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逻辑
『壹』 司法三段论和普通形式逻辑三段论的区别
逻辑三段论的推理模式
在逻辑学领域,三段论最基本的含义是指直言三专段论,由包含一个共同属项的两个直言命题出发得到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的演绎推理。如,MAP∧SAM→
SAP。当然,由于中项位置的不同,以及大小前提质
和量的差异,直言三段论还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推理模式;形如(A→B)∧(B→C)→(A→C)的推理,即假言三段论,也是三段论推理的一个表现形式
司法三段论所涵盖的推理模式
司法三段论虽然名曰“三段论”,但事实上,由法律条文、案件事实得出判决结论的司法实践过程,所应用的推理模式却是多种多样的,远非逻辑三段论所能涵盖。主要表现在:
①由于案件事实情况和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的不同,司法三段论常常要应用不同类型的推理,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推理模式,包括简单命题推理(如直言三段论推理)、复合命题推理(如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等值推理、二难推理)以及规范推理等等。
②即便是针对同一案件,也仍然可能需要应用
多种不同的推理模式,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贰』 判决推理结构的正确性
判决书的制作,在实质上应当具备逻辑性和公正性的特点。
逻辑性司法裁判要辨别是非曲直,要解决互相对立的诉讼争议,要对案件事实予以揭示和证明,就必须使用一定的逻辑形式。司法过程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过程,逻辑是司法实践的基本工具。司法判决使用的是三段论式的逻辑形式。早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司法判决中,这种逻辑形式就已经开始运用。司法判决的逻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判决书的结构是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关系。判决书除首部和尾部外,可概括划分为认定事实、法律理由、判决主文三大部分,三部分之间是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关系。即认定事实是小前提,法律理由是大前提,判决主文是结论。如果认定的事实不清,所依据的证据不足,则是小前提不成立;如果适用法律不当,则是大前提不成立。小前提或大前提的不成立,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即推导出错误的判决结果。其二是指在认定事实和确定责任时,通常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证明。其操作方法与前述相同,即法官在具体的案件中要以法律的相关条文作为三段论的大前提,将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从而推导出一个司法结论。在判例法国家,法官在进行这种演绎推理之前需要先进行一番归纳推理,即先要搜集上级法院或本院从前的有关判决,从这些司法先例中归纳出一个一般原则,再以演绎之法将此一般原则应用于具体案件中。
『叁』 司法推定中的逻辑关系有哪些
司法推定中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关系、逻辑链条、排除法、假设推理。
1、因果关系:司法推定中,常常需要判断某一事件或行为与另一事件或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据分析来确定。
2、逻辑链条:司法推定需要建立一系列逻辑链条,将不同的证据和事实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些逻辑链条需要符合逻辑规则和推理规则,以确保推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推论过程:这是连接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的桥梁,是运用逻辑推理、经验法则和法律规定等因素,从基础事实推断出推定事实的过程。推论过程需要遵循逻辑规则和法律规定,确保推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4、推论结果:这是司法推定的最终结论,是根据推定过程推断出的案件事实。推论结果需要符合逻辑规则和法律规定,确保推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推论结果需要确保合理性和合法性,为案件的公正处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肆』 司法三段论和普通形式逻辑的区别
1、司法三段论仅只复是普通逻辑制思维形式中三段论推理的一种运用,在普通形式逻辑中,除了三段论推理之外,还包含概念、命题、推理等更多的逻辑形式。即使是推理形式,除了三段论之外,还包含直接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二难推理等等。
2、司法三段论是普通形式逻辑三段论在司法中的应用,但普通逻辑三段论的形式更多,有四个格,24个有效式(其中5个弱式),而司法三段论往往只运用第一格,所以普通逻辑中三段论的第一格也叫作“审判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