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估的法規
① 新會計准則里有關於暫估庫存的規定嗎
就在存貨一張吧。暫估存貨如果月底還沒有收到發票的話就先按估價入賬,等下月發票到了就把原來的分錄沖回並按發票價入正確金額。
② 合同暫估價的多少有沒有規定
首先固定合同價 這個說法不嚴謹 要麼固定單價要麼固定總價。然後如果是固定總價,那麼基本沒得調除非合同有主材調差的條款 還得是主材才行 因為自主報價 自己買單。 再者固定單價合同 ,投標報價中預先列出一筆暫估價金額 用於不確定材料價格的支付 根據各方詢價協商定價 按新增單價下浮中標比例重新組價 一般而言以投標期信息價組價下浮
③ 會計准則對暫估入庫的賬務處理怎麼規定
「應付賬款——暫估」科目,這個肯定是不靠譜,「暫估」只是口語和使用離不語言,而不能在賬本上出現。
會計准則只是原理上的規定,不會去規定具體事項的。
④ 招標文件中暫估價的數額是否有限制
不好意思,雖然我答了,但是答案我並不十分確定。
關於暫估價金額,就我所知道的,相關法規好像確實沒有明確規定。麻煩您再看看其他TX是怎麼回復這個問題的。如果我說的不對,是我學藝不精,請您見諒,希望不會誤導您。
⑤ 暫估價超過多少可以進行招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3號)第二十九條:「招標人可以依法對工程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貨物、服務全部或者部分實行總承包招標。以暫估價形式包括在總承包范圍內的工程、貨物、服務屬於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范圍且達到國家規定規模標準的,應當依法進行招標。
⑥ 稅法對材料已收發票未到未付款暫估入賬規定
1、材料入庫如果沒領用, 沒見過規定;
2、材料入庫如果已經領用,則要在次年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取得發票。如果未如得發票則匯算清繳時有做所得稅調整。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六條「關於企業提供有效憑證時間問題」規定,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⑦ 稅法對發票未到貨已到的材料暫估入賬時間有規定嗎
1、材料入庫如果沒領用, 沒見過規定;
2、材料入庫如果已經領用,則要在次年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取得發票。如果未如得發票則匯算清繳時有做所得稅調整。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六條「關於企業提供有效憑證時間問題」規定,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⑧ 如何理解「暫估價項目達到必須招標的標准」
問題: 發布者:匿名發布時間:2013-07-23 02:19:21 專家回復: 我們一起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2007年版彼岸准施工招標文件使用指南》中合同通用條件(106頁)15.8款暫估價。通過學習理解該款是對暫估價項目內容、如何定價。特別提出了達到招標標準的項目是屬於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並用專用合同條款約定發包人和承包人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其關系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其一是在發包人領導下由承包人作為招標項目的招標人,所選定的分包人必須事先經過發包人批准。確定分包人後中標價與該項目的暫估價值差,由發包人補齊;其二是由發包人直接進行該項目的招標,並選定中標人。也就是說發包人與中標人直接簽訂合同,由發包人直接管理合同的實施。這樣的情況下,承包人如果具備招標項目的資格,也是可以參加該項目的投標。依據原國家計委3號令《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第七條之規定,暫估價項目達到必須招標標準的理解是:「暫估價所含的材料和工程設備單項合同估算價達到100萬元,專業工程其單項合同估算價達到200萬元時,就是必須招標的項目。如果上述項目低於其規定標准,但是該項目總投資達到3000萬元以上時,上述項目也必須進行招標。」另外我個人對上述規定後部分的理解是:「雖然該項目總投資達到3000萬元以上,但是采購的材料和工程設備或專業工程是不可替代的專利或者專有技術,以及單項合同估算價很低,招標的費用占單項合同估算價的比例過大,在經濟上是不合理的時,是可以不進行招標的。」請注意最好事先經過上級主管部門或項目行政監督部門批准後實施。不招標的材料和工程設備的價格由承包人提出建議,由監理工程師核定後,經發包人批准,並補差;不進行招標的專業工程按合同條款規定的變更原則,確定價格,並由發包人補差。
⑨ 會計中的暫估入賬稅法有規定時限嗎
如果本月末貨到單未到需要暫估價款入賬,但下月初需作相反分錄沖回,所以在稅法上不存在時限規定一說的
⑩ 工程建設法規中關於暫估價招標的規定有歧義,雙方有爭議,如何解
看你們施工合同專用條款是怎麼約定的,有約定按約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