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和民法的区分
1. 民法和民法典是一回事吗
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是一回事。
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民法典和民法的区别通常如下:民法典一般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成文法,是用来规范民事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典。而民法则属于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所有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范围包含了民法典在内,《民法典》属于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义地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民法具有哪些性质?
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民法为文明法;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为私法的全部;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因此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因此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以上就是律师为大家解答的关于“民法和民法典是一回事吗”的相关法律知识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民法与民法典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您了解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 民法典和民法的区别
法律分析: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表现形式,也就是民法的法源包括但不限于宪法,民法成文法,民法法官法,习惯、法理(我国民法未明确规定法理作为民法的渊源)等。在我国,民法成文法的一大重要组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民法典是民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 民法与民法典的区别与联系
民法典是成文法国家中,用于规范平等主体间私法关系的法典。它以条文形式,通过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种法律行为与身份行为。
部分民法典会考虑采用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同时,当事人间的私法自治也被广泛用来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而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主要调整平等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法不仅涵盖形式上的民法典,还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及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因此,民法的范围实际上比民法典更为广泛。
总的来说,民法典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在范围、结构和具体规范上存在一定差异。民法典通过系统的法典形式,为平等主体间的私法关系提供了全面的规范框架;而民法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所有与民事法律关系相关的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