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撤诉

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撤诉

发布时间: 2025-05-04 11:25:26

⑴ 撤诉对被告意味着什么

撤诉对被告意味着:
1、原告撤诉,只是说明这一诉讼行为的终结。不涉及到其它权利、义务的变更;
2、原告不再向被告主张权利,被告也不用再进行应诉;
3、双方的纠纷仍未解决,原告有可能另外再行起诉被告;
4、如果是原告上诉以后又撤诉,那么,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按照一审判决结果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法院撤诉流程如下:
1、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2、法院对原告撤诉请求作出是否同意的裁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撒诉,案件审理终结;
3、申请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
申请撤诉的条件具体如下: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
3、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
4、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开庭审理,原告申请,法院可能会同意,并不需要征求被告是否同意。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被告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如果已经开完庭,原告申请撤诉,法院会征求被告的意见,被告可以不同意原告撤诉,法院会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⑵ 法院起诉撤诉怎么处理

法院起诉撤诉的处理是,只要法院受理了撤诉的请求,那么法院就会作出撤诉的裁定;对于撤诉需要在法院受理之后,案件宣判之后进行实施,以书面的形式和口头的形式都是可以办理的。

一、法院起诉撤诉怎么处理?

申请撤诉后法院需要做出撤诉裁定。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

二、撤诉的的流程及有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申请撤诉是法律赋予原告专有的诉讼权利,但原告申请撤诉,必须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才能最终实现,这是因为人民法院需要审查原告的申请撤诉是不是真的出于自愿,是否屈服于外在压力,以及撤诉会不会对公共利益或他人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以裁定的方式作出,并且不能上诉。

申请撤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人民法院才能批准: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撒诉,案件审理终结;申请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不论是否准许撤诉,都必须以裁定的方式告知当事人。

综合上面所说的,撤诉是属于原告所实施的权利,但对于此权利也要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实施,只要法院受理了此请求,就可以做出撤诉的决定,对于被告来说也不会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所以,不同的情形就会作出不同的处理。

法官让原告撤诉的猫腻

因为是否撤诉是原告的权利,法官要求原告撤诉是不合理的,可以不理会。只要是法院已立案受理,撤诉只能是依原告的申请进行,承办法官无权要求原告撤诉,剥夺当事人诉权。是否取消撤诉取决于当事人。
一、法官为什么劝原告撤诉?
1、只要是法院已立案受理,撤诉只能是依原告的申请进行,承办法官无权要求原告撤诉,剥夺当事人诉权。
2、但对问题也要辩证的看待。有时法官认为撤诉后寻求其他渠道解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对此法官也只能用“劝”而不是‘要求’。
二、民事诉讼为什么法官总要求调解?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又称法院调解,是指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自愿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
三、原告撤诉的后果?
1、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按撤诉处理的情况为:
1)原告或上诉人未按期交纳诉讼费用。
2)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3)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4)原告应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交纳,或申请缓、减、免未获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按撤诉处理。
5)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诉处理。
6)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诉处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诉处理。
首先法官违反了民事调解原则,应当要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其次,调解自愿原则,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调解,则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是否撤诉还是在于自己,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洞激岩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热点内容
人民警察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5-05-04 15:22:59 浏览:502
上海市劳动法2018医疗期 发布:2025-05-04 15:20:00 浏览:907
代签文件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4 15:17:38 浏览:598
依法治国人民 发布:2025-05-04 15:17:27 浏览:205
永居条例中国 发布:2025-05-04 15:13:07 浏览:402
司法公正公平 发布:2025-05-04 15:06:29 浏览:395
新劳动法急辞工 发布:2025-05-04 15:06:21 浏览:892
执行裁定书笔误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4 15:05:04 浏览:218
法律顾问进社区报道 发布:2025-05-04 14:50:47 浏览:298
公民道德歌深圳 发布:2025-05-04 14:50:29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