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公司規章制度
⑴ 我想成立個認證公司請問怎麼辦理需要什麼條件
1、設立認證機構的申請和批准程序:
(一)設立認證機構的申請人,應當向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符合認證公司的條件;
(二)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自受理認證機構設立申請之日起90日內,應當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涉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職責的,應當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意見。決定批準的,向申請人出具批准文件,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三)申請人憑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出具的批准文件,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公布依法設立的認證機構名錄。
認證機構不得與行政機關存在利益關系。認證機構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對認證活動的客觀公正產生影響的資助;不得從事任何可能對認證活動的客觀公正產生影響的產品開發、營銷等活動。
2、設立認證機構,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固定的場所和必要的設施;
(二)有符合認證認可要求的管理制度;
(三)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300萬元;
(四)有10名以上相應領域的專職認證人員。
(五)認證機構董事長、總經理(主任)和管理者代表(以下統稱高級管理人員)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相關規定要求,具備履行職務所必需的管理能力;
(六)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從事產品認證活動的認證機構,還應當具備與從事相關產品認證活動相適應的檢測、檢查等技術能力。
3、設立外商投資的認證機構除應當符合上述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外方投資者取得其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機構的認可;
(二)外方投資者具有3年以上從事認證活動的業務經歷。
設立外商投資認證機構的申請、批准和登記,按照有關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1)認證公司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認證機構舉例:
認證機構,是指具有可靠的執行認證制度的必要能力,並在認證過程中能夠客觀、公正、獨立地從事認證活動的機構。
即認證機構是獨立於製造廠、銷售商和使用者(消費者)的、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的第三方機構,故稱認證為第三方認證。國內認證機構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英文簡稱CQC)、新世紀認證、興原認證、方圓認證、船級社認證、華夏認證等。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是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設立,委託國家認監委管理的國家級認證機構。
2007年3月,為了加快適應地方中國檢驗認證市場對外開放新形勢,國家質檢總局將原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與原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等機構進行重組改革,以做優做強CQC和CCIC兩個品牌。
2018年3月,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18〕6號)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18年11月根據《中央編辦關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批復》(中央編辦復字〔2018〕118號),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劃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所屬。
CQC是中國開展質量認證工作最早、最大和最權威的認證機構,幾十年來積累了豐富的國際質量認證工作經驗,各項業務均成果卓著,認證客戶數量居全國認證機構的首位、全球認證機構的前列。
自2003年以來,連續保持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稱號,2014年至今持續保持首都文明單位和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先後有2個部門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2個部門獲得中央國家機關青年文明號,8個部門10次獲得國家質檢總局青年文明號,1個集體被評為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⑵ 關於公司管理流程,有什麼具體的規章制度呀
流程管理( management),是一種以規范化的構造端到端的卓越業務流程為中心,以持續的提高組織業務績效為目的的系統化方法。它應該是一個操作性的定位描述,指的是流程分析、流程定義與重定義、資源分配、時間安排、流程質量與效率測評、流程優化等。因為流程管理是為了客戶需求而設計的,因而這種流程會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而需要被優化。
目錄
什麼是企業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的核心
流程管理的原則
流程管理的宗旨和目的
基本特徵
項目流程
方法工具
成功因素綜述
與內部顧問團隊精誠合作
項目界限明確界定
互聯網業務流程的管理與特徵
流程再造七階段模式
流程管理2.0綜述
從形式上看
從成果上看
流程管理社區(BPC)
流程管理常見問題
流程管理步驟
流程成熟度什麼是企業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的核心
流程管理的原則
流程管理的宗旨和目的
基本特徵
項目流程
方法工具
成功因素 綜述
與內部顧問團隊精誠合作
項目界限明確界定
互聯網業務流程的管理與特徵流程再造七階段模式流程管理2.0
綜述 從形式上看 從成果上看流程管理社區(BPC)流程管理常見問題流程管理步驟流程成熟度展開編輯本段什麼是企業流程管理
企業流程管理主要是對企業內部改革,改變企業職能管理機構重疊、中間層次多、流程不閉環等,使每個流程可從頭至尾由一個職能機構管理,做到機構不重疊、業務不重復,達到縮短流程周期、節約運作資本的作用。流程管理的三種不同層次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優化與供應商有關的業務流程,比如預測、補貨、計劃、簽約、庫存控制、信息溝通等。供應商的績效很大程度上受采購方的流程制約。例如預測流程 中,如何確定最低庫存、最高庫存,按照什麼頻率更新、傳遞給供應商,直接影響供應商的產能規劃和按時交貨能力。再如補貨,不同種類的產品,按照什麼頻率補 貨,補貨點是多少,采購前置期是多少,不但影響到公司的庫存管理,也影響到供應商的生產規劃。 流程決定績效。管理層可以通過動員、強調達到一時效果,但不改變流程及其背後的規則,這種效果是暫時的。流程管理和改進的關鍵是確定目標和戰略,書面化流 程、實施流程,確定責任人並定期評估。在此基礎上,開發一系列的指標,確保流程按既定方式運作,並與前面講的按時交貨率、質量合格率等掛鉤。這樣,從流程 到績效,再由績效反饋到流程,形成一個封閉的管理圈。值得注意的是,流程改進更多的是漸進而非革命,因為每個公司總有現行的流程,不大可能推倒重來,要通過不斷微調來優化。
編輯本段流程管理的核心
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流程是任何企業運作的基礎,企業所有的業務都是需要流程來驅動,就像人體的血脈流程把相關的信息數據根據一定的條件從一個人(部門)輸送到其他人員(部門)得到相應的結果以後再返回到相關的人(或部門)。一個企業從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客戶,不同的人員和不同的供應商都是靠流程來進行協同運作,流程在流轉過程可能會帶著相應的數據:文檔/產品/財務數據/項目/任務/人員/客戶等信息進行流轉,如果流轉不暢一定會導致這個企業運作不暢。 戰略:戰略決定流程管理,流程需要支持戰略的實現,戰略舉措要落實到對應的流程上去。不但要找出實現戰略舉措的流程,同時還要對其進行有機整合和管理。戰略地圖也好,價值鏈也好,最終必須與流程體系對接。 流程:流程管理本身要從頂層流程架構開始,形成端到端層級化的流程體系。定義和設計流程管理生命周期的方法和標准,設計端到端的流程績效指標(PPI)。建立中央流程庫是實現以流程為中心思想的重要特徵。 人員:流程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實現組織以流程為中心的思考,首先實現流程管理推動者培訓和公司內部流程管理人才隊伍培養和發展。流程學習社區的建設和流程管理知識交流機制建設都是重要的體現。進行流程管理的相關認證則會更好推動在領導者、管理者和普通員工中普及以流程為中心的思考方式,進而帶來組織的變革。 工具:IT及非IT管理工具應用對流程思想的普通和實現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立一個企業級的流程管理平台,並將流程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進而與IT系統進行有效關聯,可有效實現組織的流程思維。 子流程:根據行業的不同,基於價值鏈梳理企業的流程框架,進行階段性流程定義,然後分層級進行梳理的梳理。強制化流程的執行,子流程未執行完畢,上級流程不能啟動。 流程嵌套:通俗的講就是流程之間的關聯查看與前後置關系。該流程體系運行是以流程制度為基礎進行建設與執行。
編輯本段流程管理的原則
流程管理的原則是什麼?流程是因客戶而存在的,流程管理的真正目的是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我們經常講流程的起點是客戶,終點也是客戶。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部門的藩籬我們明顯忽略了客戶,甚至不知道客戶是誰。從為客戶服務出發,在流程管理的原則如下: 1.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 2.明確流程的客戶是誰、流程的目的是什麼 3.在突發和例外的情況下,從客戶的角度明確判斷事情的原則 4.關注結果,基於流程的產出制定績效指標 5.使流程中的每個人具有共同目標,對客戶和結果達成共識
⑶ 公司要做質量體系認證。請問公司的一些規章制度可作為程序文件嗎謝謝!
1、規章制度不等於程序文件,比如考勤制度、財務報銷制度、銷售提成等等均不屬專於質量管理體屬系范圍。但如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作為程序文件參考藍本。
2、ISO9001:2008標准有明確要求,應編制形成文件的程序如下:
(1)、4.2.3 文件控制
(2)、4.2.4 記錄控制
(3)、8.2.2 內部審核
(4)、8.2.3 不合格品控制
(5)、8.5.2 糾正措施
(6)、8.5.3 預防措施
3、質量手冊的要素:
組織應編制和保持質量手冊,質量手冊包括:
a.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任何刪減的細節與合理性(見1.2)
b.為質量管理體系編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對其引用;
c.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多學習標准,有些問題就迎刃而解。
⑷ XX公司順利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年度認證。 意思是不是這個公司得到認證,應該有自己一套管理體系制度文件
是的,能夠通過認證,這類文件都是很完整的,盡管有很多公司只是為了通過認證,並沒有實施。
⑸ 產品安規認證資料管理制度
內容簡介:資訊類產品安規結構檢查要點
漢達精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崑山廠
安規結構要求的種類
安規結構要求包含以下幾個重點:
穩定度
機械強度
外殼開孔
沿面距離與空間距離
隔離變壓器 (Isolation Transformer)
穩定度
設備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因為不穩定而導致使用者及服務人員受到傷害
由以下的幾種測試方式來作為判定:
置於一傾斜角10°的平面上
落地型設備(大於25公斤)
施以 本身重量 20% (但不大於250N) 的力量於任意方向(不含上方且高度不超過 2 M)
由設備上方施以 800N 的下壓力量 (受力面積至少為 12.5 by 20 cm,高度不超過 1 M)
機械強度(1)
避免因不當的使用或搬移而影響到產品本身的安全性
由以下的幾種測試方式來作為判定:
在元件上施以 10N +/- 1N 的力量
使用者可處及的內部外殼,施以 30N +/- 3N 的力量,每次 5 秒 (使用直型的 Test Finger)
外部外殼則施以 250N +/- 10N 的力量,每次 5 秒 (推力計與外殼的接觸面積為半徑 30 mm 的圓形平面);若重量大於 18 公斤,則底部不需測試。
機械強度(2)
撞擊測試:500g +/- 25g 的鐵球於 1.3 M高處落下撞擊待測物外殼
針對下列設備須進行落下測試
掌上型設備 (Hand-held equipment)
直接插入式設備 (Direct plug-in equipment)
可攜式設備 (Transportable equipment)
桌上型設備 (Desk-top equipment) 但重量小於 5 公斤
測試方法:
桌上型設備 - 由 750 mm +/- 10 mm 高處落下
其他設備 - 由 1000 mm +/- 10 mm 高處落下
機械強度(3)
壁掛式設備
依據壁掛指導,將設備掛於牆上
除設備本身種量外,再將 3 倍本身重量 (不小於 50N) 的重物,加在測試設備上,持續 1 分鍾。
外殼開孔(1)
防火外殼上方及側方開孔大小,必須符合下列任一項要求:
任一方向尺寸不可大於 5 mm
開孔寬度不大於 1 mm,則可不考慮長度
上方開孔可避免外界物體垂直落下
外殼開孔(2)
側邊開孔提供百葉窗式結構
外殼開孔(3)
上方及側方開孔的 5°投影區域
外殼開孔(4)
防火外殼的底部開孔,若符合下列的結構,則無須測試
底部沒有任何開孔
底部開孔的面積小於 40mm2,且開孔上方有燃燒等級 V-1 or HF-1 以上的材料遮蔽 (如 PWB)
擋板的結構
外殼開孔(5)
底部是金屬材質,開孔要求則依照 Table 4B
底部的金屬格板如果是網狀結構,則相鄰兩線的中心點距離不可大於 2mm,金屬線的直徑不能小於 0.45mm
外殼開孔(6)
那些零件需要有防火外殼作為保護
一次側的零件
二次側的零件,但其電源不是限功率電源 (Limited Power Source)
二次側的零件,且電源是限功率電源,但零件不是插在 V-1 的 PWB 上
Power Supply 內部的零件,雖然它的輸出是 Limited Power Source
裸露且會產生電弧的零件(如開放式的開關、Relay 的接點),並且位在危險電壓及危險能量處的線路上
絕緣線材
沿面距離與空間距離(1)
沿面距離(Creepage Distance)
相隔的兩點間沿著物體表面爬行的距離
空間距離(Clearance Distance)
相隔的兩點間的直線距離
在不同的Pollution Degree 下,間隙若小於X,將不考慮其沿面距離
沿面距離與空間距離(2)
範例(1)
沿面距離與空間距離(3)
範例(2)
隔離變壓器(1) (Isolation Transformer)
根據工作電壓量測的結果決定電壓器內 Primary-Secondary, Primary-Core, Secondary-Core 的距離
隔離變壓器(2) (Isolation Transformer)
量測注意要項
擋牆寬度 (Margin Tape)
線圈繞線終端出腳套管 (Teflon Tube)
繞線交叉部位若交叉角度超過 45°,則需用絕緣膠帶隔開
絕緣膠帶層數
Bobbin 接腳對線圈及Core的距離
線性變壓器(矽鋼片型) Bobbin 須使用抽屜式結構
隔離變壓器(3) (Isolation Transformer)
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