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专场考试
㈠ 事业单位考试中关于债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在事业单位考试当中,有关债的发生原因的考查是比较常见的。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中等。这部分知识通常会以案例型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需要深刻理解并记忆。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债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那么,关于这一内容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呢?让我们通过以下几道题目来检验一下你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
【题目展示】(单选)独生子甲常年外出打工,孤身一人在家的甲母突发疾病住院,邻居乙将甲母送到医院,并垫付了住院费。乙与甲之间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
A.合同之债
B.不当得利之债
C.无因管理之债
D.侵权行为之债
【答案】C。解析:债,是指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债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侵权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自愿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本题中,邻居乙将甲母送到医院,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且是为了甲母的生命安全,自愿管理的行为,该种情形属于无因管理。故本题答案为C。
【题目展示】(单选)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情形是:
A.某超市对于进入超市顾客的皮包进行保管
B.在加工合同中,承揽人管理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
C.甲拾得乙丢失的牛,在寻找失主的同时对该牛所进行的管理
D.买方无正当理由拒收卖方交付的货物,卖方对该货物进行管理
【答案】C。解析:A选项中,超市对顾客的皮包进行保管,属于保管合同,有约定的义务,不属于无因管理行为。B选项中,承揽人管理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是基于加工合同附随的义务,也不属于无因管理行为。C选项中,甲拾得乙丢失的牛并寻找失主,在此期间的管理行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D选项中,按照买卖合同一般规则,货物交付买方之前所有权仍然属于卖方,因此卖方对买方无正当理由拒收卖方交付的货物进行管理的行为,不属于管理他人事务。故本题答案为C。
日照中公教育
㈡ 民法总则的通过对2017年司法考试有什么影响
您好,民法总则的通过对2017年司法考试肯定有影响,每年新通过的法律,当年的司法考试都会考。民法总则的通过,2017年司法考试变化考点,主要有以下十二个:
变化考点1
自然人出生、死亡时间按照以下顺序认定:“出生证明记载→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其他证明”,改变了《民通意见》规定的“户籍证明记载→出生证明记载→其他证明”的顺序。
变化考点2
第16条:胎儿在涉及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方面,视为具有权利能力,但其分娩时为死体的除外。
该规定将对胎儿利益保护的范围从《继承法意见》第45条确立的遗产“特留份”制度扩大到“接受赠与”。
变化考点3
自然人限制行为能力的年龄起点从《民法通则》中的10周岁改为8周岁。
如果不明白为什么如此修改,不妨走访幼儿园和小朋友侃侃,就明白其合理性。
变化考点4:监护制度
(1)取消“有关组织指定前置”,有关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2)增加规定“临时监护人”。
(3)增加“未成年人父母遗嘱指定监护人”制度。
(4)增加“意定监护”,即完全行为能力人“未雨绸缪”,与相关主体事先协商确定自己日后的监护人。
(5)规定“父母、子女、配偶”的监护人资格与“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义务分离,即被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继续履行相关义务。
变化考点5: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1)确立财产代管人“轻过失免责”规则。
(2)被宣告死亡人死亡时间的认定:一般情形为“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特殊情形为“意外事件发生之日”。
(3)规定撤销死亡宣告后婚姻关系自行恢复的例外情形:配偶申明不愿自行恢复。
变化考点6: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去“合法性”
《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于是存在“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实质区分。《民法总则》果断去掉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评价,即只要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行为,都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变化考点7
(1)不再区分单方行为与合同行为。只要行为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在满足其他有效要件的前提下,均有效;而超出行为能力范围实施的行为,均效力待定。
(2)该规定结束了旧法时代对“单方行为”与“合同行为”效力区别评价的局面(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单方行为一律无效,合同行为或有效或效力待定)
变化考点8: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民法通则》中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采取一刀切的规范模式:主观标准1年。
《民法总则》将其分为三种情形:
(1)欺诈、显失公平——主观标准1年;
(2)胁迫——胁迫行为结束之日起1年;
(3)重大误解——主观标准3个月。
此外,上述三种情形均受最长除斥期间5年(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算)的限制。
变化考点9:无行为能力人不能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规定改变了《民通意见》确立的“无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接受奖励、报酬、赠与等纯获利益的民事行为有效”规则。这就意味着,无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变化考点10:新增“虚假的意思表示”效力规则
(1)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效
(2)被(虚假行为)隐藏的法律行为——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处理,也即可能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关键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变化考点11: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效力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效力规则——效力待定,而不是无效。
变化考点12:职务代理
(1)执行单位(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以单位名义从事的法律行为,对单位发生效力。
(2)单位对工作人员职权的内部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职务代理的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一般采取概括授权方式。根据该规定,工作人员只要是执行工作任务对外实施法律行为,即便没有详细具体授权,或者超越内部授权限制,也构成有权代理,由单位承担行为后果。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㈢ 事业单位考试会不会考民法总则的内容
1、事业单位考试每个省份的考试大纲是有所区别的,考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另外,报考内岗位的不同,容考试内容或许也有所不同,考生要根据自己报考的情况选择对应的考试资料。
2、是否会考到民法总则的内容,建议考生可以做一些复习,事业单位考察内容比较广泛,多复习一些知识点,避免考到时回答不上。
㈣ 姘戞硶鑰冭瘯鑰冧粈涔
姘戞硶鑰冭瘯鑰冧粈涔堜粙缁嶅備笅锛
6銆佷镜鏉冩硶锛氬綊璐e師鍒欍佸氫汉渚垫潈銆佽禂鍋挎崯澶(鍚绮剧炴崯瀹宠禂鍋)銆佺壒娈婁富浣撶殑渚垫潈璐d换銆侀ゲ鍏诲姩鐗╄嚧瀹炽佺墿浠惰嚧瀹崇瓑锛
鍏朵腑鐗╂潈娉曚笌鍚堝悓娉曟渶涓洪噸瑕侊紝闇瑕佸叏闈㈡帉鎻★紝鑰屽氬Щ娉曚笌缁ф壙娉曞垎鍊煎崰姣旇緝浣庯紝涓嶇敤鑰楄垂澶澶氭椂闂寸簿鍔涖
㈤ 司法考试民法考哪些重点
民法历来是司法考试中的所占分值最多的科目,2007年司法考试中民法就占到了97分之多专,故有“属得民法者得天下”的说法。民法内容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全面理解并融会贯通。司法考试考查的比较全面,但还是有重点可循,而且这些重点在历年的考试中反复考查。
民法总则部分,主要集中在意思表示、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诉讼时效、代理、特殊侵权等重点内容。物权法的重点主要包括物权变动、物权的效力、共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合同法中,重点是要约规则、缔约过失责任、合同的效力、买卖合同和赠与合同等。婚姻法主要集中在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承担,继承法集中在遗产的分配这一重要考点上。知识产权法在14分左右,《著作权法》是重心,试题难度也最大。当前的知识产权法命题越来越集中于侵权行为的认定。《著作权法》还易于考核权利主体、合理使用和权利内容。《专利法》易于考核专利的新颖性,《商标法》易于考核商标的构成条件。由于知识产权法愈来愈侧重理论考查,试题几乎都是拟制的案例,考生仅仅靠复习法条是绝对行不通的。建议在全面了解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教材或接受培训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