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不動產登記條例徵求意見

不動產登記條例徵求意見

發布時間: 2021-03-07 00:35:50

① 為什麼看不到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具體條款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昨日開始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申請不動產登記將分4步走,三類主體可查詢不動產資料,利害關系人查詢需提交證明材料,採用欺詐手段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將被追責……諸多看點值得關注。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自3月1日起正式實施已近一個月。昨日,國土資源部在國務院法制辦網站上公布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4月25日。
該細則被視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建設的重要環節,相比只有35條規定的暫行條例,細則徵求意見稿增加到8章137條,對於登記程序、登記類型、登記的辦理、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保護和利用、法律責任等,都作出了詳細規定。
曾參與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起草工作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規定的是不動產統一登記中重大的、原則性的和方向性的問題,但僅僅是粗線條、大而化之的條文,顯然不足以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因此迫切需要細則作出具體規定。
「細則徵求意見後,國土資源部會對反饋上來的意見進行相應的歸納梳理,然後進行一定調整或修改,預計最快也要到今年5月份才可能正式公布。」程嘯說。 「《實施細則》最大亮點是對不動產登記的具體程序做了更加科學合理、詳細明確的規定。」程嘯表示,這對於真正落實統一登記、保護廣大民事主體的不動產權利、維護交易安全非常重要。
細則對不動產登記程序的全流程進行了概括性規定,其中,明確了登記的一般程序分四步走,即申請、受理、審核、登簿。
根據細則,申請不動產登記,申請人應當填寫登記申請書,向不動產登記機構提出申請。申請登記材料應當提供原件。
「除了依囑托登記和依職權登記,其他登記都是依申請登記。也就是說當事人不申請,登記機構不會主動或強制登記。但是,只有辦完不動產登記,不動產物權變動效果才發生,交易在法律上才真正安全。」程嘯指出,不同登記類型需要提交材料也不同,例如房產買賣,就要提供雙方的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書、合同等材料的原件. 對於外界最為關注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細則規定,三類主體可以查詢、復制其不動產登記資料,但查詢的范圍有所不同。
根據細則,權利人可以查詢、復制其不動產登記資料。因不動產交易、繼承、訴訟等涉及的利害關系人可以查詢、復制不動產自然狀況、權利人及其不動產查封、抵押、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等狀況。有關國家機關可以查詢、復制與調查和處理事項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細則依據物權法和條例的規定,將查詢主體限制在權利人、利害關系人、有關國家機關,這意味著不是任何人不需要任何條件就可以隨意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程嘯表示。
程嘯指出,三類主體查詢的范圍也有所不同,權利人可以查詢復制其不動產登記資料;而那些涉及不動產交易、繼承、訴訟等的利害關系人,則可以查詢復制不動產的自然狀況、不動產的權利人以及不動產上面的權利負擔與限制,如有沒有被查封、抵押、預告登記等;有關國家機關則限於與調查和處理事項有關的資料。 細則還規定,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提交查詢申請書,申請人、代理人身份證明材料,授權委託書,境外委託人應當提交經過公證或者認證的授權委託書。
其中,利害關系人查詢的,提交存在利害關系的證明材料。有關國家機關查詢的,應當提供本單位出具的協助查詢證明材料、工作人員的工作證。
程嘯表示,所謂利害關系的證明材料,是指買賣合同、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繼承證明文件等。
「不動產登記是以不動產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登記的,例如,一套房子就是一個登記單元,因此,對不動產的查詢也是依據不動產單元來查的。」程嘯舉例稱,「比如甲有A、B、C三套房屋,賣了A房給乙,雙方在買賣過程中發生糾紛打官司,作為利害關系人的乙,只能申請查詢跟自己有利害關系的那套房產,即A房的資料,但沒有權利去查甲的另外2套。」
此外,細則規定不予查詢的情形之一是「申請查詢的不動產不屬於不動產登記機構管轄范圍的」,程嘯表示,這就要求申請人要提供不動產具體信息,登記機構才能判斷屬不屬於管轄范圍,只提具體的一個人名字,這樣將不給查詢 細則對查詢場所與查詢時限等做出規定。其中,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查詢申請,查詢機關應當當場提供查詢;因情況特殊,不能當場提供查詢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提供查詢。
細則明確:查詢人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在查詢機關設定的場所進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不動產登記資料帶離設定的場所。
細則還規定,「採用欺詐手段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等8種情形將會被追責。其中,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程嘯表示,「採用欺詐手段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將被追責,這是針對實踐中出現的一種情況,即在沒有經過合法程序情況下,里應外合,擅自查詢別人的不動產並泄露他人個人信息,將之公開或者用作其他非法用途,嚴厲追責有利於加強對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人身財產安全的保護。」

②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詳解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昨日開始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申請不動產登記將分步走,三類主體可查詢不動產資料,利害關系人查詢需提交證明材料,採用欺詐手段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將被追責……諸多看點值得關注。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自3月1日起正式實施已近一個月。昨日,國土資源部在國務院法制辦網站上公布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4月25日。
該細則被視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建設的重要環節,相比只有35條規定的暫行條例,細則徵求意見稿增加到8章137條,對於登記程序、登記類型、登記的辦理、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保護和利用、法律責任等,都作出了詳細規定。
曾參與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起草工作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規定的是不動產統一登記中重大的、原則性的和方向性的問題,但僅僅是粗線條、大而化之的條文,顯然不足以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因此迫切需要細則作出具體規定。
「細則徵求意見後,國土資源部會對反饋上來的意見進行相應的歸納梳理,然後進行一定調整或修改,預計最快也要到今年5月份才可能正式公布。」程嘯說。 「《實施細則》最大亮點是對不動產登記的具體程序做了更加科學合理、詳細明確的規定。」程嘯表示,這對於真正落實統一登記、保護廣大民事主體的不動產權利、維護交易安全非常重要。
細則對不動產登記程序的全流程進行了概括性規定,其中,明確了登記的一般程序分四步走,即申請、受理、審核、登簿。
根據細則,申請不動產登記,申請人應當填寫登記申請書,向不動產登記機構提出申請。申請登記材料應當提供原件。
「除了依囑托登記和依職權登記,其他登記都是依申請登記。也就是說當事人不申請,登記機構不會主動或強制登記。但是,只有辦完不動產登記,不動產物權變動效果才發生,交易在法律上才真正安全。」程嘯指出,不同登記類型需要提交材料也不同,例如房產買賣,就要提供雙方的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書、合同等材料的原件. 對於外界最為關注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細則規定,三類主體可以查詢、復制其不動產登記資料,但查詢的范圍有所不同。
根據細則,權利人可以查詢、復制其不動產登記資料。因不動產交易、繼承、訴訟等涉及的利害關系人可以查詢、復制不動產自然狀況、權利人及其不動產查封、抵押、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等狀況。有關國家機關可以查詢、復制與調查和處理事項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細則依據物權法和條例的規定,將查詢主體限制在權利人、利害關系人、有關國家機關,這意味著不是任何人不需要任何條件就可以隨意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程嘯表示。
程嘯指出,三類主體查詢的范圍也有所不同,權利人可以查詢復制其不動產登記資料;而那些涉及不動產交易、繼承、訴訟等的利害關系人,則可以查詢復制不動產的自然狀況、不動產的權利人以及不動產上面的權利負擔與限制,如有沒有被查封、抵押、預告登記等;有關國家機關則限於與調查和處理事項有關的資料。 細則還規定,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提交查詢申請書,申請人、代理人身份證明材料,授權委託書,境外委託人應當提交經過公證或者認證的授權委託書。
其中,利害關系人查詢的,提交存在利害關系的證明材料。有關國家機關查詢的,應當提供本單位出具的協助查詢證明材料、工作人員的工作證。
程嘯表示,所謂利害關系的證明材料,是指買賣合同、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繼承證明文件等。
「不動產登記是以不動產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登記的,例如,一套房子就是一個登記單元,因此,對不動產的查詢也是依據不動產單元來查的。」程嘯舉例稱,「比如甲有A、B、C三套房屋,賣了A房給乙,雙方在買賣過程中發生糾紛打官司,作為利害關系人的乙,只能申請查詢跟自己有利害關系的那套房產,即A房的資料,但沒有權利去查甲的另外2套。」
此外,細則規定不予查詢的情形之一是「申請查詢的不動產不屬於不動產登記機構管轄范圍的」,程嘯表示,這就要求申請人要提供不動產具體信息,登記機構才能判斷屬不屬於管轄范圍,只提具體的一個人名字,這樣將不給查詢 細則對查詢場所與查詢時限等做出規定。其中,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查詢申請,查詢機關應當當場提供查詢;因情況特殊,不能當場提供查詢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提供查詢。
細則明確:查詢人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應當在查詢機關設定的場所進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不動產登記資料帶離設定的場所。
細則還規定,「採用欺詐手段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等8種情形將會被追責。其中,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程嘯表示,「採用欺詐手段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將被追責,這是針對實踐中出現的一種情況,即在沒有經過合法程序情況下,里應外合,擅自查詢別人的不動產並泄露他人個人信息,將之公開或者用作其他非法用途,嚴厲追責有利於加強對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人身財產安全的保護。」

③ 有關不動產登記條例出台的知識

在2015年初,國務院最新發布了一條世人矚目的消息,那就近幾年受人期待的不動產暫行登記條例新近出台了。在過去的幾年中,民間一直有消息說,國家一直在著急相關的專家學者進行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制定和實施,但是由於其牽扯范圍甚廣,同時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因此一直遲遲不決。但是隨著新條例的實施,也迫切想要了解不動產登記方案的一些具體內容,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帶領大家一探究竟吧!



管理標准

首先這套方案於2015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而這條法案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不動產的登記,規范登記行為,保護一些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而凡中規定的不動產,包括,土地海域房屋林木等不動產,同時不管是任何人或者是任何單位,都要統一進行不動產登記。要嚴格管理,同時也秉承著方便群眾的原則,如果相關人士登記了關於不動產登記的權利,那麼就不會因為登記機構的,和登記程序的改變而受到影響。



相關單位

而不動產登記單位最高為縣一級登記單位,同時在直轄市和市區人民政府也可以設立不動產的登記單位。但是跨縣或者是跨城市的不動產登記不予進行,如果情況特殊,那也可以進行協商的登記處理,而如果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的政府進行統一的指定辦理。同時不動產的登記簿應該採用電子檔案,而不具備相應的辦公條件,也可以採用紙質檔案,同時不動產的登記簿是不動產登記機構唯一的合法形式。



申請過程

而在關於不動產登記機構的人員配置方面,國家要進行統一的培訓,以及管理。如果是進行紙質不動產登記方案的機構,要配備一些必要的防火以及防盜措施,而採用電子不動產登記方案的,那麼應該配備一些專門的存儲設施,並且要採取一些網路安全的防護措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公民如何進行不動產的登記了,首先我們要准備一系列的材料,比如我們的身份證明材料以及委託書。當我們准備好這些材料的時候,然後到當地的不動產登記的辦公機構進行公開申請登記,而辦公機構收到了申請材料之後,就要根據其材料的齊全來進行登記,而如果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時,應當當場告知申請人並且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不動產登記方案的一些具體內容介紹,這個法案自出台之後就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擁護,因為其政策有效地保護了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而且也規范了市場行為,所以它關乎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利益,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看這一方案,能夠幫助我們在日後生活中方便不少。

④ 不動產登記條例影響有哪些

不動產登記帶來的影響

不動產登記3月實施 專家分析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中央編辦批復在國土部掛牌不動產登記中心後,不動產登記的步伐再次加快。近日,有消息稱,《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基本敲定,已由國務院簽發,定於年內頒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有關樓市的政策變化總是特別牽動神經,因為大家對家的渴求,某種程度上已經直接簡化為對房子的渴求。另外,不管是在北上廣還是在省會城市縣級市,房價和當地平均收入水平來說,都有著「踮著腳」,或者「踮塊磚頭」才能夠得著的氣質。沒房的人關注房價,對於有房的人來說,有n套來說,也在關注著房價的變化。因為除了「房叔」、「房嬸」、「房爺爺」以外,他們也關注著,曾經舉家之力買的房子現在是個什麼行情。所以經常能夠看見二期一旦降價,一期業主就來砸售樓處的鬧劇。

今年以來,樓市全國范圍內不景氣,二線城市大幅跳水,一線城市樓價雖勉強維持著堅挺的顏面,但不爭氣的成交量和限購解除、央行降息這些信號,也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瘋狂的樓市,貌似真的收斂一些了。接下來會觸底反彈還是繼續下跌?大家都在猜,可是誰也不敢明確給個判斷。

就在此時,樓市傳來一個重磅信息,《不動產登記條例》擺在檯面上了。老百姓關心兩點,一、這事兒是真的嗎?二、會有一些群體屆時拋房,二手房市場會存量增大,房價會跟著再降嗎?

資料顯示,今年3月,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明確了用3年左右時間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5月,經中央編辦批復,國土資源部掛牌成立不動產登記局。8月,成立了僅三個月的不動產登記局「三定方案」印發。9月,《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公開徵求意見已結束,並在進一步修改後上報國務院。11月28日,也就是半個月前,中央編辦批復同意,「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更名為「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中心」。

《不動產登記條例》指日可待,可以完全確定。基於此,存量會增加,房價會跌嗎?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首先要明白的是,《不動產登記條例》是信息搜集和整理的一種工具,出台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要讓房價下降,而是讓國家層面為了對未來調控政策的出台提供更科學准確的判斷和依據。

張大偉:不動產登記條例其實就類似於人口登記普查似的條例性的文件。但是,這其中還需要做的事情是,它的數據基礎還沒有。各地有了這么一個原則性的文件,後面需要登記、落實,把這些所有的物權、產權全部要登記。它的目的本身不涉及任何調控。因為它是一個基礎,就好像人口普查一樣,它的目的是為了摸清市場的基礎,然後再根據人口普查的結果進行單獨二胎等政策的制定。」

出台條例本意跟房價漲跌不直接相關。所以「應聲下跌」可能性不大。但是,長期來看呢?衍生效應呢?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長期來看,不動產登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房地產市場調控乃至宏觀調控的運作效率,如此,勢必對未來房價有很大影響。張大偉:很多人把它認為是房地產調控,但事實上,它不是。但是,在不動產信息登記聯網之後,像之前的房產稅、物業稅之類的等等,這些相關性的東西都可以做到更加有力度,未來一旦能夠做到聯網,對於全國來說,就可以做到房地產調控從之前的增量環節轉變為存量環節,對於市場來說,這個威懾力肯定會很大。

房價短期降沒戲,長期看有可能。但是,長期有多遠,是未知的,能等多久,只有自己最清楚明白。居住在北京城區西部的馬先生,前幾天剛剛出手購置了一套位於城東的房子。

馬先生:最終的原因還是剛性需求,因為家裡人住在東邊上班比較方便。另外,我覺得北京的房子也不會降價,如果買了也不會虧。還有就是,北京今年上半年買房的人不太多,大家應該說一直都在觀望,所以我覺得二手房市場上肯定還是有很多比較好的、比較合適的房子在賣,選擇的餘地比較大。

有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北京新建商品房住宅合計簽約5.8萬套,剔除自住房等保障性商品房,預計全年簽約量4.6萬套,創下近6年來新低。此外,記者對搜房網上的信息進行了整理統計,目前,北京在售樓盤中進行打折促銷的佔比超過七成。張大偉說,目前,可以說,是買房的一個時機。

張大偉:現在北京市場的確是出現了一些企穩的跡象,但是與去年的火熱相比還是不能同日而語。我覺得對於北京這些一線城市,因為它的人口基數很大,而新增供應量不會有太明顯增加,所以,在目前這個時間段來說,一些價格相對比較合適的房子是入手,或者說買房的一個時機。」

不動產登記明年3月起實施 為開征房地產稅奠基礎

中央編辦批復在國土部掛牌不動產登記中心後,不動產登記的步伐再次加快。近日有消息稱,《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基本敲定,已由國務院簽發,定於年內頒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敲定會大幅拉低房價嗎?會讓原本就庫存高企的樓市再添重負嗎?部分房產業界

⑤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共多少條

正式的《抄條例》比之前的征襲求意見稿有6處修改:一是明確了不動產登記員制度;二是增加了對不動產登記類型的規定;三是調整了登記審查要求;四是把《徵求意見稿》中的「登記申請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改成了「登記申請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五是增加了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規定;六是增加了單位和個人查詢信息時要告知目的的規定。

⑥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專家意見

專家稱不動產登記條例將很快出台主要涉及5處修改
延宕5個月的不動產登記條例有望正式出台。參與不動產登記條例起草制定工作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嘯向中新網記者透露,不動產登記條例年內出台應該沒有問題,將於2015年3月1日起實施。
「按照國務院要求本來今年6月底就要出台,但拖了半年。如今條例已經通過公開徵求意見並修改,預計在元旦之前,甚至在本周或者下周就要頒布。」程嘯說。國務院2013年明確要求,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動產登記條例,但這一條例並未如期面世,直至2014年8月15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才公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如今徵求意見結束兩個多月的時間。
即將頒布的條例較《徵求意見稿》會有哪些變化?據程嘯透露,主要涉及5處修改,一是明確了不動產登記員制度。不動產登記涉及到的法律問題非常復雜,必須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尤其是法律知識。修改後的《暫行條例》明確要求不動產登記人員應當具備與不動產登記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並要求登記機構加強管理和業務培訓。
二是增加了對不動產登記類型的規定。修改後的《暫行條例》明確了不動產登記分為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注銷登記、更正登記、異議登記、查封登記等類型。「不同類型登記的程序和審查都有很大的差別,將來出台的登記細則可依此將各類登記規范好。」
三是調整了登記審查要求。《徵求意見稿》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要查驗申請登記的不動產是否存在權屬爭議」,但這一條被刪掉。程嘯說,「登記審查是整個登記的核心,權屬爭議審查容易導致登記機構陷入大量民事爭議中,這對登記機構沒有任何好處,也容易使登記效率低下。權屬爭議將改為消極要件,也就是出現爭議可以不登記,但審查的時候不查這個。」
四是把《徵求意見稿》中的「登記申請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改成了「登記申請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程嘯說,「因為現實中,登記機構難以區分強制性、任意性規定。」
五是增加了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規定。修改後的《暫行條例》明確登記機構登記錯誤對他人造成損害,應當按照《物權法》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⑦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條例解讀1

不動產登記「四統一」的重要法制保障——《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解答一
樓建波(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稱《暫行條例》)的出台,對貫徹落實《物權法》、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核心是必須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台的「四統一」。《暫行條例》簡潔明了,重點突出。緊緊圍繞上述「四統一」進行制度創建,為不動產統一登記提供了法律上的指引和保障,對下一步各地具體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提出了規范要求。
一、 登記依據的統一是前提
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前提是登記依據的統一。不動產登記依據的統一至少有兩個層次:一是在物權實體法層面上的統一,二是在物權登記程序上的統一。我們不能想像,土地、房屋、林地、草地、海域等各種不動產在登記時適用各種不同的規則。《暫行條例》在程序方面做了統一規定。從規定可以看出,《暫行條例》借鑒吸收了現行土地登記、房屋登記的成熟做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提煉和總結。《暫行條例》是不動產登記最重要的依據,為下一步實際開展登記工作制定了重要規矩。但《暫行條例》的頒布,並不意味著不動產登記程序統一的完成。不動產登記程序十分復雜,亟需國土資源部根據《暫行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實施細則進行具體化。一些技術細節,更是需要通過登記規程等規范性文件進行明確。
二、 登記機構的統一是關鍵
不動產登記的具體落實靠機構。現實情況是,不同的不動產分散在不同的部門進行登記。因此,要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登記機構的統一是關鍵。不動產登記立法的細化、登記簿冊的統一和統一的信息平台的建立,都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覆蓋全國的統一的登記機構。《暫行條例》緊緊抓住了機構統一的「牛鼻子」,明確將機構統一寫入條例中。《暫行條例》第五條明確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在國家層面上確定了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指導和監督機關。同時,《暫行條例》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一個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不動產登記工作,並接受上級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從基層層面落實了具體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實行統一歸口。這一規定抓住「兩頭」,對創建不動產登記機構體系、理順不動產管理和登記職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家層面地機構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加掛不動產登記局牌子,負責擬訂全國地籍管理和不動產統一登記相關法律法規;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國土資源部土地爭議調處事務中心)更名為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中心(國土資源部法律事務中心),配合不動產登記局的工作。這兩個機構的設立,為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機構保障。在地方層面,許多地方已經設立或正在籌建統一的登記機構。相關工作也在開展。筆者認為,要落實《暫行條例》,地方必須根據條例的規定,加快開展職能整合工作,在市縣級層面明確一個機構從事不動產登記工作。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地籍管理與權屬登記關系密切。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地籍管理與權屬登記都在一個部門,地籍管理局與不動產登記局合署辦公,較好地解決了地籍管理與權屬登記的銜接問題。地方整合不動產登記機構時,也應該注意這一問題。
三、 登記簿冊的統一是抓手
登記簿是不動產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登記簿冊是實現「四統一」的一個重要抓手。登記簿的統一,既是統一登記的應有之義,又是統一的信息平台建設的基礎。《暫行條例》改變了現實生活中各部門分設登記簿的狀況,《暫行條例》第八條對登記簿冊的統一設立做了明確規定,同時對登記簿應當記載的事項進行了明確,從法規制度層面上實現了登記簿冊的統一。
在設計統一的登記簿冊時,要注意各種不動產權利登記的銜接,把土地權利的登記作為土地上的其他不動產登記的基礎,把所有權、基礎用益物權的登記作為其他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登記的基礎。
特別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登記簿冊的設計既要考慮紙質填寫的需要,更要為登記薄的電子化、數據化處理創造條件。
四、 統一信息平台的建設是目標
統一的信息平台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為不動產登記機關依法登記提供信息基礎,為不動產登記查詢提供便利,從而為不動產交易(包括融資擔保)及更有效率的利用提供保障;二是通過對登記信息的整合,為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不動產(土地、房屋和其他自然資源)管理等提供信息基礎,為宏觀調控和其他社會治理提供數據支撐。《暫行條例》設專章(第四章)對登記信息共享與保護做了規定。
《暫行條例》要求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與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審批、交易等信息實時互通共享(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並明確不動產登記機構能夠通過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不動產登記申請人重復提交(第二十二條第三款),既方便了當事人,又為登記機關依法登記提供了信息基礎,有利於登記機關提高登記效率和准確性。《暫行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按照《物權法》的規定,明確了權利人、利害關系人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權利,正是物權公示的應有之義,為不動產交易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暫行條例》要求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第二十一條);國土資源、公安、民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加強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互通共享(第二十二條第二款)。這種信息的縱(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共享)橫(各部門間)共享將極大地促進政府相關調控和管理的科學性和及時性。《暫行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有關國家機關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案件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為有權機關對不動產登記資料的使用創造了條件。
相信隨著統一信息平台的建立,我國的不動產物權登記公示的效率,政府管理土地、房屋及其他自然資源的科學性將大大提高。

⑧ 關於不動產登記的法律法規

建築法、物權法來、城市房地產管理源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土地登記辦法、房屋登記辦法等。
201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包括72項改革方案、提出明確時間表的《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其中,提出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條例》將由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實施是落實《物權法》規定、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的一項有效手段。同時,也是為未來核定相關稅基作準備,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打基礎。

⑨ 有關不動產登記的法律法規

建築法、物權法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土地登記辦法、房屋登記辦法等。
201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包括72項改革方案、提出明確時間表的《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其中,提出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不動產登記條例》將由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起草。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實施是落實《物權法》規定、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的一項有效手段。同時,也是為未來核定相關稅基作準備,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打基礎。

⑩ 如何看待《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 專業網站 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熱點內容
民法三劍客 發布:2025-09-12 22:43:23 瀏覽:195
什麼是司法責任制 發布:2025-09-12 22:28:50 瀏覽:402
找工作出示假學歷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2 22:11:00 瀏覽:522
依法治國的有力保證 發布:2025-09-12 22:04:50 瀏覽:61
福建省法院管轄 發布:2025-09-12 22:04:42 瀏覽:651
丁勝律師 發布:2025-09-12 21:56:07 瀏覽:262
中國農村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2 21:55:24 瀏覽:620
車禍律師咨詢 發布:2025-09-12 21:46:55 瀏覽:837
禁毒法律知識測驗初二 發布:2025-09-12 21:45:53 瀏覽:353
加班條例 發布:2025-09-12 21:45:51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