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张明楷
㈠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出了吗
张明楷 《刑法学》第五版已经出版了
张明楷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独著《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订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版、2011年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曾独立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参加过联合国预防犯罪委员会科研项目,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重点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
㈡ 谁有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的正版书帮鉴定下我的是不是盗版
看来是专业人士,看得真仔细啊,钦佩!
我也在书店买的一本,对了一下,和你说的情况一样,还有一本电子书,也是一样的。
你说的这几点文字上确实有问题,如果谁能证明是盗版,我愿发提问追加悬赏100分。
㈢ 请问一下大家有哪些刑法著作值得一看(陈兴良,张明楷就算了,纯粹胡说八道)外国刑法也可以。
如果你觉得陈兴良,张明楷的观点不符合你的话,找本高铭暄的书读读。
㈣ 求张明楷的案例
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上网下 刘凤科的160题和配套的录音讲座,刘凤科是张明楷的嫡传子弟,其观点就是张明楷的个人观点,很多没有定论的观点都在这里面有了说法。
可以去 http://hi..com/lxuanfeng我的资料都是在这里免费下的,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效。
PS不要过于追求张明楷的观点,张的观点太新颖,很多不为人所接受,也产生很多争议,一般在这些争议问题,司法考试都回避了。
今年张把三要件列入三大本被马克昌等老学者狠狠的批评了,所以三要件在考试中也不回直接涉及。
㈤ 张明楷 三段论
在大陆法系刑法学界内广泛受到使用。刑法犯罪三阶理论判断犯罪可分为三个步骤: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罪责(有责性)。同时满足构成要件该当性和具备违法性的行为称为不法行为,一行为必须要不法且有罪责才能构成犯罪。
构成要件该当性
构成要件该当性,是指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行为人之行为在客观上符合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客观构成要件,在主观上也符合刑法所规定的主观构成要件(犯罪之故意或过失,中华民国刑法第12条),则可以认定该行为该当构成要件。举例而言,过失致人于死罪之犯罪客观构成要件为致人于死,主观构成要件为过失,则某甲因过失致人于死则符合过失致死罪之构成要件,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参见构成要件)
违法性
具备违法性是指行为人没有阻却违法事由,阻却违法事由是法律赋予行为人因为某些特定原因所为构成要件行为而得以免于构成犯罪的理由,例如正当防卫就是一个阻却违法事由。与构成要件该当性不同之处在于,构成要件该当性是积极检验行为是否为法律所禁止,而违法性则是消极检验行为是否为法律所允许。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必须在法益衡量以及法秩序的违反上面进一步的作检验,包含了所谓的行为无价值(行为不法)以及结果无价值(结果不法)。
罪责
罪责指的是“对于行为人个人决定为违法行为的非难,并且决定予以刑罚制裁”。罪责最重要的意涵是,对于行为人人格的尊重,因此如果行为人没有能力作其他的合法行为,那么他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刑罚。所以如果行为人因为年龄,精神状态导致价值判断有问题,没有办法为合法行为,我们认为他不具备罪责;如果行为人个案中不可避免的价值判断出了差错,我们也认为没有罪责,这就是以下罪责能力和不法意识的问题。 不法意识和不法意图不同,后者是构成要件该当性要判断的对象。
㈥ 刑法学研究是陈兴良还是张明楷最强
显然是张明楷更高一筹,陈兴良是中国刑法学泰斗高暄铭的高足,之前的学派还是版属于高派,权如果没有张明楷,陈兴良应该算是年轻一代最出色的了。
但偏偏出了个张明楷,而张明楷一出来就不同凡响,根本不买高暄铭、马克昌这些泰斗的帐,直接把高、马来赖以成名的四要件理论颠覆。话说,这个四要件,的确很扯淡,都什么年代了,还死守苏俄的刑法理论体系,输了也活该。虽然高马出动很多弟子来围攻张明楷,但这些虾兵蟹将,根本不是张明楷一个级别的,攻击的越狠,破绽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的刑法书,可以分成两种:一张明楷著,另一是其它人编著的刑法学书。随着中国的改革,中国的刑法肯定早晚都要全面采用张明楷的理论。这几年,陈兴良也逐步转向张明楷学派。
张明楷的刑法理论,奠定中国新刑法体系,未来二十年内,都不可能有人超过张明楷。
㈦ 张明楷刑法学思想!
张明楷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承继并发展了德国和日本的三阶层理论
德日三阶层:构内成要件符合性、容违法性、有责性。
张老师的两要素说把犯罪构成分为客观违法构成要件和主观有责构成要件。认为一个行为若构成犯罪必须同时符合且直须同时符合这两个要素。而且不同于前苏联和我过现有的并列体系,张老师认为违法和有责是递进的,先判断违法,成立后再判断有责。
㈧ 张明楷在我国刑法学中的地位如何
众所之知,当代抄中国刑法学界,张明楷教授的学术地位已经相当巩固。
毫无疑问,张明楷教授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者。在我的书架上,摆放着张明楷教授的如下书籍:刑法格言的展开,未遂犯论,外国刑法学,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刑法原理。不难发现,张明楷教授的书籍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书籍大多以专著为主,几乎没有与他人合著或充当书籍的主编;二是书籍大多坚持连续的学术观点,不存在矛盾和含糊之处,如张教授在其著作中,始终坚持的便是结果无价值论;三是对所谓学术权威,坚持以理服人的学术态度,既不妄自菲薄,无原则地逢迎,更不会无原则地反对。在我看来,正是上述学术态度,使得张明楷坚持的一系列学术观点逐渐为理论与实务界所接受。
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却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学术体系,最为关键的是,大多数学者甚至缺少必要的学术专著以阐释其自认为科学合理的学术观点。换句话说,在目前的刑法学界,很可能只有张明楷教授一人通过其各种学术专著,持之以恒地将其坚持的学术观点展现给读者。
㈨ 看完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刑法水平能有怎样的提高
每个人在读书后获得的领悟并不完全相同,有些人可能过目不忘,看望获益匪浅,有些人可能走马观花,看完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