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鉴商法
1. 求民商法实务书籍
您好:
【《民法总则》新法学习推荐书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版李适时)权
《民法总则要义:规范释论与判解集注》(李宇)
一、民商法实务核心书目(九种)
《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王亚新、陈杭平、刘君博)
《民法总论》(朱庆育)
《合同法总论》(韩世远)
《侵权责任法》(程啸)
《物权法论》(刘家安)
《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曹士兵)
《亲属法原论》(余延满)
《中国公司法》(王军)
《民商法实务精要》(1、2、3、4)(「高杉LEGAL」系列精选集)
二、集成类
《新编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刘德权)
三、执业技能类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王泽鉴)
《谢怀栻法学文选》(谢怀栻)
《要件审判九步法》(邹碧华)
《法律意见书的研究与制作》(张庆、刘宁)
《法律尽职调查指要》(康䶮、谢菁菁)
《合同与法律咨询文书制作技能》(吕立山、江宪胜)
《律师之道:新律师的必修课》(君合所)
《律师之道(2):资深律师的11堂业务课》(君合所)
《律师执业基本技能》(律协培训配套教材)
《律师业务操作指引》(律协培训配套教材)
2. 中国民法学的泰斗有哪些有哪些经典著作
中国民法学的泰斗有:
1、江平(1930—— ),最负盛名的民商法专家,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负责人,被誉为“中国民法三杰”之一。
江平教授1930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48年至1949年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毕业;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民商法博士生导师。
2、梅仲协
梅仲协 (1900-1971) 字祖芳,浙江永嘉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硕士,1933年后在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和中央政治学校担任民法讲席,曾任中央政治学校法律学系主任,抗战期间重庆东吴大学教授。
3、谢怀栻
谢怀栻,男,汉族。湖北省枣阳县(现为市)人。1919年8月15日生。1938年在重庆入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法律系,1942年毕业。次年参加高等文官考试司法官考试合格。
1944年后历任重庆、台北、上海各地法院推事。1948年任上海国立同济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课,讲授民法、民事诉讼法。
1979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担任过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于1988年退休。
4、佟柔
佟柔(1921年6月20日——1990年9月16日)男,满族,辽宁省北镇县人,中共党员。生前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国内法学界,尤其民法学界,公认佟柔教授是新中国民法的开创者、民法理论的奠基人,是民法学的带头人,称赞他是中国民法的权威或“泰斗”。
日本有的法学家誉其为“中国民法之父”,美国有的法学家称他是“中国民法先生”。
5、史尚宽
史尚宽先生(1898—1970),字旦生,安徽桐城人,生于1898年农历元旦,性厚重而颖悟,十一岁能文章,十五岁留学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学校而东京帝大法律系,获法学士学位。
史尚宽先生的“民法全书”对民国的立法时间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法学的研究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民法学经典著作:
《民法要义》、《公司法概论》、《公司法教程》、《国际私法新论》、《中国票据法释义》、《法学绪论》、《中国司法大辞典》等。
3. 法学界有哪些名人多介绍!
1、江平:
中国著名法学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1948年至194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毕业回国进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1983年至1990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被收入中国多种版本的著名学者、著名法学家名录。
2、陈光中
浙江永嘉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0年4月23日生,浙江永嘉人。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2001年,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终身教授称号。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史和国际刑事人权法的研究,为培养法学高级人才,发展诉讼法学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学,改革和健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加强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开展国内外诉讼法学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贺卫方
贺卫方无疑是中国当今法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4、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原副书记、原副校长(兼)王利明接任常务副校长。
5、梁慧星
1944年1月16日生,四川青神人。中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0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曾担任职务: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合同法》起草委员会组长、《物权法》、《侵权法》、《民法通则》起草组核心成员。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起担任第四届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3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届特邀咨询员、公安部第二届特邀监督员,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等职;2007年担任中央政治局《物权法》专题讲座主讲人。主要著作包括:独著:《民法》、《民法总论》、《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研究》、《民法学判例与立法研究》、《民法解释学》、《裁判的方法》、《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等;合著:《合同法》、《经济法的理论问题》、《民法债权》、《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主编:《民商法论丛》、《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从书》等。
4. 2014年民法谁讲的好
钟秀勇来和李建伟都不错。
李建伟:自
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8)。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商法研究所副所长。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92—199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96—1999),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1999--200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2002--2004),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主要研究领域:合同与担保制度、公司企业法学、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制度。
钟秀勇:
钟秀勇,国家司法考试业内名师,主编《民法》系列教材,著有《三校名师讲义》等司考培训教材。是三校名师、华旭司考、政法英杰、独角兽网校、厚大司考等著名司法考试学校签约民法主讲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善于把握考试重点,清楚解析考试难点,深谙记忆规律,擅长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枯燥的考点趣味化,引导学员轻松记忆,牢固记忆。所授课程针对性强,不枯燥,自信为广大考生的好帮手。
授课生动有趣,极富感染力。深谙记忆规律,擅长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枯燥的考点趣味化,使主要考点关联化,引导学员轻松记忆、牢固记忆。
5. 北大民商法复试书目
梁彗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余延满:《合同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崔建远:《合同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1998年
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
谢怀轼《合同法原理》
李永军《合同法》(法律社05年第2版)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
王利明:《物权法论》(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上下册 梁小民教授翻译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Economics)高鸿业教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蒋大兴的《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
人大法学院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推荐
人大法学院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推荐
来源站: BBS 水木清华站
一,民法总论
1必读书目
A 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0底出版)
B 董安生:《民事法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C 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D 梁彗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E 龙卫球:《民法总论》(第2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 参考书目
A 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B 卡尔拉仑兹:《德国民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C 王泽鉴:《民法总则》(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D 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E 黄立:《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F 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G 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 民法学方法论和案例研究方法
1 必读书目
A梁彗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B 卡尔拉仑兹:《法学方法论》,台湾五南出版社
C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D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E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F 王利明:《民法疑难案例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2参考书目
A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B 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四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
三 人格权法
1必读书目
A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B 王利明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方正出版社,2002年
C 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D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
2参考书目
A 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B 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
四 物权法
1必读书目
A 王利明:《物权法论》(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B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C 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
D 梁彗星:《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
E 杨立新:《共有权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F 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
A 梁彗星主编:《中国物权法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B 王利明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C 钱明星:《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D 高富平:《物权法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E 尹田:《法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
F 曹士兵:《中国担保法诸问题的解决与展望》,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G 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
五 债和合同法
1必读书目
A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1、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B 王家福:《中国民法学 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2001年
C 崔建远:《合同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1998年
D 韩世远:《违约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
E 郭明瑞,房绍坤:《新合同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参考书目
A 王利明:《违约责任轮》(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B 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C 龙翼飞主编:《新编合同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D 黄立:《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E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F 王泽鉴:《债法原理》(1、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G 余延满:《合同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H 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六 侵权行为法
1必读书目
A 王利明主编:《民法 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2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C 杨立新:《侵权法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D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
E杨立新:《简明类型侵权发讲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参考书目
A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
B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C 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
D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
E 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
6. 谁能推荐几本关于商法和民法的书
商法录 总序 第一编 商法导论 第一章 商法概述 第二章 商主体概述 第三章 商行为 第二编 公司法 第一章 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第二章 公司基本法律制度(一) 第三章 公司基本法律制度(二) 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章 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章 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章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 第八章 公司集团 第三编 证券法 第一章 证券法概述 第二章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 第三章 证券上市与交易法律制度 第四章 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 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 第六章 证券交易所及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第七章 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服务机构与证券业协会 第八章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第九章 证券法律责任制度 第四编 票据法 第一章 票据法概述 第二章 票据法律关系 第三章 汇票 第四章 本票 第五章 支票 第五编 保险法 第一章 保险与保险法概述 第二章 保险合同 第三章 财产保障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 第四章 保险公司 第五章 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与保险中介 第六编 海商法 第一章 海商法概述 第二章 船舶与船员 第三章 海上运输 第四章 船舶租用合同和海上拖航合同 第五章 海上侵权 第六章 海上遇险的处理 第七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第八章 海上保险合同 民法 书名: 民法 作者:房绍坤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ISBN: 978730010 开本: 16开 定价: 55.00 元
满意请采纳
7. 考民商法研究生哪个学校比较好!
哪个学校啊? 湖南商学院?
民商法学排名 学科代码:030105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1 清华大学 A++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A++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4 中国政法大学 A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5 武汉大学 A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6 西南政法大学 A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7 厦门大学 A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北京大学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吉林大学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华东政法学院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黑龙江大学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复旦大学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山东大学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南京师范大学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030105民商法学 030100法学 03法学
8.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规定的区别王泽鉴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最高人民法院在数十年来民商事审判的实践中,越来越明显地贯彻鼓励交易、契约自由的合同法精神,倾向于保护合同效力,对认定合同无效的态度日趋谨慎。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将“强制性规定”限定在“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范围内,明确了管理性的强制性规定不影响合同效力。该司法解释实施后,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成为考量合同效力的关键,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引发热烈讨论。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和典型判例,可采取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正反两个标准,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详析如下:
【强制性规定分类】
首先,强制性规定包括效力性规定与管理性规定,并非所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均一概无效,应判断该强制性规定是否构成效力性规定,只有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当然无效。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首次在全国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的层面上,提出了应当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认定合同效力的观点。奚晓明院长在该次会议中指出:“强制性规定又包括管理性规范和效力性规范。管理性规范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范将导致合同无效的规范。此类规范旨在管理和处罚违反规定的行为,但并不否认该行为在民商法上的效力。……效力性规定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该类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的规范,或者虽未明确规定违反之后将导致合同无效,但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此类规范不仅旨在处罚违反之行为,而且意在否定其在民商法上的效力。因此,只有违反了效力性的强制规范的,才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出台,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人民法院不得仅以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合同无效的司法态度。该司法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第15条亦规定,“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违反管理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王闯法官对此作了详细阐释。王闯法官提出,我国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就效力性强制规定和管理性强制规定之间区分和效力形成的共识:强制性规定区分为效力性强制规定和管理性强制规定,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合同无效;违反管理性强制规定,合同未必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的规定意味着,司法解释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作出效力性和管理性之区分,人民法院不得仅以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合同无效。该区分原则的理论基础在于:效力性强制规范着重于违反行为之法律行为的价值,以否认其法律效力为目的,违反效力性强制规范的,合同应被认定无效;而管理性强制规范着重于违反行为之事实行为价值,以禁止其行为为目的,违反管理性强制规范的,合同未必无效。强制性规范规制的是合同行为本身即只要该合同行为发生即绝对地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强制性规范规制的是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资格而非某种类型的合同行为,或者规制的是某种合同的履行行为而非某类合同行为,此类合同未必绝对无效。
【如何区分】
其次,如何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观点认为,二者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的目的不同:不确认违法行为无效不能达到立法目的的,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仅在防止法律事实上之行为的,属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前引奚晓明院长讲话与王闯法官意见,也不同程度阐释了这一观点。
就具体如何识别强制性规定是否构成效力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应当采取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正反两个标准的司法意见。在肯定性识别上,应区分以下两个层次判断。首先的判断标准是该强制性规定是否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合同无效,如是,则该规定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其次,法律、行政法规虽然没有规定违反将导致合同无效的,但违反该规定如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也应当认定该规定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在否定性识别上,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从立法目的判断,如强制性规定的目的是实现管理的需要而设置,并非针对行为内容本身,则可认定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第二,从调整对象判断,一般而言,效力性强制性规定针对的都是行为内容,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很多时候单纯限制的是主体的行为资格。
当然,采取上述正反两个标准判断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不能以偏概全,还要结合合同无效的其他因素考虑。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叶阳法官提出,关于效力性规定的实质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第一,违反效力性规定的结果是对公共利益造成直接、现实性的损害,如果仅仅是间接的、可能的损害,则一般不属于效力性规定;第二,违反效力性规定的结果应当是对公共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果仅为轻微损害则不宜认定为效力性规定;第三,辨识效力性规定还应当综合把握公共利益与交易安全、信赖利益等利益关系的平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识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标准。该意见第16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综合法律法规的意旨,权衡相互冲突的权益,诸如权益的种类、交易安全以及其所规制的对象等,综合认定强制性规定的类型。如果强制性规范规制的是合同行为本身即只要该合同行为发生即绝对地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如果强制性规定规制的是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资格而非某种类型的合同行为,或者规制的是某种合同的履行行为而非某类合同行为,人民法院对于此类合同效力的认定,应当慎重把握,必要时应当征求相关立法部门的意见或者请示上级人民法院。”
【举例】
如《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海商法》第四十四条前段规定,“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作为合同凭证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中的条款,违反本章规定的,无效”。《保险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前段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超出业务范围管理权利人的权利的,由国务院著作权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其与使用者订立的许可使用合同无效”。采用肯定性识别标准,上述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违反的后果是合同或合同条款无效,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又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采用否定性识别标准,该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实现管理的需要,并非针对民事行为内容本身。《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条明确,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等五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采用否定性识别标准,该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实现管理的需要,并非针对民事行为内容本身。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信用社违反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所签借款合同是否有效的答复》(法经[2000]27号函)中明确,《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是“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面的规定,它体现中国人民银行更有效地强化对商业银行(包括信用社)的审慎监管,商业银行(包括信用社)应当依据该条规定对自身的资产负债比例进行内部控制,以实现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包括信用社)所进行的民事活动如违反该条规定的,人民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进行处罚,但不影响其从事民事活动的主体资格,也不影响其所签订的借款合同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全国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即举此例,“例如《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即属于管理性的强制规范”。
《国际海运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提单登记,并交纳保证金”。采用否定性识别标准,该规定的调整对象是限制主体的行为资格,并非针对行为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未取得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经营者与托运人订立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或签发的提单是否有效的请示的复函》([2007]民四他字第19号)中明确,根据《国际海运条例》的规定,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办理提单登记,并交纳保证金。本案中当事人在未取得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情况下签发了未在交通主管部门登记的提单,违反了《国际海运条例》的规定,“受理案件的法院应当向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交通主管部门予以处罚”。但当事人“收到货物后应托运人的要求签发提单的行为,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该提单应认定为有效”。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中,亦有对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是否构成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判例。这些判例中亦体现了对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判断方法。如(2003)民二终字第14号民事判决,最高人民法院认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时要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范围和额度进行收购,超出确定的范围和额度要由国务院专项审批的规定,是基于行政管理作出的规定,违反该规定并不必然导致债权转让合同的无效”。上述认定的核心观点为,债权转让合同违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基于行政管理作出的规定,不属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能认定合同无效。又如最高院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梅州市梅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江南信用社诉罗苑玲储蓄合同纠纷案),人民法院认定“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是对金融机构管理性规定,不是对储蓄机构对外签订、履行储蓄存款合同的效力性规定,不影响储蓄机构在从事民事活动中的行为的效力,不能以储蓄机构违反该项规定为由,确认涉案储蓄合同关于存期的约定无效”。上述认定的核心观点为,针对特定主体的对内管理行为、不涉及公共利益的规定,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总结】
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作出区分,在实务界与学术界均渐成共识。但亦有不同观点,认为区分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并无实义。有学者提出,“效力规范与纯粹管理规范的区分是一记‘马后炮’,其实质不过是对强制规范对合同影响之判断结果的一种描述,并无能力指导法官的预先判断”,“要真正识别出效力规范与纯粹管理规范是离不开实质的利益衡量方法的。如果舍弃了实质的判定,效力规范抑或纯粹管理规范的区分几乎就无法展开。而一旦我们采取了实质的判定标准,效力规范抑或纯粹管理规范的区分也就失去了意义”。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叶阳法官回应,“这一观点虽不无道理,但从司法实践角度,强调将违法作为判定合同无效的标准无疑意义重大。一方面,公共利益本身性质决定了其抽象性和不确定性,难以从实体上界定。如脱离违法的层面而单以利益作为判定合同无效的标准可能导致法官因其个人认知的不同而使得合同无效判决随意化,造成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显著不公。……另一方面,合同无效的本质乃是损害公共利益,而违法则包含了损害公共利益的绝大多数情形。”
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和典型判例可见,合同不因违反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而当然无效,只有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当然无效。应当采取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正反两个标准综合衡量,判断强制性规定构成效力性规定还是管理性规定。
9. 台湾研究民商法的著名学者有哪些
多了去了,去法律书店看看好了
老的有史尚宽、梅仲协、郑玉波
新的有王泽鉴、苏永钦等
10. 国内(包括台湾)商法方面有哪些著名学者或是律师
好像武汉大学的范健不错(名字太有特点了,于是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