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战争

刑法战争

发布时间: 2025-07-18 23:10:04

① 战争罪的概念是什么

战争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敌对国家,违反国际社会中一般公认的关于武装冲突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行为。国际刑法中战争犯罪的一种。

战争罪并不是不加区别地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禁止武装冲突中的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的不人道行为。

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在非常状态和武装冲突中保护妇女儿童宣言》,这些文件规定了战争罪的表现形式。

如故意杀害战俘和伤病人员,对他们施加酷刑和折磨等不人道待遇,强迫战俘参战或反对其本国,扣押平民,破坏无军事价值的民用建筑、历史文物或宗教古迹,拒不给予应受保护的战俘和平民以公平的审理,将本国国民送往占领国长期定居,对妇女儿童施加暴行、监禁、拷打、射杀、集体拘捕、集体惩罚,毁坏住房,强迫迁移等等。凡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即为战争罪。

罪名的应用:

战争罪颁布一个世纪以来,多名国家及政界领袖被判决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成为一种政治工具。被判决的这些人中有最为臭名昭著的人物,也有的成为其牺牲品。

2002年7月1日,根据条约设立于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创立,用于起诉该日期及之后犯下的战争罪。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和以色列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对国际刑事法院进行了批评。但美国仍担任该法院的观察员。《罗马规约》第12条规定:如果非缔约国公民因在缔约国领土上犯下的罪行而被起诉,法院对他们也具有管辖权。

② 战争罪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未对战争罪进行规定,国际公约对战争罪的判罚做出了一定规定,可能判处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罚金等。

法律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七十七条 (一) 除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外,对于被判实施本规约第五条所述某项犯罪的人,本法院可以判处下列刑罚之一:1. 有期徒刑,最高刑期不能超过三十年;或2. 无期徒刑,以犯罪极为严重和被定罪人的个人情况而证明有此必要的情形为限。(二) 除监禁外,本法院还可以命令:1. 处以罚金,处罚标准由《程序和证据规则》规定;2. 没收直接或间接通过该犯罪行为得到的收益、财产和资产,但不妨害善意第三方的权利。

③ 战争中杀人是否有罪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是会受到刑法的处罚的,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被宣判死刑的。除了杀害行为会受到处罚外,虐待的行为也会受到处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下:

《刑法》

第四百四十六条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四百四十三条 虐待部属罪

滥用职权,虐待部属,情节恶劣,致人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死亡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四百四十八条 虐待俘虏罪

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刑法战争扩展阅读:

但考虑到战时的特殊性,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刑法》

第四百五十一条 战时的概念

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 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第四百四十九条 战时缓刑

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④ 什么是战犯,战争犯罪属于什么性质

法律分析:战犯指在战争中从事违犯战争法规和惯例行为的实施者, 主要包括领导者、 组织者、 教唆者、共谋者等。战争犯罪是破坏世界和平,危害人类安全的犯罪,属于国际性罪行。我国刑法未规定相关罪名,但规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条 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

⑤ 战争罪怎么判刑

反人类罪就是战争罪。
1、反人类罪也被称作反人道罪或危害人类罪,是一种能让整个国际社会都密切关注的重大国际性犯罪。
2、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在签署“对土耳其和约”时首次提出反人类罪这一法律概念。但最早确立这一罪行的国际文件则是《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第6条规定:“反人类罪即在战前或战时,对平民施行谋杀、灭绝、奴役、放逐及其他任何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的、种族的或宗教的理由,而为执行或有关本法庭管辖权之任何犯罪而作出的迫害行为,至于其是否违反犯罪地法律则在所不问。”在该文件中,反人类罪与破坏和平罪及战争罪一起被确定为战争罪的三大罪行。一、《治安管理处罚》第四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二、《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情节轻的,构成民事侵权。
《民通意见》第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5)刑法战争扩展阅读
语言侮辱妇女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根据2015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猥亵罪的对象从"妇女"扩大到"他人",男人的性自由也将得到法律保护。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刑法第237条第1款,第2款),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热点内容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中的地位 发布:2025-07-19 02:10:46 浏览:97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发布:2025-07-19 01:54:41 浏览:534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速记口诀 发布:2025-07-19 01:53:22 浏览:555
电大合同法第四次任务 发布:2025-07-19 01:46:43 浏览:522
招标投标实施条例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9 01:31:58 浏览:748
依法治国读后感600字 发布:2025-07-19 01:15:16 浏览:33
自学考试经济法专业 发布:2025-07-19 00:51:56 浏览:98
退休后法官津贴 发布:2025-07-19 00:44:03 浏览:471
立法炒房 发布:2025-07-19 00:34:08 浏览:795
劳动法加班补多少倍工资 发布:2025-07-19 00:20:52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