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快搜

民法典快搜

发布时间: 2022-01-13 21:51:19

A. 民法典颁布以后之前那些不符合的结婚证全部无效吗

这个不会的,以前的结婚证也是有效的,并不会无效,只是现在的民法颁布以后,现在办的结婚证审核跟过去就是不一样了,但是他们是不冲突的,所以不会无效

B. 怎么对付恶意投诉快递员的人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C. 工作关系又是情人关系,合同怎么签才好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D. 学习民法典买哪些法律书籍好呢

民法典的深入学习需要准备哪几部书呢?以下是推荐,大家可以合理选择。

《民法典学习问答》。这部书主要对民法典中重要的章节或内容进行主要讲解,特别添加了案例,更能生动形象的描述。更能让读者结合自身与生活准确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应知应会100个民法典知识》。应知应会100个民法典知识主要针对于党群领导干部,主要聚焦了100个重要法律制度,将360个常见问题以案释法,方便领导干部快速,及时,准确的进行学习与掌握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

学到这里,小伙伴们都应该清楚了,不同的人可以对应购买学习,当然,网上还有更多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讲座等。遇到具体的问题或者是更感兴趣的,大家可以深入搜索学习。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想要得到什么,就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必定会有所收获。

E. 新民法典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拖欠农民工工资该咋样处理

首先单位不像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要拖欠工资,那么这种情况首先违反了合同法,合同法合同法规定,只要用功就得与员工签订劳同,这种情况他又去拖欠农民工资,违反了两项,这种情况他为违法违法的合同法,那么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得到双倍的经济补偿

F. 新出炉的民法典,为何其中的离婚冷静期备受争议

新出炉的民法典上了热搜,其中离婚冷静期备受人们的争议,民法典第四章第1077条规定,离婚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申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可以向婚姻机关撤销离婚登记申请。这30天被人们称为离婚冷静期,很多网友都对离婚冷静期持反对态度。

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要离婚的人一天都等不了,更不要说是因为家暴而想要离婚的人,这30天的冷静期,会激化彼此之间的矛盾,增加很多冲突,会让承受暴力的那一方遭遇到多少折磨,出台这项法律以后,可能还会被有心人钻空子,故意延长离婚的期限。造成离婚过程当中,夫妻财产分配不均的状况。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离婚冷静期并不会降低我国的离婚率,离婚越来越困难,反而会降低我国的结婚率,毕竟结婚才真正需要冷静。

G. 民法典第19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

本条是关于诉讼时效届满的效力的规定,关于这条需要掌握如下四点:
第一,诉讼时效届满只是使义务人享有抗辩权:即可对自己是否愿意履行请求权指向的义务作出决定,基于该意思力,故此抗辩属于权利,即抗辩权。第1款虽然使用“抗辩”,但其效果仍然指向的是抗辩权,这一点可从第193条规定可知,因法院不得主动依职权适用,这说明这是一项权利,而不是一项法律事实。
第二,关于抗辩权的行使,义务人必须主张,否则不会发生效力,因为抗辩权是一种权利,如果不行使,不会发生效力。
第三,抗辩权发生的效力只是使请求权陷入障碍,而非使请求权消灭;即义务人即使不按照债权要求履行债务,依然不会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因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阻却了不履行义务的违法性。由于请求权依然存在,即债权的受领权能以及给付保持权能依然存在,因当义务人自愿履行了义务,受领人不构成不当得利,义务人自不得请求返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只是使义务人享有抗辩权,但抗辩权的种类不同,其阻碍请求权的程度也不同。因诉讼时效完成而引发的是永久抗辩权,而基于双务契约引发的只是一时性抗辩权,比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旦抗辩事由消灭,抗辩权也随即消灭。
第四,“同意履行”只需要作出同意履行的表示即可,而无需实际履行为必要;一旦作出同意履行的表示,即可使诉讼时效重新起算。究其原因,不过诉讼时效制度目的如此,诉讼时效届满赋予债务人以抗辩权,意在防止债务人因长时间经过而陷入举证困难遭受不利,换言之,使债务人从证据保存义务中解放出来,而一旦债务人同意履行,说明债权债务关系内容清楚明了,债务人并不存在这个证据保存问题,因此并无赋予其诉讼时效届满抗辩权之必要,故认定诉讼时效重新起算(第195条第(二)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诉讼时效制度援用人的范围没有规定,于此只涉及“义务人”。享有时效利益的不仅包括债务人,而且还有担保人,如保证人、抵押人等等。于此是否可以解释进“义务人”范围,似可考虑。当然类似规定亦可规定在物权编或合同编。

H. 民法典第八十六条第一千零四十三条的规定表明我国是怎样处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

一般如果不是严重违反社会的情况,都是以道德进行约束,如果严重违反的话就是以法律来处理。

热点内容
司法局辅警 发布:2025-07-28 03:49:29 浏览:892
招远法律咨询处 发布:2025-07-28 03:03:53 浏览:32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离婚 发布:2025-07-28 02:52:37 浏览:562
双方签名的谈话笔录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28 02:51:51 浏览:648
行政法录音 发布:2025-07-28 02:49:49 浏览:850
实际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8 02:48:55 浏览:704
青岛免费律师 发布:2025-07-28 02:34:11 浏览:29
信用卡适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28 02:33:35 浏览:316
首都律师查询 发布:2025-07-28 02:27:20 浏览:583
公司法七十五条 发布:2025-07-28 02:26:28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