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安全生產法規立法的最基本依據

安全生產法規立法的最基本依據

發布時間: 2021-03-16 13:14:11

㈠ 安全生產的基本法規是什麼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作者是王玉庄、劉文龍,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發行回的書籍。答
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法》應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應用、安全生產部門規章應用、《礦產資源法》和《煤炭法》應用、《礦山安全法》應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應用、《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應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應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應用。
本書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和與礦山企業密切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內容緊密結合,以工學深度融合、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為工作思路,提煉出礦山企業典型的事故案例,以這些案例的分析作為工作任務和載體,並圍繞這些工作任務和載體來介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及其應用,體現了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教育特色,強調學與做的統一,注重實務。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全面,能夠給讀者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真正有效的幫助。本書既是高職安全技術管理專業的骨幹課程教材,也是對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等有實用價值的學慣用書。

㈡ 安全生產法確定哪七項基本法律制度

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

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制度。

3、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責任制度。

4、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義務制度。

5、安全中介服務制度。

6、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

7、事故應急和處理制度。

(2)安全生產法規立法的最基本依據擴展閱讀:

1.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新法明確提出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將堅持安全發展寫入了總則,對於堅守紅線意識、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性好轉的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第三條)

2.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方針和工作機制。將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完善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生產的重要地位、主體任務和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途徑。

新法提出要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了各方安全職責。(第三條)

3.落實「三個必須」,確立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部門地位。按照安全生產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新法一是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工作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二是明確各級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三是明確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作為行政執法部門,依法開展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法律、法規、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八條、第九條、第六十二條)

4.強化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理機構安全生產職責。鄉鎮街道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基礎,有必要在立法層面明確其安全生產職責,同時針對各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安全監管體制不順、監管人員配備不足、事故隱患集中、事故多發等突出問題,

新法明確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理機構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狀況的監督檢查,協助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第八條)

5.明確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人員的設置、配備標准和工作職責。

新法一是明確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將其他生產經營單位設置專門機構或者配備專職人員的從業人員下限由300人調整為100人。

二是規定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管理人員的7項職責,主要包括擬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組織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等。

三是明確生產經營單位作出涉及安全生產的經營決策,應當聽取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意見。(第二十一條至第二十三條)

6.明確了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職責和勞動者的權利義務。一是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被派遣勞動者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統一管理,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訓。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二是明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本法規定的從業人員的權利,並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從業人員的義務。(第二十五條、第五十八條)

7.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新法把加強事前預防、強化隱患排查治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一是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採取技術、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隱患。二是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三是對未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未採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行為,設定了嚴格的行政處罰。(第三十八條、第九十八條、第九十九條)

8.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結合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新法在總則部分明確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提高本質安全生產水平。(第四條)

9.推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新法確立了注冊安全工程師制度,並從兩個方面加以推進:一是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應當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鼓勵其他單位聘用注冊安全工程師。

二是建立注冊安全工程師按專業分類管理制度,授權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

10.推進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根據2006年以來在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北京市、重慶市等省(市)的試點經驗,重點是為了增加事故應急救援和事故單位從業人員以外的事故受害人的賠償補償資金來源,新法規定:國家鼓勵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第四十八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㈢ 《安全生產法》中確定了哪幾項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產法》作為我國安全生產的基本法律,具有非常豐富的法律內涵,主要內容集中體現在它所確定的七項基本法律制度中。這七項基本法律制度分別是:
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各級人民政府和安全生產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各自的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安全監督檢查人員職責、社會基層組織和新聞媒體進行安全生產監督的權利和義務等。
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管理機構及其人員配置、安全投入、從業人員安全資質、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建設工程"三同時"、安全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安全技術裝備管理、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社會工傷保險等。
三、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責任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資質及其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主要職責。
四、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義務制度。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五、安全中介服務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從事安全評價、評估、檢測、檢驗、咨詢服務等工作的安全中介機構和安全專業技術人員的法律地位、任務和責任。
六、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安全生產責任的確定和責任形式、追究安全責任的機關、依據、程序和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七、事故應急和處理制度。這項制度主要包括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事故應急體系的建立、事故報告、調查處理的原則和程序、事故責任的追究、事故信息發布等。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是第一部安全生產基本法律嗎

《安全生產法》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安全生產的專門法律,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版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權。它是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主體法,是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實現安全生產所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是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法律依據,是制裁各種安全生產違法犯罪行為的有力武器。因此,我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廣大幹部、職工和市民,都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安全生產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㈤ 安全生產法規屬於國家什麼的法規

安全來生產法屬於源國家的法律。
法律、法規、規章等的區別如下:

1、法律: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它可劃分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2、法規:由國務院發布,包括有立法權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地方政府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
3、規章:由國務院各部委等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如:《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等。
安全生產法: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㈥ 安全生產法規定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什麼

安全生產法規定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法規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崗位責任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中最基本的一項安全制度,也是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管理制度的核心。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准等內容。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相應的機制,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實踐證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的企業,各級領導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切實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針、政策和國家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法規,在認真負責地組織生產的同時,積極採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工傷事故和職業性疾病就會減少。反之,就會職責不清,相互推諉,而使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無人負責,無法進行,工傷事故與職業病就會不斷發生。

㈦ 安全生產法規立法的最基本依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㈧ 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內抄容包括:《安全生產襲法》應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應用、安全生產部門規章應用、《礦產資源法》和《煤炭法》應用、《礦山安全法》應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應用、《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應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應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應用。
本書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和與礦山企業密切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內容緊密結合,以工學深度融合、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為工作思路,提煉出礦山企業典型的事故案例,以這些案例的分析作為工作任務和載體,並圍繞這些工作任務和載體來介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及其應用,體現了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教育特色,強調學與做的統一,注重實務。本書取材新穎,內容豐富全面,能夠給讀者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真正有效的幫助。本書既是高職安全技術管理專業的骨幹課程教材,也是對煤礦安全技術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等有實用價值的學慣用書。

㈨ 《安全生產法》的立法目的是:

《安全生產法來》立法的目的:源

1、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2、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

3、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4、促進經濟發展。

5、制裁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安全生產法》作為我國安全生產的綜合性法律,具有豐富的法律內涵和規范作用。它的通過實施,對全面加強我國安全生產法制建設,激發全社會對公民生命權的珍視和保護,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識。

規范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特大事故,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必將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

(9)安全生產法規立法的最基本依據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法》規定安監部門三大職權

1)現場調查取證權,即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可以進入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現場調查,單位不得拒絕;

2)現場處理權,即對安全生產違法作業當場糾正權;對現場檢查出的隱患,責令限期改正、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的職權;

3)查封、扣押行政強制措施權,其對象是安全設施、設備、器材、儀表等;依據是不符合國家或行業安全標准;條件是必須按程序辦事、有足夠證據、經部門負責人批准、通知被查單位負責人到場、登記記錄等,須在15天日內作出決定。

㈩ 《安全生產法》立法的目的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制定目的: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發布:2025-09-17 09:13:58 瀏覽:64
馬雲被印度法院傳喚是真的嗎 發布:2025-09-17 09:08:04 瀏覽:872
行政法不同效力層次的金字塔 發布:2025-09-17 09:04:28 瀏覽:867
海正法院 發布:2025-09-17 09:00:07 瀏覽:109
關於報飛機票勞動法 發布:2025-09-17 08:54:29 瀏覽:591
經濟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5-09-17 08:48:00 瀏覽:772
法院拍賣公告時間 發布:2025-09-17 08:41:32 瀏覽:216
法學屠龍技 發布:2025-09-17 08:36:02 瀏覽:514
社會與法欄目劇全集消失的妻第四集 發布:2025-09-17 08:34:54 瀏覽:47
jm法律碩士雙證 發布:2025-09-17 07:51:14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