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小區公共設施條例

小區公共設施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30 17:52:57

① 臨沂市居民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准,有沒有確定的相關規定

這個好像還沒有一個標準的規定。大體設施基本上有一個規定,小的設施好像沒有。

② 關於小區公共設施的維修有哪些法律的相關規定

物權法,抄第六章
第七十九襲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於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於電梯、水箱等共有部分的維修。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公布。

第八十條 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等事項,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的比例確定。

第八十一條 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對建設單位聘請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業主有權依法更換。

第八十二條 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據業主的委託管理建築區劃內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並接受業主的監督。

第八十三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雜訊、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③ 對小區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等申請登記有什麼特殊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七十三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物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79號) 第二十七條 業主依法享有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建設單位不得擅自處分。 第三十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房屋登記辦法》(2008年) 第三十一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時,應當對建築區劃內依法屬於全體業主共有的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等房屋一並申請登記,由房屋登記機構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不頒發房屋權屬證書。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共有部分外,建築區劃內的以下部分,也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六章所稱的共有部分: (一)建築物的基礎、承重結構、外牆、屋頂等基本結構部分,通道、樓梯、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屬設施、設備,避難層、設備層或者設備間等結構部分; (二)其他不屬於業主專有部分,也不屬於市政公用部分或者其他權利人所有的場所及設施等。 建築區劃內的土地,依法由業主共同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但屬於業主專有的整棟建築物的規劃佔地或者城鎮公共道路、綠地佔地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業主委員會請求物業服務企業退出物業服務區域、移交物業服務用房和相關設施,以及物業服務所必需的相關資料和由其代管的專項維修資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物業服務企業拒絕退出、移交,並以存在事實上的物業服務關系為由,請求業主支付物業服務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後的物業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④ 物業共用部分,共用設施設備在哪些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

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是指是指物業區域內,由全體業主共同擁有並使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壓水泵、電梯、天線、供電線路、共用照明、消防設施、綠地、道路、溝渠、池井、非經營性停車場、公益性文體設施和共用設施設備使用的房屋等。
為了明晰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產權界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
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共有部分外,建築區劃內的以下部分,也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六章所稱的共有部分:
(一)建築物的基礎、承重結構、外牆、屋頂等基本結構部分,通道、樓梯、
大堂等公共通行部分,消防、公共照明等附屬設施、設備,避難層、設備層或者
設備間等結構部分;
(二)
其他不屬於業主專有部分,也不屬於市政公用部分或者其他權利人所有的場所及設施等。
建築區劃內的土地,依法由業主共同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但屬於業主專有的整棟建築物的規劃佔地或者城鎮公共道路、綠地佔地除外。
綜上,根據上述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當前房屋的設計、
建造情況以及小區物業的實際情況是:
(一)共用部位:一般包括建築物的基礎、承重牆體、柱、梁、樓板、屋頂
以及外牆、門廳、樓梯間、走廊、樓道、扶手、護欄、電梯井道、架空層及設備
間等;
(二)共用設備:一般包括電梯、水泵、水箱、避雷設施、消防設備、樓道

燈、電視天線、發電機、變配電設備、給排水管線、電線、供暖及空調設備等;
(三)共用設施:一般包括道路、綠地、人造景觀、圍牆、大門、信報箱、
宣傳欄、路燈、排水溝、渠、池、污水井、化糞池、垃圾容器、污水處理設施、
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設施、休閑娛樂設施、消防設施、安防監控設施、人防
設施、垃圾轉運設施以及物業服務用房等。

⑤ 破壞小區門禁公共設施的處罰規定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二十五條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有下列第一版項至第三項行為之權一的,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有第四項至第七項行為之一的,處五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一)在地下、內水、領海及其他場所中發現文物隱匿不報,不上交國家的
(二)刻字業承製公章違反管理規定,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故意污損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損毀公共場所雕塑,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四)故意損毀或者擅自移動路牌、交通標志的;
(五)故意損毀路燈、郵筒、公用電話或者其他公用設施,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六)違反規定,破壞草坪、花卉、樹木的;
(七)違反規定,在城鎮使用音響器材,音量過大,影響周圍居民的工作或者休息,不聽制止的。
破壞小區門禁公共設施符合上述第(五)項的規定。謝謝閱讀!

⑥ 破壞小區公共設施觸犯什麼法律法規,請具體到那條

破壞小區公共設施觸犯的法律法規:

1、如果損失不大,可以依照《治安處罰法》予以版治安處罰。

第二十六條權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如果損失較大,會構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追究刑事責任。

2、如果損失較大,會構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⑦ 城市居住小區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管理規定屬於物權法還是物業管理條例呢

「城市居住小區配套服務設施管理規定」和「物業管理條例」屬於法規,其制定及實施屬於政府行政管理部門。
物權法的制定為全國人大。
這二者無歸屬關系,如果出現條款沖突,以物權法為准。

希望能幫到你。

⑧ 居民阻止小區公共設施建設,不許相關部門的施工,有沒有哪條法律規定可以對此作出解釋

如果施工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起居,你都可以和施工部門反映和協商,但小區內的公共設施還是需要你們的業主委員會出面解決 或者找居委會解決。

⑨ 小區公共設施怎麼管理 物業管理條例有規定

《條例》第七條規定,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需履行的義務有:
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等六項。
第四十五條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物業管理企業接受委託代收前款費用的,不得向業主收取手續費等額外費用。
租房人違反業主公約,業主物業使用人違反本條例和業主公約的規定,有關業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條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
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五十二條規定,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
前款規定的單位因維修、養護等需要,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及時恢復原狀。
第五十五條規定,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徵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後,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⑩ 《物業管理條例》第50條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

你好。
1、根據法律規定,一般公共建築及公用設施包括:
(1)小區內道路、場地;專
(2)小區內共用綠化;屬
(3)物業管理用房;
(4)門衛房、電話間、監控室、垃圾箱房、共用地面架空層、共用走廊;
(5)物業管理區域內按規劃配建的非機動車車庫(若有);
(6)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
(7)建設單位以房屋銷售合同或者其他書面形式承諾歸全體業主所有的物業;
(8)其他依法歸業主共有的設施設備。
2、小區共有部分及相應設施設備應歸全體業主所有,因此建議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對業主共有收益進行管理。

熱點內容
瑞典婚姻法 發布:2025-07-17 11:36:12 瀏覽:421
互聯網金融自律條例 發布:2025-07-17 11:32:28 瀏覽:598
山東科技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17 11:32:27 瀏覽:65
法與社會心得體會範文 發布:2025-07-17 11:31:43 瀏覽:181
公司辭退員工法律依據 發布:2025-07-17 11:31:08 瀏覽:336
我國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的關系研究 發布:2025-07-17 11:13:48 瀏覽:697
大同司法考試 發布:2025-07-17 11:13:45 瀏覽:502
鶴峰律師 發布:2025-07-17 11:01:25 瀏覽:711
行政法制監督可分 發布:2025-07-17 10:48:04 瀏覽:287
民法典材料 發布:2025-07-17 10:43:06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