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伪造公章
A. 刑法中关于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在《刑法》第280条第2款中,对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明确要求必须立案。这意味着,只要有人实施了伪造这些组织印章的行为,就构成犯罪,必须予以立案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伪造印章罪属于行为犯,其立案标准相对较低。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行为,不论是否造成实际危害,都应予以立案。这种规定是为了确保打击伪造印章行为的力度,避免因行为未造成实际损害而难以立案的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公正公平。同时,对于伪造印章的行为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处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此外,伪造印章不仅会对相关组织的信誉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纠纷,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打击。
总的来说,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就必须立即立案,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B. 伪造公章派出所一般怎么处理
违法行为,如果被发现,将受到派出所的严肃处理。通常情况下,派出所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取证,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打击。
一、立案调查
一旦发现有伪造公章的嫌疑,派出所会立即立案调查。他们会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伪造公章的样本、伪造者的身份信息等,以便查明事实真相。
二、传唤询问
在调查过程中,派出所会传唤涉嫌伪造公章的人员进行询问。询问过程中,涉嫌人员需如实陈述相关情况,派出所会记录询问笔录作为证据。
三、采取强制措施
如果涉嫌伪造公章的人员拒不配合调查或企图逃避法律责任,派出所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等,以确保案件的顺利侦办。
四、移送起诉
在调查取证完毕后,派出所会将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对涉嫌伪造公章的人员提起公诉。
五、依法判决
如果涉嫌伪造公章的人员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将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判决结果可能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
综上所述:
伪造公章是一种违法行为,派出所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取证,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打击。涉嫌伪造公章的人员需配合调查,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规定: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