司法权既无军权也无财权,既无强制有无意识,只有判断,而且在版判断是还须借助行权政机关的力量。司法权为消极权利,即“无控告即无法官”,司法权本身不是主动的,要想使它行动,必须推动它。因此它本身很容易受到侵蚀,力量最弱。在美国等国家,法院掌握了司法审查权,从而来平衡三权,而在我国,司法没有完整独立,受人大立法机关的领导,受政府的管理,没有宪法的解释权,也没有法官的人事任免权,加之法官素质普遍不高,程序也没有得到重视,司法权成为最弱的权利

㈦ 什么是司法权和司法行政权

司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开展依其法定职权和一定程序,由审判的专形式将相关属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化活动而享有的权力。它从广义上看是包括检察院在内的,但目前通说认为,人们提到的“司法权”多指狭义司法权,即虽包括检察权在内、但却明显偏重于审判权,或仅仅指审判权(即以法院为相应机关)而言。

行政司法权是指行政主体作为某项纠纷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裁决和复议的权力。

㈧ 司法权的独立性

司法权的独立性是司法权区别于行政权、立法权的基本属性,在三权分版立的国家,司法权权的独立性内涵是: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官员在行使司法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虽然我国的司法权独立性原则已经从宪法中确立下来,但在司法独立的基础上仍然要处理好司法独立和党的领导以及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关系。
司法独立应该包括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两方面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含义。过去,我们对法院独立形成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对于法官独立则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导致了我们对司法独立原则的认识不全面、不充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在其制定的司法独立国际标准中,往往是把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来加以理解的。

㈨ 6.什么是司法权它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司法权的独立性、被动性、公开性、透明性司法权有什么功能

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宝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特征:独立性、被动性、交涉性、终局性、普遍性
功能:解决纠纷、调整社会关系、解释、补充法律、形成公共政策
1.独立性:司法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法律争执,消除社会冲突和社会紧张关系;而公民权利的保障,也有赖于法院的维持。因此在组织技术上,司法机关只服从法律,不受上级机关、行政机关的干涉。
2.被动性:法律适用活动的惯常机制是“不告不理”,司法程序的启动离不开权利人或特定机构的提请或诉求,但司法者从来都不能主动发动一个诉讼,因为这与司法权的性质相悖。
3.公开性:司法机关的活动应当向社会公开,不仅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场或到庭,而且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司法公开既是司法公正的重要标志,又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㈩ 什么是司法权

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
“……是法官依照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就案件当事人提出的事实问题主张和法律问题主张在是非、曲直、正误、真假等方面所具有的多种可能性之间进行的辨别、选择与断定。”
司法权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基本功能是指司法权直接满足一定的主要目标所具有的功能,即排除法律运行中的障碍,以维护法律的价值。辅助功能是指为了实现司法权的基本功能所需要的功能,即解决权利冲突与纠纷,实现权利的制度性配置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人们赋予了司法权通过解决纠纷以维护法律价值体系这一独特的功能,正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司法权这种功能,司法权才能成为终局性的权力。
法官是司法权的主体。
司法独立应该包括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两方面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含义。过去,我们对法院独立形成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对于法官独立则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导致了我们对司法独立原则的认识不全面、不充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在其制定的司法独立国际标准中,往往是把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来加以理解的。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如何认识、理解司法独立的国际标准,反思我们已有的理论认知,已经成为司法权理论研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使我们对法官的地位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一个法治社会,法官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是与法官职业活动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法治社会强调法律至上,从一定意义上看,就是尊奉法律所表达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至上,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尊重公民权利,更是维护社会自治——民主法治社会基石的必然要求
司法权: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开展依其法定职权和一定程序,由审判的形式将相关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的专门化活动而享有的权力。它从广义上看是包括检察院在内的,但目前通说认为,人们提到的“司法权”多指狭义司法权,即虽包括检察权在内、但却明显偏重于审判权,或仅仅指审判权(即以法院为相应机关)而言。

热点内容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发布:2025-08-12 11:21:13 浏览:581
偃师法院倪 发布:2025-08-12 11:21:04 浏览:583
临床助理医师卫生法规考试辅导 发布:2025-08-12 11:16:19 浏览:254
烟台离婚律师推荐 发布:2025-08-12 11:16:08 浏览:635
袁国强外籍法官 发布:2025-08-12 11:11:34 浏览:266
百度沈阳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12 10:57:49 浏览:996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12 10:57:43 浏览:905
初级经济法竞业限制 发布:2025-08-12 10:55:28 浏览:969
2013年司法考试商法真题 发布:2025-08-12 10:50:32 浏览:996
经济法配股 发布:2025-08-12 10:42:07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