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條例問責方式
A.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有哪幾種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有通報、誡勉、組織調整等方式,其具體為:
1、在一定范圍內通報。回
2、誡勉。對失職答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3、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4、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上述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依據規定合並使用。問責方式有影響期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1)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三條黨的問責工作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依規依紀、實事求是;
(二)失責必問、問責必嚴;
(三)權責一致、錯責相當;
(四)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六)集體決定、分清責任。
B. 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哪些
(一)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二)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上述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並使用。
(2)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擴展閱讀
現有各類問責規定中,共有14種問責方式,包括批評教育、作出書面檢查、給予通報批評、公開道歉、誡勉談話、組織處理、調離崗位、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辭職、免職、降職、黨紀軍紀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將這些問責方式規范為對黨組織的檢查、通報、改組3種方式,對黨的領導幹部的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4種方式。這些方式均在黨內法規中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經常使用。
其中,誡勉既包括談話誡勉,也包括書面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包括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規定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並使用,主要考慮到,在問責實踐中,有時要進行組織處理,也要給予紀律處分,這時就要將兩種方式合並使用。
C.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黨員問責形式有哪些
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1、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2、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3、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1、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2、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3、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4、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3)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擴展閱讀:
2013年11月,《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明確提出:「適時修訂《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進一步明確問責情形、規范問責方式。
抓緊制定嚴格做好被問責幹部工作安排的有關規定,嚴格被問責幹部復出條件、程序和職務安排等,保證問責制度與黨紀政紀處分、法律責任追究制度有效銜接」。
但從嚴格意義上說,2009年6月30日印發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相當於一個黨內文件,並非一部更具有權威性、系統性的黨內法規。
D.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有幾種
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幹部應當向問責決定機關寫出書面檢討,並在民主生活回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答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採取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問責的,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第十條
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第十一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相關規定。
第十二條
本條例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條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發布的有關問責的規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行。
來源:網路
E.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有哪些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5)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制定的意義
問責制度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工具。《條例》貫徹黨章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紀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反對腐敗等方面落實問責。
凡是不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反應強烈的,破壞黨的執政政治基礎的,都必須追究責任。他們不僅要對自己的疏忽負責,而且要對自己的監督和領導負責。要把責任下放到各級黨組織,下放到黨組織、宣傳、統一戰線、政法等黨務部門,發出嚴肅問責、嚴格問責的強烈信號。
問責制度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這個制度的生命在於它的實施。全面從嚴治黨、標本兼治,關鍵是各級領導幹部承擔起治黨治黨的責任。
黨的各級組織都要樹立負責任的地位。根據實際情況和上述比率,要敢於自己動手,從一層到另一層施加壓力,讓失敗的責任成為常態。要加強問責,確保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中央行政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F.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哪幾種問責方式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問責方式具體如下:
一、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二)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二、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6)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
第七條 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第十條 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G.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都有哪些如何使用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7)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制定的意義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
對於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後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要把責任壓給各級黨組織,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黨的工作部門,釋放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全面從嚴治黨、推進標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於各級領導幹部要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
各級黨組織都要把自己擺進去,聯系實際、以上率下,敢於較真碰硬、層層傳導壓力,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要緊緊圍繞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H. 《問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有哪幾種
第七條 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I. 黨內問責方式包括哪些
答:
1、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1)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2)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3)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2、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1)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2)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3)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4)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上述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並使用。
(9)問責條例問責方式擴展閱讀
問責方式的解讀
1、本條規定了「問責方式」。現有各類問責規定中,共有14種問責方式,包括批評教育、作出書面檢查、給予通報批評、公開道歉、誡勉談話、組織處理、調離崗位、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辭職、免職、降職、黨紀軍紀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
2、《條例》將這些問責方式規范為對黨組織的檢查、通報、改組3種方式,對黨的領導幹部的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4種方式。這些方式均在黨內法規中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經常使用。
3、其中,誡勉既包括談話誡勉,也包括書面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包括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規定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並使用,主要考慮到,在問責實踐中,有時要進行組織處理,也要給予紀律處分,這時就要將兩種方式合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