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物权新规

民法典物权新规

发布时间: 2025-07-28 00:24:26

民法典中关于物权的新规定

民法典中关于物权的新规定:

1、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3、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4、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5、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物权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动产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制定物权法,对明确物的归属,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❷ 民法典解读—物权编条文解读(四)

《民法典》物权编中关于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特别是添附的新规定,解读如下

一、添附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添附是物权变动的重要原因,包括加工、附合与混合。 类型加工:指加工人将他人的动产制成新物,导致新物所有权产生、材料所有权消灭。 附合:分为动产与动产的附合、动产与不动产的附合。前者指不同所有人的数个动产结合成新动产,非经毁损或花费过高费用不能分离;后者指动产与他人的不动产结合,成为不动产的重要成分。 混合:指不同所有人的数个动产结合成新动产,不能识别或识别费用过高。

二、因添附产生的物的归属规则 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因加工、附合、混合而产生的物的归属。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规定:目前现行法上暂无具体规定,未来可能由其他法律规定来明确。 法律没有规定的,按照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以及保护无过错当事人的原则确定充分发挥物的效用:要求物尽其用,考量物的归属以最大化其效用。 保护无过错当事人:对添附发生无过错的当事人给予保护,但此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难以贯彻。

三、对失去所有权或付出劳务的当事人的救济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或确定物的归属造成另一方当事人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或补偿损害赔偿请求权:受损方有权要求过错方进行赔偿。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若取得物的一方没有合法依据而受益,受损方有权要求其返还不当得利。

❸ 民法典规定什么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一、《民法典》中物权的规定
《民法典》第二百零五条明确了物权编的调整范围,涉及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二百零六条强调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保障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确保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第二百零七条确立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即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均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
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了物权公示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依法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则需依法交付。
二、物权的分类
1、自物权与他物权
自物权是权利人对自身物所享有的权利,如所有权。他物权则是在他人所有物上设定的权利,如对他人之物享有的使用权、收益权或处分权。
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动产物权是指对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权,如动产所有权、动产质权。不动产物权则涉及不动产的权属,如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抵押权。
3、主物权与从物权
主物权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物权,如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从物权则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存在,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主要用于担保债权。地役权在与需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关系中,也属于从物权。

热点内容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离婚 发布:2025-07-28 02:52:37 浏览:562
双方签名的谈话笔录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28 02:51:51 浏览:648
行政法录音 发布:2025-07-28 02:49:49 浏览:850
实际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8 02:48:55 浏览:704
青岛免费律师 发布:2025-07-28 02:34:11 浏览:29
信用卡适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28 02:33:35 浏览:316
首都律师查询 发布:2025-07-28 02:27:20 浏览:583
公司法七十五条 发布:2025-07-28 02:26:28 浏览:164
主题法治字 发布:2025-07-28 02:16:30 浏览:768
工会如何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8 02:16:24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