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法学者
Ⅰ 为什么要去日本学法律
1.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大部分的法律都是移植于日本、中国对日本的民法、商法、刑法等部门法的学习及交流借鉴能追溯到晚清的时候。两国法学理论界的交流非常广泛与深入
2.实务上有切实的需求。两国是近邻,经贸往来频繁,许多律师事务所都有专门的日本部,需要精通日本法律的人才。
3.在国内未见得能读上一流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去日本你能读上很不错大学法律专业,因为你是国内留学生,和日本人以外考日本大学。考试标准比较低。
Ⅱ 中国民法学的泰斗有哪些有哪些经典著作
中国民法学的泰斗有:
1、江平(1930—— ),最负盛名的民商法专家,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负责人,被誉为“中国民法三杰”之一。
江平教授1930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48年至1949年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毕业;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民商法博士生导师。
2、梅仲协
梅仲协 (1900-1971) 字祖芳,浙江永嘉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硕士,1933年后在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和中央政治学校担任民法讲席,曾任中央政治学校法律学系主任,抗战期间重庆东吴大学教授。
3、谢怀栻
谢怀栻,男,汉族。湖北省枣阳县(现为市)人。1919年8月15日生。1938年在重庆入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法律系,1942年毕业。次年参加高等文官考试司法官考试合格。
1944年后历任重庆、台北、上海各地法院推事。1948年任上海国立同济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课,讲授民法、民事诉讼法。
1979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担任过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于1988年退休。
4、佟柔
佟柔(1921年6月20日——1990年9月16日)男,满族,辽宁省北镇县人,中共党员。生前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国内法学界,尤其民法学界,公认佟柔教授是新中国民法的开创者、民法理论的奠基人,是民法学的带头人,称赞他是中国民法的权威或“泰斗”。
日本有的法学家誉其为“中国民法之父”,美国有的法学家称他是“中国民法先生”。
5、史尚宽
史尚宽先生(1898—1970),字旦生,安徽桐城人,生于1898年农历元旦,性厚重而颖悟,十一岁能文章,十五岁留学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学校而东京帝大法律系,获法学士学位。
史尚宽先生的“民法全书”对民国的立法时间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法学的研究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民法学经典著作:
《民法要义》、《公司法概论》、《公司法教程》、《国际私法新论》、《中国票据法释义》、《法学绪论》、《中国司法大辞典》等。
Ⅲ 日本民法学者有哪些
1、中川善之助(中川 善之助,なかがわ ぜんのすけ)
2、星野英一(ほしの えいいち)
3、小口彦太
Ⅳ 请教高人,到日本学习法律学什么好
既然你到日本去来学习法律,自那就不要学冷门
强烈建议你学民法或刑法,二选一即可。日后如果有所成,你会感激这个决定的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到现在没有民法典,而我国大部分的法律都是移植于日本。有大量的中国学者在研究日本的民法,刑法。但是多数都是通过看书了解,而不是深入的去日本体验,实习。
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日本民法,刑法都比中国先进很多,诉讼法也比我们好的多
民法范围是大,因为内容比较多,物权法,担保法,债法,合同法都可以考虑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级的导师就是一个日语通~~专门研究法理~很吃得开哦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物权法,合同法都有待于提高~~~
刑法也不错~~中国刑法大鳄张明楷~~陈兴良~~据说陈兴良就不会日语,看的都是别人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书,偶尔因为翻译的质量问题,导致他虐待我们这些考生~~
Ⅳ 日本民法典的评价
日本移植外国法律的方式,今天看来,有的过于简单和草率。例如把德国的民事诉讼法几乎逐条译过来,在旧民法中也有这样的情形。但这些都是限于当时的具体情况而不得已的做法。就像本文中说过的,江藤新平急于翻译法国民法典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对此,不应加以苛责。
在继受(移植)外国法的过程中,发现外国法与本国原有的国情有不合或冲突的地方发生争论甚至冲突,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日本的“法典论争”是一个典型例子。问题是如何判断所谓“国情”,对那种国情应持何种态度。在日本制定民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可说直到今天)维护固有的“淳风美俗”的说法。究竟什么是淳风美俗,一夫多妻(蓄妾)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否“淳风美俗”,正如中国在清末变法中,女人缠足、男人蓄长辫,三跪九叩首,这些是不是好的风俗习惯,都必须首先澄清。在日本,民法中的家制(包括家督继承)长期是激烈斗争的焦点,绝非偶然。日本明治民法的起草人之一穗积陈重认为日本的家制是日本优越于“万国”的所在, 二次大战后修改民法时,牧野英一(贵族院议员)坚决反对完全废除家制。 这些例子给人的教训都是重要的。
不论那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特点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的。因而在继受外国法时,辨别自己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机械地、盲目地照搬外国的法律,当然不一定好;强调、甚至借口自己的特点,而拒绝接受先进的外国法律,也是不对的。
要敢于接受,善于研究,不断修改,这是继受外国法律很重要的原则。日本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少经验教训。例如在民法中,日本仿照西方规定了收养制度,抛弃了东方原有的一种收养制度,直到1987年,又在民法中增订了一种“特别收养”,实际上是又恢复了东方式的一种收养。又如在民事诉讼法中,起初照搬了德国的证书诉讼与票据诉讼程序,1926年认为这种程序在日本没有必要,将之删除;到1964年,又将之恢复。 如果接受时犹豫不决,接受后发现缺点又不敢修改,是很不好的。……
日本在接受了外国法律后,很注意对之进行研究。在继受法律之后,日本接着就从事理论研究。不仅继受法律条文,也要继受法律条文后面的理论。日本学者(如北川善太郎)把日本法学界在20世纪对德国法学理论的研究称为“理论继受”。只有从理论上继受了外国法,外国法才能在日本扎下根来,日本又可在理论继受过程中,发现哪些东西适合于日本对日本有利,哪些不是的,这样又可以修改继受来的法律,使外国法律“日本化”。 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Ⅵ 日本民法是最早把诚信原则写入民法的吗如果不是,是哪个国家
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反正不是日本
日本的诚信原则是在上世界六七十年代才慢慢树立起来的,在此之前日本的诚信做的并不好,比如毒大米毒奶粉地沟油之类最早都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Ⅶ 高分求日本民法
大哥你也太有才了,日本民法典完全不具备做成电子书的的条件。
学者研究日本民法,根本也不可能在网上找资料,全都去买书。需求量太低了,根本不会有人花时间传到网上的。要是写论文去图书馆借吧,要想长期看,买一本日本民法典吧,不贵,30元左右。
只能说楼上的爷们太强悍了
Ⅷ 日本留学学法律有前途吗
我觉得应该看情况而论吧,法律方向和你以后选择在那个国家发展有很大的区别!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法律,举个例子吧,如果你学的是日本法律的话然后毕业后在当地发展,帮华人处理法律问题,那也可以。其他的就有的难了!
然后,如果你学的法律的方向是宏观性的(例如国际法律,海洋法等),也没什么问题,就是就业很难。
法律这一行业在中国市场都是供大于求。竞争大,就算是海归也未必吃香。都是基本三部曲。
1,考证
2,找工作地方
3,找属于自己专属的大客户。
以上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组。
Ⅸ 学法律的 ,想去日本留学
1.在日本从事纯粹的法律工作,这样的工作确实不容易找到;
2.我从业这么多版年,办理的法学本科权毕业,在日本法学修士毕业的学生,留在日本工作的居多,当然也有创业的和回国工作的。这次我们去日本采访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庆应大学法学硕士即将毕业的学生,她说已经接到了几个企业的就职内定,都是跟商贸有关的,这个学生说:日本的硕士课程也是一个素养修炼的过程、也是扩展人脉的过程、而且对外贸易工作会涉及到一些法学相关知识,她相信自己会有用武之地的。之前到大阪大学院研究反垄断法的一个学生,也顺利留下日本一家商业公司工作,负责行政方面,反馈大抵也是如上内容;
3.申请日本的研究生,日本的教授说的很多的就是这是一个学术研究的场所,不是提供就业技能的学习过程。我觉得大学的背景、学习的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到名牌大学的学习目的。功利性不用特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未来的事情,也都顺其自然比较好,主要看您是不是还是想学习自己本专业?
如果您还没有日语基础,建议您到语言学校过渡,这个语言学习期间,您可以再观察什么样的未来进路更适合自己?多跟别人交流、多了解发达地区的信息、多交朋友对您未来的发展是益处良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