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壹』 湖北高院长李静去向
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1月29日选举李静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2019年1月4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静调任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
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任命李静为天津高院副院长,决定李静为天津高院代理院长,决定接受高憬宏提出的辞去天津高院院长职务的请求。
李静现年55岁(1963年4月生),山东乳山人,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业硕士。李静2009年前一直任职山东,历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委副秘书长、济南中院院长、山东高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1月接替63岁的郑少三,升任湖北高院院长至今。
李静是目前全国高院仅有的四位女性一把手之一,另外三位是重庆高院院长杨临萍、江西高院院长葛晓燕、新疆高院院长巴哈尔古丽·赛买提。
(1)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扩展阅读:
李静简历
李静,女,汉族,1963年4月生,山东乳山人。1983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
1979年至1983年在华东政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大学学习。1983年在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
1990年任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业大分部副主任、审判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处级审判员。1995年任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副区长。1999年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
2001年任山东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机关党委书记。2004年任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党组书记。2005年任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2009年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2013年1月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同月当选为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贰』 李少平任职简历
李少平的早期职业生涯始于1975年4月,他在山西省长子县担任插队知青。此后,他在1977年10月成为山西省高平县丝织厂子弟校的中学教师,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982年7月,他进入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担任法律系的教师,继续深化他的法学知识和教学经验。
1987年8月,李少平转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干部,逐步晋升职务。1988年1月,他被任命为副处级审判员,1990年11月担任研究室副主任。在此期间,他于1991年8月至1993年3月在凉山自治州会东县挂职任副书记,积累了地方工作经验。1993年3月,他晋升为正处级审判员,并于同年8月担任第一刑事审判庭庭长。
1995年12月,李少平成为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职务进一步提升。2000年11月,他转任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2年1月,他晋升为副检察长(正厅级),并同时担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书记。2003年1月,他正式担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并当选为省十届人大代表,同时兼任四川省委政法委委员。
2007年12月,李少平的职务再次变动,成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书记。2008年1月,他成功当选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同时荣获二级大法官头衔,成为第十五届天津市人大代表。在2013年1月31日的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他再次当选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2)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扩展阅读
男,1956年10月出生,汉族,山西武乡人,1975年4月参加工作,197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教授,现任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叁』 董启强的简介
(1918—2005年12月8日)解放军开国少将。
四川省巴县(今重庆巴南区)人。1933年1月28日在北平读高中一年级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回四川,1933年冬在眉山郭勋祺部的军士教导队学军事三个月。一九三四年夏与胞兄董启文一起进入南京军政部学兵总队化学兵队当学兵,与进步青年组成读书社。一九三五年初,与早在1933年2月进入化学兵队的中共浙南委员会委员担负地下兵运任务的陈阜(解放后任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取得联系,从而接受中共浙南委员会的领导。1936年5月,董启文、傅任波(即傅狂波)、张炽昌、王太然、陈坚、黄文、张登义和董启强等8名学兵队青年开小差前往上海。董启强等4人被上海的党组织直接派往陕北保安县投奔革命;王太然、傅任波、张炽昌、董启文等四人去浙南平阳瑞安边参加红军游击队。
董启强到陕北后在少共中央工作。1936年11月,董启强进入红军大学学习,后转入抗大一期三总队二队学习。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国工农红军援西军教导团政治教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冀南抗日东进纵队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冀南军区教导队政治教导员,干部轮训队政治处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部长,新七旅暨冀南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日军合围冀南第6军分区,军分区政委因病调回延安,司令员和副司令员在作战中牺牲。董启强在突围中,头部、胸部和腕部受伤,伤未痊愈就赶回部队,此时军分区参谋长被俘,军分区领导仅剩董启强一人带领部队坚持斗争。1944年,他调到冀鲁豫军区太行后梯队参加整风。1945年,他回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初期,董启强任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参谋长。1947年,他调入主力部队任2纵4旅12团副政委。1947年12月底历任养病。1948年2月至6月在二纵队党校学习。1948年6月15日任中野第二纵队政治部宣教部部长。渡江战役前调野战军准备筹建军政大学。渡江后被派往浙江金华英士大学任军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二野军大三分校一总队政委、川东军区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第六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干部学校教育长、第二副校长;解放军长沙第一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政治工作教材编委会副主任;1957年1月,董启强任通讯兵电子科学研究院副政委。1957年以通讯兵电子科学研究院为基础,组建成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他先后担任副政委(实际主持二分院党政工作)、政委,该院负责“东风1号”地地导弹研制工作。1965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董启强任七机部二院党委书记。文革时受到迫害。1973年重新工作任七机部第二研究院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3年11月因二院在湖南的三线工程068基地下马问题被批判、遭迫害关押。1979年1月20日被任命为国防科技大学副政治委员,分工领导我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银河机。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红星功勋荣誉章。 以副兵团职离休,在总装备部第九干休所休息。
『肆』 高憬宏的个人简历
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后又攻读吉林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85年8月进入最高人民法院,曾任研究室刑事处副处长、副局级审判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秘书。
1998年11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小组成员。
2005年7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
2006年6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兼任全国打黑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打黑办主任,
2010年2月起,任国家法官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2012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 。
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免去高憬宏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
2013年11月6日,天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任命高憬宏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决定高憬宏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
2014年1月当选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伍』 高憬宏的介绍
高憬宏,男,汉族,1959年8月出生,辽宁凌源人,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二级大法官。2014年1月当选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