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新民法姓名

新民法姓名

发布时间: 2022-02-20 06:46:39

民法总则是怎样规定公民的姓名权的

您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回会第五次会答议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没有关于“姓名该姓”的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三、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法律解释”,规定“ 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等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❷ 新民法6岁儿童可以随意改姓吗

可以,只需监护人同意,并代为办理即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二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所以六岁儿童改性需监护人同意并且代为办理改姓事宜。

(2)新民法姓名扩展阅读:

公民超过十八岁后可以自行更改姓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新版改名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专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属

  2. 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3. 修订之后就一直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❹ 民法典关于姓名变更的规定

法律分析:姓名是自然人的外在标志,是将其与他人进行区分的关键,因此,姓名权是重要的标表性人格权。自然人依法享有姓名权,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❺ 为何新民法典已经出来了,普宁还不能改名字

选现在不能改名字了的,改名字要报批省公安机关很麻烦的,一般人不会办理的

❻ 民法典姓名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姓名权的法律规定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六条
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千零一十七条
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❼ 民法典改名字最新规定是什么

1、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申请修改姓名被拒绝,或者限制姓名所引用的文字,从法理上来说,都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公民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的姓名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一条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公民应当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
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请换领、换发或者补领新证。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居民身份证的机读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

❽ 民法,身份证姓名被人知道了要紧吗

身份证姓名被人知道了,不要紧,同名的人多了,只要不从事非法活动;
公民享有姓名权,他人不得盗用、假冒,否则要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第一百二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❾ 新民法典改名会容易吗

新民法典实施后,改名仍然与以前一样,不存在容易很难的问题。
《民法典内》第一千零一十六条 自然人决定容、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