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確認性法規范

確認性法規范

發布時間: 2021-02-06 19:38:11

㈠ 確認性規范是什麼

1、確認規范。確認規范是對已經存在的事實的認定,其主要意義在於根專據一定的原則屬和程序,確立具體的憲法制度和權力關系,以肯定性的規范存在為其主要特徵。確認性規范依其作用的特點,又可分為宣言性規范、組織性規范、授權性規范等形式。
2、禁止性規范。禁止性規范是指對特定的主體或行為的一種限制,也稱其為強行性規范。這類規范對於憲法的實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中表現了憲法法的屬性。
3、權利性規范與義務性規范。這類規范主要是在調整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過程中形成的,同時為行使權利與義務提供了依據,從我國憲法規定的角度來看,權利性與義務性規范有下列三種形式:
(1)權利性規范。憲法賦予特定主體以權利,使之具有權利主體資格。
(2)義務性規范,集中表現在公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
(3)憲法中的權利性義務性相結合為一體。
4、程序性規范。程序性規范具體規定憲法制度運行過程的程序,主要涉及國家機關活動程序方面的內容。程序性規范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直接的程序性規范,如人大召開臨時會議的程序,二是間接的程序性規范,即憲法典本身對程序規范不做具體的規定,而是通過法律保留形式規定的具體程序,如具體的選舉程序。

㈡ 請舉例說明什麼是確定性規范

按照法律規范內容確定性程度的不同,法律規范可以分為確定性規范、委託性規范和版准用性規范權。

確定性規范,是指明確規定行為規則內容的法律規范,絕大多數法律規范都屬於確定性規范。

委託性規范,又稱非確定性規范,是指規范中沒有明確規定行為規則的內容,而委託某一機關加以確定的規范。這類規范的特點是不直接規定所要求或禁上的行為規范的內容,則是指出應由某一機關加以具體規定。

准用性規范,是指沒有直接轉述行為規則的內容,而是規定在某個問題上須參照,引用其他條文或其他法律、法規的法律規范。
例如:會計法,稅法,公司法,合同法等等都屬於確定性規范之內.

㈢ 論述確認性規則和構成性規則的關系

構成性規則:是以該規則的規定作為產生某種行為方式的前提條件的法律規則。在回構成性規則答生效之前,受其調整的社會關系並不存在,只有當規則產生之 後,相關行為才可能出現。如關於稅種.稅率的規定,才產生了具體的稅收關系。
確認性規則:即對在法律調整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各種行為方式和行為關系進行評價,通過授予法律權利和設定法律義務對該行為關系予以確認並加以調整的規則。確認性規則所調整的行為關系在該規則產生之前就已存在,如民事關系等,其作用只是按照一定的價值標准對這些關系加以區分和選擇,將某些既存的社會行為方式上升為法律上的權利義務,使之合法化和規范化,從而納入法律調整的軌道。
關系:兩者是相對應的

㈣ 調整性規則,構成性規則,確定性規則等法律規則的舉例,能不能幫忙多列舉幾個

  1. 調整型規則: 如交通法規,人們有了交通行為之後,國家為了社會的秩序和人們生命財產回的安全,答指定交通法規,調整交通運輸行為。這就是調整型規則。

  2. 構成性規則: 如組織法,人們先指定法律,再根據該規則來組織設立國家機關。所以叫構成性規則。但這只是邏輯上的關系,因為現實中有的國家機關是先設立後有規則的。

  3. 規范性規則是直接表述法律規范的條文。如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4. 標准性規則是內容本身已確定,無需援引其他法律規定或委託其他機關另行制定相應規則。如刑法中已經有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就是確定性規則。

  5. 強行性規則是內容強制性,必須遵從,不得自由協商變更。比如刑法中「並處罰金」的條文,法官在判決時必須判罰金。

  6. 法律的確定性是為了保護公民的信賴利益,如果總是隨意更改不確定,那麼也就體現不出法律的權威性,無法正當合法的保護公民利益了。

  7. 法律的確定性是體現在法理學的內容里,類似於法律的強制性。

㈤ 根據本法規定是確定性規則還是委任性規則

物權法第10條的規定是委任性規則,而非准用性規則。
按照規則內容的確定性程度,可以把法律規則分為確定性、委任性和准用性規則。
1、委任規則,即具體內容尚未確定,只規定某種概括性指示,有相應國家機關通過相應途徑或程序加以確定的法律規則。事實上,制定《物權法》時,我們國家還沒有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甚至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等也沒有明確,因此,該條授權國務院相關部門可以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加以明確。
2、委任性規則與准用性規則不同的地方:前者偏於其他部門組織,由於具體辦法還未制定出來,所以是法律要求或者委託授權其部門來處理。而後者是具體的辦法和條文已經明確,可以直接引用或者准予適用。例如,我國商業銀行法第17條:「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

㈥ 這條規定是確定性指引還是選擇性指引

您好 ,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為確定的指引和有選擇的指引。有選擇的指引,是指法回律規范對人們的行為提供答一個可以選擇的模式,根據這種指引,人們自行決定是這樣行為或不這樣行為。確定的指引,是法律要求人們必須根據法律規范的指示而行為,若人們違反這種確定的指引,法律通過設定法律後果(否定式的法律後果)來予以處理,以此來保證確定性的指引的實現。
該條規定規定合同內容由當事人約定,沒有強制性,應為有選擇的指引。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㈦ 法律規范的分類有哪些

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把法律規范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一、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授權性規范、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

1、授權性規范

授權性規范,是規定人們可以為一定的行為或者不為一定的行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為一定的行為或者不為一定的行為的法律規范。

2、義務性規范

義務性規范,是規定人們必須積極作出一定行為的法律規范。

3、禁止性規范

禁止性規范,是規定禁止人們作出一定行為或者必須不為一定行為的法律規范。禁止性規范也可以說是一種義務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與義務性規范的區別在於:義務性規范是設定作為義務,禁止性規范卻是設定不作為義務。

二、 按照法律規范強制性的程度,可以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

1、強制性規范

強制性規范,是指法律規范所確定的權利和義務十分明確、肯定,不允許有任何方式的變更或違反的法律規范。強制性規范表現為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兩種形式,或者說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絕大部分都屬於強制性規范。

2、任意性規范

任意性規范,是指法律規范允許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自行確定其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范。

三、按法律規范內容的確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確定性規范、委任性規范和准用性規范

1、確定性規范

確定性規范,是指法律規范直接而明確地規定了行為規則的內容,適用時無須再援用其他的法律規范來補充或說明的法律規范。大多數法律規范是確定性規范。

2、委任性規范

委任性規范,是指法律規范沒有明確規定行為規則的內容,而是授權由某一專門機構加以規定的法律規范。

3、准用性規范

准用性規范,是沒有明確規定行為規則內容,但明確指出可以援引其他的規則是本規則的內容得以明確。

四、按照法律規范所調整的行為是否可能發生在該規則之前,可以分為調整性規范和構成性規范

1、調整性規范

調整性規范,是對已經存在的各種行為方式進行評價,並通過設定權利和義務來調整相關行為的法律規范。

2、構成性規范

構成性規范,是以規則的產生為基礎而導致某些行為方式的出現,並對其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與調整性規范的不同,在構成性規范產生以前,該規則所涉及的行為不可能出現.

(7)確認性法規范擴展閱讀:

法律規范的時間效力,是指法律規范在什麼叫開始生效、在什麼時間終止生效以及對其生效前的行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

1.法律規范的生效時間

法律規范的生效時間通常有三種:從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法律本身規定了生效的具體時間;法律本身規定了其生效時間取決於其它法律的生效施行。

2.法律規范終止生效的時間

法律規范終止生效的時間通常有:

1.新的法律公布實施後,原有法律自然失去效力。

2.新的法律公布生效時,明文規定原有的同類法律廢止。

3.有的法律因已完成其歷史任務而自然失去效力。

4.法律本身明確規定生效期限,期限屆滿自行終止效力。

5.由有關機關頒發專門的決議、決定,宣布廢除某些法律,從宣布廢除之日起,該法即停止生效。法律規范終止生效還可分為明示廢止和默示廢止。

3.法律規范的溯及力

法律規范的溯及力,是指法律規范對其生效前發生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在一般情況下,法律不溯及既往,但也有一些例外。在刑法的適用上現代各國通常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㈧ 准用性規則和委任性規則如何區別

准用性規則和委任性規則的區別如下:

一、定義方式不同

委託性規范的是指沒有規定行為模式和行為後果,而只規定授權(委託)其他國家機關予以規定的法律規范。

准用性規范的是指沒有規定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只規定援引、比照某法律條文的法律規范。

二、所參照的對象不同

1、委託性規范偏於其他部門組織,由於具體辦法還未制定出來,所以是法律要求或者委託授權其部門來處理。

例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62條 軍隊醫療機構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據本條例制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33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計量工作的監督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另行規定。這些都屬於委託性規范。

2、准用性規范是具體的辦法和條文已經明確,可以直接引用或者准予適用。

例如,我國商業銀行法第17條:「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我國《合同法》第17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易貨交易,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這些都屬於准用性規范。

(8)確認性法規范擴展閱讀:

法律規則的分類如下:

1、按照規則的內容不同,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規則。

所謂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有權做一定行為或不做一定行為的規則,即規定人們的「可為模式」的規則。

所謂義務性規則,是指再內容上規定人們的法律義務,即有關人們應當做出或不做出某種行為的規則。

2、按照規則對人們行為規定和限定的范圍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規則分為強行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

所謂強行性規則,是指內容規定具有強制性質,不允許人們隨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規則。

所謂任意性規則,是指規定再一定范圍內,允許人們自行選擇或協商確定為與不為、為的方式以及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內容的法律規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准用性規則

網路—委任性規則

㈨ 確定法律規范效力的一般原則

以下是不同書本上的不同表述: 在法學理論中,法的效力層次有時也被稱為法的效力等級,或法的效力位階。影響法的效力層次的因素主要有:(1)制定主體;(2)適用范圍;(3)制定時間。 法的效力層次的一般規則,即指不同等級的主體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級高的主體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於等級低的主體制定的法。在各個法的體系中,法的效力層次要貫徹以下兩個規則:(1)在整個法的效力層次體系中,憲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2)除憲法的效力統攝所有法的效力之外,上一級法的效力均高於下一級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層次除要貫徹它的一般規則外,由於法的復雜性,法的效力層次還存在一些特殊規則:(1)特別法效力優於一般法;(2)新法優於舊法;(3)法律文本優於法律解釋。--張文顯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2頁。 法的效力層次就是指在一個國家法律體系的各種法的淵源中,由於其制定主體、程序、時間、適用范圍等不同,導致各種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個法的效力等級體系。法的效力層次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1)憲法至上原則;(2)等差順序原則;(3)特別法優先原則;(4)實體法優先原則;(5)國際法優先原則;(6)後法優先或新法優先原則。--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44頁。 由於法律本身是有層次或等級劃分的,因而其效力當然具有層次或等級性。我們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如果是地方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其所轄地方范圍內。全國性法律的效力層次高於地方性法律的效力層次。 我國法律的效力層次是多層次性的結構體系。在法律效力層次結構體系中,各種法律的效力既有層次之分,又有相互聯系,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我國法律效力體系。對於法律效力層次的具體劃分,尚有不同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為四個層次。 最高層次: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一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層次屬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的效力為第二層次。 第三層次: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法律效力層次為第三層次。 地方層次:地方立法主體制定的地方法規,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規和自治地方法規,特別行政區地方法規,其法律效力的層次為地方層次。--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1頁。 可以根據法律的位階高低來識別法律效力的層次高低。識別法律效力層次高低的具體標准主要有三條:(1)根據主體識別。立法主體的地位高,其制定出來的法律的效力層次也相應比較高。(2)根據立法依據識別。一個法律依據另一法律而制定,則這個法律的效力層次低於另一個法律的效力層次。(3)根據效力范圍識別。如果是全國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全國,法的有效條件是指法律規范得以實施生效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法的有效條件就內部環境而言,有以下幾點:(1)必須是現行有效的法律規范;(2)必須與上一等級的法律規范不相沖突或抵觸;(3)法律規范必須在它約束的時間、對象和范圍之內才有效。就外部環境而言,其條件為:(1)它必須是在合法政權機關的制定或認可下產生的;(3)它必須有合法有效的國家強制力保障。 --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頁。 應然法律效力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第二個層次是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 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生效日之後失效日之前這一連續的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應然作用力。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其公布後生效日之前這一時間段和法律失效日之後因溯及力問題仍被適用而產生的某一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一定條件下的應然作用力。--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頁。 由於法律規范之所以有效力是因為它是按照另一個法律規范決定的方式被創造的,因此,後一個規范便成了前一個規范的效力的理由。調整另一個規范的創造的那個規范和另一個規范之間的關系,用空間比喻語來說,可以表現為高級和低級的一種關系。--[奧]凱爾森著:《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頁。 凡是這樣一個承認規則被接受的地方,就為私人和官員提供了確認主要的義務規則的權威性標准……在一個有各種不同的法的「淵源」的現代法律制度中,承認規則相應地比較復雜:即確認法的標準是多重的,通常包括一個成文憲法,立法機關的法規和司法判例。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將這些標准排列為相應從屬和優先的次序的方法,對可能發生的沖突作出規定。正是按照這種方法,在我們的制度中,「普通法」從屬於「制定法」。--[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張文顯、鄭成良、杜景義、宋金娜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頁。 體系是以憲法(或根本法)為核心,由不同層次或等級的法律有機結合組成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憲法(或根本法)屬於第一層次,而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等基本法律屬於第二層次,基本法之下還可能有第三和第四層次的法律等等。與此相適應,較低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是或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即低於)較高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而其他所有層次的法律的效力都是或者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第一層次的憲法或根本法的效力。--姚建宗:《法律效力論綱》,載《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第20頁。 [本文來自: 法易網 www.148365.com ]

熱點內容
香港國安法條例 發布:2025-07-28 17:24:16 瀏覽:256
財經法規屬於行政處分形式 發布:2025-07-28 17:18:17 瀏覽:803
革命道德人物事跡 發布:2025-07-28 17:16:13 瀏覽:375
大學經濟法作業 發布:2025-07-28 17:08:14 瀏覽:558
餐桌立法 發布:2025-07-28 16:51:07 瀏覽:7
民法總則期末考試題 發布:2025-07-28 16:46:34 瀏覽:726
諸城法治新聞 發布:2025-07-28 16:35:21 瀏覽:688
民事訴訟法六十七 發布:2025-07-28 16:33:13 瀏覽:889
部門規章和行政法規發生沖突 發布:2025-07-28 16:32:20 瀏覽:225
工商道德模範 發布:2025-07-28 16:30:02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