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公司法規定
❶ 求解《新公司法》的規定
明細抄來看,本次公司法修襲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首先,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也就是,除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有另行規定的以外,取消了關於公司股東(發起人)應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出資,投資公司在五年內繳足出資的規定;取消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應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轉而採取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記載於公司章程的方式。
❷ 我國的《公司法》規定公司類型為哪兩種
我國的《公司法》規定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
有限責專任公司的屬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兩者均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2)橘公司法規定擴展閱讀:
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有限公司,是指由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全部責任的經濟組織。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資本為股份所組成的公司,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以下為發起人,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
❸ 新公司法的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年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二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05年10月27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
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5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第一節 設 立
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節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第四節 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第三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第一節 設 立
第二節 股東大會
第三節 董事會、經理
第四節 監事會
第五節 上市公司組織機構的特別規定
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
第一節 股份發行
第二節 股份轉讓
第六章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和義務
第七章 公司債券
第八章 公司財務、會計
第九章 公司合並、分立、增資、減資
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十一章 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
第十二章 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
❹ 《公司法》的最新法律規定是什麼
你好,吳律師為你解答。
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修改了修改了12處條文,下面為您一一解讀新公司法修改過的內容。
一、新公司法刪去第七條第二款中的「實收資本」。
解讀:
實收資本不再是公司登記的記載事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限公司的股東需要按照其認繳的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即注冊資本的大小依然從某個方面決定了這家公司的資金實力和可以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注冊資本越大,股東在其認繳注冊資本范圍內承擔的責任也越大。
所以不能因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改為認繳制,就不切實際任意認繳。
二、新公司法將第二十三條第二項修改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解讀:
有限公司不再設法定最低注冊資本,也就是說,現在可以一元錢注冊一家有限公司。但並沒有明確規定首次至少必須繳付1股。
三、新公司法將第二十六條修改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解讀:
對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主要是證券法對證券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規定、商業銀行法對設立商業銀行最低注冊資本的規定、保險法對保險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要求、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有關設立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要求等。
四、新公司法刪去第二十七條第三款。
解讀:
因公司法本次修訂取消最低注冊資本的規定,貨幣出資百分三十也自然失去意義。
一些有技術背景的創業人士不再為拿技術出資但是礙於需要百分之三十的現金配套而在設立公司上為難。修改後全部用技術出資或者其他可以評估的實物出資均可成為現實。
五、新公司法刪去第二十九條。
解讀:
公司設立出資必須經過會計師驗資的規定將徹底成為歷史,設立公司的費用大大減少,除了登記費用外,設立公司基本沒什麼其他費用。
六、新公司法將第三十條改為第二十九條,修改為:「股東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後,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解讀:
股東出資將依照其認繳的出資額和出資時間進行登記,股東依據公司章程繳足認繳的出資後,直接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申請登記即可,不需要進行驗資。
繳納注冊資本不需開戶、驗資,程序更為簡單。
七、新公司法刪去第三十三條第三款中的「及其出資額」。
解讀:
股東出資需要向登記機關進行登記的事項不再包括其出資額,只需依照其認繳的出資額和出資時間進行登記。
八、新公司法刪去第五十九條第一款。
解讀:
取消一人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在一定程度上鼓勵進行創業。
九、新公司法將第七十七條改為第七十六條,並將第二項修改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
解讀:
股份公司與有限公司原來主要區別之一是最低注冊資本的不同,公司法修訂後,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有限公司為人合性、股份公司為資合性,另外一個區別則是人數不同以及設立方式不同。
十、新公司法將第八十一條改為第八十條,並將第一款修改為:「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第三款修改為:「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解讀:
股份公司發起設立時需要考慮後續融資的可能性,在發起人未繳足前不得再次募資,即不能引入其他股東。
十一、新公司法將第八十四條改為第八十三條,並將第一款修改為:「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書面認足公司章程規定其認購的股份,並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繳納出資。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第三款修改為:「發起人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後,應當選舉董事會和監事會,由董事會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解讀:
股東按照公司章程的約定繳納出資,而不是原公司法規定以實際出資額要向其他已經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十二、新公司法刪去第一百七十八條第三款。
❺ 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形式是
公司可以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分成許多種類,比如,按照規模可以分為大內公司、中容型公司。小公司;按照是否公開招股可以分為公開型公司。封閉型公司;按照公司的內部關系和設立的基礎可以分為人合公司、資合公司;按照公司的支配關系可以分為母公司、子公司;按照公司在境內外登記的區別可以分為中國公司、外國公司等。在法律上一般是按照股東承擔責任的形式來區分公司的種類,有些國家將公司分成四種,即: 無限公司,就是由兩個以上股東組成,全體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直接的無限的連帶責任的公司。 兩合公司,就是由承擔無限責任的股東與承擔有限責任的股東、起組成的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就是股東對公司債務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將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 在上述四種公司中,無限公司和兩合公司不佔主導地位,且在一些國家逐漸減少;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則被普遍採用,在許多國家中居主導地位。 在我國公司法中,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這兩種形式作了規定,因為這兩種公司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已經被廣泛運用,是公司中的基本形式,有廣泛的適應性。
滿意請採納
❻ 請問《公司法》哪幾條規定了上市公司條件請精確到第幾條。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五十條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公開發行;
(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百分之十以上;
(四)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上市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第十六條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二)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
(三)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一年的利息;
(四)籌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五)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六)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開發行公司債券籌集的資金,必須用於核準的用途,不得用於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除應當符合第一款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本法關於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