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稅收規章含義

稅收規章含義

發布時間: 2021-03-14 00:20:52

① 稅收行政規章與稅收規章的意思一樣嗎

一樣,他屬一個許可權級別制定出的
行政規章:指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版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權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設區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稱為部門行政規章,其餘的稱為地方行政規章。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六條 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行政法規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

② 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收規章的制定機關有何不同

1、效力不同。

在我國稅收法律的效力是最高的,其次效力為稅收法規,最後為稅收規章。即稅收法律效力大於稅收法規大於稅收規章。

2、制定機關不同。

在我國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依法定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才能稱為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狹義上是由國家權力機關以外的國家機關制定的。稅收規章是由稅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的。

3、定義不同。

稅收法律從廣義上來說包含法律及一切規范性的法規和規章。狹義上的法律在我國指的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稅收法規從廣義上說等同於稅法。從狹義上說指的是由國務院或地方人大制定的文件。稅收規章則指的是由稅收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據具體的事務制定的文件。

(2)稅收規章含義擴展閱讀:

稅收法律的基本原則:

1、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最基本的原則,它是稅法三大基本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

2、稅收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普遍原則,它涵蓋了政治、經濟、外交、法律等幾乎所有的社會層面,而不同的層面有其具體的不同內容。

3、稅收效率原則。

效率原則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遵循的原則。

稅收法規的基本原則:

1、統籌兼顧各種利益,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的原則。

2、貫徹執行黨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利於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原則。

3、貫徹區別對待,合理負擔的原則。

③ 如何在內容上區分稅務規章與稅收規范性文件

稅收規范性文件,是指縣以上(含本級)稅務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規定程序制定並內公布的,規容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其他稅務行政相對人(以下簡稱稅務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在本轄區內具有普遍約束力並反復適用的文件。
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稅務部門規章,不屬於本辦法所稱的稅收規范性文件。
稅收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2010第20號)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22號)

④ 求助,稅收法律 稅收法規 稅收規章 如何區別

選擇D。因為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內移送其他機構用容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共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 修理修配是指受託對損傷和喪失功能的貨物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原狀和功能的業務。單位或者個體經營者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者僱主提供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不包括在徵收范圍之內。

⑤ 如何區分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

法律是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起草並由國家主席簽發主席令後頒布實行;而行政法規是專由國務院依照有關屬程序制定發布的各類法規的總稱;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委或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而有普遍拘束力的決定和命令的制定和發布機構是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所以你所說的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及其他稅收規范性文件都屬於我國稅收法律制度,但他們的效力范圍不一樣.大致來說是稅收法律的效力>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其他稅收規范性文件.

⑥ 稅法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其他們的差別是

廣義的稅法從立法層次上包括
人大立法制定的稅收法律
由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法規
由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稅收法規
由有關政府部門制定的稅收規章

⑦ 請問怎麼區分稅收行政法規和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

稅收行來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在自法律形式中低於憲法和稅收法律(這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而稅收規章是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的,比如說財政部、國稅總局和海關總署。在法律形式中低於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范性文件一般指指縣以上(含本級,最高到省級)稅務機關制定的地方性稅收適用性文件,法律形式最低。

⑧ 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務規章、稅務行政范圍的制定機關有何不同

稅收法律:全國人大及常委會
稅收法規:①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②地方立法機關(地方人大及常委會)
稅收規章(僅指部門規章):國家稅務總局
稅收規范性文件:縣級以上稅務機關

⑨ 如何區分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收規章

法律人大立法,法規國務院立法,規章國家稅務總局立法

⑩ 稅收制度的含義及其構成要素是什麼

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是指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各種稅收法律、法規的總稱,或者說是國家以法律形式確定的各種課稅制度的總稱。稅收制度是取得收入的載體,主要包括國家的稅收法律和稅收管理體制等。

稅收制度的內容主要有兩個層次:一是不同的要素構成稅種,主要包括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稅免稅、違章處理等。二是不同的稅種構成稅收制度,主要包括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遺產和贈與稅、社會保障稅等。
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
* 一、納稅人
* 納稅人即納稅義務人,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的個人。
* 從法律角度劃分,納稅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兩種。
* 納稅人並不一定就是負稅人。
* 稅負轉嫁,即是指納稅人和負稅人不一致的現象,或是指納稅人將其所繳納的稅款通過各種方式轉移給他人負擔的過程。
二、征稅對象
* 征稅對象是指對什麼征稅,是稅法規定的征稅的目的物,亦稱課稅客體。
* 這是一個稅種區別於另一個稅種的主要標的,是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
* 國家為了籌措財政資金和調節經濟的需要,可以根據客觀的經濟需要選擇多種多樣的征稅對象。
三、稅目
* 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項目,它具體地規定一個稅種的征稅范圍,體現了征稅的廣度。
* 設置稅目有兩種基本方法:
* 一種是"列舉法",即按照每一種商品或經營項目分別設計稅目,必要時還可在稅目之下再劃分若干個細目;
* 另一種是"概括法",即按照商品大類或行業設計稅目。
四、稅率
* 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應納稅額計算的尺度。它體現征稅的深度。我國現行稅率大致可分為三種:
* (一)比例稅率
* (二)累進稅率
* (三)定額稅率
名義稅率與實際稅率
* 名義稅率即法定稅率,也就是稅法所規定的稅率。
* 實際稅率是稅收實際負擔率。
* 名義稅率和實際稅率之間,由於存在稅前的大量扣除,經濟的通貨膨脹等因素,會產生比較大的差異。
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等
* 邊際稅率是指最後一個計稅依據所適用的稅率。
* 平均稅率是全部應納稅額與收入之間的比率。
* 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在累進稅制情況下,平均稅率隨邊際稅率的提高而提高,但平均稅率低於邊際稅率;在比例稅制情況下,邊際稅率就是平均稅率。
五、納稅環節
* 納稅環節是征稅對象在運動過程中交納稅款的環節。
* 任何一種稅都要確定納稅環節。
* 如對一種商品,可以選擇只在生產環節征稅,稱為"一次課征制"。也可以選擇在兩個環節征稅,稱為"兩次課征制"。還可以實行在所有流轉環節都征稅,稱為"多次課征制"。
選擇確定納稅

熱點內容
公證關系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6 05:52:20 瀏覽:588
今年司法考試報名人數 發布:2025-09-16 05:45:51 瀏覽:490
社會保障法全文2018下載 發布:2025-09-16 05:45:50 瀏覽:927
2016年2月1號起實施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6 05:39:34 瀏覽:222
外國刑法名著 發布:2025-09-16 05:34:45 瀏覽:621
疫情期間法院會受理案件嗎 發布:2025-09-16 05:30:27 瀏覽:504
行政法熱點論文案例 發布:2025-09-16 05:25:43 瀏覽:786
重慶市法院官網 發布:2025-09-16 05:21:42 瀏覽:123
哪裡查詢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6 05:21:37 瀏覽:64
律師培訓視頻 發布:2025-09-16 05:15:58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