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79条第二款
Ⅰ 新刑法79条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Ⅱ 1979刑法第59条第2款是什么
1979刑法第59条第2款内容;“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版如果根据案件的具权体情况,判处法定刑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引用法条;
《刑法》第五十九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果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处法定刑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Ⅲ 我国的79刑法中第79条类推制度是什么
1979年制定刑法时,由于类推制度,致使人们对我国刑法是否施回行的是罪刑法定原则颇有答争议,形成了“基本上的罪刑法定原则”,即以罪刑法定为基础,以类推为补充的原则。
直到1997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刑事立法的不断完善,我国新刑法取消了类推制度,在刑法典中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三大原则之一明确加以规定。
(3)刑法第79条第二款扩展阅读:
犯罪这种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社会危害性,也就是犯罪行为对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具有的危害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讲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是指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犯罪的本质就在于它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了社会主义社会。
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我们的法律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也不会对它进行刑罚处罚。某种行为虽然有一点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也不认为是犯罪。
Ⅳ 刑事诉讼法七十九条第二款解除取保影响后代吗
根据刑诉法七十九条第二款解除取保候审,如果没经法院审判做出有罪判决,我认为是不会影响后代的,因为最终没有对嫌疑人做出任何有罪判决。
Ⅳ 刑事诉讼法第79条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2款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
第一款: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二款: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6)刑法第79条第二款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条文注释:
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的不同表现,决定着对他们的处理结果。
对缓刑犯的处理结果共分三种情况:
(1)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发现的罪或者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刑法》对新犯的罪和新发现的罪没有特别要求,应当理解为无论新犯的罪和新发现的罪是什么性质的犯罪,也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罪轻还是罪重,都应当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来处理。
(2)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3)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上述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予以公开宣告。
Ⅶ 刑法第七十九条是什么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减刑程序」
Ⅷ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是什么意思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你确定是这条?
Ⅸ 如何理解刑诉法第79条第二款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二款说明了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会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会及时解除其强制性措施,也会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9)刑法第79条第二款扩展阅读
第七十七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Ⅹ 根据刑法第七十九条第二款解除监视居住之后还会有事情吗
解除监视居住之后,你就是一个可以自由活动之人,但你还有义务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