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1999年

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1999年

發布時間: 2021-02-04 03:09:51

① 《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

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市環境雜訊的管理,保持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工作和旅遊環境,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等有關規定,結合杭州市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環境雜訊,是指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和社會生活(含房屋裝修、家庭娛樂活動)等所產生的干擾人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影響周圍地區環境的聲音。

第三條 在杭州市區范圍內的一切企業、事業、學校、機關、團體、部隊等單位和城市居民,以及外地進入本市區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者進行監督。受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要求污染者消除污染,污染者必須積極採取治理措施消除雜訊污染,並應按有關規定承擔其應負的責任。

第五條 杭州市環境保護局是環境雜訊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市的環境雜訊監督管理。

道路交通雜訊由公安部門負責管理。其他交通雜訊由航政、鐵路、民航等部門和駐杭空軍根據各自職責分別負責管理。

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由環境保護部門負責管理。

社會生活雜訊由公安部門負責管理。街道辦事處協助環境雜訊管理部門對所轄居民區的社會生活雜訊進行管理。

環境保護和公安等有關部門的環境雜訊管理人員,根據工作需要,出示證件,有權進入所管轄范圍內的雜訊現場實施監督檢查。被檢查者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資料。

第六條 城市環境雜訊應達到國家頒布的《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的要求。環境雜訊適用區域及地帶范圍的劃分,由杭州市環境保護局確定。

第二章 交通雜訊管理

第七條 本條例所稱的交通雜訊,系指機動車輛、船舶、火車、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影響周圍地區環境的聲音。

第八條 有機動車輛的單位應建立健全控制雜訊的管理制度。行駛的機動車輛,必須保持技術性能良好,部件緊固,無剎車尖叫聲;必須安裝完整有效的排氣消聲器。行車雜訊要符合國家機動車允許雜訊標准。

車輛管理部門在對機動車輛進行檢驗時,應將雜訊聲級作為檢驗項目。凡不合格者,車輛管理部門不予發放行駛執照。

第九條 在市區行駛的各種機動車輛,喇叭正前方二米處聲級不準超過100分貝,禁止使用氣喇叭。夜間行車以燈光示意,禁止鳴喇叭。在任何時間內,不準用喇叭叫人、叫門。

消防、救護、警備、工程救險等特種車輛警報器,非執行緊急任務時,嚴禁使用。

第十條 西湖風景區環湖道路、靈隱路、虎跑路和設有物體、綠帶隔離的路段以及設有禁止鳴喇叭標志的地段(起止點以禁止鳴喇叭標志為界),禁止機動車鳴喇叭。西湖湖面禁止機動船鳴喇叭。

第十一條 進入市區河道的船舶,不準使用高音喇叭。晝間行船兩船交會以白色手旗示意,夜間行船兩船交會以閃光燈示意,除兩船尾隨、追越時使用規定聲號外,其餘聲號一律不得使用。掛漿機船夜間進入市區河道,必須關機手搖。船舶應保持良好的技術性能,所產生的沿岸雜訊晝間不得超過70分貝,夜間不得超過55分貝。

第十二條 火車進入市區,除遇有緊急情況外,不準使用氣笛,一律使用風笛,並應控制鳴笛。

第十三條 噴氣式飛機不得在西湖風景區、文教區和人口稠密區上空訓練飛行。

第十四條 嚴禁拖拉機進入城區行駛。特殊情況須經公安機關批准,憑證在規定時間內按指定路線行駛。

第三章 工業和建築施工雜訊管理

第十五條 本條例所稱工業雜訊,系指工礦企業和其他單位在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影響周圍地區環境的雜訊;施工雜訊,系指建築施工現場產生的影響周圍地區環境的雜訊。

第十六條 凡產生雜訊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工程項目,必須報送環境保護部門按國家有關基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審批,其防治雜訊污染的設施,必須按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否則,工程項目不予驗收,不得投產使用。

第十七條 在風景區、居民稠密區、文教區、商業區等一切非工業區范圍內,不準新建、擴建、改建雜訊、振動超過標準的工廠、車間、工場,不準增添雜訊超過標準的設備。

現有工廠應通過技術改造,努力降低雜訊,使之逐步達到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第十八條 建築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建築施工雜訊的(如打樁、打夯、鋸板、推土、拌料、破碎等),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築施工場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在居民區、文教區、醫院、療養院、賓館周圍,除搶險等應急任務外,不準在夜間進行雜訊大的作業。工藝上要求連續作業確需在夜間進行雜訊大的作業時,須持有環境保護部門發放的《夜間作業許可證》,並向社會公告。

第十九條 對造成周圍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由環境保護部門責成其限期治理;在未達到標准前,由環境保護部門徵收超標排污費;逾期仍未達到標準的,加倍徵收超標排污費。

對雜訊污染嚴重,短期又難以治理的單位,分別情況由環保部門決定採取限期停止或遷移產生雜訊污染的設備等措施,以保護受害者合法權益。

第四章 社會生活雜訊管理

第二十條 本條例所稱社會生活雜訊,是指除交通、工業、建築施工雜訊之外的影響周圍地區環境的各種人為雜訊。

第二十一條 在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禁止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其他聲響大的發聲設備。必須使用時,應經環境保護部門批准。

車站、碼頭及其他貨物裝卸站、場,指揮作業必須使用喇叭時,雜訊影響不得超過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第二十二條 禁止商業服務單位和個體商販使用營業性喇叭招徠顧客。固定的宣傳性喇叭須經環境保護部門審批後方可使用,其雜訊影響須控制在80分貝以內。流動性喇叭雜訊影響控制在85分貝以內。

第二十三條 文化娛樂活動場所,應採取有效的雜訊防治措施,使周圍地區的環境雜訊符合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第二十四條 居民個人以及旅館、招待所等使用音響器材和進行其他活動發出的雜訊不得超過周圍地區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禁止在風景區、車站、碼頭、人行道等一切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燃放鞭炮等爆響物品。

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得在住宅區、風景區和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或進行其他產生環境雜訊騷擾四鄰、影響他人休息、學習和工作的活動。

第五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五條 凡認真執行本條例,對防治環境雜訊污染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環境保護部門根據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六條 對違反本條例的單位和個人,分別不同情況,由有關環境雜訊管理部門給予以下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四條之一者,處以五元以下罰款,並可扣留駕駛證。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條之一者,處以單位一萬元以下、單位負責人100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條之一者,給予警告。如仍不改正,則視情節輕重,處以50元以下罰款,直至沒收聲響設備。

第二十七條 對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或上一級行政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八條 雜訊污染的受害者與產生雜訊污染的單位、個人的糾紛,由當地有關環境雜訊管理部門負責調解。調解無效的,由市環境保護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不服的,可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杭州市執行國家《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的晝間時間為6時至22時,夜間時間為22時至次日6時。

第三十條 本條例的具體應用問題由杭州市環境保護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自頒布之日起施行。1981年10月7日原市革委會頒布的《杭州市雜訊管理暫行條例》和1984年7月19日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公安局發布的《關於嚴格控制交通雜訊的通告》即行廢止。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規個別條款的決定》中與本文相關的內容(1997年6月25日杭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7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批准 1997年8月6日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杭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對本市人大常委會歷年來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了清理、對照。其中有七件地方性法規的一些規定與《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不一致或相抵觸。為了維護國家法律的統一和尊嚴,決定對《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杭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杭州市農副產品集貿市場條例》、《杭州市私人診所管理條例》、《杭州市市區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杭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和《杭州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規中的個別條款予以修訂。具體修改如下:

……

一、《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

1、第二條修改為:「本條例所稱環境雜訊,是指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築施工和社會生活(含房屋裝修、家庭娛樂活動)等所產生的干擾人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影響周圍地區環境的聲音。」

2、第五條修改為:「杭州市環境保護局是環境雜訊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市的環境雜訊監督管理。

道路交通雜訊由公安部門負責管理。其他交通雜訊由航政、鐵路、民航等部門和駐杭空軍根據各自職責分別負責管理。

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由環境保護部門負責管理。

社會生活雜訊由公安部門負責管理。街道辦事處協助環境雜訊管理部門對所轄居民區的社會生活雜訊進行管理。

環境保護和公安等有關部門的環境雜訊管理人員,根據工作需要,出示證件,有權進入所管轄范圍內的雜訊現場實施監督檢查。被檢查者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資料。「

3、第六條修改為:「城市環境雜訊應達到國家頒布的《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的要求。環境雜訊適用區域及地帶范圍的劃分,由杭州市環境保護局確定。」

4、第七條修改為:「本條例所稱的交通雜訊,系指機動車輛、船舶、火車、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影響周圍地區環境的聲音。」

5、第八條修改為:「有機動車輛的單位應建立健全控制雜訊的管理制度。行駛的機動車輛,必須保持技術性能良好,部件緊固,無剎車尖叫聲;必須安裝完整有效的排氣消聲器。行車雜訊要符合國家機動車允許雜訊標准。

車輛管理部門在對機動車輛進行檢驗時,應將雜訊聲級作為檢驗項目。凡不合格者,車輛管理部門不予發放行駛執照。「

6、第十二條修改為:「火車進入市區,除遇有緊急情況外,不準使用氣笛,一律使用風笛,並應控制鳴笛。」

7、第十七條修改為:「在風景區、居民稠密區、文教區、商業區等一切非工業區范圍內,不準新建、擴建、改建雜訊、振動超過標準的工廠、車間、工場,不準增添雜訊超過標準的設備。

現有工廠應通過技術改造,努力降低雜訊,使之逐步達到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8、第十八條修改為:「建築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建築施工雜訊的(如打樁、打夯、鋸板、推土、拌料、破碎等),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築施工場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在居民區、文教區、醫院、療養院、賓館周圍,除搶險等應急任務外,不準在夜間進行雜訊大的作業。工藝上要求連續作業確需在夜間進行雜訊大的作業時,須持有環境保護部門發放的《夜間作業許可證》,並向社會公告。「

9、刪除第二十七條。

10、第二十八條作為第二十七條修改為:「對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或上一級行政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1、第三十條作為第二十九條,修改為:「杭州市執行國家《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的晝間時間為6時至22時,夜間時間為22時至次日6時。」

……

此外,根據本決定對有關條例的個別文字和條目順序作了修改和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② 關於杭州交通違章處罰的問題

杭州市市區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1995年9月21日杭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1995年11月3日浙江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批准
根據1997年6月25日杭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7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三十八次會議批準的《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等七件地方性法規個別條款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3年12月19日杭州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會議通過 2004年1月16日浙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批準的《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杭州市市區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個別條款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交通暢通、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杭州市市區道路上通行的車輛、行人、乘車人以及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
外地貨運機動車輛過境道路以內(含過境道路)的道路為市區道路。
第三條:杭州市公安局是管理市區道路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門,其所屬的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具體負責對市區道路交通實行統一管理。
規劃、市政、市容、交通、環保、工商行政等部門,應當協助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四條:交通警察應模範遵守本條例,忠於職守,嚴整警容,文明執勤,秉公執法,提高道路交通的管理水平。
第五條: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可視交通管理的需要,在特定的范圍劃定交通管制區、徙步區和單行線、禁行線,採取限制和禁止車輛通行等交通管理措施。
第六條:每個公民均應服從和支持交通警察依法管理交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交通警察依法執行公務。
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可根據交通管理的需要,組建交通糾察隊伍,協助交通警察維護交通秩序。
第七條: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駐杭部隊應教育所屬人員遵守交通法規,支持、配合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做好維護交通秩序工作。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員
第八條:單位和個人向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申領機動車輛牌證,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車輛來歷原始憑證;
(二)停車泊位證明;
(三)按規定需要提供的其它證明。
第九條:個人購置的機動車輛,不得以單位名義申領牌證;單位購置的機動車輛,不得以個人名義申領牌證。
地方機動車輛,不得使用軍隊、武警部隊、公安機關牌照,本市單位和個人購置的車輛不得使用外地牌照。
第十條:嚴禁使用已達到國家規定報廢標準的機動車輛。禁止買賣或者變相買賣報廢機動車輛。
第十一條:機動車過戶、轉籍時,車主應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辦理過戶、轉籍手續。嚴禁特種車、專用車過戶給使用性質不對口的車主。
第十二條:機動車維修單位承接機動車改型、改色、總成變更以及因交通事故損壞的機動車輛維修業務時,須向車主查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出具的證明;對沒有證明的,維修單位不得承接。
承接機動車維修業務的單位,須接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的安全監督管理。
第十三條:在機動車車體上製作、安裝、噴刷、張貼廣告的,須先經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審核,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並經有關部門批准。
第十四條:開辦機動車輛租賃企業(公司)、從事經營機動車輛租賃業務的,須向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備案,並接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的安全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已領取正式牌證的機動車,須按規定分別參加定期檢驗和臨時檢驗;不能按期參加定期檢驗的機動車,必須到當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辦理報停手續。報停車輛重新啟用時,應辦理復駛手續。
機動車的雜訊和排放的廢氣,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安全設備不全、機件失靈或排放廢氣嚴重污染環境的車輛,不得在道路上行駛。
第十六條:外地駐杭單位帶入或本市單位借用的掛有外地牌照的機動車,須經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審核登記並辦理機動車委託代管手續。
第十七條:機動車駕駛員駕車時,不準戴耳機或使用行動電話。
市區駕駛員駕車時,除攜帶駕駛證和行駛證外,還必須攜帶杭州市機動車駕駛員管理信息卡。
第十八條:外地駐杭單位或市區單位(個人)聘用外地駕駛員的,應到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辦理駕駛員代管手續。
市區營運車輛單位(個人)借用、聘用駕駛員的,須到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辦理借聘核准手續。
實習期駕駛員不準駕駛從事客運業務的機動車。
第十九條:持外國或台灣、香港、澳門地區機動車駕駛證的人員,需在本市駕駛機動車的,應經體檢合格和考核交通法規及安全常識合格,換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後,方可在市區駕駛車輛。
市區人員在外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的,須經公安管理機關考試合格發本市的駕駛證後,方可在市區駕駛車輛。
非軍隊、武警部隊駕駛員,不得駕駛軍隊、武警部隊的車輛;軍隊、武警部隊的駕駛員,不得駕駛地方車輛。
第二十條:非機動車輛(包括自行車、三輪車、殘疾人專用車、助動自行車),須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檢驗合格,領取牌證後,方准行駛。新購自行車應在一個月內持購車發票及本人身份證申領牌證。購置三輪車、助動自行車和殘疾人專用車,應先向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提出申請,經同意後,方可購置並領取牌證。
自行車、三輪車、無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每四年、助動自行車和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每兩年檢驗換證一次。
非機動車輛過戶或轉籍,須憑合法的交易憑證,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辦理過戶或轉籍手續。

第三章 車輛裝載
第二十一條:客運汽車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客運汽車車身兩側不準載物;
(二)大型客車車頂固定行李架載物,高度從行李架底部算起不準超過0.5米;車輛高度在3.5米以上的,高度從地面算起不準超過4米,長度和寬度不準超出行李架,載質量不準超過500千克。
第二十二條:摩托車載物或載人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側三輪車在跨斗內載物時,高度從地面算起不準超過1、2米,長度和寬度不準超出跨斗,載質量不準超過100千克,載物時跨斗內不準載人。
(二)二輪摩托車駕駛員座前不準載人,後座乘員不準側坐。載質量不準超過50千克,載物時不準載人。
第二十三條:殘疾人專用車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無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載物,載質量不準超過40千克,高度從地面算起不準超過1.5米,長度和寬度不準超出車身;
(二)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不得違反規定增設座位、搭乘人員。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按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進行置換。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不得從事營運活動。
第二十四條:農用車載物或載人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農用三輪運輸車載物,載質量應符合有關規定,高度從地面算起不準超過1.5米,長度前端不準超出車廂,後端不準超出車廂0.5米;
(二)農用四輪運輸車載物,載質量應符合有關規定,高度從地面算起不準超過2.5米,寬度不準超出車廂,長度前端不準超出車廂,後端不準超出車廂1米,車廂內不準載人。
(三)廂式四輪車農用車載客,須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准,並按行駛證上核定的載人數載客。
第二十五條:貨運車載人載物應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機動車號牌被貨物遮擋時,其遮擋物尾部應懸掛號牌大字樣。

第四章 車輛行駛
第二十七條:市區道路限制貨運機動車等車輛通行,限制的具體辦法由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制定。
市區(不含蕭山區、餘杭區)道路禁止燃油助動車、正三輪摩托車、營運三輪車和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規定的其他車輛通行。
前款規定范圍內的禁止通行的車輛,原本市有關部門核發牌證的,由原發證部門依法注銷牌證。被注銷牌證的車輛,按市人民政府的規定處理。
蕭山區、餘杭區需要對本條第二款規定的車輛作出禁止通行規定的,由區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決定,報區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備案。
第二十八條:在沒有劃分中心線和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車輛按下列規定行駛:
(一)車行道寬度在14米以上的,非機動車在兩側各3.5米以內的路面行駛,機動車在中間路面行駛;
(二)車行道寬度超過10米,不足14米的,機動車在中間7米的路面行駛,非機動車在兩側其餘路面內行駛;
(三)車行道寬度在6米以上10米以下的,非機動車在兩側各1.5米的路面內行駛,機動車在中間路面內行駛。
第二十九條:機動車在同向劃有兩條以上機動車道的道路上行駛(除交通標志另有規定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同向劃有兩條機動車道的道路上,自中心線或中心分隔帶依次向右,第一條車道供小型機動車行駛,第二條車道供大型機動車及其他機動車行駛;
(二)在同向劃有三條機動車道的道路上,自中心線或中心分隔帶依次向右,第一條車道為小型機動車超車道,第二條車道供小型機動車行駛,第三條車道供大型機動車及其他機動車行駛;
(三)在不妨礙其他車道的車輛正常行駛的前提下,准許借道超車,超車後,在不影響被超車輛的正常行駛的前提下,即應駛回原車道。
第三十條: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助動自行車在劃分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須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劃分車道的道路上,須靠道路右側行駛。
第三十一條:機動車行駛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最高時速規定如下:
(一)通過反向彎路、連續彎路、傍山險路、漫水路(橋)時,不準超過20公里;
(二)拖帶輪式專用機具,不準超過20公里;
(三)出入單位門口或倒車時,不準超過10公里;
(四)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助動自行車不準超過20公里。
第三十二條:機動車使用燈光、喇叭和警報器,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機動車轉彎、掉頭、變更車道或靠路邊停車時,必須提前100至30米開轉向燈;
(二)在有路燈照明的路段行駛時,不準使用遠光燈;
(三)行駛時,在非緊急情況下禁止使用雙跳燈;
(四)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和怪音喇叭,不得在禁鳴喇叭路段使用喇叭;
(五)特種車輛在非緊急情況下,不得使用警報器和標志燈具。
第三十三條: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的路口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機動車在距交叉口100至30米的地方減速慢行;
(二)在劃有導向車道的路口,須按行進方向分道行駛,不準隨意變更車道或變更行進方向;
(三)向左轉彎時,機動車緊靠交叉路口中心小轉彎,非機動車繞過交叉路口中心大轉彎。
第三十四條:車輛通過支幹路不分的路口時,按下列順序行駛:
(一)非機動車讓機動車先行,但右轉彎的機動車應讓同方向直行的非機動車先行;
(二)轉彎車讓直行車先行;
(三)非公共汽車、非電車讓公共汽車、電車先行,同類車讓右邊沒有來車的車先行;
(四)未進入路口的車,讓已在路口內的車先行。
第三十五條:除設有交通標志標線的交叉路口外,其他交叉路口的支、幹路的確認,按下列順序依次認定:
(一)國道與地方道路交叉,以國道為幹路;
(二)多車道道路(路段同方向劃有兩條以上機動車道)與非多車道道路交叉,以多車道道路為幹路;
(三)劃有車道分界線的道路與未劃車道分界線的道路交叉,以劃有車道分界線的道路為幹路;
(四)通行公共汽車、電車的道路與非通行公共汽車、電車的道路交叉,以通行公共汽車、電車的道路為幹路。
第三十六條:機動車行駛中遇有行進方向的道路交通阻塞或遇停止信號時,必須在本車道內依次停車等候,不準從前方已停駛車輛的兩側穿插行駛。在路面上暫停時,不得將車輛停在人行橫道上。
機動車行經設有右轉彎專用車道的路口,遇前方綠燈亮時,向右轉彎的機動車禁止通行;紅燈亮時,方准右轉彎。
第三十七條:機動車臨時停車,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道路臨時停車,駕駛員不得離開車輛,車輛右輪外側距道路側石不準超過0.3米;
(二)車行道一側已有停車或其他障礙物,另一側距障礙物30米內不準停車;
(三)在裝有隔離護欄或劃有車道分界線、中心線的道路上,白天不準裝卸貨物或侯客,但設有停車標志、標線的地點或事先徵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及有關部門批準的除外。
第三十八條:出租汽車遇乘客上下車需臨時停車的,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除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準的計程車服務站、點和允許乘客招手臨時停車的地段外,不得在道路上停車侯客;
(二)設有人行護欄的路段、距人行橫道以及橋梁、交叉路口、陡坡、彎道、鐵路道口、隧道30米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上下客;
(三)在設有人行護欄、機動車隔離護欄或綠化隔離帶的道路上,可以在分隔帶開口處(不含交叉口開口處)臨時停車上下客,但不得阻塞交通;
(四)臨時停車上下客必須開啟轉向燈,按順時方向緊靠道路右邊停車,上下客必須在右側,不得開啟左側車門;
(五)不準在行駛中突然停車、掉頭接客或變換車道;
(六)乘客上下車完畢後,車輛應迅速駛離。
第三十九條:營運中型客車(包括外地進杭的營運中型客車)必須在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指定的站點停靠上下客,並按指定的路線行駛,不準邊行駛邊兜客。
第四十條:單位接送職工上下班交通班車,必須在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准設置的站點停車上下客。
第四十一條:機動車在道路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交通警察可以將車移開:
(一)發生故障不能行駛的;
(二)發生交通事故不能行駛的;
(三)臨時停車,駕駛員離開車輛的。
第四十二條:非機動車行駛和停放,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無號牌、無鋼印的非機動車不得在道路上行駛;
(二)不準在道路上停留,推行時須緊靠車行道右邊,通過路口時須遵守交通信號的規定:
(三)遇停止信號須在停車線內依次停車等候,不準用推行或繞行的方法通過路口;
(四)駕駛非機動車時,不準戴耳機或使用行動電話;
(五)自行車、助動自行車不得載人,但裝有安全座椅的,允許帶兒童一人;
(六)人力三輪客車載人不得超過兩人;
(七)載物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八)不準在車行道上行駛和停放非機動車。

第五章 行人和乘車人
第四十三條:行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準在車行道上玩耍、拋物或進行其他妨礙交通的活動;
(二)不準跨越隔離帶、攀登護欄;
(三)長列隊伍通過交叉路口或橫過車行道時,應分成若干小隊迅速通過,隊列中人員不準離隊;
(四)肩背長物或挑擔行走時,須靠路右邊順直背、挑。
第四十四條:乘車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準向車外扔廢棄物和投擲物品;
(二)不準在車行道上候車。

第六章 道路和停車場(庫)
第四十五條:道路應保持路面平整,設施完好。出現路面損壞、設施殘缺等影響交通安全暢通時,市政、公路管理部門應採取措施限期修復,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負責協助施工現場的交通管理工作。
第四十六條:新建和改建道路必須按規定配建交通安全設施,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應參加規劃設施方案的會審,並參加峻工驗收,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
新建或改建鐵路道口,不得窄於道路寬度。
第四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擅自佔用道路,確需臨時佔用道路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必要時在徵得有關部門同意後,可以變更公共汽車、電車、出租汽車、長途客車、自備客車的行駛路線、停靠站、服務和換乘點。
第四十八條:在道路范圍內禁止下列妨礙交通的行為:
(一)搭棚、建屋、砌台;
(二)傾倒垃圾、廢士(物)、污水;
(三)攪拌混凝土、砂漿;
(四)新辟貿易市場;
(五)設攤營業;
(六)將道路作為車輛清洗場所;
(七)在禁止試車的路段上試車;
(八)在路面上晾曬物品。
第四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市政設施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批准,不得在道路范圍內進行以下妨礙交通的行為:
(一)挖掘、施工;
(二)臨道路一側開設車輛出入口或設置台階等輔助設施;
(三)進行商品展銷、群眾集會、文體娛樂等活動;
(四)堆放建築材料和物品;
(五)設置、變更公交車輛換乘點、出租汽車車服務站、長途客車停車站或自備大客車停車點;
(六)臨時設攤經營;
(七)將人行道作停車場或者不按劃線停車范圍停放車輛;
(八)安裝標牌、燈箱、霓虹燈等;
(九)在道路兩側設置加油站和車輛清洗站、修理點。
第五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或損壞道路交通標志、標線、交通指揮信號燈、隔離護欄等道路交通安全設施。
第五十一條:新建、改建公共建築和住宅樓,必須按規定同時配建或增建停車場(庫)和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場地),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其設計須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審查,峻工後,經公安交通管理機關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新建、改建公共建築和住宅樓的設計中,不按規定配建機動車停車場(庫)和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場地),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佔用機動車場(庫)和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場地)或改變其使用性質,不準在建設過程中擅自改變或取消停車場(庫)或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場地)的設計。
第五十二條:道路收費站建設的選址和設計方案、須徵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的同意。

第七章 處 罰
第五十三條:對違反道路交通管理的行為,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本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處理違章行為,應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辨,做到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對市區駕駛員實行違章記點制,並逐步實行罰款決定與交納罰款相分離的制度,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五十四條:駕駛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以及燃油助動車、正三輪摩托車和市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規定的其他車輛在禁止通行的道路上通行的,由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對車輛進行暫扣,並對暫扣車輛予以收購、置換或托運回原籍。托運的相關費用由車主承擔。逾期不接受處理的,由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依法處置。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收繳其機動車牌證,並可對單位和個人各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的沒收牌照,並可對單位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機動駕駛員弔扣一個月以下駕駛證。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的,沒收車輛及非法所得,對沒收的報廢車輛不予更新,並對車主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七條:機動車維修單位承接機動車改型、改色、總成變更以及因交通事故損壞的機動車輛維修業務、未向車主查驗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出具的證明的,可處以500元以下3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並可對廣告經營單位處以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車主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弔扣1個月以下行駛證。
第五十九條:機動車無正當理由不按期參加檢驗的,每逾期1日對車主處以10元罰款;連續3年不參加年度檢驗的,注銷其車輛牌證。
第六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處以2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弔扣6個月以下駕駛證或牌證:
(一)外地車輛、駕駛員未按規定辦理代管、借聘手續的;
(二)通過交通事故現場,拒絕協助人民警察搶救受傷人員或破壞交通事故現場的。
第六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 並可弔扣3個月以下駕駛證:
(一)不按規定辦理異地登記的;
(二)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的。
對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並可暫扣其車輛。
第六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3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 可以單處弔扣2個月以下駕駛證:
(一)違反分道行駛規定的:
(二)違反路口行駛規定的;
(三)違反禁行路線規定的。
第六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2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 可以單處弔扣1個月以下駕駛證:
(一)車輛裝載超過行駛證核定的載質量的;
(二)違反規定載人載物的;
(三)不按規定會車、倒車、調頭的;
(四)駕駛雜訊和排放廢氣超過國家標準的車輛的;
第六十四條:計程車、運營中型客車駕駛員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規定的,處以200元罰款, 情節嚴重的, 並可弔扣2個月以下駕駛證。
第六十五條:對下列行為之一的,可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沒收車輛;
(一)駕駛無牌無證或偽造塗改牌證的非機動車的;
(二)非殘疾人駕駛有動力裝置的殘疾人專用車的;
(三)營運三輪車、人力車在禁止通行的道路上通行的;
(四)非機動車兩車以上聯體載物的;
(五)非機動車安裝發動機的。
第六十六條: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和乘車人,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責令改正,並可處以5元以下罰款或警告。
第六十七條:對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以1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和沒收施工工具、經營工具或違章物品。
前款規定的行為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其他部門可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罰,但對同一行為不得重復處罰。
第六十八條:擅自設置、移動或損壞道路交通標志、標線、交通指揮信號燈、隔離護欄等交通安全設施的,可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並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九條:擅自在道路范圍內設置停車場的,責令拆除,並可處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條:擅自減少停車場(庫)的面積,責令限期改正,每減少1平方米,可處以800元罰款;擅自改變停車場(庫)使用性質的,可處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並責令其限期恢復使用功能,拒不恢復的,公安交通管理機關可取消該單位車輛新增指標,封存機動車輛,並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第七十一條:慫恿、指使、強迫機動車駕駛員違反交通管理規定發生事故的,對慫恿、指使、強迫者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二條:交通警察濫用職權,違反規定弔扣駕駛證件、車輛牌證和車輛,濫罰款、濫收費,以及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枉法裁決的,由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交通警察違反規定的罰款、收費以及違反規定弔扣的駕駛證件、車輛牌證和車輛,應及時退還。

③ 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管理制度誰知道~~

杭州市農副產品集貿市場條例

(1995年9月21日杭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1995年11月3日浙江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批准 根據1997年6月25日杭州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7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批准 的《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 等七件地方性法規個別條款的決定》修正) 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農副產品集貿市場的建設,規范市場管理,維護正常的交易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副產品集貿市場是指有固定場所、設施和管理服務機構,進行集中和公開交易,並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第三條 凡在杭州市市區范圍內建設、舉辦和管理農副產品集貿市場(以下簡稱農貿市場),在農貿市場內從事經營活動,都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農貿市場必須依法管理,堅持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服務居民、方便群眾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領導,規范農貿市場交易行為,鼓勵和支持經營者平等參與市場競爭。

第五條 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主管市區農貿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公安、稅務、財政、物價、城建、衛生、技術監督、規劃、市容環衛、土管和檢疫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許可權和本條例的規定,對農貿市場實施管理。 

第二章 農貿市場建設和舉辦

第六條 市人民政府應根據方便居民生活的原則,將農貿市場建設納入社會發展計劃和城市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布局。農貿市場的設立、規模應與居住人口、地域范圍相適應。新建住宅小區應配套設立農貿市場;舊城改造應將農貿市場的設立納入改造規劃。市區農貿市場建設規劃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制定建設規劃時應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

第七條 農貿市場由政府投資或社會投資興建。政府應設立農貿市場建設發展專項資金。農貿市場建設,視同公建配套工程,有關稅、費應給予減免優惠。其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訂。政府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房屋、資金等形式投資興建或擴建農貿市場,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

第八條 興建農貿市場必須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農貿市場建設規劃定點,並按基本建設程序辦理有關審批手續。

第九條 農貿市場建設應符合規劃、消防、衛生管理的要求,不得妨礙交通,不得佔用城市道路,已經佔用的,要積極創造條件遷移。

第十條 農貿市場的建設必須按照規劃要求,與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改造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農貿市場建設竣工,必須按規定經政府有關部門聯合驗收合格後,方能交付使用。農貿市場的基本設施維修,由舉辦者負責。

第十一條 舉辦農貿市場應符合下列條件,並經區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一)符合城市建設規劃;(二)有相應的資金、場地和設施;(三)具備必要的交通、治安、消防和衛生條件;(四)有相應的管理機構;(五)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 舉辦農貿市場必須按規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並提交下列資料:(一)舉辦者的申請報告;(二)批准舉辦農貿市場的文件;(三)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定點證明;(四)場地使用證明或租用協議;(五)市場設計圖紙。聯合舉辦農貿市場的,應提交聯辦各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書。

第十三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接到舉辦者辦理市場登記申請後,應對申請文件進行審核,在三十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舉辦條件的,發給《市場登記證》;對不符合舉辦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農貿市場遷移、合並、撤銷以及改變市場登記注冊事項的,舉辦者應在作出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和注銷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 農貿市場舉辦者應負責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市場交易、衛生、治安、消防、車輛停放等制度,提供市場經營設施和相應的服務,維護市場秩序。

第十五條 農貿市場不得改變使用性質,已經改變的,要逐步恢復其功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破壞農貿市場的場地和設施,不得擅自遷移農貿市場。

第十六條 按照城市規劃定點建設的菜場,不得擅自改變使用性質,已經改變的,要限期恢復。舉辦者確需將菜場改為農貿市場的,必須經有關部門批准。 

第三章 農貿市場經營管理

第十七條 凡有經營能力的單位和個人,在辦妥有關手續後均可在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鼓勵農民直接進入農貿市場銷售自產的農副產品,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八條 經營者要求進入農貿市場設固定攤位進行交易的,應與舉辦者簽訂攤位使用協議,並按規定憑營業執照或攤位使用協議等有關證照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必要證件,向農貿市場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進場交易登記手續。經營熟食製品的,必須持有經營所在地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核發的《健康證》和《衛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接在申請人進場交易的申請後,應在十五日內作出決定。對符合條件的,發給《進場交易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九條 農貿市場禁止銷售下列農副產品:(一)腐敗變質、污穢不潔、超過保質期限的;(二)有毒農葯殘留超標的蔬菜、水果;(三)病、毒致死的禽、畜、水產品及其製品;(四)未經檢疫或經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其產品;(五)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植物及其產品;(六)其他禁止銷售的。

第二十條 有固定攤位的經營者應在攤位上懸掛《進場交易證》,經營的農副產品應明碼標價。

第二十一條 農貿市場的農副產品價格,屬於國家定價、指導價或物價部門實行價格監審的,必須依照有關規定執行;其他農副產品價格,隨行就市,由交易雙方議定。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應在核定的攤位或安排的場地內進行交易,不得在農貿市場內隨意設攤或流動經營,禁止場外交易。

第二十三條 經營者不得出租、出借和轉讓《進場交易證》,不得擅自出租、出借和轉讓攤位。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領取《進場交易證》後,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開業或開業後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同意連續停業二個月以上的,舉辦者可以收回攤位,並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銷其《進場交易證》。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應依法納稅,並按規定繳納市場管理費。經營者有權拒絕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收費。 第四章 農貿市場監督管理

第二十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有關部門應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設置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在農貿市場設立舉報箱、意見箱,受理投訴,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合法經營,制止違法違章行為。

第二十八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有關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農貿市場內執行公務時,應著裝整齊,佩戴標志,出示執行公務的專用證件,文明管理,秉公執法。

第二十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在農貿市場設置經計量部門檢定合格的公平秤及其他計量器具,逐步實行信譽卡售貨制度。

第三十條 公安機關可根據治安管理的需要,在大型農貿市場設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執勤室,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治安管理。稅務機關可根據需要在農貿市場設置稅務管理機構或派駐稅務管理人員,負責農貿市場的稅收徵收管理。

第三十一條 農貿市場內的農副產品應劃行歸市,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服從農貿市場的統一安排。

第三十二條 經營者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配備合格的計量器具,實行周期檢定,不得短斤缺兩。

第三十三條 農貿市場內禁止下列行為:(一)壟斷貨源、哄抬價格;(二)以次充好,摻雜摻假;(三)強買強賣,欺行霸市,騙買騙賣;(四)包裝物品計入商品凈重出售;(五)亂堆亂放物品,隨意傾倒垃圾;(六)私接電源;(七)使用未經檢驗或不合格的計量器具;(八)違反市容環衛、消防管理規定的活動;(九)其他禁止的行為。

第三十四條 農貿市場應當保持環境整潔。農貿市場產生的垃圾應當由市場舉辦者負責收集,及時運往環衛部門指定的地點,或者委託環衛部門及時清運,日產日清。

第三十五條 舉辦者應在農貿市場出入口處懸掛場標及銘牌。

第三十六條 農貿市場舉辦者應協助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有關部門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

第三十八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參與農貿市場內的經營活動。

第三十九條 農貿市場管理費的收取、管理和使用辦法,按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第五章 罰 則

第四十條 舉辦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按以下規定處理:(一)未經登記擅自舉辦農貿市場的,應予以取締,並對舉辦者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進場經營者造成經濟損失的,舉辦者應承擔賠償責任;(二)農貿市場遷移、合並撤銷時,舉辦者不辦理變更、注銷登記的,限期補辦,並可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三)擅自改變農貿市場使用性質的,責令限期恢復原使用功能,並可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不按期恢復的,可吊銷《市場登記證》,並由規劃管理等部門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四十一條 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按以下規定處理:(一)未按規定領取《進場交易證》進入市場交易的,責令退出農貿市場或補領《進場交易證》,並可處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二)不按規定懸掛《進場交易證》、明碼標價或隨意設攤,流動經營的,責令其糾正,並可處以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的的罰款;(三)出售、出借、轉讓《進場交易證》或出租、出借、轉讓攤位的,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非法所得,並可處以一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四)不按規定交納農貿市場管理費的,責令限期交納;超過規定期限仍不交納的,可吊銷《進場交易證》;(五)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或短斤缺兩的,可扣留不合格計量器具,責令其改正,並可處以二百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停業整頓七天;情節嚴重的,吊銷《進場交易證》。

第四十二條 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三十三條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三條 經營者違反本條例其他規定的,由有關部門按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在農貿市場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索賄受賄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分;造成經營者或消費者經濟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六條 拒絕、阻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市所屬各縣(市)可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十九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④ 關於裝修施工擾民時間上的規定是早上幾點

關於裝修施工擾民時間上的規定一般是早上8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版治法》規定:

法定休息日權、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在其他時段內作業的,應當採取雜訊控制措施,減輕對周圍居民的干擾。

(4)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1999年擴展閱讀:

擾民具有某種影響力的人或組織粗暴對待相關民眾利益的作法,一般指雜訊擾民。首先要看是否達到擾民標准,如果沒有達到投訴也是沒有用的。

裝修又稱裝潢或裝飾。是指在一定區域和范圍內進行的,包括水電施工、牆體、地板、天花板、景觀等所實現的,依據一定設計理念和美觀規則形成的 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設計方案。

⑤ 杭州的小區幾點到幾點能裝修

《杭州市環境雜訊管抄理條例(修訂草案)》,第三十八條里規定每天中午12點到下午2點,晚上8點到次日8點禁止住宅裝修

你可以跟他先口頭交涉一下 畢竟是鄰居 遠親不如近鄰啊 如果他繼續這樣下去 你就投訴好了 114轉隨便哪個新聞節目都可以 比如小強熱線 經市新聞等 比市長熱線來的有效

⑥ 杭州伊美酒店外工地晚上施工,嚴重影響休息怎麼辦酒店前台說他們有24小時作業證。

按照相關規定夜間施工都需要辦理相關手續且需要進行公示。
可以打12315市長熱線進行舉報。
24小時環保投訴熱線: 12369
根據相關法律也可以撥打110。(杭州市環境噪音管理條例第31條,第20款)

根據杭州市環境雜訊管理條例
第四章 工業和建築施工雜訊管理
第十八條 本條例所稱工業雜訊,是指工礦企業和其他單位在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干擾周圍地區環境的雜訊;建築施工雜訊,是指建築施工現場產生的干擾周圍地區環境的雜訊。
第十九條 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工業雜訊和建築施工雜訊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工業企業廠(場)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和建築施工場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沒有明顯廠(場)界標志的,以規劃用地紅線為廠(場)界。
第二十條 在工業生產中因使用固定的設備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工礦企業、單位和在建築施工過程中使用機械設備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施工單位,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九條規定,及時向環境保護部門申報。
第二十一條 在風景區、居民稠密區、文教區、商業區等一切非工業區范圍內,不準新建、擴建、改建雜訊、振動超過標準的工廠、車間、工場,不準增添雜訊超過標準的設備。 現有工廠應通過技術改造,努力降低雜訊,使之逐步達到相應的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第二十二條 在居民區、文教區、醫院、療養院、賓館等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除搶修、搶險等應急任務外,禁止在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工藝要求連續作業或因交通限制確需在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作業時,須持有環境保護部門發放的《夜間作業許可證》,並向社會公告。 經市人民政府批准,環境保護部門在特殊時期可對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作出禁止性規定。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對違反本條例的單位和個人,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八)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夜間擅自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改正,可並處一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十二)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並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 對處罰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同級人民政府或上一級行政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在接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三條 雜訊污染的受害者與產生雜訊污染的單位、個人的糾紛,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部門或其他環境雜訊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四條 本條例規定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監督管理人員在執行公務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知識問答:請問晚上9點之前在居民區放大分貝的音樂,是被允許的嗎

對方放應該經過城管等部門審批,否則可以舉報
另外即時放,也不得干擾周圍居民正常休息。否則構成擾民也可以投訴。

⑧ 浙江省或杭州市環境保護條例

m沒有找到《浙江省或杭州市環境保護條例》
只有找到《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210號

《杭州市服務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已經2004年10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長孫忠煥
二OO四年十一月三日

第一條 為加強服務行業的環境管理,防治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市區從事服務行業的單位和個體經營者(以下簡稱服務項目經營者),均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服務行業,是指向周圍環境直接或間接排放污染物的下列行業:
(一)賓館、旅館服務業;
(二)餐飲服務業;
(三)娛樂服務業;
(四)洗染、美容保健、體育健身、沐浴、攝影擴印等服務業;
(五)機動車輛維修、保養、清洗和五金修配加工等服務業。
以上服務行業的具體經營項目(以下簡稱服務項目)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環境保護部門)會同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布。
對單位食堂的環境保護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條 市環境保護部門對服務行業的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規劃、建設、工商、房管、城管、公安、文化、衛生、貿易、質量技術監督、城管執法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 同實施本辦法。
第五條 新建、改建、擴建和遷建的服務項目應當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對實行環保審批告知承諾制的服務項目,環境保護部門應將環境污染防治要求書面告知服務項目經營者,經營者應當書面承諾履行相應的義務。作出承諾的,視為經營者已經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告知承諾制實施的具體范圍及方式由市環境保護部門會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另行規定。
服務項目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許可手續或者未執行告知承諾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予核發營業執照。
第六條 禁止在下列區域和場所新設產生油煙、惡臭、雜訊污染、振動污染的服務項目:
(一)居民住宅樓;
(二)未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樓;
(三)與居住樓相鄰接的樓層。
物業所有人或管理人不得將前款規定的物業出租、出借給其他單位或個人興辦產生油煙、惡臭、雜訊污染、振動污染的服務項目。
第七條 嚴格控制在距離居民住宅樓、醫院、學校、療養院、黨政機關等建築物集中區域15米范圍內新設產生油煙、惡臭、雜訊、振動的服務項目。
在前款規定的區域內,確需設立產生油煙、惡臭、雜訊、振動的服務項目的,建設單位應當徵求項目所在地周邊有關單位和公眾的意見,在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時,應同時附上對周邊有關單位和公眾的意見採納或不採納的說明。徵求意見可以採取公告、召開聽證會等形式。
第八條 服務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變更前依照新開辦項目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一)無油煙污染的服務項目變更為有油煙污染的服務項目;
(二)污染物排放數量、類型、去向和排放方式發生重大改變的。
第九條 新開辦服務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環境保護設施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以下簡稱「三同時」),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環境保護部門進行竣工驗收。
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的新開辦服務項目需要進行試營業的,服務項目經營者應當報環境保護部門備案,自試營業之日起3個月內申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第十條 服務項目經營者應使用管道燃氣、液化氣、電能等清潔能源,不得使用煤炭、油類等高污染燃料。
本辦法施行前已建成的服務項目,以煤炭、油類等為燃料的,應當在市政府規定的期限內改用管道燃氣、液化氣、電能等清潔能源。
第十一條 產生油煙、惡臭的服務項目,其經營者必須配套設置油煙、惡臭的污染防治設施,油煙、惡臭經處理後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
油煙排氣設施的設置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油煙排氣筒或專用煙道上必須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設置永久采樣監測孔及相關設施;
(二)所在建築物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下的,油煙排氣筒應高於建築物最高點並不得直接朝向居民住宅等敏感點;所在建築物高度在24米以上的,油煙排氣筒排放口設計應當符合環境污染防治要求,其具體設計規范由市環境保護部門另行制定並公布。
本辦法施行前已設立的產生油煙的服務項目,尚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或者所安裝的設施達不到環境保護要求的,由所在地的環境保護部門責令其限期加裝或者改裝。
第十二條 服務項目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油煙排氣設施的正常使用,加強維護和保養。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視為不正常使用:
(一)擅自閑置或者拆除油煙凈化設施的;
(二)未按有關規定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的;
(三)不能提供油煙凈化設施維護保養記錄或維護保養記錄不全的。
第十三條 服務項目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方式排放油煙:
(一)不經過油煙排氣筒或專用煙道無組織排放;
(二)經城市公共雨水或者污水管道排放。
第十四條 服務項目產生的污水排入城市公共污水管道的,應當設置規范化的隔油和殘渣過濾裝置,達到城市污水管網納管標准。
在無城市公共污水管道的區域內興辦產生污水的服務項目,應當採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水經處理達標後,方可排放。
第十五條 服務項目經營者應妥善收集廢油及其他含油廢物(以下簡稱廢棄食用油脂),並交由取得營業執照的專業處置單位集中處理,不得擅自排放、傾倒。
禁止未取得營業執照的單位和個人從事收集、處理廢棄食用油脂的活動。
第十六條 服務項目產生的餐廚垃圾應按照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的要求收集、運輸和處置。
第十七條 攝影擴印等服務業產生的廢顯影、定影液等危險廢物必須按照危險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處置,不得隨意排放和傾倒。
第十八條 服務項目產生的邊界雜訊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服務項目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減輕其經營活動對周圍環境的雜訊影響,不得在室外設置並使用產生高雜訊污染的音響設備。
第十九條 禁止在服務項目經營活動中使用下列產品:
(一)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塑料餐飲具和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0.025毫米)的不可自然降解塑料包裝袋;
(二)含磷洗滌劑。
第二十條 嚴格控制在商業區人行道、市區主要街道和居民門窗附近設置商業性空調裝置。
確需在街道兩旁直接朝向人行道設置商業性空調裝置的,其安裝架底距地面的距離應當大於2米,確因客觀條件限制的,不得少於1.9米;在居民門窗附近設置商業性空調裝置的,須相距3米以上,且不得直接朝向居民門窗等敏感點。
第二十一條 實行年度排污申報登記制度。服務項目經營者應當如實向環境保護部門申報、登記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和方式,在經營活動中嚴格按照污染物排放許可管理的有關規定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二條 服務項目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依法向環境保護部門繳納排污費。
第二十三條 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定期公布對服務項目違法行為的查處情況。
市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對本市餐飲服務項目安裝的油煙凈化設施使用效果進行抽檢,並向社會公布抽檢結果。
第二十四條 環境保護部門或其他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職能的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服務項目經營者進行現場檢查。檢查人員應當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被檢查者應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拒絕檢查和弄虛作假。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興辦服務項目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已經投入營業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國務院《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規定進行查處。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物業所有人或管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租賃人、借用人將其物業用於興辦產生油煙、惡臭、雜訊污染、振動污染的服務項目而仍然出租、出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新開辦服務項目未建成需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擅自投入營業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其停止營業,並可處5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罰款;需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但未在規定期限內向環境保護部門申請竣工驗收或未經驗收合格擅自投入營業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其停止營業,並可處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未按規定使用清潔能源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處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罰款,並可由環境保護部門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規定許可權責令其停業或者關閉。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三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可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要求設置、加裝、改裝污染防治設施的;
(二)不經過油煙排氣筒或專用煙道無組織排放油煙的;
(三)經城市公共雨水或者污水管道排放油煙的。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不正常使用油煙排氣設施的,由環境保護部門責令其改正,並可處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責令其改正,並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將未經隔油、過濾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公共污水管道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將廢棄食用油脂擅自排放、傾倒或交由非專業處置單位和個人收集、處理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未按照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的要求收集、運輸和處置餐廚垃圾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規定,未按要求設置空調裝置的。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非法從事收集、處理廢棄食用油脂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並可處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在室外設置並使用產生高雜訊污染音響設備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責令其改正,並可處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有關行政處罰涉及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行使的,按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設立的服務項目產生油煙、惡臭、雜訊、振動等不符合國家或地方規定排放標准及本辦法規定的,由環境保護部門受同級人民政府委託責令限期治理;期滿後仍未能符合國家或地方規定標準的,由環境保護部門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規定許可權責令停業或者關閉。
第三十五條 環境保護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監察機關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魔法學院h救世主 發布:2025-07-23 11:14:24 瀏覽:354
家庭道德經 發布:2025-07-23 11:10:00 瀏覽:787
招標活動中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重要嗎 發布:2025-07-23 10:45:51 瀏覽:387
羅庄區法院 發布:2025-07-23 10:45:42 瀏覽:899
婺城區法院 發布:2025-07-23 10:45:38 瀏覽:677
律師的男人 發布:2025-07-23 10:45:37 瀏覽:575
法官參照 發布:2025-07-23 10:39:56 瀏覽:327
蘇聯腐敗中國法治 發布:2025-07-23 10:38:25 瀏覽:541
法律英語合同法ppt 發布:2025-07-23 10:35:56 瀏覽:46
銅陵銅官山法院判決書 發布:2025-07-23 10:06:42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