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最高法規定出軌精神賠償額度

最高法規定出軌精神賠償額度

發布時間: 2021-03-06 03:37:19

① 最高法規定婚內出軌方要做出賠償,你覺得合理嗎為什麼

個人覺得最高法規定婚內出軌方要作出賠償是合理的。法律存在的目的是在維持社會的公平和穩定,而婚姻破裂可以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財產糾紛、子女撫養、老人贍養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在法律上對於離婚問題一直持謹慎態度,並且盡可能的在法律層面上保證離異雙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滿足。


任何法律條款的制定都是經過詳實的數據調查,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最後形成的,其存在的意義都是針對已經發生的社會事件做出的防範性措施。近些年來,我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因為離婚財產糾紛問題產生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如果婚姻法更加的寬容,則會導致很多人漠視婚姻的存在,這對於社會的穩定是有害的,所以新的婚姻法依據已經發生的事實情況才會制定這樣的條款,除了保證離異雙方的經濟利益以外,還有限制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不良行為的作用。

② 老婆出軌,去法院起訴最高可以索賠多少金額

因出軌導致離婚的,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去法院起訴可以得到一定損害賠償,具體金額由法院判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四十六條 損害賠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2)最高法規定出軌精神賠償額度擴展閱讀:

案例:妻子網上出軌 丈夫獲賠精神損失費

妻子網上找「情人」,丈夫數次挽留,妻子仍與第三者曖昧不清。丈夫無奈將妻子告上法庭,並且要求妻子賠償精神損失費。昨天,記者從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獲悉,法院將孩子判給男方,且判女方賠給男方精神損失費15000元。

大輝和小惠相識於網路,2007年6月,大輝與小惠登記結婚。2008年,兩人育有一子。2013年6月,大輝發現小惠與QQ好友中的某男子聊天記錄語氣曖昧,認為小惠與他人有不正當關系,兩人發生爭執並分居。

一個月後,大輝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小惠不同意離婚,並向法庭提交保證書,當時法院判決不準予雙方離婚。

判決後,兩人並未和好,關系仍然緊張,大輝發現小惠仍與之前的曖昧對象聯系,且聊天時常常使用「我也想你」「看到你我心情就好」等曖昧語句。

2013年10月,小惠辭職離開武漢前往南昌與該男友同居,而且很少照看兒子。大輝無奈之下,又起訴小惠離婚,要求小惠支付精神損失費。

據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判決,准予兩人離婚,婚生子由大輝撫養,小惠支付撫養費,房屋和汽車依法分割,大輝作為無過錯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具有法律依據,法院判定小惠賠償大輝15000元。

③ 精神損害賠償金額最高能到多少

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理論依據,法學界一直眾說紛紜。羅馬法早期的《十二銅表法》最早規定了類似人格權法的法律保護內容,規定以文字誹謗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歌詞者予以嚴厲的刑罰制裁。

第六條

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④ 出軌離婚的賠償標準是多少,怎麼確定出軌離婚賠償標准

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歧視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十條。

物質損害賠償包括:因收集對方有重婚行為證據的花費,起訴費,律師費等等直接的物質損害。

(二)精神損害的賠償費用根據依以下因素確定:

1、法定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害行為造成的後果。

4、有權人的獲利情況。

5、罰款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實際上中通常根據過錯方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對受害人造成的損害程度,過錯方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局部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判斷。


(4)最高法規定出軌精神賠償額度擴展閱讀: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⑤ 出軌要離婚能賠償精神損失費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30號):
第二十八條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 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因此,離婚時,一方有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情形,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按照以上規定處理。

⑥ 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精神損害賠償標準的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全文如下:

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條,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第九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十一條,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後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6)最高法規定出軌精神賠償額度擴展閱讀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條,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一條,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熱點內容
王澤鑒勞動法 發布:2025-09-12 03:02:47 瀏覽:335
草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2:58:28 瀏覽:129
婚姻法夫妻財產論文 發布:2025-09-12 02:48:32 瀏覽:250
刑事訴訟法知識題庫 發布:2025-09-12 02:35:35 瀏覽:916
合同法1011條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508
公房買賣條例 發布:2025-09-12 02:32:46 瀏覽:270
司法局都調查什麼 發布:2025-09-12 02:21:06 瀏覽:841
法規拼音 發布:2025-09-12 02:18:49 瀏覽:361
代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2:13:19 瀏覽:950
簡述依法治園的重要意義 發布:2025-09-12 02:05:16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