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可以是
『壹』 刑法处罚中的“可以免除处罚”和“应当免除处罚”的区别
我们国家的法律在法条中大部分是以法律规则形式出现的,“应当”与“可以”实际上就是回法理上答的强制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在刑法与行政法上的“应当”与“可以”是最多的。其中又以刑法最为突出。
在法律用语中,“应当”的效力比“可以”高。
所谓“应当”,是法定的必须如此,如果不如此就是违法,行为效力会受到影响。
所谓“可以”,是授权性的规定,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有权”。 其实法律这样规定赋予了法官在量刑上自由裁量权,法官在量刑时,要考虑到具体案件的构成要件、社会危害程度、手段、目的、社会影响等等。 因此,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当怎么样,那么法官在具体操作中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常识进行适当的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的。
『贰』 刑法中的“应当”和“可以”的区别
可以和应当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凡是刑法中规定“应当”的都是法定量刑情节,而规定“可以”的则是酌定量刑情节。
对了~~我在学习刑法的时候,会运用到一些口诀 ,我觉得相当管用哦,先介绍几个给你看看
比如说:
——应当从轻活或减轻,可惜你我不年轻。(这个是针对不满18岁的未成年的,而且是法定量刑情节,只要是不满18周岁,在量刑的时候就必须从轻或者减轻)
——可以从轻或减轻,教唆不成、未遂心。(此两种情况都是酌定量刑情节,也就是说在法官量刑时可以运用也可以不用。其中“教唆不成”指的是被教唆之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时,对教唆犯的处罚原则,“未遂心”则是犯罪未完成形态中未遂犯的处罚)
还有
——应当从、减或免除,只有从犯享此福。
—— 可以从、减或免除,盲聋哑人、预备族。
『叁』 对刑法中的“应当、可以”的解释,属于刑法解释中的纹理解释吗
1、刑法中的“应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必须、一定要的意思,刑法中的“可以版”才是有选择性的意思,例权如:刑法第16条第一款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当中的“应当”就是必须、一定要的意思,也就是说满16周岁的人触犯刑律的必须、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又如第19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当中的“可以”是有选择性的意思,即当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时法官可以适用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可以不适用。
2、这个解释属于文理解释。实务界通常将“应当”一词和“可以”对应理解,即“应当”等同于“必须”,“可以”等同于“可选择”。
『肆』 刑法中的可以和应当的区别
法律"可以"与"应当"的区别
一、“可以”与“应当”
我们国家的法律在法条中大部分是以法律规则形式出现的,“应当”与“可以”实际上就是法理上的强制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在刑法与行政法上的“应当”与“可以”是最多的。其中又以刑法最为突出。刑法大篇幅的法条规定了应当如何,可以如何。分布在总则与分则中。
如以下法律条文: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在法律用语中,“应当”的效力比“可以”高。所谓“应当”,是法定的必须如此,如果不如此就是违法,行为效力会受到影响。所谓“可以”,是授权性的规定,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有权”。
上述法条,简而言之,就是说在未成年犯罪进行量刑时,首先要考虑的情节就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也就是必须先在法定量刑情节中考虑从轻发落。而聋盲哑的人,因为是身体上残疾的,对其在量刑上进行适当的照顾,但是这个照顾要视具体情况和实际案件考虑的,因此规定了可以。也就是说不是一定要进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其刑罚的。
其实法律这样规定赋予了法官在量刑上自由裁量权,法官在量刑时,要考虑到具体案件的构成要件、社会危害程度、手段、目的、社会影响等等。
『伍』 刑法中的"可以"和"应当"怎样区别
这个问题来很简单的。可以自和应当在刑罚中处罚的很容易区分。一般来说故意犯罪会判可以,过失的话应当了。比如说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陆』 中国的刑法都可以做出哪些处罚
法律分析: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柒』 刑法中的"应当"与"可以"怎么区别啊
1、法律权利不同。法律中“应当”规定的是法律主体的义务,如果违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可以”表述的是法律主体的权利,是否作出一定的法律行为,由法律主体自主决定,不论其最终选择的是允许范围内的何种行为,都将得到法律的认可、保护。从这点来看,“应当”和“可以”的比较类似于义务和权利的关系,应当即必须,可以则有选择的余地,例如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即在量刑的时候,必须从轻或减轻,如果没有从轻或减轻,则要承担法律后果;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意思则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也可以不从轻、不减轻、不免除。
2、法律形式不同。应当和可以在法条中大部分是以法律规则形式出现的,应当即为命令性规则,可以则是授权性规则,发生的效力和我们在第一条中所说的一样。
3、法律效力不同。应当的效力比可以高。所谓应当,是法定的必须如此,如果不如此就是违法,行为效力会受到影响。所谓可以,是授权性的规定,即有权做出,而做出或者不做出则要基于行为人自身的意思表示。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法官在适用此款时,如果没有给犯罪的未成年人从轻或减轻,则做出的判决效力会受到影响。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法官在适用本条时,如果没有给又聋又哑的人从轻、减轻或免除,则不会对判决的效力有任何影响。
说完了两者的区别,咱们也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刑法中有哪些是应当的情形:
应当从轻或减轻,老翁过失未成年;应当减轻或免除,中止过当胁从犯;
应当从、减或免除,只有从犯享此福;应当从重有两种,累犯教唆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