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商品法規
⑴ 臨期或過期食品國家是怎麼規定處理
臨期或過期的食品不能吃,一般都會扔掉
⑵ 臨期或過期食品國家是怎麼規定處理
親,臨期食品雖然接近保質期,但沒有超過保質期,屬於正常產品,可以通過促銷等方式進行銷售食用。過期食品只能進行銷毀或者粉碎後銷售給養豬場等等,但是得有銷售記錄,否則當地食葯局會進行監管查處的!
⑶ 關於臨期商品國家有規定嗎
立包裝食品時,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如何標示可以選擇以下三種方式之一標示:
一是生產日期標示最早生產的單件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按最早到期的單件食品的保質期標示;
二是生產日期標示外包裝形成銷售單元的日期,保質期按最早到期的單件食品的保質期標示;
三是在外包裝上分別標示各單件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實施指南》中有關預包裝食品保質期的釋義,「企業可自主決定以具體時間的形式或固定時間段的方式標示保質期,但保質期必須與生產日期具有對應關系。
(3)臨期商品法規擴展閱讀:
帶來益處:
1、在沒有設立臨期食品專櫃之前,超市為了保證不銷售過期食品,通常會把臨近保質期的食品提前退回給廠家,由廠家來銷毀處理。供貨商和超市則要根據付款先後的不同,來承擔各自的經濟損失。
2、設立了臨期食品專櫃後,超市銷售食品的臨期率大大降低,超市和廠家的經濟損失也相應減少。 同時也可以盡量避免進入流通領域的食品退回廠家後,出現過期食品再加工等問題。
3、從2010年9月起,海淀工商分局開始在轄區內8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推廣「臨期食品專櫃」,截至目前已開設78家,設立臨期專櫃也更有利於工商部門進行監管,下一步會建議更多的超市開設臨期專櫃。
⑷ 關於食品快要過期了,法律上規定
法律只規定零售企業銷售合格的商品,在保質期以內的食品,沒有質量問題一般不允許退貨或者賠償。
不過如果吃了感覺不舒服給消費者帶來損害可以要求賠償。
保質期是廠家向消費者作出的保證,保證在標注時間內產品的質量是最佳的,但並不意味著過了時限,產品就一定會發生質的變化。
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沒有改變,仍然可以食用。例如牛奶,在冷藏條件下,在保質期限內4天,牛奶的所有品質都會得以保持。但是建議對生鮮飲品臨近保質期保持謹慎。
(4)臨期商品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1、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2、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3、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4、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5、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的製品。
6、經營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7、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8、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9、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生產或者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未經過安全性評估。
10、食品生產經營者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的。
⑸ 臨期食品 國家規定是什麼
新食品安全法中規定食品保質期,指食品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此外也可以看看食品葯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食品保質期相關問題的復函(食葯監辦食監一函[2015]554號),江西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預包裝食品保質期計算起點的批復,GB 7718-2011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中都有關於保質期的具體的說明。銷售單元包含若干標示了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的獨
立包裝食品時,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如何標示可以選擇以下三種方式之一標示:一是生產日期標示最早生產的單件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按最早到期的單件食品的保質期標示;二是生產日期標示外包裝形成銷售單元的日期,保質期按最早到期的單件食品的保質期標示;三是在
外包裝上分別標示各單件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實施指南》中有關預包裝食品保質期的釋義,「企業可自主決定以具體時間的形式或固定時間段的方式標示保質期,但保質期必須與生產日期具有對應關系,即以生產日期為保質期計算起點或生產日期第二天為保質期計算起點」。因此,以生產日期第二天為保質期起算起點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實施指南》
的技術規范。該技術規范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具有相應的技術權威性和實施效力。具體的需要哪一方面的保質期相關知識,你可以看看剛才給您推薦的那幾個法規標准。
⑹ 國家規定葯品距有效期多少天禁賣
國家沒有出台關於葯品臨近有效期禁止銷售的規定文件。但是有文件規定銷售近效期葯品應當向顧客告知有效期。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第一百六十七條 銷售葯品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處方經執業葯師審核後方可調配;對處方所列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但經處方醫師更正或者重新簽字確認的,可以調配;調配處方後經過核對方可銷售。
2、處方審核、調配、核對人員應當在處方上簽字或者蓋章,並按照有關規定保存處方或者其復印件。
3、銷售近效期葯品應當向顧客告知有效期。
4、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6)臨期商品法規擴展閱讀
《能不能給「臨界期」葯品設個專櫃》
面對一些葯房「半遮半掩」地打折推銷臨近過期葯品,很多消費者滿懷疑慮。對此消費者協會的說法是,「臨界期」葯品可以用,但銷售時有義務提前告知。
沈陽市民馬恆給孩子買咳嗽葯,回家後發現還有半個月就要過期了,這樣的葯還能吃嗎?找到葯店要求換貨,但對方卻表示,葯品屬於特殊商品,不能退換貨。
記者近日走訪沈陽市多家葯房注意到,葯品快到期仍然在架銷售的不在少數,而且都擺在顯著位置,有的葯店還作為促銷商品進行銷售,但是對瀕臨過期的事實隻字不提。一些市民購入後,因為發現葯品臨近過期而不敢用;有的市民貪圖便宜而批量購入,短時間內用不完而造成了浪費。
與葯品相類似,眼下消費者對快要到期的食品類商品比較敏感,而在工商部門的組織下,很多地方的超市都對快要到期的食品設置臨期食品專櫃,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沈陽市葯監部門介紹,目前針對葯品銷售的要求是,只要還在保質期內就允許銷售,也就是說,同食品一樣,保質期內的葯品是安全的。而遼寧省鞍山市消費者協會的說法是,不論是食品還是葯品,一旦快要到保質期的期限時,商家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否則就是侵犯知情權,消費者可以投訴。
既然如此,葯房能不能向超市學習,也設置一個獨立、醒目的「臨界期葯品專櫃」呢?以這種方式明明白白打折促銷,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⑺ 法律規定超市裡過期或者是臨期商品該營業員買回家嗎
沒有這個規定。如果強制性這么做,你可以辭職,要求賠償雙倍工資,理由是沒有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