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居住权民法典

居住权民法典

发布时间: 2025-05-16 07:32:17

1. 民法典居住权是否可以继承

居住权作为民法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保障居住需求而设立的用益物权,但其并非遗产继承的范畴。当所有权人和居住权人通过书面合同约定居住权时,该权利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在其人住宅上享有占有和使用权利,以满足居住需要。合同中应明确包含居住权人的姓名或名称、住宅位置、居住条件、期限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第三百六十七条进一步规定,设立居住权需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基本当事人信息、住宅位置、居住条件、期限等条款。

第三百六十八条明确指出,居住权为无偿设立,除非双方另有约定。设立居住权后,需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登记完成时居住权即生效。根据第三百六十九条,居住权不具有转让和继承的属性。设立居住权的住宅原则上不允许出租,除非双方另有约定。

居住权的期限届满或居住权人去世时,居住权自动终止。居住权终止后,应立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2. 民法典居住权和使用权的区别

法律分析: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对他人所有房屋的全部或部分所享有地占有、使用的权利。 居住权设定的目的在于将房屋所有权在居住权人和所有人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既可以实现特定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也可以灵活地满足当事人的其他住房需求。而使用权则是日常租赁关系中获得的对房屋的使用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四)居住权期限;(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热点内容
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发布:2025-08-16 03:04:35 浏览:888
劳动法职工奖惩 发布:2025-08-16 02:49:38 浏览:285
道德经门事件 发布:2025-08-16 02:43:25 浏览:737
强力金融法学 发布:2025-08-16 02:34:22 浏览:852
导火新闻线行政法知识 发布:2025-08-16 02:28:41 浏览:346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经济法 发布:2025-08-16 02:14:36 浏览:456
合同法中的明显不合理低价 发布:2025-08-16 01:57:10 浏览:431
海港区法院 发布:2025-08-16 01:56:15 浏览: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发布:2025-08-16 01:54:05 浏览:572
单位法律知识考试简报 发布:2025-08-16 01:53:56 浏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