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全國黨內法規會議紀要

全國黨內法規會議紀要

發布時間: 2021-03-09 13:50:00

㈠ 哪些文件屬於黨內規范性文件

1、《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

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是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地方委員會工作,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促進黨的執政目標的實現,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條例。

2、《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3、《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是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的簡稱。由黨中央根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在2010年《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基礎上修訂而成。全文共8條、281字,包括導語、黨員廉潔自律規范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范。

4、《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

2015年10月18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中共中央印發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該《條例》分總則,管理體制,教育培訓對象,教育培訓內容,教育培訓方式方法,教育培訓機構,師資、課程、教材、經費,考核與評估,附則9章62條,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自2015年10月14日起施行。

5、《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是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強化黨內監督而制定的法規,2015年8月3日《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由中央紀委會同中央組織部發布,自2015年8月3日起實施。

㈡ 如何做好黨內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工作課件

第一條 為了規范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保證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一致,同憲法和法律相一致,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工作。
本規定所稱規范性文件,是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約束力、可以反復適用的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文件,包括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指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文件。
下列文件不屬於備案范圍:
(一)人事調整、內部機構設置、表彰決定方面的文件;
(二)請示、報告、會議活動通知、會議紀要、領導講話、情況通報、工作要點、工作總結;
(三)機關內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
(四)其他不具有普遍約束力、不可反復適用的文件。
第三條 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應當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
第四條 依照本規定應當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自發布之日起30日內由制定機關報送中央備案,聯合發布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由主辦機關報送中央備案。具體工作由制定機關或者主辦機關所屬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承擔。
第五條 中央辦公廳承辦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具體事務由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辦理。
依照本規定應當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直接送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
第六條 報送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應當提交備案報告、正式文本和制定說明,並裝訂成冊,一式3份,同時通過黨內法規專網報送電子文本。
對於不報送或者不按時報送應當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由中央辦公廳責令其限期補報。
第七條 中央辦公廳對報送中央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主要審查以下內容:
(一)是否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抵觸;
(二)是否同憲法和法律不一致;
(三)是否同上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相抵觸;
(四)是否與其他同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對同一事項的規定相沖突;
(五)規定的內容是否明顯不當;
(六)是否符合制定許可權和程序。
第八條 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在辦理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事宜時,需要報送機構說明有關情況的,報送機構應當在規定期限內予以說明。
第九條 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應當在收到報送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後30日內完成備案審查。
第十條 審查中發現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存在第七條所列問題的,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經批准可以建議制定機關自行糾正,制定機關應當在30日內作出處理並反饋處理情況,逾期不作出處理的,中央辦公廳提出予以糾正或者撤銷的建議,報請中央決定。
第十一條 經審查符合備案條件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由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存檔備查,並及時將備案情況通報報送機構,同時公布已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目錄。
第十二條 建立備案工作考核評價制度,對備案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對備案審查中發現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存在的突出問題,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第十三條 每年1月31日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應當將上一年度發布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目錄,送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備查。
第十四條 建立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與國家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銜接聯動機制。
第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應當依照本規定精神建立相應的備案制度,按照下備一級原則開展備案工作。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依照本規定精神建立本系統備案制度。
第十六條 中央軍事委員會及其總政治部依照本規定精神開展軍隊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

㈢ 黨組會議制度和班子例會制度有哪些

黨組會議制度和班子例會制度舉例如下:

一、會議方式

1、由黨組書記主持,全體黨組成員參加,辦公室主任列席並作好會議記錄。

2、召開黨組擴大會時,根據黨組書記的指定,由辦公室通知有關股室負責人列席會議。

3、黨組會議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必要時也可臨時召開。

二、議事程序

1、局辦公室負責在會議前3天收集好各部門需提交黨組會研究的議題並交黨組書記審定。

2、局辦公室根據確定的時間、地點、議題,提前通知黨組成員或有關人員,做好參會准備。

3、黨組會議在黨組書記主持下,按照會議的議題,逐項討論,研究決定。

三、議事規則

1、會議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採取集體討論方式決定重大事項。如有重大分歧,應通過交換意見,反復論證,統一認識,在此基礎上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形成決議。

2、凡屬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有半數以上黨組成員參加會議,決定方為有效。黨組成員未超過半數時,一般不以黨組名義作出決定。

3、會議決議以表決的方式形成,其表決方式為口頭表態,舉手或無記名投票,具體方式的採用由會議主持人決定。黨組擴大會議有權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決策,黨組成員有權表決,列席人員無權表決,但可發表意見,參與討論研究。

4、黨組成員和局辦公室要協助黨組書記做好決定事項的貫徹執行和檢查督促,並及時向黨組書記匯報,保證黨組的決定、決議有效貫徹落實。

四、議事紀律

1、堅持黨組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每個黨組成員都必須不折不扣地承擔黨組會分配的工作任務,並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執行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向黨組書記匯報,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由黨組書記確定會議或繼續執行。

2、凡由黨組會集體決定的事項,任何個人不得作出決定或表態;需個人迴避的應主動提出迴避;決議一經形成必須執行,個人有不同意意見允許保留,不能在會後有與黨組決議相違背的言論和行為。

3、黨組會議情況,經會議同意,可在黨內或規定范圍內通報,必要時形成會議紀要,確保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凡未經會議同意和批准傳達公布的,與會人員均應嚴守機密,不得泄露。

4、凡屬例會一般不變會議時間,應到會人員要准時參加會議,確因不能到會的必須提前向會議主持人請假。

(3)全國黨內法規會議紀要擴展閱讀:

黨組討論和決定本單位下列重大問題:

1)需要向上級黨組織請示報告的重要事項,下級單位黨組、機關和直屬單位黨組織請示報告的重要事項;

2)內部機構設置、職責、人員編制等事項;

3)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事項;

4)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方面的重要事項;

5)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重要事項;

6)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方面的重要事項;

7)其他應當由黨組討論和決定的重大問題。

㈣ 黨小組會議記錄模板

會議主題 時間 地點,參會人員,會議議程,決議內容。這就比較全了 還要參會人員簽字

㈤ 怎樣貫徹全國黨內法規工作會議精神

1、在抄其位、謀其政、履其職襲、盡其責。
2、要深刻領會和准確把握《准則》和《條列》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要通過逐條學習,熟練掌握兩部黨內法規的具體內容,牢記各項廉潔自律要求和黨的紀律底線,進一步強化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3、要把學習和本職工作相結合,牢記根本宗旨,弘揚優良傳統作風,樹立高尚道德情操,懂規矩、守規矩,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㈥ 怎樣寫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學習會議記錄

中共中央近日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了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備受各界關注。

黨建領域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修訂後的兩大黨規,把黨的十八大以來治黨管黨的實踐成果轉化為道德和紀律要求,通篇貫穿著「全面」與「從嚴」兩個關鍵詞,吹響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號角,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彰顯一種堅強決心——與時俱進完善黨內法規,切實解決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日前公布的今年中央第二輪「巡視清單」顯示,「管黨治黨不嚴」是被巡視單位的一大共性問題——有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有的對違規違紀問題查處不及時,有的黨的領導弱化,有的沒有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一些黨員和黨組織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已成為黨的一大憂患。」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指出,與此同時,現行一些黨內監督法規制度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有必要加以修訂和完善。

現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僅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規范,未能涵蓋8700多萬黨員,適用對象過窄;「8個禁止」「52個不準」均為負面清單,缺少正面倡導;一些內容與「廉潔」主題沒有直接關聯,主題不夠突出。

而現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則存在著紀法不分的突出問題,許多條款與刑法等國家法律規定重復。「這實際上是降低了對黨員的要求,無法體現黨的先進性,導致了『要麼好同志,要麼階下囚』的現象。」謝春濤說。

為把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嚴肅性真正在全黨樹立起來,中央自去年下半年著手對上述兩部關聯度較高的黨內法規先行修訂。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態度在此次修訂中得到充分體現。兩個法規回答了『全面,覆蓋到何種程度』『從嚴,嚴格到什麼份上』等問題,彰顯了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釋放了越往後執紀越嚴的信號。」謝春濤說。

樹立一條道德高線——修訂後的准則成為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黨內廉潔自律規范

專家普遍認為,這次對准則的修訂「動作很大」,無論法規的名稱還是內容都有較大變化,形成了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黨內廉潔自律規范,也向全體黨員發出了道德宣示,對全國人民作出了庄嚴承諾。

《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經修訂更名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

「從『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到『中國共產黨』,從『廉潔從政』到『廉潔自律』,都體現了『全面』二字。」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指出,新准則將適用范圍擴大到全體黨員;其中,對黨員領導幹部的自律規范,不再限於「廉潔從政」,而是擴展到「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等方面。

准則修訂過程中,突出重點、刪繁就簡,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向善,將「8個禁止」「52個不準」等負面清單內容移入同步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使現行的18條、3600餘字的准則,濃縮成8條、309字的自律標准。

針對全體黨員,准則圍繞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提出「四個堅持」;針對黨員領導幹部,准則圍繞「廉潔」二字,從公僕本色、行使權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風等四個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條款、字數少了,但微言大義,緊扣『廉潔』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很有『經典感』。」高波認為,這是一條既面向全體黨員,又突出關鍵少數,看得見、摸得著、易懂易記易執行的高線。

釐清一份負面清單——刪除70餘條與國法重復內容,增加「拉幫結派」等違紀條款,條例修訂充分體現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

10月16日,中央在相關案件通報中使用的一些新提法尤為引人注目:周本順「不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楊棟梁「進行非組織政治活動」,潘逸陽「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余遠輝「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

這些「紀言紀語」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而這些成果又轉化為紀律要求,納入到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

以問題為導向,新修訂的條例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權權交易、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利,侵害群眾利益、漠視群眾訴求、強迫命令、辦事不公、侵害群眾民主權利,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工作失職,生活奢靡、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違紀條款。

條例的修訂,除上述「一增」外,還有「一減」「一整合」。

「一減」即刪除了原條例中70餘條與法律法規重復的規定,代之以黨組織和黨員必須「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黨組織和黨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都必須受到追究」等專門規定,以實現黨紀與國法的既相互分開又有效銜接。

謝春濤認為,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將使黨員在突破法律「底線」前先觸碰到黨紀「底線」,跌倒後就不會摔大跟頭,本質上體現了對廣大黨員的愛護。

㈦ 一個講話 兩個黨內法規 三個文件 是指什麼

第一條為了規范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保證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一致,同憲法和法律相一致,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工作。
本規定所稱規范性文件,是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約束力、可以反復適用的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文件,包括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指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文件。
下列文件不屬於備案范圍:
(一)人事調整、內部機構設置、表彰決定方面的文件;
(二)請示、報告、會議活動通知、會議紀要、領導講話、情況通報、工作要點、工作總結;
(三)機關內部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
(四)其他不具有普遍約束力、不可反復適用的文件。
第三條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應當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
第四條依照本規定應當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自發布之日起30日內由制定機關報送中央備案,聯合發布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由主辦機關報送中央備案。具體工作由制定機關或者主辦機關所屬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承擔。
第五條中央辦公廳承辦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具體事務由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辦理。
依照本規定應當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直接送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
第六條報送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應當提交備案報告、正式文本和制定說明,並裝訂成冊,一式3份,同時通過黨內法規專網報送電子文本。
對於不報送或者不按時報送應當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由中央辦公廳責令其限期補報。
第七條中央辦公廳對報送中央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主要審查以下內容:
(一)是否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抵觸;
(二)是否同憲法和法律不一致;
(三)是否同上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相抵觸;
(四)是否與其他同位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對同一事項的規定相沖突;
(五)規定的內容是否明顯不當;
(六)是否符合制定許可權和程序。
第八條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在辦理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事宜時,需要報送機構說明有關情況的,報送機構應當在規定期限內予以說明。
第九條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應當在收到報送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後30日內完成備案審查。
第十條審查中發現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存在第七條所列問題的,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經批准可以建議制定機關自行糾正,制定機關應當在30日內作出處理並反饋處理情況,逾期不作出處理的,中央辦公廳提出予以糾正或者撤銷的建議,報請中央決定。
第十一條經審查符合備案條件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由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存檔備查,並及時將備案情況通報報送機構,同時公布已備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目錄。
第十二條建立備案工作考核評價制度,對備案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對備案審查中發現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存在的突出問題,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第十三條每年1月31日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應當將上一年度發布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目錄,送中央辦公廳法規工作機構備查。
第十四條建立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與國家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銜接聯動機制。
第十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應當依照本規定精神建立相應的備案制度,按照下備一級原則開展備案工作。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依照本規定精神建立本系統備案制度。
第十六條中央軍事委員會及其總政治部依照本規定精神開展軍隊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
第十七條本規定由中央辦公廳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㈧ 如何學習全區秘書長和黨內法規工作會議精神

1、在其位、謀其政、履其職、盡其責。
2、要深刻領會和准確把握《准則》和專《條列》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屬化,要通過逐條學習,熟練掌握兩部黨內法規的具體內容,牢記各項廉潔自律要求和黨的紀律底線,進一步強化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3、要把學習和本職工作相結合,牢記根本宗旨,弘揚優良傳統作風,樹立高尚道德情操,懂規矩、守規矩,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熱點內容
2002年2013年司法考試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9-14 03:39:05 瀏覽:111
法律顧問進出口公司 發布:2025-09-14 03:37:41 瀏覽:961
行政訴訟法撤銷房產證 發布:2025-09-14 03:28:25 瀏覽:906
行政主體必須是行政法主體 發布:2025-09-14 03:28:25 瀏覽:319
禁毒禁賭條例全文 發布:2025-09-14 03:12:42 瀏覽:187
國際經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9-14 02:48:01 瀏覽:183
立法現狀分析 發布:2025-09-14 02:39:17 瀏覽:681
小區監控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02:38:01 瀏覽:820
商法第四章 發布:2025-09-14 02:35:01 瀏覽:516
中級經濟法評分標准 發布:2025-09-14 02:30:32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