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計師條例屬於什麼
❶ 在法律形式上總會計師條例是屬於哪一類
總會計師的中文名稱要不要改?從總會計師協會的得到的答案是「不好說」。總會計師究竟是怎麼定位的呢?
回顧從前,總會計師稱謂來自前蘇聯,是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引進蘇聯「三總制」(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會計師)時的「泊來品」。但是,一般的企事業單位往往只注重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的設置,而忽略了總會計師。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老《會計法》規定「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可以設置總會計師。」其中「可以設置」也就意味著「可以不設置」,因此許多單位就鑽了政策的「空子」。
然而,修訂後的《會計法》三十六條二款規定:「國有的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總會計師是公司治理的「班子成員」,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之一。總會計師同樣肩負著受託行使管理公司的職責。在上市公司中,總會計師同樣肩負著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的責任。除此之外,總會計師天然應當包含有評價和監督的職責。公司治理中發揮好總會計師評價和監督的職責,相對於外部監督,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現代經濟生活中的真實「缺位」
埋頭苦幹、唯唯諾諾、沒有創新意識,只需要完成領導分給的任務,至於工作的內涵和發展方向,則根本不用考慮,因為全部由「一把手」說了算。這似乎足以概括中國總會計師地位的尷尬。
許多企業把總會計師排名放在總經理之後,對總經理負責,因而總會計師只能唯總經理是從,沒有發言權。在大多數國有企業,總會計師在很多人眼裡還是「賬房先生」。更有人形象地總結了「總會計師的悲慘現狀」,一是「沒有位」,二是「不到位」,三是「放錯位」,四是「排末位」。
大多數總會計師在公司管理中組織會計工作時實際上僅發揮了一部分財務管理的職責。而總會計師與生俱有的「評價和監督」責任極易被忽略;總會計師在「一股獨大」或內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環境中極易與強勢的管理團體融為一體,自覺不自覺地按照強勢管理團體的要求來實施會計活動,編制財務報告,接受外部各種會計檢查。
西方企業CEO(首席執行官)與CFO(首席財務官)在就職儀式上同時宣誓,這既表明他們在企業中的地位應當是平等的,是戰略合作夥伴的關系;也是由於他們共同承擔著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和防範經營風險的責任。
美國在00年出台了《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中特別強調CFO必須將「在信息披露上對各類股東一視同仁」作為會計活動的道德准則給予明確表述。以期通過道德准則的自行制定來強化CFO在溝通股東與公司高級管理層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對此,總會計師協會對於繼續修改條例的決心不容置疑。總會計師協會的副秘書長周樹廉表示,國務院頒布的《總會計師條例》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十幾年之久,如何與現代經濟社會的各項法律接軌是修改《條例》的初衷。對於下一步總會計師的職能地位在《條例》中如何明確,周樹廉強調總會計師的職能是協助企業「一把手」搞好資金調度,因此在領導班子的排名應位居「二把交椅」。
由此,期待新《條例》的出台,總會計師們不必再擔憂自己地位從屬於領導班子的狀況發生。總會計師,不再是遊走於邊緣的人。不得不提的問題
總會計師的身份既然已經認定,那麼總會計師的提名和任免問題以及薪酬問題該怎麼確定呢?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學院的張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目前對於總會計師的提名和任免,《公司法》規定由公司總經理提名,由董事會任免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條例》也規定由本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門任免,由此可見現行法規都把總會計師的提名權下放給了公司經理,因此盡管作為股東代表的董事會和政府主管部門具有形式上的任免權,但是並不能體現出出資人與總會計師的委託代理關系。在這種環境下,總會計師的評價和監督職能得不到正常發揮也就不言而喻了。」他同時建議,要充分發揮總會計師在公司治理中的評價和監督職能,就應該進一步完善目前的經理提名制,賦予出資人或者委託人對總會計師的提名權,特別是在一股獨大和內部人控制的公司中,中小股東行使對總會計師的提名權顯得尤為重要。證監會發布的《股東大會規范意見》規定持有表決權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擁有提名權。包括國資委在內的出資人可以合理利用這個提名權,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屁股決定腦袋」的情況,促使總會計師在工作中擺正位置。
針對總會計師的薪酬如何管理張教授認為,總會計師的薪酬管理政策是出資人激勵總會計師切實履行職責的又一個重要工具。目前總會計師的薪酬主要來自企業,在企業的管理費用中於稅前列支。出資人可以合理使用百分之五的提案權參與總會計師的薪酬管理,在提案中提出企業對總會計師的分配方案和分配的具體數額。作為國家股的出資人國資委還可以拿出一部分國家股的紅利轉化為期權,作為出資人支付給總會計師的激勵性報酬。
❷ 根據《總會計師條例》規定,總會計師是( ) A.單位負責人 B.會計機構負責人
一、根據《總會計師條例》規定,總會計師是單位行政領導成員。不是一種專業技術職務,內也不是會計機構的容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而是一種行政職務。
二、說明
根據規定,國有大、中型企業(包括國有資產佔地位或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其他單位亦可根據需要設置。
總會計師是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財務會計管理和經濟核算,參與單位的重大經營決策活動,是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的參謀和助手。
❸ 總會計師條例既屬於會計法規,又屬於會計行政法規
總會計師條例是行政法規:
1、總會計師條例國務院頒布的,屬於行政法規;法規里有制度性的規定,因此也可以籠統地說,是制度。
2、總會計師條例是行政法規,會計制度中也包含了總會計師的一些職責。
但是如果狹義的說,是行政法規,因為總會計師是單位負責人,並不是講一些賬務處理,會計處理的東西。
❹ 總會計師條例是行政法規嗎
《總會計師條例》是行政法規。解析: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國務內院有關部門擬容定並經過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其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僅次於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是一種重要的法律形式。會計行政法規制定的依據是《會計法》,如1990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2000年6月21日國務院頒布並與2001年1月1日施行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❺ 《總會計師條例》是由什麼發布的
《總會計師條例》原發布日期:1990年12月30日,生效日期:1990年12月30日
( 2011年01月08日根據《國務院關專於廢止和修改部屬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
發布字型大小:第588號
發布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效力級別:行政法規及國務院(中央政府)文件
發布日期:2011-01-08
實施日期:2011-01-08
上傳修訂後的《總會計師條例》全文供參考。
❻ 總會計師是屬於什麼職稱
總會計師不是一種專業技術職務,也不是會計機構的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而是一種行政職務。
總會計師是在單位主要領導人領導下,主管經濟核算和財務會計工作的負責人。在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實行總會計師制度,有利於加強經濟核算和會計管理。
總會計師,是組織領導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等方面的工作,參與本單位重要經濟問題分析和決策的單位行政領導人員,總會計師協助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員工作,直接對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負責。
(6)總會計師條例屬於什麼擴展閱讀
總會計師的職責
1、編制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計劃、信貸計劃,擬定資金籌措和使用方案,開辟財源,有效地使用資金。
2、進行成本費用預測、計劃、控制、預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單位有關部門降低消耗、節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3、建立、健全經濟核算制度,利用財務會計資料進行經濟活動分析。
4、承辦單位主要行政領導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5、總會計師負責對本單位財會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配備、會計專業職務的設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組織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考核;支持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
❼ 《總會計師條例》屬於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嗎
不屬於。
《總會計師條例》是國務院發布的關於總會計師監督管理方面的法規,其目的是「為了確定總會計師的職權和地位,發揮總會計師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中的作用」
❽ 指出總會計師條例屬於哪種會計法律制度
總會計師條例是行政法規,會計制度中也包含了總會計師的一些職責。
但是如果狹義的說,是行政法規,因為總會計師是單位負責人,並不是講一些賬務處理,會計處理的東西。最好是按照行政法規算吧。
❾ 總會計師條例屬於會計行政法規還是會計制度
總會計師條例是行政法規,會計制度中也包含了總會計師的一些職責。
但是如果狹義的說,是行政法規,因為總會計師是單位負責人,並不是講一些賬務處理,會計處理的東西。
所以還是按照行政法規算吧。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或者加我網路HI。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
❿ 根據 《總會計師條例》 的規定總會計師是
A專業技術人員
B會計機構負責人
C單位行政領導職員
D單位行政非領導職員是選C的