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管理法規
❶ 中國有關WIFI信道分配的法律法規是哪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國際電版信聯盟《無線電權規則》和我國無線電業務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劃分規定》。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港澳台地區除外)研製、生產、進口、銷售、試驗和設置使用各種無線電設備,應當遵守本規定,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
例》等規定辦理相應的手續。在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內使用無線電頻率,應當分別遵守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無線電管理的法律規定。
❷ 1996年到2000年,率先出台第一部無線電管理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是什麼
隨著無線電事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對法治建設的管理。1996年到2000年,率先出台第內一部無線電容管理的省級地方性法規——《福建省無線電管理條例》,是一個重要的成果。「當時有些省市也有相關規定出台,但多是屬於政府規章,從法律效力來講,相對於地方性法規屬於低一層次。
❸ 中國有關於無線電方面的法律法規么
有無線電管理條例,無線電管制很嚴格的
❹ 無線電管理的法規體系
中國的無線電管理法制建設不斷完善,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為主體的無線電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中國的各類無線電業務及在中國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各類無線電設備都應該遵守這些法律、法規。無線電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一般性法律和無線電管理專門法規兩部分。
(1)一般性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中都有與無線電管理相關的條款。無線電頻譜作為一種自然資源,自然受到《憲法》對於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的保護;《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於違反無線電管理相關規定的行為給出了具體的處罰措施;2007年出台的《物權法》首次在國家法律中明確規定了無線電頻譜資源為國家資源的屬性;《行政許可法》對於無線電管理相關的行政許可權的設立和實施進行了規范。[4]
(2)專門性法規
無線電管理專門性法規主要包括《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制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國務院部門規章,特別是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發布的規章制度,以及地方性法規等,已頒布的國務院各類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有50餘部,這些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是《無線電管理條例》的重要補充。由於其制定程序相對簡單靈活、批准頒布過程較短,因此這些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能及時適應無線電管理的新形勢,已經成為無線電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❺ 國家地區對無線電使用的相關法律知識 求詳細解答,非常感謝!
你的意思是業余的吧?
你也可以網路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
看哪個是你需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第22號
《業余無線電台管理辦法》已經2012年10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第26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長 苗圩
2012年11月5日
業余無線電台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業余無線電台的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促進業余無線電活動的有序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置、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業余無線電台,是指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確定的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所需的發信機、收信機或者發信機與收信機的組合(包括附屬設備)。
第三條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依法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監督管理。
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和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統稱無線電管理機構。
第四條設置業余無線電台,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取得業余無線電台執照。
國家鼓勵和支持業余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研究、普及和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的應急無線電通信活動。
依法設置的業余無線電台受國家法律保護。
第二章業余無線電台設置審批
第五條國家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分類管理。
業余無線電台分類管理規定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另行制定。
第六條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熟悉無線電管理規定;
(二)具備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規定的操作技術能力;
(三)無線電發射設備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准;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單位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其業余無線電台負責人應當具備前款第一項規定的條件,技術負責人應當具備前款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條件。
個人申請設置具有發信功能的業余無線電台的,應當年滿十八周歲。
第七條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應當向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提交下列書面材料:
(一)《業余無線電台設置(變更)申請表》;
(二)《業余無線電台技術資料申報表》;
(三)個人身份證明或者設台單位證明材料的原件、復印件。申請人為單位的,還應當提交其業余無線電台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身份證明材料的原件、復印件;
(四)具備相應操作技術能力證明材料的原件、復印件。
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在驗證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證明材料的真實性後,應當及時將原件退還申請人。
第八條設置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通信的業余無線電台,由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設置通信范圍涉及兩個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涉及境外的業余無線電台,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可以委託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除業余信標台、用於衛星業余業務的空間業余無線電台(「用於衛星業余業務的空間業余無線電台」以下簡稱「空間業余無線電台」)等特殊業余無線電台以外的業余無線電台的設置審批,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
第九條設置空間業余無線電台,應當符合本辦法和空間電台管理的相關規定。
第十條業余中繼台的設置和技術參數等應當符合國家以及設台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的規定。
業余中繼台應當設專人負責監控和管理工作,配備有效的遙控手段。
第十一條業余無線電台無線電發射設備應當依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證》。申請人可以使用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的自製、改裝、拼裝的無線電發射設備辦理審批手續。
對業余無線電台專用無線電發射設備進行型號核准,應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中有關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指標的規定為依據。
業余無線電台專用無線電發射設備不得用於其他無線電業務,其發射頻率應當在業余業務或者衛星業余業務頻段內。
第十二條申請材料不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當場或者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和本辦法規定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當場或者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並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統一印製。
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有效期不超過五年。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有效期屆滿後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以前向核發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辦理延續手續。
第十四條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應當載明所核定的技術參數和發射設備等信息;單位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其執照還應當載明業余無線電台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
業余無線電台的技術參數不得超出其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所核定的范圍。需要變更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核定內容的,應當向核發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辦理變更手續,換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
第十五條終止使用業余無線電台的,應當向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申請注銷執照。
第十六條禁止塗改、仿製、偽造、倒賣、出租或者出借業余無線電台執照。
第十七條根據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委託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自核發、換發、注銷執照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情況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
第三章業余無線電台使用
第十八條使用業余無線電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熟悉無線電管理規定;
(二)具備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規定的操作技術能力,取得相應操作技術能力證明。
第十九條業余無線電台使用的頻率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業余業務、衛星業余業務作為次要業務使用頻率或者與其他主要業務共同使用頻率的,應當遵守無線電管理機構對該頻率的使用規定。
業余無線電台在無線電管理機構核准其使用的頻段內,享有平等的頻率使用權。
國家對業余無線電台免收無線電頻率佔用費。
第二十條業余無線電台的通信對象應當限於業余無線電台。在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下,業余無線電台可以和非業余無線電台通信,但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報告,其通信內容應當限於與搶險救災直接相關的緊急事務或者應急救援相關部門交辦的任務。
第二十一條未經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批准,業余無線電台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廣播或者發射通播性質的信號。
第二十二條業余無線電台在通信過程中應當使用明語及業余無線電領域公認的縮略語和簡語,數據文件交換應當使用公開的方式。但是,衛星業余業務中地面控制電台和空間電台之間交換的控制信號可以除外。
業余無線電台試驗新的編碼、調制方式和數字通信協議等,應當事先公開並向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提交相關技術信息。
第二十三條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應當對無線電發射設備進行有效監控,確保正常工作,保證能夠及時停止其造成的有害干擾。
第二十四條業余中繼台應當向其覆蓋區域內的所有業余無線電台提供平等的服務,並將使用業余中繼台所需的各項技術參數公開。
第二十五條依法設置的通信范圍涉及兩個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涉及境外的業余無線電台,可以在設台地以外的地點進行異地發射操作,但應當遵守所在地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在業余無線電台操作培訓中,已接受無線電管理規定等培訓的人員,可以在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或者技術負責人的現場輔導下,在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核定范圍和國家有關業余無線電台操作許可權規定確定的范圍內,進行發射操作實習。
第二十七條業余無線電台通信不得發送、接收與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無關的信號,不得傳播、公布無意接收的非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的信息。
第二十八條業余無線電台供其設置人、使用人用於相互通信、技術研究和自我訓練。
禁止利用業余無線電台從事下列活動:
(一)發布、傳播違反法律或者公共道德的信息;
(二)從事商業或者其他與營利有關的活動;
(三)阻礙其他無線電台通信;
(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活動。
第二十九條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使用人應當加強自律,接受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其委託單位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第三十條業余無線電台的通信時間、通信頻率、通信模式和通信對象等內容應當記入電台日誌。
電台日誌應當保留兩年,供無線電管理機構檢查。
第四章業余無線電台呼號
第三十一條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使用人應當正確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
第三十二條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編制和分配。
無線電管理機構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應當同時指配業余無線電台呼號。業余信標台和空間業余無線電台等特殊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指配,其他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由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指配。
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已經為設置人指配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不另行為其指配其他業余無線電台呼號。
第三十三條業余無線電台在每次通信建立及結束時,應當主動發送本台呼號;在發信過程中應當至少每十分鍾發送本台呼號一次。
業余中繼台應當周期性發送本台呼號,兩次發送的時間間隔不得超過十分鍾。
第三十四條在他人設置的業余無線電台上進行發射操作或者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的業余無線電台在設台地以外的地點進行異地發射操作的,應當按照本辦法所附《業余無線電台呼號說明》的規定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
第三十五條禁止盜用、轉讓、私自編制或者違法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
第三十六條無線電管理機構依法注銷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應當同時注銷業余無線電台呼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在注銷五年後可以另行指配。
業余無線電台執照被依法注銷後一年內,設置人又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指配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
業余無線電台執照被依法注銷後一年內,設置人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申請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可以申請使用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但應當事先徵得指配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書面同意。設置人應當在取得業余無線電台執照後一個月內,向指配原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備案。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三十七條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對業余無線電台實施監督檢查。業余無線電台設置人、使用人應當配合。
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其上級無線電管理機構可以撤銷執照:
(一)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申請條件的申請人核發執照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執照的;
(三)依法可以撤銷執照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發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注銷執照:
(一)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個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
(二)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
(三)設置業余無線電台的單位依法終止的;
(四)業余無線電台執照依法被撤銷、吊銷的。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無線電管理機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處罰:
(一)擅自設置、使用業余無線電台的;
(二)干擾無線電業務的;
(三)隨意變更核定項目,發送和接收與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無關的信號的。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警告或者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塗改、仿製、偽造業余無線電台執照,或者倒賣、出租、出借及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
(二)盜用、出租、出借、轉讓、私自編制或者違法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呼號的;
(三)違法使用業余無線電台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以不正當手段取得業余無線電台執照的;
(五)不再具備設置或者使用業余無線電台條件而繼續使用業余無線電台的;
(六)向負責監督檢查的無線電管理機構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
(七)超出核定范圍使用頻率或者有其他違反頻率管理有關規定的行為的。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組織或者個人在境內設置、使用業余無線電台,其所在的國家或者地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相關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未簽訂相關協議的,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施行前頒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照本辦法執行。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是法律法規嗎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給國家、集體或者個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依法承內擔賠償責任;國家無線電管理容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並應當追究或者建議有關部門追究直接責任者和單位領導人的行政責任。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的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十六條
無線電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❼ 無線基站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分別從無線電管理、電信設施的角度,對基站設置、保護等問題作了較原則的規定。例如:《電信條例》中第四十七條規定: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在民用建築物上附掛電信線路或者設置小型天線、移動通信基站等公用電信設施,但是應當事先通知建築物產權人或者使用人。這為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民用建築物上設置基站提供了法律依據。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是政府規章是國家法律還是規范性文件還是行政法規
國家級的條例一般是行政法規。
❾ 什麼是無線電管理,無線電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無線電管理是國家通過專門機關,對無線電頻譜資源和衛星軌道資源的研究、開發、使用所實施的,以實現合理、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資源的行為、活動和全過程。
無線電管理的含義:
第一 無線電管理是一種國家行為,它是由國家所授權和特許的機關來實施的活動。
第二 無線電管理對象是研究、開發、使用無線電頻普資源和衛星軌道資源的各種活動。
第三 對研究、開發、使用無線電頻普資源和衛星軌道資源的活動所實施的這種管理,是通過計劃、規劃、組織、控制、激勵、協調、指揮、監督、執行等手段和方法來實現的。它貫穿於無線電管理的全部行為、活動和整個過程當中。這是無線電管理職能,也是無線電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表現為各級政府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對無線電台的審批、無線電頻率的指配、無線電設備的管理、無線電信號的監測、規章制度的制定和監督檢查、對用戶的管理、指導和服務等等。
第四 無線電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合理有效地利用無線電頻譜和衛星軌道資源,服務社會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建立了無線電管理機構,並賦予相應的管理職權、有效管理手段和方法。
無線電管理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對頻率的劃分、分配和指配;對無線電台(站)的布局規劃和設台電磁兼容分析及審批;對無線電信號實施監測和監督檢查;對無線電干擾的協調和處理;對無線電管理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制定;對無線電發射設備的檢測;對研製、生產、銷售、進口無線電發射設備的管理以及代表國家參加無線電管理方面的雙邊和多邊國際活動。
❿ 在國內,用收音機收聽航空頻率是否違反法律法規。涉及無線電管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無線電委員會只管發射,不管接收。目前還沒有一條法律禁止大家收聽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