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勇司法部
1. 国家为什么不在媒体上告诉人们新田不能干
大哥 你怎么知道没在媒体上打击啊???给你看点权威的 中央电视台的 法制在线 够权威了吧!收视率也够高了吧!!!http://www.cctv.com/news/law/20060509/102808.shtml
[法治在线]传销“教父”落网记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5月09日 17:59 来源:
进入[法治在线]>>
传销“教父”
传销“课堂”
CCTV.com消息(法治在线):
缜密侦察,警方破获特大传销案
审讯之中,神秘人物浮出水面
敬请收看第一现场
传销“教父”落网记
主持人:欢迎收看法治在线。2006年5月9号上午10点,公安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打击传销犯罪“鲁剑”行动的成果。其中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今年3月2号,一名叫杨玉勇的男子被山东省淄博市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杨玉勇的背后有着一个涉及全国15个省市约16万人的庞大传销网络,杨玉勇本人则被组织内称为传销教父。那么面纱背后的传销教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如何组建了一个如此庞大的传销组织的呢?
2006年1月23号上午,一对操着东北口音的中年夫妇出现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他们要从这里出发飞往香港,然而他们却没能够踏上舷梯。在边检通道上,一张来自山东省淄博市的拘留证,截住了他们的去路。这对夫妇就是被称为中国传销业鼻祖人物的杨玉勇和他的妻子。
犯罪嫌疑人 杨玉勇:当人们选择传销的时候,他是一个不理智的心态。
2004年的这个6月,对于山东省淄博市的经侦民警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经过一年多的缜密侦察,代号“4.08”的特大传销案全面告破,被摧毁的传销团伙,成员涉及15个省市区,16万余人,涉案金额4亿多元。作为迄今全国最大的一起传销案,案件的告破令人振奋。更为重要的是,警方发现,在这起案件的背后,有一个被称为传销教父的神秘人物在操纵着整个传销网络。
淄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赵泉文:非常神秘的一个人物,下面的底线很少见到他(杨玉勇),只是听说他的一些传言,如何如何组织,如何如何神秘,如何如何有号召力。
这是在办理“4.08”案件过程中,警方获得的传销组织在2000年召开销售精英表彰大会的视听资料。当时这份资料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太多注意,但就是在这份资料上,专案民警第一次看到了杨玉勇。
犯罪嫌疑人 杨玉勇:所有的朋友,所有的在过去的销售过程中,你们真正所走过的路所付出,今天你们得到了回报。
杨玉勇,35岁,辽宁省鞍山市人,高中毕业后被招工到了当地的一家服务企业,工作是理发师。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王强(山东三P5)他(杨玉勇)跟他的师傅利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学徒考到了一级理发师,当时他的师傅非常赞赏他,说他特别聪明,而且那时候他就说,他除了自己有悟性以外,他对做什么事,都非常的有毅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杨玉勇所在的单位开始实行承包制,当时20岁不到的他做出了一个令大家都吃惊不已的决定,承包下自己所在的美容美发厅。就在这个阶段,杨玉勇认识了一个女孩,这个小他2岁的女孩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然而难填的欲望,最终吞噬了杨玉勇心中的幸福。1994年,店里的一个老顾客向杨玉勇推荐了一种叫做“摇摆机”的国外产品,并建议他们去听听厂家的讲解,当时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堂课将改变他们此后的人生轨迹。
杨玉勇的妻子 刘某:因为我做美容,我就感觉很辛苦,每天就在那个100多平米空间里待着,每天很单调,然后通过听(传销)课,也看到很多做房地产,做股票比我们做的生意还大的人,都来做这个(传销)行业,当时就感觉这个(传销)行业是可以的,所以说就投身做这个(传销)行业了。
杨玉勇夫妇见到的摇摆机只是授课者讲授传销理论的幌子,虽然每台3900元的价格在当时绝对不是一个小数,但想赚大钱的杨玉勇二人还是一口气买下了10台。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王强:他(杨玉勇)非常喜欢挑战,参加两次培训之后,他就不经他家人同意,就毅然而然把这个店盘给了别人,就参加了传销。
当时的传销组织继续沿用了境外的五级三阶制,而杨玉勇从入行到升为最高级的A级代理商只用了短短6个月。
杨玉勇的妻子 刘某:他(杨玉勇)非常有悟性,而且挺有感召力的。
而杨玉勇则认为,他之所以能够迅速升级,主要是因为他懂得揣测对方的心理。杨玉勇的财富也随着他在传销行业中的成功而迅速积累起来,1998年,他已经拥有了将近400万的个人资产。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传销活动所暴露出的危害性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活动意见的通知》,自此传销被中国政府正式禁止。
逃避打击,杨玉勇想尽办法;传销被禁,网络能否就此瓦解
2004年6月,淄博市经侦部门在办理408传销案件时,在传销人员的住处发现了一个电话号码,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号码找到更多的线索。专案组成员翟浩说,如今回忆起来,这个电话号码应该是他们与杨玉勇之间的第一次较量。
同期: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翟浩(山东二P4)我们就根据这个电话号码去做工作的时候,走了大量的弯路,越走感觉越不对,在这个时候,我们及时调整了战斗思路,又反过头来继续攻克这个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就讲到,说我们跟着沈国哲包括杨玉勇,他们也曾经安排过我记电话号码,我最后四位是3818,但是记录到本子上的,要倒过来1838。
为了逃避警方打击,杨玉勇等人在1995年左右,就开始在组织内使用这种记录电话号码的方式,并明确要求下线人员向自己交纳钱款时,一定要用现金,绝对不要通过银行。另外在网络内部规定了“三不讲”原则。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翟浩:除了我的上线,我可以把我的真实姓名,因为他需要提供他的身份证号码,可以向他的上线提供真实姓名,真实住址,其他同寝室的,不讲真实姓名,不讲真实住址。第三个是什么不讲呢,就是被公安人员发现以后,抓获以后,不讲上线是谁。
1998年4月,国家正式禁止传销活动,因为自己所控制的网络中很多人纷纷离线,杨玉勇的摇摆机生意出现了停滞,然而这只是暂时的。
犯罪嫌疑人 杨玉勇:99年我就和朋友再一次的来从事这个生意。
这一次,杨玉勇选择了一种叫做紫苏油的的保健品。
杨玉勇的妻子 刘某:养生食品紫苏油,你看这些产品我们进的时候都是在600多块钱进的,而且我们去卖到2340元。
记者:你这个定价按照什么原则去定价?
杨玉勇妻子:这个可能跟它奖金制度去挂钩吧。
按照国家规定,直销活动的奖金返还比例不得超过30%,而杨玉勇在自己的网络中采用的比例却高达62%。正是在这种暴利的吸引下,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杨玉勇的紫苏油传销队伍就从最初的3、4个人,发展到了5000多人。
同期: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王强:他面对的是正常的消费人群吗,正常人不会买这种产品,那么实际上来讲,他只有通过发展团队,人员上线来买产品,来销售,实际上就是这种局面,实际上也是这样运作的。
犯罪嫌疑人 杨玉勇:当时选择这个生意的人,有很多人他是盲目的选择。你像国外的话,在直销行业里面,大多数人,90%的人都是选择产品而加入,而国内正好相反。
正是依靠这种层层盘剥的金字塔结构,杨玉勇的财富再一次迅速膨胀。与此同时,杨玉勇的担心也与日俱增。
杨玉勇的妻子 刘某:就发现人特别乱,素质也比较低,有的人挣到钱了之后,也不能很好的去支配这些钱,很乱的去挥霍。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王强:他(杨玉勇)认为这样下去,团队迟早会惹麻烦。
2002年,杨玉勇率领着自己的传销团队成为了天津某知名公司的一个分支,虽然这家公司给了杨玉勇的传销队伍一个合法的外衣,但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也使团队成员的收益大大降低,因此陆续有人自动离开他的传销组织。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王强:他(杨玉勇)利用这种方式,就能够有效的把那些过多的人员给淘汰掉,真正留下来跟他干的,可能都是在他心目中认为是一些铁杆的,忠诚的合作伙伴,或者是下线人员。
在实现了传销团队的自我淘汰之后,2003年底,杨玉勇在北京注册成立了北京伊康国际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并迅速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3家加盟店。
非法传销披上合法外衣;诡辩连篇,仍旧难逃法网。
他案发时位于杨玉勇传销网络的B级,他说关于网络所进行的这种营销方式是否合法的问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过疑问和犹豫,每当这时,杨玉勇这些团队的高层人物就会给他们这样的解释。
涉案人员 徐某:他说我问你,在咱中国是先有婚姻法,还是先结婚啊,我说得先结婚啊,他说这就对了,一结完婚之后,才能立一个婚姻法,得走一个过程啊,他说这就对了,我们现在也是正在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处在法律的边缘。
2004年4月8日下午3点30分,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警方打掉了一个位于某大楼内的传销窝点,从而揭开了“408”特大传销案的冰山一角。而此时距离杨玉勇的伊康公司开业不到5个月。
这家贯有“国际”二字的伊康公司,销售的是一种五件套化妆品,进货价是500元,而售价却高达2980元。
杨玉勇的妻子 刘某:团队最大的业务员,(奖金)可能最高的返到70%了。
伊康虽说是一家合法注册的企业,但从经营模式上来看,依然延续了传销的五级三阶制。不过为了避人耳目,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5星制。
随着对408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掌握的团队上线人物逐渐增多,2005年6月25日,从98年就跟随杨玉勇从事传销活动的沈国哲在吉林落网,自此杨玉勇和它的伊康公司正式进入警方视线。
杨玉勇的妻子 刘某:那时候我总是看到沈国哲408(案的报道),就总感觉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
也许是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杨玉勇当初注册伊康公司时并没有使用自己的名义,在公司的股东名单里也看不到他们夫妻的名字,这给警方的取证带来了很大难度,但案件最终还是有了突破。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翟浩:济南市工商局曾经给济南伊康批示为非法传销复制,打了济南伊康以后,所有的犯罪证据就全部出来了,而且矛头就直接指向了北京伊康。
在北京伊康总部,专案组最终找到了杨玉勇组织、参与传销活动的直接证据。2006年1月23日,杨玉勇夫妇带着儿女准备从北京前往香港。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公安分局经侦大队 翟浩:在传销界上,他(杨玉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体貌特征,什么体貌特征,大背头,刻意的自己留有这种发型,刻意的穿着,很排场。(那天)他的妻子逼着杨玉勇把头型给换了,杨义勇理了发以后,一句话没说,保持沉默很长时间,直到在机场都是当天嘛,直到在机场被抓,杨义勇和他妻子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今天要出事,出大事,因为改变我的发型就改变了我的人生。
2006年1月23日,杨玉勇在首都国际机场被警方抓获。但改变他的人生的,并非是因为发型,而是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贪念。
传销犯罪都有哪些形式,传销参与者又将受到何种处理,稍后请继续收看法治聚焦
法治聚焦:依法打击传销
主持人:据了解,从去年4月开始,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打击传销犯罪的“鲁剑”行动中,山东省公安机关共打掉传销团伙267个,抓获涉案人员995名。那么传销犯罪都有哪些形式?而对这些参与传销的人员又将如何处理?
传销起源于美国,它是传销员与顾客直接见面推销商品的一种经营方式。传销自90年代初传入我国,经过了自由发展、限制发展的过程,到90年代末期已明显地暴露出了它的危害性。传销和变相传销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既有发展人际网络、传销商品的形式,又有只交入门费、发展人头不传商品的“金字塔”形式,还有利用互联网等载体,传递变相传销诈骗信息,进而在网民中发展网络会员的方式等。既有商品领域里的传销,又有服务领域里的传销。
刘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当一种社会现象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的法律管不住的时候,这个考虑用刑法来管理,所以到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个司法解释。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中,把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定性为非法经营罪,这对打击传销起到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作用。
刘仁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根据这个司法解释,对于情节严重的非法传销,或者变相的传销行为,可以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的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主持人:一个组织不靠商品的销售利润,而是只靠一次性的入会费层层分配来维持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只有一个:金字塔最底层——庞大的普通会员群体将是血本无归。这就是传销组织在所谓平等、公平黑幕掩饰下的肮脏现实。
2. 杨宜勇的主要学术论文
《棚改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构建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破解》
《Rezeption eines Sozialversicherungsmodells-Problemaufriss in Bezug auf die Wahl eines
Sozialversicherungsmodells in einem Entwicklungsland》
《中国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研究综述》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
《加快失地农民社保体系建设》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十一五”时期的对策》
《The Urban and Rural Poor in China and their Income-earning Potential》
《瑞典和德国中等收入阶层调查》
《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解读分配制度改革》
《执行新政策 要有新思路》
《以小企业发展拉动就业增长》
《社区服务业,潜力巨大的就业领域》
《从战略高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新态势》
《我国社区就业发展状况调查》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起点》
《坚持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中国的就业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2011年 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为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的评论文章,在分析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时认为,既有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又有市场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其中重要最重要的,要算从制度和政策来看,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和因素会引发或加剧收入分配问题,比如制度规则不完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等都会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并进一步指出,在初次分配领域,如果改革和宏观调控不到位,造成资源配置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就会影响正常的收入分配。如果没有建立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就难以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问题。在再分配领域,如果税收制度不健全、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收入分配调节不力。在第三次分配领域,如果相关机制不完善、社会氛围不浓厚,就会影响其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附:《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逐步将市场机制引入初次分配领域,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劳动者收入增长较慢,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引起人们强烈关注。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发展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严重时还会因消费能力不足而使发展动力衰减,影响经济发展;因贫富差距扩大而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现在正当其时。
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又有市场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
从自然条件来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比较大,有些地方土壤肥沃、气候良好,有些地方土地贫瘠、气候恶劣。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差异是造成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不同的原因之一。
从历史发展来看,一方面,不同发展阶段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不尽相同。总体来说,行业发展遵循着从低级的以自然资源开发和简单劳动为主的行业向高级的资金密集、科技密集、人才密集行业发展的规律。不同行业发展快慢不同,其从业者收入水平就不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也有少数人钻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法律和制度还不健全的空子,通过不正当手段积累了财富。同时,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对一些区域和行业实行的倾斜政策、城乡二元结构、政府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三轨并行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合理和收入差距扩大。
从市场机制来看,一方面,由于人们所拥有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存在差异,因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然会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使得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参与市场竞争、参与收入分配,进而造成竞争环境的非公平性,从而引发收入差距,比如行政性垄断、劳动力市场流动壁垒等。同时,资本的逐利本性尤其是投机行为也会强化财富的累积效应,拉大收入差距。应当看到,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奋斗,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会造成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并会形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需要进行调节和矫正。有鉴于此,我国目前应重点治理市场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不合法现象。
从制度和政策来看,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和因素会引发或加剧收入分配问题,比如制度规则不完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等都会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这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避免的。具体来说,在初次分配领域,如果改革和宏观调控不到位,造成资源配置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就会影响正常的收入分配;如果没有建立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就难以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不公问题。在再分配领域,如果税收制度不健全、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收入分配调节不力。在第三次分配领域,如果相关机制不完善、社会氛围不浓厚,就会影响其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富群体快速扩大,社会各群体收入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为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同时,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感增强问题突出。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于收入分配问题,过去解决可能不具备条件,再晚解决就可能错失很多机会甚至导致问题积重难返。因此,现在解决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影响居民消费能力,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来拉动。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潜力。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人们越富有,消费倾向就越低。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就会严重弱化居民的消费能力。因为低收入阶层虽然消费倾向高,但没有消费能力;高收入阶层虽然有消费能力,但消费倾向低,从而造成整个社会消费需求不足。消费不足,经济增长就缺乏内生拉动力,就难以通过消费升级和消费热点的形成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引发社会公平问题,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突出,妨碍社会和谐稳定。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社会情绪积累,容易使人们形成认识偏差,影响人们奋斗精神的发挥以及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认同。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阶层分化,使各种利益群体之间产生矛盾,引发社会冲突,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因此,我们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问题涉及面广,既是民生问题,又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调整既有利益格局,又要兼顾发展和稳定;既是分配领域的问题,又须行政、市场、立法、司法等多方面配合,因而成为目前深化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
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和调整力度
党和政府对收入分配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调整分配关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初次分配领域,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在再分配领域,全面取消农业税,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教育等社会救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等等。其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等措施,都起到了很好的“提低”效果;重视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鼓励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着力提升低收入者的素质和能力等,都是“扩中”的有效举措;限制垄断企业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是“控高”的有效举措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都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指明了方向。当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综合运用三个条件:一是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二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共识,可以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势能;三是我们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努力做到别人“吃一堑”、我们“长多智”。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在初次分配领域,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城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再分配领域,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在第三次分配领域,加大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通过税收优惠予以鼓励。
应当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不是一个文件、一个政策的出台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国家、企业、居民的关系,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关系,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关系,进而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力度。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通过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